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黄保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8/11/13 】 【来源: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 【作者: 洛阳大学师范学院 黄保安】 【已经浏览3169 次】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的继续深入,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都得到较为完善的调整。作为应该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势在必行,以适应新的教育观、人才需求观、人才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前景也备受关注。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存的不足出发,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师资的建设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提出了较为全面分析。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如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不断深入地开展,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都得到较为完善的调整。作为应该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将势在必行,以适应新的教育观、人才需求观、人才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前景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状况分析。

    (一)课程设置上的忽略与要求的不统一。

    尽管21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就将大学语文列为大学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然而,在目前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系列中,仅有“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大学语文”不在其列。有些高校只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在部分理工类专业开设,但未普及到所有的理工类专业;有些高校虽将它列入公共选修课,但选学者有限。而且,即使在同一学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与不开设,是否继续开设,也很不稳定,很不平衡。教学时数的安排也较为随意,开设多少,未明确规定,有的学校开设一学年,有的学校则为一学期。这样的状况使多数高校学生忽略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很多学生仅凭个人的喜好决定其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教材选编缺乏时代特征。

    教育观念的转变反映在教材上便是新教材的开发利用。增订本的大学语文,虽然它由1996年初版本的67篇增加到127篇文章,数量几乎翻了一倍。但增订本所增篇目大部分是直接从自学版的《大学语文》中挪移过来,并无新意可言。而且从所选择的篇目上,看不出与高中语文有大的区别,甚至由于所选当代作品太少(约为全书的5%),显得暮气过重,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隔阂和厌烦情绪。令人吃惊的是,增订本所收文章与高中语文课本重复的竟然近二十篇,如果算上初中语文课本以及与中学语文配套的课外语文读本的话,重复篇目几近一半。

    (三)知识体系的传承呈现简单的量化趋势。

    语文之“文”由浅入深进行着一次次阶段性质的变化。由“文字”过渡到“文学”,是小学到高中阶段“文”在知识形态上第一次实现了质的变化,即由一种符号形态(文字)转变、上升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遗憾的是,到了大学阶段,语文之“文”却没有出现知识形态上的质的变化,更多的是中学语文知识形态的重复与加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多数课程尚且仅仅是中学语文知识的理论化、专门化、系统化、深入化,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无论从选文的篇目还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处理上都没有就“形态变化”形成明确的认识,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智力和知识结构都已发生很大变化,生理和心理都走向成熟的大学生们来说,此时此刻面临的是期望得到升华而事实上无法得到升华的矛盾。

    (四)课程教学手段陈旧、单一。

    当今,计算机网络正以其强大的包容力,将整个世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在一起,营造着一个浩如烟海的网络环境。这一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现有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手段却比较陈旧而单一。运用“CAI”辅助教学的大学语文课堂并不多见,而这与时代的要求、现代学习环境的要求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要求不相符合。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认识。

    1.纠正对大学语文课程任务认识的偏误。

    大学语文是一门边缘性学科,与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等学科都有内容关联。二十年来学界的一般认识过于宽泛,过于考虑阶段性的特殊要求而没有抓住最基本的东西。多数人认为大学语文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粗略看来阐述得很全面,但仔细推敲却可以发现偏误,没有顾及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因而过于泛泛。大学语文也是“语文”。教材内容以文学作品为多,侧重表达人文情感和伦理道德,因此它在本质上有别于一船的政治教育,而我们应该明确人伦情感性和文学审美性的学科任务。关于培养语文能力的认识则只重视了学生能力的纵向深入,而忽略了他们的本质上的突破性的发展。而准确地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才能确定恰当的内容并编选适宜的教材,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其教学目标。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任务应从三方面去认识:一是培养人伦道德的情感;二是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三是开拓文化的视野。这样,使人们意识到为中文专业以外的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2.纠正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重知识传承、轻素质培养”的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应试教育,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目的,忽略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给学生带来了“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尽职尽责的,因此,我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大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但大多数教师和学校都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出现了这样的现状:一些大学生虽然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却并没有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有些甚至在金钱、权力、物欲的诱惑之下迷失了自己,逐渐丧失了人文精神、忧患意识、理想的追求乃至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人格尊严。而《大学语文》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可以承担起一些责任。《大学语文》入选的作品大都闪耀着我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光辉,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结晶。《大学语文》课正是要让学生在范文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品德。

    (二)提高重视课程设置的程度,加强教材建设。

    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首先应该在各高校统一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制定较为系统、有指导意义的课程安排体系,这种体系包括对课程时间设置上的规定和师资保障上的规定等方面,体系也可以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倾向的不同而稍作调整,但是必须保证各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视。其二,在教材的建设上,必须重视大学语文课程与高中课程的衔接与区分之处,避免重复的教育。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就首次将小学、初中联成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安排,较好地弥补了知识脱节和重复的问题,这一做法值得借鉴。从高中至大学阶段,学生不仅生理而且心理的成长都步入一个新的时期,如能将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视为一个整体,制定衔接紧密,又各有针对性的课程教育目的和实施建议,必将更好地发挥语文作为人类精神养料,对培养学生自由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在教材选编上,应该突出文章的时代性,克服“重古轻今”的弱点,选择部分反映近二十年来社会变革、能让学生从中认识时代的作品入选其中。在添加新内容时,一般要与课本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无所适从,还要考虑学生基础、兴趣、专业等方面的不同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

    (三)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有效提高语文课程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大学语文课程是全日制高等学校除中文专业之外所有专业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教师就与中文系的其他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要求上有所不同,他们不仅仅要成为某一时期或某一流派的文学研究专家,要学有所长,而且要对文学整体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要是个“通才”。如大学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古典文学部分就包括先秦至清代的诗、词、曲、赋、散文和文艺评论,以及现当代文学部分的诗歌、散文等等·因此,要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就必须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大学语文课的教师努力掌握深厚坚实的文学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善于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善于吸收当代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善于把握社会上文学的热点话题,善于把握学生们关注的文学现象,善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在形形色色复杂的文学现象面前提高实际的文学欣赏水平。

    (四)改革现有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1.“以赏代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讲授法主要优点是在讲授中提出课题,创造问题情境,以优美语言引导欣赏者步入欣赏美、感受美、体悟美的境界。但是,教师的语言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而且,教师过多的分析使文章显得支离破碎,使学生缺乏对文章整体的感知与自己独特体验的生成。因此,为了使作品欣赏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系统性、准确性、活跃性,教师应该避免烦琐的讲解,以“赏”代“析”,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以文学史为经线,文学作品为纬线,让学生系统把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同时又可以更大容量地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精品。教学中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压缩精讲内容,只选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加以欣赏,其余作为泛读,通过布置思考题来促其完成。这样的安排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大了知识摄取的容量和信息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以论代讲”,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将讨论引入课堂,变“一言堂”为“众言堂”是大学语文课堂变革的一个主趋势。毫无疑问,以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会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这样的讨论突破了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套路,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讨论的实质在于“互动交流”,在交流中阐述观点,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为了使交流继续,双方都必须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与文化作为继续讨论的底蕴。因此,学生查找、阅读资料的能力,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表述观点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并不断提高。在大学语文授课时数普遍较少的情况下,这种课堂组织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这样的讨论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促动场”,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在讨论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己。

    3.“以价值渗透代枯燥说教”,健全学生的人格。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把语文定义为是人类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把语文教育的目的仅限于使人们掌握一门工具,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功能。任何丰富美妙的语文作品或文学作品经过这样的分析,都被抽出一根中心思想:“本文通过什么,说明什么”,从而使语文教学流于形式、逐步僵化,最终使学生只学到皮毛和影子,“买椟还珠”。大学语文的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展现着人类从最初的时代走向进步过程中的美好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把握文章的这些人类思想中“美”的结晶,把握文章中渗透出来的道德价值的取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辨析、争论,以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与实践道德的勇气,最终达到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

    4.“以CAI融传统教学方式”,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吸引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借助其本身的优势创造了适合学生认知活动的学习环境,计算机的交互式功能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干预,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放,计算机课件表现形式多样,可以集声音、文字、色彩、图像于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教学CAI课件质量的逐渐提高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使学习者以视听的交互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运用CAI技术,可以营造古文化的深邃意境,通过播放经典巨著的影片,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可以通过多媒体传送更多的信息与资料,通过人机互动进行交流与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识。


    考文献:

    [1] 匡亚明,徐中玉.大学语文应该成为独立学科[A].大学语文研究集刊[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6.
    [2] 张宝臣,张玉森,王秀兰.课堂教学艺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审稿:郝书坤

    作者简介:黄保安(1957-),河南偃师人,洛阳大学师范学院高级讲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50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