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彭月萍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的若干思考
【时间:2008/11/5 】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3年4月 】 【作者: 彭月萍1 刘伙根2】 【已经浏览2979 次】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加强课程建设;注重四个“强化”,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建设 强化 人文精神 创新 审美


    一、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尽管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就将大学语文列为大学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然而,在目前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系列中,仅有“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大学语文”不在其列。有些高校只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在部分理工类专业开设,但未普及到所有的理工类专业;有些高校虽将它列入公共选修课,但选学者有限,且学生重视不够。事实上,这门课程开设与否,完全取决于校系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程度。即使在同一学校,开与不开,是否继续开设,也很不稳定,很不平衡。教时安排也较为随意,开设多少,未明确规定,有的开设一学年,有的则为一学期。

    2、教材建设:尽管目前有多种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但是由于对该课程“何为”的问题认识不一,故在教学内容范围的确定、范文的选择等方面较为混乱,而且,教材的内容老套,与当前的社会生活脱节。笔者综合所涉及的三种教材来看,古代文学占据的比例普遍过重,约2/3以上,而现当代文学不到1/3,且基本都是改革开放前期的作品,反映当前时代的作品几乎缺乏。因此,在教与学中,思维总是定格在古代时空里,缺乏现代意识,缺乏时代感。另外,一部分选文与中学重复,或者选文的思想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接近。如鲁迅的《风波》,与中学学过的《药》、《祝福》、《孔乙己》等大体相似。部分教材入选了少数外国文学作品,大多是揭露19世纪的社会现实,这也是学生已经知晓了的。作文,是综合素质的反映,是每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而教材中没有安排作文教学。

    3、教师配备:许多高校对该课程教师的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固定的教师专门从事该课程的教学。面临目前高校普遍扩大招生规模的形势,教师队伍相对紧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些高校采取由专业课教师兼大学语文教学的办法。显然,这在时间上、精力上都不容许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后者的教学与研究之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4、课程教学:在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语文知识轻人文素质教育、重智育轻美育、重定论灌输轻创新能力培养等倾向。在全球正逐步走向网络化的今天,教学手段显得尤为单一、陈旧: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革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

    1、开设大学语文课,是实现文理渗透的一条重要途径。麻省理工学院(MIT)规定,凡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从学校开设的100多门人文、社科、艺术课程中选修8门,其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课为实现文理渗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一切科学研究都是讲求实际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然而,科学也需要创新,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不断发展科学。郭沫若同志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由此可见,形象思维不是诗人和文学工作者的专利,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必须。大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因其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充沛的情感等,为培养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对语言的高度驾驭能力,同样不仅是文学工作者毕生的追求,也是科学工作者永远的梦想。

    2、开设大学语文课,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等学校不论何种专业,都是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培养的不仅是科学技术人才,且培养着社会的知识群体,他们是影响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中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之所在。江泽民同志代表全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其中人文素质是关键。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是人文素质的核心;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根本。西方有所谓的通识教育课程,我国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语文、政治、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等,而语文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人类文明的表现,具有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表达出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体现了作家的创作个性。这些都是人文素质的丰富源泉和神采所在,成为民族精神的约定俗成的教科书。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首先,将其列入高校公共课课程系列之中,作为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开设,同时,保证教时数量,以一学年周课时两节较为适宜。

    其次,加强教材建设。大学语文是一门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而开设的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应紧扣这一性质加强该课程的教材建设:(1)在国家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一批既有深厚学养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编写并推荐使用教材,以加强教材的统一性、权威性及相对稳定性。(2)教材内容应是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深化,要有广度和深度。(3)选文必须经典,古今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尤其要注重文章内容与当前社会生活相切近,适当增加反映中外当代生活的作品,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散文、小说、诗歌、杂文等。(4)精心安排作文教学单元。除了在中学基础上进一步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外,对文体的安排可以更灵活些,特别是运用广泛的实用文体,比如总结、计划、调查报告乃至应聘书、简历等,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5)为了扩大知识面,推荐一些必读书目,包括当代新人新作,供学生自由选读,避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

    再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配备专门、固定的教师从事大学语文课教学。大学语文教材涵盖了中外古今的作品,中文各科专业都网络其中,教师在某一专业知识点上,可能没有达到专业教师的精深、细致,但它要求知识面的宽泛。大学语文课程及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队伍的建设,可立足于本校,采取送出去培训的方式,或提高学历,或进行短期单科进修,旨在不断丰富与更新知识,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师资力量。此外,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不仅有利于这支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及时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认识和注重四个“强化”,提高大学语文课教学质量

    1、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纠正重语文知识轻人文素质的倾向。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学生首先要做人,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品德高尚的人。然而,自1952年后,我国高等教育全盘搬用前苏联的办法,使文科与工科、理科各自为阵,这样的遽变,导致大学语文课在高校一度难觅踪迹。尽管改革开放后部分高校已陆续增设这门课程,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教育普遍存在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导致人文科学受冷落,人文精神失落。因此,大学语文课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历史的使命,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但是,目前大学语文课也只是中学语文的延续,重应用文章教学,重解构文章,重文学史知识讲解,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却忽视了人文教育。而实际上,通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欣赏能力,他们更需要的是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余秋雨认为,“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次上的代代递交。”大学语文可充分利用教材优势,通过对作品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以当代人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刻领会其精髓。如学习《孔孟语录》时,在分析文字意义的基础上,着重领悟其间蕴含的闪光的民族精神:“舍生取义”、“不为富贵违仁”、“与民同忧乐”的思想,“身正令行”的人格力量,“不耻下问”的谦虚品德等,并结合时代赋予以新的内涵。大学语文课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串于教学与实践中,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转化为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并使学生通过实践内化为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培养自身的理性、意志、情感等,从而培养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具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强化创新教育,纠正重定论灌输轻求异思维和多角度启发的倾向。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的培养过程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需要不断地打破常规,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其实,教材中有的内容本身就包含了创新与发展的因素,可作为进行创新教育的直接素材。韩愈就一改传统,革新祭文文体,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出了“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祭十二郎文》,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在教学中,教师一厢情愿的定论灌输,等同于把学生当作同一型号的储存机器。高校教师应特别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型学习和研究活动。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指出:“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他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一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大学阶段,已没有了高考这根指挥棒,语文学习正是让学生发展个性、开放思维、锐意创新的大好时机。“诗无达诂”,教师不宜囿于定论,拘于定论灌输,而应独辟蹊径,从求异思维出发,从多角度入手,精心设计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创设学生各抒己见的情境。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大多认为它是属于静穆的田园诗一类,反映了作者的闲适心情。教师在教学中可先介绍写作背景,再引用鲁迅的两段话提示学生——“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并强调注意这首诗中的“无适”、“本爱”、“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的选用。学生独立思考后,自由阐述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诗人虽身在田园,但内心对污浊官场的余怒并没有消减一分。对于陶渊明的归隐,则一般都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下结论,且学生早已熟悉。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当前环境问题这个热点,抛开定论,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对陶的归隐作一番探讨。大学时期正是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是形成自己观点的时期,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哪怕是幼稚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从定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课堂成为个性飞扬的场所,从而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3、强化审美教育,纠正重智育轻美育的倾向。审美教育,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并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将“德育、智育、美育”统称为心智教育,他看到了这三者是共同促进人的心灵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近来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提出语文教育中要重视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由于大多仍以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思想为指导,审美教育几乎成了一纸空文,未能真正贯串于语文教学中。笔者曾经对165名大一新生就中学语文的喜好程度作过一个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表示不喜欢的76人,占46%;表示一般的41人,占31%;表示喜欢的仅38人,占23%。这说明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往往把教材内容肢解得七零八落,分割为一个个知识点,优美的文学作品变成了一个个枯燥的文字,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审美追求。大学语文可率先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大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着绚丽多彩的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审美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功能,文学欣赏就是一种审美观照。比如,我们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贴切的比喻、和谐的音节,可享受到清丽流畅的语言美感,体味梦幻般的眷恋情怀。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通过对作品的形象、情思、语言的审美感受和把握,并与形式美(如教师的表达、形象等)有机结合,以美激爱,以美示真,以美启善,借助美的规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教学始终洋溢着美的旋律,使学生徜徉于美的氛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培养对于文学形象丰富的感受力和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知力,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实践主要是作文发掘创造美的才能。在市场经济物欲膨胀的时代,审美教育能引导学生净化自己的灵魂,提高崇美向善的品性,努力接近有品位的文艺作品,自觉地从中汲取使自己终身受益的营养,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4、强化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善教学方法单一化的现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已经学习了12年的语文,对于传统的“三步曲”教学法,学生早已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好奇心,也失去了兴趣。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吸收网络技术,将现代化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如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制作多媒体课件,观赏电视散文、经典影片等。CAI课件是指为实现自己的教学想法,包括教学目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策略、教学的顺序、控制方法等,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描述,并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它表现形式丰富,集声音、图像、色彩、文字于一体,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着力渲染了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制作课件时,可在界面中设计正文;用一幅以灰墨或灰蓝为主调的古画为背景图,创造深秋萧瑟、深沉的情境;以古琴演奏家李篷篷演奏的中国古典民乐《关山月》作背景音乐;再配以低沉、浑厚、深情的男中音朗诵。读者似乎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移情入景,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唤起深层次的情感理解,与作者发生共鸣。这个感同身受的过程,也就是对文学的欣赏过程。可见,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除了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大学语文课还应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或辩论深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维活跃,好胜心也特别强,不管是提出观点的一方还是质疑的一方,都希望有独到的见解,而这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以平时的积累特别是课前充分的查找、阅读、分析作为前提。事实上,许多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得到消化,而查找、阅读资料的能力,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表述观点的能力也都相应有所提高。辩论过程中,各种观点互相碰撞,学生的独到见解也可启发教师,促进了师生的双向交流和教师的教学相长。笔者希望在这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下,使课堂真正成为启人心智、引人入胜、令人向往的学堂。


    参考文献:

    〔1〕吴燕娜.按需调整 活用教材——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0,(13/14).
    〔2〕王毓玳.声形光色 融为一体——论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4).

    作者简介:1 井冈山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2 井冈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彭月萍(1971-),女,江西安福人,助教。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50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