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彭月萍: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现状及分析
【时间:2008/11/15 】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9月 】 【作者: 井冈山学院 彭月萍】 【已经浏览3146 次】

    摘要:随着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却在国内被人们普遍忽视。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课,正面临边缘化的倾向。本文从四个方面指出了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现状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而以利于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新思维。

    关键词:课程定位;边缘化;人文性;教材;评价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汉语言以及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化的维新之命,寄寓在全体中华儿女尤其是大学生身上。然而,随着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却在国内被人们普遍忽视。尽管上个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就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基础课,这也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然而,在很多高校,大学语文正日益面临边缘化的倾向。我们必须正视大学语
文课程面临的现状,从而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该课程教学改革新思维。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地位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的倡议下,大学语文课在全国各高校重新设立。其目的有四: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开放的背景下,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时至今日,这四点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许多大学开设本课程的初衷,主要还是为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补课,课程性质仍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言层面,即工具化上。80年代,为了区别中学语文的益智目的而提出文学性教育的育情目的,提出注重文学性和审美性。到了90年代,为了应对和回答市场经济的挑战,适应公民社会、宪政治国的现代伦理,确保人文科学的独立的、批判的内在人文价值,呈现出大学语文向人文性转化的趋势。

    那么,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学语文该何去何从?是回到开设本课程的初衷,即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其工具性?然而,在语文这门课程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没能达到相应的水平,靠大学里一个学期40个左右的课时来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夸夸其谈之嫌。那么,是为了反拨经济效率第一的僭越,实现人文学科自身的社会价值,在90年代以来倾向人文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人文性?还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目前,虽然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立为公共基础课,但它既不具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又不具英语等级考试这样的“尚方宝剑”,也不具计算机的实用性,因此,它毫无选择地由中小学阶段的中心地位被挤向了边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明确该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因此,课程的开设与否与课时多少及上课方式对很多高校而言,都显得较为随意。这样,不管是工具性说,还是人文性说,其效果都值得怀疑,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加剧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丧失,使该课程进一步趋于边缘化。所以,有的高校干脆取消了大学语文,即使开设了该课程的高校,也大多是不闻不问,顺其自然。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大学语文必须有别于中学语文,必须守正出新,创新理念,把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在人文性上,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在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继承与发扬具道德至上特质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整合到现代文明中,确是非常重要的。但人文精神的范畴太过于宽泛。杜时忠在《人文教育论》中指出,今日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建立民主政治,重塑道德理想,尊重个人自由。事实上,任何教育过程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意义。勿庸置疑,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仅仅依靠大学语文来完成这一使命,显然是过于苛刻、过于沉重了。反过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有关媒体呼吁的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来取代大学语文,倒是可行之策。不管如何改革,语文始终是以文学为本的,大学语文也不例外,应以文学为本,通过具体文章,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和文学审美的感悟、分析与表达,以此为基点扩散开去。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的建设

    目前,尽管全国大学语文教材有数百种之多,但由于对该课程“何为”的认识不一,争论也颇多,没有一个权威说法,因而,大多数教材没能摆脱中学语文的影子,大体都是文选式,只是编法各异,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文章体裁,有的按内容编单元,有的以思想教育为纲,和中学语文大同小异。尤其是在作品的选择方面,也与中学选文标准几乎同出一辙,有的甚至完全重复,难怪学生把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众多大学语文教材选文方面的不尽如人意处主要表现在:重思想性轻美文性,重古代轻现代特别是当代,重主流同质的多而非主流异质的少或没有,重有定论的多而缺少有争议的作品。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确是一部旷世杰作,一些教材摘取了“宝玉挨打”一节入选。学习欣赏这一章,可以增加对封建主义束缚人性的认识,加深对旧礼教、旧制度的怀疑和痛恨。尽管在这一章中,通过人物各异的言语、动作、表情、心理的白描等刻画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塑造出了鲜明生动、栩栩如生的具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但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其思想性大于艺术性。事实上,学生对《红楼梦》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早有了解,笔者认为可以在这部宏篇巨著中选择其它的能代表其高超艺术成就的章节甚至于包括诗词。作品中有的章节不仅文辞优美,饱含深情,而且表现出与现代思想相一致的观念,如平等观、爱情观等,当能与当代大学生成功对接。网络文学近几年发展势头猛,大有取代传统文学之势,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选编其中的优秀作品,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鉴赏发展中的网络文学。

    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纲的,昔日以第一个私人讲学身份出现的大教育家孔子就以《诗》并删定为三百零五篇作为他进行诗歌教育的主要教材,后世儒家学者始奉之为经典。关于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上海市小学语文教材中以新闻报道形式收编了奥运冠军刘翔的事迹,与此同时,“狼牙山五壮士”退出了小学课本。笔者以为,编者的本意决非否定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而是着眼于时代性。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的英雄,刘翔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的拼搏精神,更易激起当代人的共鸣。在中小学教材与时俱进的同时,在崇尚学术自由化的大学学堂,其教材的编写更可以高举改革的大旗。北大联合一批重点院校编写了新的大学语文教材并定名为《高等语文》。据主编温儒敏介绍,高等是一种教学的定位,表明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承接但又有所区别,同时有意把大学语文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新编教材采取分专题的形式,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力求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设计和探求语文教学的高级形态,建立起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这部教材的编写出版,也是在尝试建立一门富于变革意味的课程,成为推动大学语文改革的一个契机。笔者认为此教材也还存在它的不足之处,如内容涉及范围主要集中在古代文学,给人的感觉有点厚古薄今,厚中薄外;对于贴近现代生活和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少有关注,也未能安排大学生实际需求的作文专题。据新华社消息,以“新形态、新网络”为特点的新版大学语文教材已于2005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重点项目,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及规划教材,除主教材、教师用书以及用于扩大学生视野的拓展读本等纸介质教材外,还附有导学光盘、教辅光盘、学习卡及大学语文教学网站等。在篇目选择上,着眼于广义的“美文”,注重当代性。以教材的诗歌篇为例,其中既有《长恨歌》等传统名篇,又有罗大佑的流行歌曲《现象七十二变》等很多新发掘。在编排上,采用了引领式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而且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以全新面目出现的新版大学语文教材,不失为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本站按:这里所说的是陈洪主编的高教版《大学语文》)东南大学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文字教材设选篇、作者简介、集评、汇评、赏析、参考书目、思考题等,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总之,不断编写、改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篇目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是在不断回答和应对“新现实”中积极发展的,但“各自为战”的现状似乎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也让各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显得无所适从。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配置

    在实用主义、技术至上的今天,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指标成为一所高校质量的生命线。而本身就处于边缘地位的大学语文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在这一领域又不容易出成果,这就意味着大学语文教师在受重视程度、晋升职称、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将处于边缘化状态,就连申报精品课程,也无法同专业课在同一起跑线上。况且,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开课容易,要上好却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作品的选择从《诗经》一直到现当代,这就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很好的才情,还要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凡有中文系的高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想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即使有愿意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也是以此作为过渡,一旦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后,往往“另谋高就”开设专业课。这就势必造成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水平的参差不齐:有经验的教师不安心本课程的教学,而新教师又相对缺乏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该课程沦为教师锻炼和过渡的工具,其最终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况且,在如今越来越功利性的社会背景下,在教师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求一个教授来讲大学语文,对教师本人和学校来说,都有点勉为其难。

    在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配置上,北师大、北大的改革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北师大组织了五位知名教授联合开设“高等语文”试验课,采取“一老师一专题”讲授方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据调查反馈信息显示,有半数的学生倾心于教师的风采和信念,表示感受最深的是名师的风范。确实,五位教授以丰富的学识、诙谐流畅的语言,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剖析文学作品,处处展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北大在恢复曾一度停开了的大学语文课的同时,聘请王瑶、钱理群等知名学者来讲授,借此扩大大学语文的影响。但是,名校的这种做法能否一以贯之?其他高校是否也能立项大力支持?“名师效应”能维持多久?其实,不管是北师大还是北大,名师效应是表象,是一时之策而非长久之计,根本的问题是学校重视的程度。一方面,学校给予大学语文课程和其他专业课一样同等的地位,以吸引有志于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另一方面,作为从事该课程的教师,要“内练强功,外抓机遇”,相信在大学语文这方讲坛,也可以孕育出名师。

    四、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评价体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本身,且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高考的限制,中小学语文教育偏重于语文知识的记忆和语文解题能力的提高,汉字、拼音、改病句、做阅读题、写规定内容作文成为大一新生印象中的语文。大学语文脱离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学习重点由“是什么”向“为什么”倾斜,更为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会欣赏文化精品的同时,学会如何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步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并潜移默化为内在的思想、情感、价值观。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高级形态。那么,伴随着教学重点的转移,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显然,传统的以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评判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能力,是有欠科学的。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建立起开放、灵活的考核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

    北师大在2005年的研究生复试(笔试)中加试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这是我国研究生复试首次加试汉语能力。ZHC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发的考查应试者语言能力的国家级测试,旨在对考生的综合、分析等母语运用的能力进行考查,而不需要对语言专业知识进行记忆、背诵。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与借鉴。如果沿袭传统的模式,那么,最好是开卷形式,范围力求广些,题量力求大些,灵活度更高,答案不是固定的。北师大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采取的是写论文的考核方式,这样学生既没有心理负担,又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写作能力,提高文字表达水平。但这种评价方式也不是全方位的,它更注重的是一种结果,忽略了过程。能否把过程和结果放在同等地位,不仅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了解得出结果的过程,以更为科学地评判学生学习的全部信息。与此同时,强调创新意识,激发、强调超越前人、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做法,把创新能力的考察也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以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简介:彭月萍(1971-),女,江西安福人,井冈山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319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