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孙柳燕: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深层次思考
【时间:2008/11/5 】 【来源: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3月 】 【作者: 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孙柳燕】 【已经浏览4077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要有效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就必须拓宽教学视野,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文章提出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研究范畴,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明确教学目标,并论述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中应加以关注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语文教学,目标,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审美趣味,情感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教育要全面发展人的个性,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培养学生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根底,使学生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课,如何有效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现状

    在人文学科中,语文学科以其具有的思想启迪、道德感化、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功能,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一所大学来说,语文课应该是促进文化与科技交融、使文理渗透的纽带课程,是一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课程。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课不是培养语言文学领域的专才,而是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更多地吸收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乃至吸取全人类文化中的精华,从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代表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人才。这样,才能实践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的伟大战略思想。

    然而目前大学里语文教学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教法单一呆板、教学内容单薄、教学理念滞后的问题。学生们从小学开始就一直上语文课,不少人一听到条分缕析的文章讲析就感到厌烦了。那种教师“一言堂”式的上课形式,那种肢解式的讲授方法和僵硬的考试方法,无疑使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说中学语文教学还带着“应试”的锁链,难以充分施展语文教学的魅力,那么大学语文教学则完全可以率先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实际上,语文教学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了解一些作家作品,也决不仅仅限于课堂内的学习,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示范、一种契机,使学生不仅有所“知”,而且有所“能”,教师要以最佳的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批判能力,使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能自觉、广泛和有效地汲取各方面的文化艺术养料,从而终生受益。

    有鉴于此,有必要再审视语文学科教学的价值,要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元素

    (一)人生态度和生存智慧

    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直以提高道德修养造就君子理想人格为目的,但这种传统却很难经受现代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大潮的冲击。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后曾经有过“迷惘的一代”、“垮了的一代”,这说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会面临更大的精神矛盾和精神饥渴。同样,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理想主义价值观的普遍性、主导性减弱了。调查显示,受西方存在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太大、太远、太空,个人的现实生活最为实惠,因此他们更关注个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在一张调查表中的择业标准栏内,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与“服从国家需要”两者所占比率不足10%,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则占31·7%。调查还显示,一些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某些方面相当脆弱,表现为悲观厌世、少有激情、贪图安逸、怕苦怕累,生活中的些许挫折,便会成为年轻生命不堪承受的痛苦[2]。而较长时期以来,应试教育直至大学的“专才”教育,注重的都是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相比之下,在思维开启、品质引导、人格塑造、理想激发等方面则呈弱势,使学生缺乏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因此不少教育思想家一再呼吁大学教育要回归到人的教育,要用人类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灌注于人的心灵,以培植人的德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高等教育实践中,这种呼唤仍未得到实质性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就应该首先把人格培养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因为文学是人学,人生需要精神支柱,生存的意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优秀作家的作品深刻地洞悉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复杂性,表现出了社会中各种人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使我们能较为容易地广泛形象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人生入门的启蒙书,又是照亮人类灵魂世界的长明灯。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把握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理解、态度、愿望,从中受到启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常常会苦苦思索: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契诃夫的小说《没意思的故事》里,一位把毕生的才华和精力奉献给医学教育事业的老教授虽然已经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望,但还感到自己的欲望和追求里缺乏一种“叫做中心思想或者活人的主心骨”的东西。他为此而痛苦:“如果缺乏这个,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这种焦灼和痛苦,既是社会真实情况的反映,也是作家对人生的探索。同样,一部中国文学史,也贯穿着积极用世、急公好义、忧国忧民、天下为先的精神以及为此而完善人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难不复的奋斗踪迹。由此可见,无论从文学的特质来看,还是从人的精神需求来看,语文教学都应首先着眼于人生态度,也即人与世界的价值联系,着眼于塑造高尚的有尊严的人格,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名著时的思考来获得相对永恒的精神力量并坚持进步的主体价值观,同时获得经受磨难、化解挫折、解脱压抑、平衡心态的生存智慧。

    (二)审美趣味

    梁启超曾经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之中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也将“德育、智育、美育”统称为心智教育,他看到了这三者是共同促进人的心灵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而蔡元培早年力主“以美育代宗教”,也是因为美育能促进人的精神发展。的确,人的宏观视野、形象思维、感情、想象和情怀这些“情商指教”,正是经艺术教育熏染而成的。在学校教育中,真正的美育,应该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而语文则是施行美育的最主要的学科之一。

    人有爱美的天性,有些民族即使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存都很困难,但仍有爱美的需要,为了美,他们宁愿忍受痛苦去文身。而文学的最普遍的社会功用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运用美的规律,力求真善美的统一,乃是文学艺术获得审美魅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特征。当然艺术作品有优劣之分,人的审美趣味也有高下之别,语文教学应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趣味为目标。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经孔子删定的,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可看作孔子从诗经归纳出的美学标准。在中国文学史上,儒家的“温柔敦厚”,道家的“虚静恬淡”,楚骚的“惊采绝艳”等都是各领风骚的,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发现和理解文学作品中那些包含着优美、和谐、崇高、激情、想象和爱的质素,让他们在日渐丰富的艺术体验中培育自身的灵性。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区分美和丑、崇高和卑劣、优雅和粗俗、和谐和做作、勇敢和残暴等,使他们永远拒绝把肉麻当有趣、沉溺当享受、无聊当刺激、平庸当高雅。面对未来全球化的浪潮,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青年人尤其应保持一份冷静和清醒。印度诗人泰戈尔坚信:“每一民族的职责是,保持自己心灵的永不熄灭的明灯,以作为世界光明的一个部分。”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美善结合,以善统美。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审美文化的主要职责不在满足宣泄感官的消遣娱乐作用上,而在引导人们净化自己的灵魂,提高崇美向善的品性。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获奖演说中曾说:“要打动一个现代读者的混乱的心,或许是更为困难了。但穿过喧嚣到达宁静的地带还是可能的。在这宁静的地带里,我们会发现他们正在热诚地等待我们。探索本质问题的愿望随着精神混乱的加剧而增强。”“要求能有一种更加广泛、更加灵活、更加丰富、更有条理、更为全面的叙述,阐明人类究竟是什么,我们是谁,活着为什么等问题。”而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里努力接近有品位的文艺作品,自觉地从文学艺术的宝库中汲取使自己终身受益的营养,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三)情感

    人们现在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情感在教学中不可忽略的地位。人的生命中最微妙、最敏感、最能互相感染的就是情感了。人文素质的关键也可以说是人的情感,乡情、友情、亲情、爱情、爱国情,是责任感的基础,人类理性的情感支配着人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重视情感教育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是从生理机制的角度看,情感与智慧是相依的,情感情绪可以作用于认知,人的创造能力既受制于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也受制于人的情感水平和人文精神。一个情感健康丰富,富有生命激情的人,才会有浪漫的情怀、大胆的幻想,才会有丰富的想像力,从而有无穷的创造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道:“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人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这样,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些活一些。”其二是,当今社会的高速度、快节奏、多变化必然给人带来强烈的情绪冲突,一个人想良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必须要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只有高智能并不能保证人的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引起感情脆弱、情绪偏执过激或有其他心理疾患的人,无不与情感智商不高有关。由此可见,情感教育须受到应有的重视。蔡元培曾把人的精神解释为“一曰知识,二曰智慧,三曰情感”。他说:“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3]。”可谓一语中的。

    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并未将情感教育纳入设计范围,所占比重不大的艺术教育往往注重技法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的培育。黑格尔说过“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在人类的童年,艺术已显示出它最为根本的价值,即通过情感传达而使社会团结成一个整体,通过对人类社会心理的精神性影响来对物质生产间接地起作用。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更在于培养他们丰富而敏锐的心灵,增强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类的关爱和激情。美国作家纽曼说:“大学不是诗人的诞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诗心的回荡,和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学校教育不应塑造出感情淡漠、心灵迟钝、无视他人感受的人。尽管目前在学校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可操作性的方案尚有待探讨,但作为以情感人的文学,其教学活动则应作为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为此,语文教学不可拘泥于章句、技巧、主题的认知理解中,更不可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肢解式教条式地教学,而应引导学生更多地以自由的心态去接触那些动人心弦,令人惊叹、百读不厌的文字,去接近那些人类历史上智慧、博爱的心灵,去接受那种典雅大气的崇高气质的感染,因为自由而酣畅淋漓的阅读乃是培育生命情感的重要而且必要的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三、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现成知识和结论的传授,追求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机械性的理解和记忆,因此使得学生习惯于照搬照记,不善于思考,他们难以在思想感情上产生积极的认同和得到有益的启迪。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教师来说,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人格修养、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应具有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意识、求实的作风、广博的爱心。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应该致力于精神上的追求,并以不断完善自我为人生宗旨,只有先塑造自己,才能塑造别人。

    (2)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主要体现在对教与学的关系的处理上。陈旧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际上,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担任主要的角色,教师只能起指导、帮助和激发作用,教师应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帮助学生掌握求知的方法,指导学生把握求知的方向和深度,这才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所以我们首先不能把学生的头脑看作一个储水器,而应看作一个活水源,教师的作用是引导、疏通,使水源扬波起浪、汩汩滔滔。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教学的氛围应是民主、和谐、热烈、愉快的。这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3)必须有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及学生状况、心理作全面把握;同时对教学活动中大量特殊的、个别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设计必须抓住三个环节,即:讲—议—评。首先由教师讲解有关的知识,传授方法,演示范例,接着是师生互动式的提问、讨论,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查找资料,进行研讨,教师学生共同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议。同时,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是灵活多样的,既有娓娓的讲解、精练的示范,又有自由的发问、深入的探讨、纵情的吟朗诵、恰当的评议,这样,就使课堂真正成为启人心智、引人入胜、令人向往的学堂。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2] 周鸣鸣·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青年研究,1999,(11):7~8
    [3]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65·81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840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