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陈昌才:国学·博学与活学——浅谈讲授《大学语文》的“四个结合”
【时间:2008/11/23 】 【来源:天津电大学报 2006年9月 】 【作者: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陈昌才】 【已经浏览3413 次】

    摘要:讲授《大学语文》的方法是:统揽教材,举一反三,讲究方式,注重效果,在解惑、研究、考证等方面下功夫,重点解决好“解惑与答疑”、“思考与讨论”、“补充与扩展”、“研究与考证”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语文;讲授方法;教学效果


    如何讲授《大学语文》,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我提出的方法是:统揽教材,举一反三,讲究方式,注重效果,在解惑、研究、考证等方面下功夫,重点解决好“四个结合”。

    一、解惑与答疑相结合

    所谓“解惑与答疑相结合”,就是: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要注意一些特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地给予辅导、解答。否则,一些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也可能搞不明白。举两个例子:

    (一)《垓下之围》中的“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有个学生翻译为:“我听说,有人一个星期就生出了两个奇怪的人,一个叫舜,他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又听说项羽也是一个漂亮的女孩……项羽他难道是邪魔歪道的苗族后裔?多么恐怖的事情”!

    (二)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共适”。一个学生翻译:“上帝把东西全部收藏起来了,让我和儿子一起享用。”

    这些奇怪而又令人忍俊不禁的译文提示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要把解惑与答疑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有关知识。

    前面提到的例子中的“重瞳子”,这里的“重”读着“chóng”,表示“重复”的意思,“瞳子”就是“瞳孔”的意思,可翻译为“两个瞳孔”。与此同时,还要讲一点历史常识。知道了这些,类似的译文当然就不会笑话百出了。

    “吾与子共适”中的“子”为何义?古汉语中的“子”有近二十个解释,当“名词”使用的时候,如果用于人名,是对男子的尊称。在古代,能够被称为“子”的,一般不仅学问高,而且德行也很高尚。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孙子等等,都是一些著名流派的代表人物。就“吾与子共适”中的“子”而言,可以翻译为“您”,可译为“是您我可以共同消受的清福”。

    对教材中因为校对或者编辑时造成的“疏漏”等明显错误,也应当予以充分的注意,及时向学生讲清楚。比如在讲授《先秦诸子语录·荀子·劝学》篇时,2000年7月第1次印刷的教材中有“蟹八跪而二螯”,但是,同样这本教材的2001年8月第5次印刷时,就把“蟹八跪”印成了“蟹六跪”。细心的学生问道:“这里究竟是‘蟹八跪’还是‘蟹六跪’啊?”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向学生说清楚。据“清乾隆进士,古文学家”庐文弓召认为:应当是“八”而绝非“六”。况且,我们如果联系实际,难道螃蟹不是有八个小爪子吗?

    与此同时,教材上一些不常见的疑难字,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告诉学生如何查找有关工具书,并学会触类旁通。

    二、思考与讨论相结合

    所谓“思考与讨论相结合”,就是:在组织教学时,不要让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我们讲授的知识(包括思想观点),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思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敢于并善于向老师提出一些难题、怪题、偏题甚至不可思议的麻烦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说明学生还没有学进去,先生如果回答不了学生的提问,甚至被学生问“糊”了,说明先生水平有限。压抑学生就课文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疑问,是不正常的。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关系重大。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将深沉的现实感受与历史感受熔铸在一起,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熔铸在一起,在浩渺寥廓的时空范围内展开绵绵的情思、执著的追求、广阔的心胸和孤独的悲愤。短短四句,将丰富的意蕴表现得如此沉郁感人,实不多见。然而,陈子昂真正“怆然”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发现,陈子昂的痛苦、悲愤还在于:对武攸宜之流的强烈愤慨和严正批判!多少年来,知识分子们总是念念不忘“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总是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被当权者重用。于是,他们总是盼望能有圣贤之类的“伯乐”来发现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也能“人前显圣,鳌里称尊”。其实,这种希望和幻想,十有八九会落空。因为,那些掌握陈子昂这样人才命运的人,和陈子昂当年的顶头上司“武攸宜”没有多少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关课文中比较深层次的问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我们在组织学习现代作家吴组缃的小说《菉竹山房》时,随着对课文中的一些特殊现象的深入思考,课文所蕴含的那种特殊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就会慢慢地凸现出来了。举例说,作者为什么在“二姑姑”房中“安排”一幅“钟捉鬼图”?为什么不挂一幅“鸳鸯戏水图”?这里是否在暗示:“二姑姑”这样的女性,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只能和鬼作伴,别无选择。从而在一个很独特的角度表现一个被压迫、被欺凌的传统女性无爱的凄凉的人生,揭示出封建传统文化对人性和生命的压抑和摧残。

    同样的道理,教材中的那些“爱”、“恨”、“情”、“愁”,自有千言万语,千差万别,哪能千篇一律,一言蔽之?然而,这些相同与不同,我们在讲授《大学语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指点一二,学生们哪能不“联想翩翩”?学习的兴趣哪能不由此而“怦然心动”?

    三、补充与扩展相结合

    所谓“补充与扩展相结合”,就是:在备课和讲授时,应尽可能地补充和扩展教材上的有关知识,如:古代汉语语法、中外文学史、中外通史、常用语文工具书、古典诗词格律等有关常识,使一些知识能够相对地全面、具体、详细起来。以此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能够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理解课文,享受人类文化精品带来的无穷乐趣,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没有对教材有关资料的补充和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很难理解有关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即使理解也可能停留于一般层次上。例子有二: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般人只觉得这首词写得好,语言通俗明白而又精炼畅达,却很少注意词中丰富的内容、准确而又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深远的意境。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的是:李煜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作这一作品的?这首词为什么说李煜的“绝命词”?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为什么说李煜的这首词是“用血写的”?原来,作者李煜是五代时南唐的末代皇帝,不思整军治国,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南朝灭亡,沦为阶下囚,对李煜思想上的剧烈震动是不难想象的。在被俘后的两年多里写了不少词抒发国破家亡的伤痛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可见,李煜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内心深创巨痛,极度后悔、懊恼、沮丧、悲哀、绝望,凝满了血与泪。我们细心揣摩、理解这一作品所要传达的心境,势必获得更多的内在感染。

    史达祖的《双飞燕·咏燕·过春社了》,表面看“咏燕”而已。然而作者深意何在?沈祥龙《论词随笔》说道:“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陈匪石也认为“红楼晚归”以下六句,“讥不思恢复、宴安鸠毒之非,喻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苦。”这种笔法“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居然《春秋》之笔。”

    有了这些了解,我们便发现,通过对燕侣的描绘,寄托着人们对美满爱情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南宋人民盼望国家收复北方失地的理想。词中燕侣的生活情态被描写得形神兼备,唯妙唯肖,充满了人性的寄托,燕子之情和人类之情相暗合,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四、研究与考证相结合

    所谓“研究与考证相结合”,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真才实学,这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这个环节不扎实,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要注意每一篇课文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层次结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问题的研究与考证,引导学生在比较高、比较深、比较广的角度认真学习,掌握文章的精髓。举两个例子:

    (一)《先秦诸子语录·论语·学而》篇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字,几乎早已司空见惯,一般读“lè”,当“动词”使用,表示快乐、高兴。

    另一个常用读音就是“yuè”,当“名词”使用,如:五声八音的总称。另一些名词意义是:音乐、乐曲、乐工等。还当“姓氏”用,姓“乐”或复姓“乐正”。其实,这个“乐”还有另外四个鲜为人知的读音,第一个读音是:“yào”,如果当“动词”使用,表示“喜爱”,《论语·雍也》篇中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第二个读音是:“luò”,1916年上海国粹书局印刷的《四书白话注解》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音“洛”。第三个读音是:“lào”,表示地名,如“乐亭”、“乐陵”。第四个读音是:“liǎo”,上声,通“疗”,疗饥,充饥。《诗经·陈风·衡门》:“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泌:水名,在今河南)

    在《论语·学而》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乐”字,我倾向于采用《四书白话注解》的观点,读着“luò”,表示“畅快”。这个“畅快”,说明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学习,热爱学习,以有学问为荣,以无知为耻,有“见贤思齐”之意。

    一个字,几种不同读音,作一种几乎全新的解释,并非故弄玄虚,而是为了旁征博引,开拓思路,以便引申出一些可能有的非常有意义的道理来。

    (二)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个题目中的“叔”表示是“叔叔”的意思。然而,李白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却不甚明了。我查阅资料发现:李白在自己的诗文里面,特别是在标题上,对于同姓的人喜欢标出兄弟、叔侄、祖孙等关系。比如:“从兄”、“族叔”、“族兄”、“从叔”等等,但李白与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的亲属关系,有些人的辈分,甚至还比李白低好几辈。李白为什么和那些姓李的“套近乎”.我以为:李白此举,不免有溜须之嫌,间接地暴露了他庸俗的一面,目的在抬高自己的门第。退而言之,这些被李白称为“从兄”、“族叔”、“族兄”、“从叔”的,有几个不是在朝廷当官的?反言之,李白如果已经被皇上重用,位高权大,还会如此卑贱地恭称这些学问、人品远不如自己的“同姓”之人吗?我们再回到《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便会茅塞顿开:李白所表示的怀才不遇之感,郁结抑塞之气,主要源于官场上的黑暗、不公平和丑恶。如此,我们对李白的悲、愁、苦、恨、怨,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总之,“四个结合”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个相互补充、配合、逐次提升的综合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讲好《大学语文》,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阅读与背诵的结合、作业与考试的结合、提问与讨论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教书与育人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等等,但是,解决好“四个结合”问题,教学的效果、教学的质量将得到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 林朋

    作者简介:陈昌才(1952-),男,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市远距离高等教育研究会会员。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982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