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曾加荣: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
【时间:2008/11/19 】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2006年9月 】 【作者: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曾加荣】 【已经浏览2922 次】

    摘 要: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够准确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症结之一。本文从对大学语文的概念分析入手,列举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种种尴尬现象,并分析其原因,阐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并结合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生实际深入思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知识结构,造就具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和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但实际上,由于缺乏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准确定位,造成学生不重视学,教师不执着于教的尴尬局面。与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相比,大学语文在国内的教学地位却不断下降,尽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们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等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大学语文面临边缘化的状况。如果从实际出发,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方面多做些认真的分析思考,也许更有利于深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何谓语文?顾名思义,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之说。语言文字、语言文章——强调以语言为手段,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性特征;语言文学——强调以语言为材料,塑造形象、表现生活的艺术特征;语言文化——强调以语言为表征,传承民族文化的特征。何谓大学?普遍所指是高等教育机构。但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大学却是相对于小学(文字训诂之学)而言的成人成才之学。四书首篇《大学》开宗名义就阐明了大学的根本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和“语文”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多层次特点。从工具性着眼,它是一门基础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从艺术性着眼,它是一门欣赏课,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审美能力;从文化性着眼,它是一门素质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文化之根。正因为此,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的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相继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提出了四点要求:(1)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2)传承传统文化精髓;(3)提升精神文明;(4)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①在今天看来,这四点要求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学语文课程从中止到重建;从部分高校试开到几乎全国各高校都开设;从单一的全日制院校开设普及到成教、职教、民办高校、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越来越多的学校拥有专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方面不仅有国家级重点教材,而且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教育发展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国家极力倡导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大学语文学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外围环境。

    然而,认识是有差距的。一些理工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主要是有感于大学生语文基础太差,基本文字能力不尽如人意,注重知识性的补课,被戏称为“高四语文”。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中学阶段文理分科,再加之学生过分偏科,造成读写能力欠缺,想通过《大学语文》的几十节课来解决问题。一些教师为了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又赋予了它太多的功能:“一是传播文章学与系统的文学知识;二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四是提高学生判断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语文课还应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②不少业类人士反对给大学语文“戴大帽子”,他们认为语文的主要功能是培养读写能力,而当今大学语文却像一辆载重卡车,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它不是“万能胶”,不过是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引导学生入门的敲门砖而已。

    二、大学语文面临的尴尬

    大学语文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工具性、提高读写水平,还是讲究人文性、把语文作为一种素养来培育?定位的不确定,导致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背道而驰,本是内涵最丰富,包容量最大的通识课,反而变得无所适从,出现种种尴尬。

    尴尬之一: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成为热门专业。美国、韩国、日本都有很多人学汉语,世界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而国内汉语教学的地位却不断下降,国内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汉语水平也普遍下降。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无纸化”的交流趋势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存载体,悠久丰厚、诉诸直觉的汉语文字,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当今有多少青年人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现在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的,恐怕只有研究古典文学专业的学生了。当代中国人学习英语热情如火,母语却躲在“被爱遗忘的角落”瑟瑟发抖。许多青年大学生被指责为“英语六级,汉语初级”,“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写不出像样的中文”。2005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竟然是一支留学生队!我们知道,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文化表达的符号,汉字是整个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表征,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丢掉了它,就是丢掉了我们的文化根本。难怪一些专家呼吁:无论现在的大学生学什么专业,将来做什么职业打算,都不能让他们对中文陌生,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陌生。

    尴尬之二:大学语文的地位边缘化。一方面,大学语文被赋予太多的重任,如学习文史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传承文化等等;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在课程设置上受到限制,多数学校都是20到30多个学时,只有部分学校在40个学时以上,有的甚至更少。学习语文主要靠积累,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长期的坚持,再加之没有汉语过级和就业证明书之类的压力,致使30节课在学生心目中无足轻重,2个学分成了“营养学分”,任何人都能轻易获得,却不能有效提高读写能力。现在大学生用于学英语的时间非常多,即使是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学生阅读英语的时间也是中文的六倍以上,甚至更多。大学语文被挤到边缘位置,遇到课时紧张的时候,干脆取消了之。

    尴尬之三:很多学有专长的人不愿意教大学语文。在高校中文教师队伍里,大学语文教师算是弱势群体。讲授大学语文课,教学任务繁重,教学难度高,短短几十个小时之内能讲什么呢?教师要当好导演,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并不容易。更何况课程还不断受到其它课程的挤压!在学校强调完成科研任务的状况下,大学语文学科定位比较模糊,教学和科研难以很好地结合,出成果难,评职称难,处境非常尴尬。

    三、对大学语文定位的思考

    大学语文出现这样的尴尬现象,主要原因是定位不准确,归根到底是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要真正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是涉及学科体制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光靠老师的努力无济于事,应当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准确的定位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首先,对大学语文要作出切合实际的定位。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然,这一定位是方向性的,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细化。近几年来,全国及一些省级大学语文学会召开研讨会,都围绕大学语文的定位进行过探索,尽管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难以形成共识,但就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区别、大学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却是十分清楚的。大学语文是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它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更是另辟一条整合语言、文学、文化,引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了解中国语言文学的概貌,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的新路。大学语文课程选有很多名家经典篇目,在领会语言文字的同时,必然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人生价值取向和审美意向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它不能代替思想政治课,也不能代替哲学、历史、文化等专门的课程。作为母语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是青年学生走向大学的第一课,是大学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起点,也应该是一个与中学语文完全不同的亮点。北京大学温儒敏老师主张,大学语文“要把学生在中学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重新调试过来”。中学语文围绕高考,把人文理论功利化;大学语文将人文理论感性化,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思考人生,提高品味。对几十节大学语文课来说,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已经很不容易了。

    其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当今世界,通识教育受到高度重视。西方教育界认为,学习通识课程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需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前两年所学的都是通识课程,占全部课程的二分之一,且都由一流教授任课。哈佛大学本科生要修满180个学分,其中85个学分是通识课程。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而在于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知识文化修养,使他们获得一个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能力训练,使他们获得一个比较合理的能力结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代教育为兼具基础性和人文性的大学语文的发展提供了很好机遇,对各类学校来说,大学语文课不再是开设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把这门课上好的问题。不同的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同,大学语文课的目标定位也应有差别。研究性大学,培养国家拔尖人才,大学语文教学更偏重文化性,大学语文应该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教学提升到传承中国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一般本科院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大学语文主要是在理工农医学生中开设,应该更偏重于审美性,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拓展思维视野,丰富情感世界,增进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能力。高职、成教类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学语文教学更偏重于基础性,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大学语文的基础性、艺术性、人文性是水乳交融的,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基础课那样明确区分出不同层次,只能在相互渗透中突出重点而已。强调不同的定位,是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从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着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有区别的选择。这无疑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有利于改变大学语文目前面临的种种尴尬。

    第三,结合学生实际准确定位。教学是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学之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大学语文这样重视积累,强调感悟的人文性学科更是如此。因此,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入口不同,基础也不同;相同学校的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需求也各式各样。如何结合不同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准确定位,显然是很难办的。但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既然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高校本科教育中,课程设置的地位与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相同,为什么不普遍进行大学语文的水平测试呢?水平测试可分为初、高两级:初级测试掌握和运用汉语的基本能力;高级测试认识和理解中国人文知识的水平,当然也可按语言、文学、文化分为三类。如果将大学语文水平测试与教学相结合,既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选学不同层次的课程,又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同时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空间。这样,也许会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但对改变目前诸多高校过分热衷英语而淡漠汉语的现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言以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担负起保卫汉语的重任,自觉地继承优秀传统,振兴民族文化。我们的青年大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首先从热爱民族语言入手,了解这片生于斯,长于斯土地上的历史沧桑,了解前辈走过的坎坷路途,了解先驱者在风雨中留下的思想成果。否则,培养有文化根的中国人将无从谈起。


    注释:

    ① 徐中玉.大学语文-前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② 罗 毅.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

    [责任编辑 李蓝]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022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