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陈艳花:“大学语文”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2008/11/19 】 【来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4月 】 【作者: 涪陵师范学院 陈艳花】 【已经浏览3050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课程在当前高校教育中的现状令人担忧,不少高校对其独特的综合性功能认识不足。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投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语文”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语文;高校教育;综合性功能


  一、“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的尴尬现状与原因探析

    (一)“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令人担忧

    “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建国前在我国各大学就已普遍开设,是一年级大学生的必修课。由于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实行院系调整,一些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全被拆散,随着这一剧变,“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不仅在理、工、农、法、商、医等单科院校里不再开设,连在少数保存下来的文理合校的院系里也没有了踪迹。1981年,理科出生的复旦大学校长和南京大学校长率先提出理工科大学生应当读《大学语文》,他们的呼吁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同仁的热烈响应,于是,经“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的倡议、争取,“大学语文”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得以重新开设。二十多年来,其影响和发展是令人鼓舞的,但总的说来,这种影响和发展是相当有限的,其现状是相当令人担忧的,归根结底,主要是“大学语文”在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

    1.迄今为止开设“大学语文”课的高校并不多

    “大学语文”课的开设主要是在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后才被列为大学本科及专科各类自学考试必考的公共课程,其接受者主要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考试的学生,而拥有大量全日制在读大学生的各类高校却较少针对在校大学生专门开设“大学语文”课。截止1996年全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仅有60多所,随后几年又有一些高校增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尚有为数不少的各类全日制高校,或者因课程地位未明确,或者因师资力量不足,或者由于教师编制无保证,至今没有开设过这门课程。在理工农医等系科,至今未开设或开得残缺不全的估计尚有半数左右。

    2.已经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的高校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不够重视

    这种“不够重视”的情况表现在:第一,对“大学语文”课的地位不予重视。由于这门课程尚未被明确定为公共必修课,所以不少高校都将“大学语文”课当作一门选修课看待,即使开设了也可临时取消;其教学时数也未规定,开多少算多少。第二,不少高校(特别是一些理、工、农、商、医、法等单科院校)至今尚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询问其原因,他们往往说课时太紧,专业课时还安排不了,就更不能再开设这门公共课;或者说上面并未明确规定所有高等院校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或者说本校缺乏这门课程的师资力量,没有教师编制上的保证,无法开设。第三,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不够重视。据了解,许多高校由于师资缺乏编制上的保障,都采取由中文系老师兼课、自主教学的方式,对其教学质量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的教师上课敷衍了事,学生反感甚至厌学情绪严重。总之,开设这门课程时常决定于校系领导人的是否重视与支持,很不平衡。

    (二)导致“大学语文”尴尬现状的根本原因——不少高校对其独特的综合性功能认识不足

    以上种种事实表明,不少高校对“大学语文”抱以漠视甚至排斥的态度。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曾讲过这样一件“古怪的事情”——有一次,他所在的大学竟然有一位理科教授大惑不解地问他说:“中文系有什么用?”显然,在这位理科教授看来,大学生特别是理科生是不必学中文的,也就更不必学“大学语文”了。这种观点在许多理、工、农、法、商、医等单科院校相当普遍。不少高校都认为“大学语文”是“小儿科”,学生可学可不学,因此这门课程可开设可不开设。少数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的高校也由于领导不够重视等原因使其流于形式。“大学语文”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探其原因真的是由于大学语文“没有用”吗?或者真的是由于“课时太紧,安排不了”吗?真的是由于“上面并未明确规定必须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吗?又或者真的是因为“缺乏师资和编制而无法开设”吗?——开设一门“大学语文”课,果真有这么大的困难吗?只需反思一下近年来高校恶性事件何以不断发生:跳楼自杀、到动物园残害黑熊、把小狗放进微波炉里烘烤、杀死同学……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崇洋媚外等思想何以能在高等学府滋生蔓延,再结合当前高校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持续扩招的事实细作分析,就会发现持“大学语文无用论”的观点其实是谬论;所谓“课时太紧,安排不了”、“上面并未规定必须开设”、“缺乏师资和编制”之说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各类高校看待“大学语文”的观念上,即对在全日制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这门公共必修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说得更具体一点,即对“大学语文”独特的综合性功能认识不足。

    二、改变“大学语文”的现状,促进“大学语文”的发展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对“大学语文”功能的认识

    如何从观念上根本改变各类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轻视,从而使“大学语文”真正能够在大学课堂上大放异彩,体现其应有的价值,首先在于各有关方面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大学语文”功能的认识:

    1.“大学语文”是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其精神素质、铸造其灵魂强有力的武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人才素质构成中,在某种意义上思想素质比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能在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所以高校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德育首位。德育所肩负的使命是陶冶情操,铸造健康人格,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加强公德心和责任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国的各类高校都开设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这种单一的社科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价值观念多元的需求。如果在上述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再辅之以“大学语文”的教学,则很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大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流传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其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宽泛,尤其在德育方面更是面面俱到、无一疏漏。例如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论语》、《孟子》等诸子散文到《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传记散文,从古代神话故事、唐宋传奇、到明清小说,再到“五四”新文学、当代文学等优秀文学作品均贯穿着爱国主义思想及优秀的民族精神,包括理想、情趣、胸怀、奋斗、献身;礼貌、教养、节操;清正、廉洁、谦慎;友谊、仁爱、高雅之美;等等。尤其是《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文学作品不仅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艺术感染力以及人格和道德的感召力,而它们正是与艺术魅力相互交融才易于吸引民众并产生效益的,故而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而且联系实际生动形象地讲解、透彻细腻地赏析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就不但能激发学生增强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更能激励学生以人类的传统美德重新铸造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大学语文”是各学科基础中之基础,可大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随着时代的进步,从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趋势看,社会对大学生、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学习任何专业,均离不开语文基础,尤其欲成为本专业中出类拔萃之辈者,更需具备深厚的语言素养之功底。如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等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虽然有的是学理工的,却因在大学期间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学基础,具有深厚的语文素养,故而成为我国尖端科技界的佼佼者。又如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等,不仅深受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熏陶而成为崇高伟大的政治军事家,而且均不愧为名扬天下的优秀演说家、诗人、文学家。至于艺术界的古今精英,如大画家唐伯虎、王维、苏轼、徐悲鸿、齐白石、阳太阳、黄格胜,都是集诗文书画于一身的全才。甚至著名舞蹈家陈爱莲亦有相当深厚的文学功底,否则她以张若虚名诗所创编与表演的著名舞蹈《春江花月夜》何以如此具有诗情画意及意味隽永高雅无比的艺术魅力呢?故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实施通才教育,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的总趋势,文理渗透、文理交叉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而“大学语文”课正是对大学生实施通才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3.“大学语文”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并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及综合素质

    审美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由于《大学语文》精选有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不同体裁的艺术珍品都是审美文体,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有着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教师只要能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将其当作艺术品来鉴赏与讲授,就能吸引学生激发起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与美的享受,并可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建立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美的操行。故近年,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显章曾著文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一观点。他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清华的一些学生对港台通俗文化耳熟能详,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可见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艺术鉴赏水平及健康文明高雅的审美修养,是“大学语文”的又一重大用途及必须肩负的又一重要使命。

    4.“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最为实用的学科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已处在一个交往日益频繁、关系日渐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学问——处世技巧,即人际关系学。故而学生们除了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掌握良好的处世技巧,而这两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均离不开语言文学的学习和熏陶。因此,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修养,提高他们的书面语及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更有机会在未来竞争中取胜,无疑是“大学语文”课的又一使命。

    5.在目前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时代,经济体制转型而产生的道德滑坡,影响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大学语文”亦可对此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大学校园也呈现出这种良好局面,如大学生自立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空前提高,许多年轻人为在毕业后投身市场经济的海洋而积极地充实自我,这些现象确实是令人鼓舞的;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现代商品社会难以避免的社会病,不仅已渗入到当今中国各个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也无孔不入地侵入到以从事精神生产为己任的思想文化领域和素有净土之誉的高等学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崇洋媚外等思想强烈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他们追求报酬与实惠,淡化奉献与责任;追求现实功利,淡化理想信念;追求个性绝对自由,淡化纪律观念;等等。其文化趣味平庸,武侠小说、摊头小报、流行音乐和警匪打斗片成为部分高校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精神食粮——这一切,说明当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失。谁来弥补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谁来拯救失落的大学人文精神?“大学语文”堪当此重任!因为“大学语文”既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如忠、孝、仁、信、和、让、恕、敬、慈、悌、友、恭等道德规范教育,又注重汲取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大学语文”以其精选的传统美德篇目,通过教师生动的课堂教育,可以切实有效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品德、摆正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位置、唤醒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这不仅能提高青年一代的人文精神素质,更可逐步推动整个民族文化修养的提高,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及加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将发挥巨大的调节作用。

    (二)积极行动,加大投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大学语文”的发展

    1.重新设置课程结构,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内容和标准。即需要大量既懂自然科学知识,又懂社会知识及经营管理,甚至有艺术审美及社交口才、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这在客观上说明,高校学科的发展从低水平的综合走向高水平的综合,已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今天的学科教育要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服务,要培养能综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课程的结构须重新设置。而通过前面对“大学语文”所独具的五大综合性功能的分析,可见“大学语文”融德、智、美于一体,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最有效的科目,是高校中其他任何课程所无法取代的。所以,某些高校说“课时太紧,本专业课时还安排不了,不能再开设这门课”是不正确的。应当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纳入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2.制定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为“大学语文”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

    “大学语文”得以重新开设的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份科学的教学大纲,这就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明确,“大学语文”到底该教些什么,往往流于随意。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学已经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事实上,在“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问题上,教材的编写者以及各高校、“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对它的理解都是不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有的教师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讲“语文”课,有的教师讲中国文学,有的教师讲传统文化,有的教师讲人文精神。前两种教学方式被学生称为“高四语文”,而对于第三种教学定位,学生反映离现实太远、没意义。只有讲人文精神,学生最喜欢,最受益。什么是人文精神呢?我认为,这应是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时代精神的价值立场和精神品格,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以及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更加上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只有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才能弥补当前各类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人文缺失。所以各高校应当以人文教育为中心,制定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为“大学语文”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

    3.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满足“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的素质、言传身教及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无一不是巨大的。无论是文科院校还是理科院校,综合院校还是单科院校,师范院校还是非师范院校,都应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门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满足“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

    4.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要确保“大学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怎样“教”。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应当着眼于一种更具根本意义的素质培养,即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品位、审美素养、道德情怀、社会关怀及思维活力诸方面进行全面调整,立足于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学生的精神面貌,帮助他们确立健康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而不宜以生硬灌输的方式要求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准则。其次,需要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管理制度。例如,各高校可以采取定期召开“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的形式,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学校内部各专业之间进行交流与借鉴;还可以采取不定期听课与学生反馈制,检查和监督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必要采取“奖优罚劣”制,以促进教师竞争上岗。

    总之,“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不仅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活力,能有效地弥补当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着的严重缺失,拯救失落的大学人文精神,而且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建设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独特的综合性功能,保证“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语文”现状并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培瑞.教育大视野——现代教育改革难点热点问题透析[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3] 孔庆东.文化不能沦陷[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陈艳花(1975-)女,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武汉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逻辑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743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