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赵卓: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及其策略
【时间:2008/11/5 】 【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3年6月 】 【作者: 北方工业大学 赵卓】 【已经浏览2943 次】

    摘要  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三个层面实施自己的教育策略。知识积累是学识的装备,能力培养是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行为主体的技能,素质育成是促成行为主体的能力升华为生命内在的品质和素养。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大学语文才能完成教学使命。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定位 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

    1 一个基点与三个层面

    大学语文教学在20多年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始终纠结着一个定位的问题。在设立这门课程的前十几年中,大学语文教学被视为基础教育,但为受教育者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却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大学语文一直在文字表达、文学鉴赏、文学理论、文史知识之间摇摆,各类教材均有所侧重,却难能融会贯通,形成有机的、适宜的课程体系。这期间大学语文教学日益面临着被缩减和被取消的生存危机,很难进行有目的、有规划的调整,更不用说进行有效、有特色的建设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将大学语文课定性为素质教育课程,这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推动下,获得了一个振奋崛起的发展契机。许多新的教学观念萌生出来: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文史哲综合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思维教育、多种功能教育、应用技能教育等等。这些观点充分肯定了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优越职能和优势地位,表现出这一学科业内人士自信自强的高度热情和旺盛干劲。不过,大学语文本身不应在有利的时机中自视过高,以至于迷失自我,其结果还是不能形成独立的、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

    的确,中国文学在荷载传统文化、传达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这些方面的教育发挥独到的作用。但是,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定位于笼统宽泛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它只能立足于语文教学本身,从欣赏和理解的角度去吸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不应该成为哲学、宗教、社会、政治等文化范畴的注脚和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的工具。它不能越俎代庖,去承担别的学科的教学任务,只能发挥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学科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正如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的出版前言中所指出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强调的是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能力和文化素质中的一个方面。如果定位太宽泛,太高远,恐怕力所不逮,终至于面目不清,功能受损,毁了自身的前途。

    大学语文被视为基础教育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丰富、健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型人才。不过,基础教育不等同于语文基础知识教育,它是以语言文学为基点的一系列高层次的基本技能培训,例如深人透彻的欣赏技能和理解技能,以及驾轻就熟的表达技能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大学生面对人生、面对现实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是他们走向成熟、完善自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把大学语文定性为素质教育更能体现它的性质,体现它的重要意义。自然,这些技能不是单纯的文字演练所能奏效的,它们包含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了这些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进人欣赏和理解的阶段,获得相关的种种能力。而这些能力一旦内化成主体的生命机能,成为主体精神和主体意志自在状态的深层次释放,就变成了显示主体精神品位的素质。由此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即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大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其素质教育的职能,就必须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这一个基点和三个层面上实施自己的教育策略。

    2 关于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是文章理解、文学欣赏和文字表达的前提条件。如果说,着眼于字、词、句、章的拆解分析和规律总结,还属于中小学语文教学那种工具性的知识传授,还属于语言文学理解、欣赏、表达的浅层次准备阶段,那么,发掘语言文学中丰富的人文知识的蕴涵,了解语言文学的美学原理和写作原理,探寻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结构,则是进人语言文学理解、欣赏、表达的深层次的必经之路,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形态,是语言主体思维运行、情感表达、个性体现的结晶。文学是语言文字的审美创造,是创造主体智能、情感、操守、趣味的全面展示。语言文学作为具体时代、具体作者的产物,必然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文化信息,反映着那个作者的创作倾向。只有破译了时代的文化信息,掌握了作者的创作倾向,才能真正进人语言文学深邃绚丽的审美境界,真正领会其中丰厚美妙的情、理、智的蕴涵,领略其中人生世态的深长韵味。那么,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根据这一规律制定相应的知识传授的教学策略,即围绕作品介绍相关的历史语境、审美取向和作家个性。

    历史语境是指作品产生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性的社会背景。这些因素对作家的创作有着直接的、深人的乃至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如果不了解秦国欲称霸海内、统一六国之际的政治文化背景,就不会明白李斯的《谏逐客书》何以会有那么强劲的说服力,使秦王收回成命。如果不了解西晋统治者立“孝”字的治国标牌,就不能领会李密《陈情表》抗圣旨而获嘉奖的奥妙所在。如果不了解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复杂状态,就无法读懂鲁迅《秋夜》中寄意深沉的象征含义。此外,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不同时代、不同地位、不同处境、不同信念的作家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搞清楚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梳理出历史各方面因素在作品中凝聚而成的丰富蕴藏,这是理解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毫无疑问,这种梳理将涉及历史中的政治状况、经济形势、哲学思想、宗教信念、文艺动向和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为他们独立理解作品的内容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这方面的教学不能脱离作品而大讲特讲人文知识,这样虽然可以增加知识的含量,但却忽略了知识在作品中的艺术转换和创造性体现。由此,人文知识和文学欣赏隔膜如同两层皮,无法融会贯通。结果,知识仅仅是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

    审美取向是指作品在抒情言志、叙事状物时流露出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爱好。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审美传统的继承,一是对审美方式的创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备这两方面内容的价值体现。审美传统是一个民族审美倾向、审美趣味和审美习俗的历史积淀,它在悠久的沿袭历程中,成为民族审美文化的基石,成为审美创造和审美接受共享的审美基础。生长在民族审美文化土壤之中的文学创作,自然而然地继承着本民族的审美传统,这是构成它审美艺术肌体的遗传因子和血脉。当然,继承不只是沿用那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审美方式,还得不断创造,推陈出新,为传统的审美机能注人新的活力,使之不断地丰富、发展,开拓出更加广阔的领域,进入更加繁荣的境界。文学创作的规律如此,文学欣赏的路径也如此。因此,大学语文教学面对传世的经典佳作,应该着重从继承和创新两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把审美的规律性常识传授给学生,用审美理论的指南引领学生进入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例如,“神韵”、“意境”是我国古典诗词最典型、最核心、最普遍的审美范畴。不了解这些知识,不懂得运用这些理论,就很难真正进人古典诗词审美境界。只有掌握了这些审美范畴,才能领略古典诗词的精彩,才能辨识诗词作者的审美品位和艺术贡献。

    作家个性是文学创作的主观决定因素,它决定着文学作品的选材布局,决定着文学作品思想和艺术价值的取向,它把作家自身的情趣爱好、品行情操、文化素养、思想倾向、情感意志和艺术水准都有意无意地注人到文学创作之中,使作品跳动着作家的个体生命,显现着作家的个性特征。文学作品展示的人生画面是经过创作主体主观过滤的,在欣赏其画面的时候,必然会遇到作家个性的种种表现。只有在理清了这些表现之后,才能真正进人作家所创造的艺术天地,才能清醒而又透彻地领略其中的艺术风光。因此,了解和认识作家的个性,是提高欣赏层次和欣赏质量的必备条件。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把作家个性的介绍作为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使学生通过了解作家的个性,更加深人地理解作品,并且学会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与作家心灵沟通,以成熟、深邃的目光审视作家主观透镜中的艺术世界。

    3 关于能力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积累和贮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转换成独立实践、应对自如的能力。那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应该怎样看待“欣赏、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如果把能力看作是经验和技巧的运用,教学就会侧重审美经验和写作技巧的总结,把风格各异、异彩纷呈的文学现象归结为形象鲜明、情节曲折、情景交融、比喻生动、先抑后扬、首尾照应等若干技巧术语,把语言表达归结为夸张、比喻、象征、拟人等若于修辞手段。于是,学生在各种信息重复性的影响之下,把技巧术语和修辞手段当作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法宝,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多采多姿、活灵活现的审美对象在这些简单概括的判定之后,失去了独特的神采和魅力,而学生充其量也只是掌握了一些技巧术语和简单的判定方法,不可能深刻感受艺术生命的律动和艺术创造的精华。

    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开始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到教学日程,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注重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理解、运用语言文学能力的最佳切入点,二者是本质意义上的贯通和融合。因为,语言文学的欣赏、理解和运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必然遵循着相应的思维规律,体现着相应的思维特点。大学语文教学从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教育人手,显然找对了路径,可以实现最有效的对接和并轨。那么,怎样开展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教育,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3.1从作家的创作中领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属性和特征

    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以感性的形象展现为主。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其思维运行是一系列动态画面的演进,这些画面中有场面,有人物、有风景、有情态,它们按照作者的创作构思,向着创作目标不断地流动、演变。作者的生活体验、审美追求和情感作用是推动它们向既定目标演进的驱动力和限定轨道。这一切决定了文学欣赏的思维活动也必须按照形象思维的程序展开,必须进人到生动的画面之中,去感受、去体味、去联想、去发挥,获得神游形象世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如果不是这样,欣赏的思维意识将无法启动,欣赏行为也将归于无效。

    一般说来,在校大学生的人生阅历浅而窄,缺乏人生体验,也缺乏形象感受世界万物的能力。阅读文学作品正好可以弥补他们这方面的不足。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以其精彩的形象描绘将欣赏者的思绪引入特定的形象思维活动之中,诱导他们在感受、体味、联想、发挥之中掌握形象思维的感悟方式和审美方式,并健全其相应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此外,文学作品描绘世间万物并非只有一种笔法、一种眼光、一种形式、一种风格,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情调和不同倾向,自然也有不同的创造。而文学作品贵在独创,当作家以新颖独到的笔调描绘出微妙而又精彩的景象,把细腻的奇异的感觉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时,也展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美妙绝伦的审美创造。对于欣赏者来说,这是启迪神思、感悟创造的最好契机。这种契机越多,欣赏者的创造欲望就越强烈,创造技能也就提高得越快。

    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在文学作品和学生之间架设桥梁,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充当向导,使学生通过教学真正掌握形象思维的方式和路径,丰富创造思维的体验并使之得到不断地开发和应用。

    3.2从教师的授课中示范形象感悟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的应用

    教师的授课首先传达了教师本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这是一个用语言描述感悟作品形象的欣赏过程,其欣赏的方法无疑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方法得当并且有效,就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以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为例,《诗经·氓》中的淇水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抒情主人公与爱恋之人“涉淇”,情意绵绵,依依难舍,不知不觉越过了河水的阻隔;第二次是抒情主人公被遗弃后独自踏上痛苦的归程,“淇水汤汤”,其艰难困顿之态、孤独哀怨之情都融入这满目滔滔的河水之中;第三次抒情主人公以淇水为喻,表达水有岸而愁无尽的感慨。这三次写“淇水”,可以形象具体地体会到古典诗词中景与情、景与理的美学关系。李白《蜀道难》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一段,采用一系列传统性的意象渲染景观的气氛,形成了强烈的闻声变色,见影惊心的感受效果。诗的节奏由七言突然变成三言,造成一种惯性的失落和有待填补的空间,于是“愁空山”无限膨胀,充盈了整个感官世界。这是传统意象和语言形式创造审美感受的范例。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坼”和“浮”字用得奇警,极富想象力和新奇别致的创意,将洞庭湖壮阔的画面动感地、气势磅礴地展现出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由形象性语言追溯作者的形象思维过程,再充分开拓这些语言的形象画面和审美功能,使学生得到方法、途径、规律等方面的种种启发和收益,进而提高他们形象感悟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其次,教师的授课不仅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形象的、感性的解读,而且还有理性的分析、归纳和鉴别,这些理性思维活动的表现,同样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文学作品作为形象化艺术,展示的是审美画面,文学欣赏是品味这些画面,进人到形象化的审美境界。不过,文学欣赏还有理性的品评的一面。也就是说,文学欣赏还有审美判断的功用。一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是什么,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是什么,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根源是什么,作家的创作属于哪种文艺流派,其类属特点和个性差异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审美判断时必须进行的理性思考,它有助于文学欣赏的深人、透彻和圆熟。应该看到,文学创作尽管不诉诸逻辑推理的认知活动,但文学欣赏对作品内容和创作风格却不可避免地具有认知的作用。因此,文学欣赏兼有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特点。教师在对作品和作家进行品评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运用比较、鉴别、分析、总结的理性思维方式,打开思路,拓宽视野,使欣赏变得丰富、深厚、充实,让学生在学会欣赏的同时,也学会横比、纵比、梳理、归类、发散、集束等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3.3 让学生在各种训练中提高相应的思维能力

    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是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性环节。大学语文教学一直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授人以渔”的教学方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要想了解学生是否因启发而思考,是否掌握了“渔”之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在训练中充分表现。在训练中可以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并且努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可以使他们在交流和沟通之中深知自己的缺欠和不足,可以推动他们投人自觉的、有效的学习活动之中,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简言之,训练是促动、是交流、是沟通、是激励,是大学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大学语文教学计划内的训练方式不外乎写的文字表达训练和说的口头表达训练两种。这两种训练都可以侧重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某一方面进行。文字表达可以搞形象画面展现,搞模拟创作,搞审美创意发挥,搞作家作品评论,搞专题论争等等。口头表达可以就一个审美现象展开形象解说或者谈感受和体验,还可以就作家和作品展开相关的讨论。应该说,训练安排得妥当、有效,是实现大学语文能力教育的一条捷径。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提高,远比被动地从作品中领悟和从课堂上观摩的效率高得多。当然,被动的领悟和观摩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学习的吸收阶段,而训练是学习的转换阶段。有了吸收之后,才有可能进行转换。

    4 关于素质育成

    素质的育成是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促成能力升华为生命主体内在的品质和素养的一种育化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单靠课堂教育和课下训练来完成的,因为能力转化为素质,关键要靠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靠他们在各种实践机会中自觉锻炼,完善自我。大学语文教育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实践不是大学语文教学安排的训练实践,而是指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没有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的压力,也没有教学指令和教学安排的限定。学生往往出于兴趣和愿望,积极地投人,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素养。尤其是校园内的文化实践活动大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安排,他们的自主性更强,积极性更高,其自觉锻炼,自我完善的意识更突出,其素质育成的效果也就更显著。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操纵这些实践活动,否则,将改变活动的性质,失去活动的效果。但是,大学语文教学也不能冷眼旁观,不闻不问。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领域。大学语文教学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掌握学生的弱点和缺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还可以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进而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教育职能。

    与大学语文教学有关的校内外文化实践活动,大体有演讲、辩论、讨论、创作、评论等种种形式。大学语文教学的参与应该体现在三个步骤上:一是针对活动的内容安排指导性的专题讲座,从理论技巧上进行“临战”前的“技能”装备;二是参加各项活动,认真搜集各种与教育相关的信息;三是将学生的实践表现作为实例,引人教学,既可以通过总结,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增强他们自我调整的意识。由于这三个步骤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配合,与他们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因此会得到他们的特殊关注,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此可见,校园内外的文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充分展示个人素质的极好机会,也是大学语文教学进行素质育成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把这些文化实践活动纳人自己的教育视野,把积极参与和有效指导作为自己的教育任务。把促成学生相关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语言文学的教学基点之上,偏离或者含混都将损害其特有的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只有站在本体教学的基点之上,施以恰当的、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分三个层次阐述教学策略,并不意味着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是彼此孤立的、割裂的三个层面。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结构,是不断转化,不断升华的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齐抓共管,协调并进,促成这一有机结构的有效转化和升华,这样才能实现其教学目标,完成其教育使命。

    作者简介:赵卓,北方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957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