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蒋爱林:“遭遇尴尬”的背后——对大学语文现状的深入思考
【时间:2008/11/17 】 【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5月 】 【作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蒋爱林】 【已经浏览3076 次】

    摘要:《光明日报》一则报道指出“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从高等教育功能的缺失、人文精神的失落、汉民族文化的失宠三个方面阐述了造成大学语文“尴尬”现状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要想使大学语文彻底摆脱“尴尬”现状,必须唤起全社会的民族自豪感,倡导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大学语文;尴尬;深人思考

    《光明日报》2004年2月13日A3版“光明视点”栏目中刊登了一则报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文中这样写道“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应该说,“尴尬”一词十分贴切地概括了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绝不仅仅是领导、老师和学生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其实都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浅层现象,而真正的原因则是隐藏其后的“幕后”背景。

    一、高等教育功能的缺失

    现代教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以促进人类理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价值取向的,高等教育尤其如此,“工具理性”一直主宰并伴随着其整个发展进程。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大支柱,教育被提升至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并被寄予开创未来的厚望,高等教育则是这一支柱中的绝对主角。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展,但也正是在这样急剧的膨胀中,强烈的浮躁和功利情绪日益弥漫着整个校园。可以说,现代教育在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过渡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正在失去自己质的规定性。高等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失去了自己独立的尊严和价值,造成了自身功能的严重缺失。

    高等教育功能的缺失,其核心是高等教育功能深度的缺失。随着人们对教育中心位置认识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的功能急剧扩展,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产业的、社会化的等等。但是高等教育在不断增加其功能广度的同时,功能的深度却逐渐丢失。教育的主要宗旨概括起来不外两层:一是教会人“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二是叫人懂得“为何而生”的道理。其中“为何而生”乃是教育的最高宗旨,是教育的深层价值。唯此,《大学》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黑格尔也说:“精神是足以制裁心灵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精神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到新生,是由于教育。’,[1] 在人类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三级教育之中,高等教育主要是精神的,侧重于发展人内向度的精神品质,如自主精神、审美精神、信仰精神,并不断指向自由。这不仅是人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图然而,在市场经济所规定的交换行为、利益驱动的条件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放弃了寻找超越于人现实利益的生活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转而过度追求日趋技术化、实用化、功利化的教育目标。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没有任何“保护伞”,而又侧重于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大学语文遭受冷落似乎理所当然。

    二、人文精神的失落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是重视人文精神的,传统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其重点。但在近代,当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时,以功利性、实用性为显著特征的现代西方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国人的物质领地和精神家园,并在“五四运动”的大力提倡下担负起重塑民族精神的重任,人文科学的力量由此日渐削弱。建国以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逐渐形成了封闭的思维模式和陈旧的生活习惯。尤其当时针对我国社会化程度较低、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工业化人才,政府明确削减综合性大学,发展理工科专门学院,从而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呈现“文理分驰、重工轻文”的片面发展和结构失衡。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为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构建带来了竞争、平等、公平的新鲜血液,但同时也强化了人们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如潮涌入,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功利化,人文精神也因此逐渐走向失落。

    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精神价值层面的东西被排斥在生活中心之外;人们对经济、物质的注目,对私利的追逐使原始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重新蔓延。“人们已经无暇继续考虑社会和人类的终极意义”,丧失了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和探索,“社会正迅即地‘还俗’,从精神控制中大规模地撤离”。[3] 高等教育在“还俗”过程中当然不甘落后,实用性、功利性的思想越来越浓,技术性、工具性价值去向越来越明显。于是,一些热门学科纷纷登场,而一些基础学科则冷冷清清;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人满为患,人文性突出的课程则门前冷落。高校不再是人们修身的场所,而成为求职的跳板;学生们不再高谈理想、信念,转而追求现实、利益。许多大学生精神追求贫乏,政治信仰模糊,道德水准下降,由此造成厌学之风盛行,校园犯罪增多。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提出,人文教育的弱化与人文精神的缺失会造成人才培养上的缺陷,并将直接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国家教育部门也不断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人文教育的比重。但是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对高等教育中本来十分薄弱的人文教育的巨大冲击,以及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大幅失落却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即使是有绝对权威的思想政治课也只能勉强支撑;缺乏任何权威、又没有外语那样超强工具性的大学语文遭遇尴尬似乎并不为奇。

    三、汉民族文化的失宠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多元化,在多元文化的强烈撞击之下,原本有着极强包容性与亲和力的汉民族文化在国人面前日渐失宠,说汉民族文化“失宠”,并不是说中华民族文化走向衰弱,而是说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信心有些动摇。应该说,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多元文化的互相碰撞,民族文化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撞击中“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经济落后国家的文化,在经济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住自我,借鉴他人”更成为许多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样如此。

    汉民族文化的失宠绝不是从现在开始,只不过是改革开放的浪潮加剧了这一走向,将它推到了表面。以语言为例,现在全国上下一片英语热,到处都是诸如WTO、MBA、BBS之类的简称,即使普通百姓也被偶尔夹杂着英语台词的港台剧所吸引,而研究生、博士生们更是不时在谈话中顺口溜出几句英语来,至于那些本科生则正在为通过英语四、六级而焦头烂额呢。再看节日方面,国外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正逐步普及,而中国传统的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则倍受冷遇,甚至一年之中最隆重的春节也被看得越来越没意思。难怪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访美时,几位华裔教授直言不讳地批评说,中国的一些留学生懂ABC,懂XYZ,懂美元英镑,却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了解《大学》、《中庸》。所有这些表面看来是一种落后经济文化体系对相对较高水平的经济或文化体系的学习与向往,但更深层次的却是我们对自己文化缺乏信心的一种全面祟洋西化的心态。在这里我们不想讨论汉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具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功能的大学语文倍受歧视也就在所难免。

    总之,大学语文遭遇尴尬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幕后”背景。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大学语文彻底摆脱“尴尬”现状,仅靠学校重视、课程改革是不够的;要想真正治本,必须唤起全社会的民族自豪感,倡导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4.
    [2]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杜,2002.239一240.
    [3]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202.
    [4] 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022-13(A3).
    [5] 李新宇.当代大学教育的三大缺失[J].社会科学论坛,2004,(2):29-30.
    [6] 易元祥.现代教育的缺失与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2,(5):41-43.
    [7] 彭文忠.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5):113-114.

    作者简介:蒋爱林(1972-),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宣传部,讲师。研究领域:语言文化和政治教育。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012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