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赵晓洁: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功能和教学方法的再认识
【时间:2008/11/22 】 【来源: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 【作者: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赵晓洁】 【已经浏览3115 次】

    摘要:《大学语文》课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针对课程的特点,采取改变教学主体、贴近学术前沿、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调整课程的讲解、与写作教学“链接”、安排好“大学语文”的延伸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是《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作为最具综合性、基础性和横向联系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文化素质教育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和有效的育人价值。这是当前对于《大学语文》课的作用已取得的共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把它作为一个工具。事实上,《大学语文》课不仅要使学生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而且应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陶冶情操的教育,即把语文教育当作贯穿终身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课教学活动的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赋予《大学语文》课以下功能:

    一、帮助学生梳理中小学所学的语文知识,了解中国文学的简单架构,将新老知识系统化。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还很少能够引导学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在中小学所接受的语文知识也并不系统。若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或者老生常谈,枯燥乏味,无所启发,后果就是学生厌弃学语文。一篇优美的文章,被课文分析、中心思想、生词生字等所肢解,学生根本“无心看风景”,更不用说主动去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人文情怀;而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有一个本质上的跨越,它要培养个人的审美情怀,要使学生成为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事实上,正是通过语文课、文学课使我们获得了安身立命的基础,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世界。

    二、传播中华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仍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培养上。古代文化、文学精品是历史的产物,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先贤们思想、情感的结晶,历经时间考验,至今仍然显示出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证明它能焕发出浓郁的艺术魅力,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文学是其中极其厚重的组成部分。它凝聚了我们祖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宝贵体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审美情趣,积淀为深厚的民族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炎黄子孙,是前贤留给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大学语文》课应特别重视吸收那些能够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的作品,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思想成果,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必定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巨大影响。如对“和而不同”的认识,对“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精神的体会等,对于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和建设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三、方便自学。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最终要做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是为了“不教”。《大学语文》课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终结,其教材应定位于课堂用书与自学用书之间。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方便自学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特点。每节课都应布置学生预习和自学的任务,每节课也首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提出本课的一些难点和重点,然后教师将其有计划地分布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应突出这些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东西一定要弄懂、记住。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传统的语文教材,往往照搬自然科学的学科特性,理解总是模式化,思考分析程序化,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排他性。这恰恰违背了语文学科截然不同于自然科学学科的最大特点——语文反映的不是僵死的“物”而是鲜活的“人”,它反映的是人的心灵世界,要求相应的学科必须具有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宽容”、“包涵”的特性。现在常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偏重于对思想内容的考虑,用教育部门所圈定的某些思想内容去教育大学生,结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文应有的感染教育人的功效。《大学语文》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的浅层表面,忽略了文化教育与审美教育的高层次要求,即把《大学语文》课程简单地理解为由中学语文延伸而来的工具化的语文,却忽略了学生在经过中学语文教育以后,在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自学能力的前提下,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审美内涵的高层次的语文教育的需求。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不同,是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教育量的补充,而是质的延伸,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学语文》教材局限于教材所圈定的文本范围,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封闭性和课堂自足性,缺少应有的自由伸缩,很难支持教师和学生在大学课堂上对文化需求的自由拓展和从审美需求出发的自由联系。而事实上因为课时少,教师不可能按课本的规定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有针对性地讲授,之后提出问题,或进行专题讨论,或留为作业。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把新的思路和方法引入课堂。

    一、变换教学主体,让学生集体唱主角,让学生多讲,多回答。老师尽量不去讲学生能通过阅读就能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尽量以“点拨”代替“满堂灌”,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讲得少了、精了,难度反而大了。课本中所附的“学习提示”和“思考与练习”有许多难懂之处,教师“满堂灌”时不难回避,让学生提问,则不能再一问三不知。这对老师大大提高了要求。

    二、贴近学术前沿。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进展很快,而教材须几年才修订一次,且编著者因为自己学识及阅力所限,即使是已发表的论文、著作也未必定能寓目,课本局部偏离学术前沿是必然的。这要求教师应当及时关心文学研究动态,及时把自己的心得和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补充到教学中去,变一家之言为多家之言,让学生得到新的体验,引发质疑,促进思考,启发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问题,培养他们求同不排异、存异不唯同的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人生胸怀。使学生在质疑、慎思、明辨之中,求学术之真,在阅读、鉴赏、求异之中,悟人生包融之道。这样既抓住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灵魂,又兼具学术思辨的教育功能,实为一举数得,事半功倍。

    三、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调整课程的讲解。例如采用俄国形式主义中的“陌生化”理论与中国传统的“诗家语”相结合,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陌生化”理论的核心便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主要在于其特有的文学性,这与中国传统的“诗家语”对于语言的要求是一致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由常见的形容词用法而变为动词用法,增加了阅读与欣赏的时间,给人带来了审美享受。这样,中西方文论的有机结合,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的思路,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

    四、与写作教学“链接”。现在有些学生即使进了大学,语文水平仍很一般,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很差,不会写实验报告,甚至连书信和一般应用文也写不好,有些更是错别字连篇,文理欠通,词不达意,更不用说写一篇象样的小论文了,这是因为基础不好,又缺乏训练,读书太少。因此,《大学语文》课应能起到进一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作用。

    五、安排好“大学语文”的延伸教学。《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应该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分量,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实际,选择一些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发言、讨论,甚至争论。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创新。另外,可就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专题讲座,举办诗歌朗诵,组织演讲比赛以及利用业余时间排演经典剧目并适时在学校公演,以此扩大语文的影响面,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总之,《大学语文》这门课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我们祖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力求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9-31.
    [2] 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赵晓洁(1965-),女,山西大同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文史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和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988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