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杨婷:大学语文关注“精神成长”
【时间:2008/11/5 】 【来源: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4日第13版 】 【作者: 杨婷】 【已经浏览5237 次】

    面对兴趣广泛、精神却亟待成熟的大学生,如何有效地引导他们,使他们顺利完成“精神成长”的旅途,今年,各出版社都进行探索,推出了不少大学语文新教材。

    大学语文定位人文教育

    纵观各版本的大学语文,尽管选文各异、形式各异,但都不约而同的打出“人文牌”,一改传统的知识性、工具性定位,把大学语文重新定位在了人文教育的高度。

    华师大版的《大学语文》年初进行了第八次修订,也是该教材最大规模的一次修订,该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中玉教授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这是由这门课程所具有的显著的人文色彩所决定的。”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新语文》也将大学语文教育定位在人文教育的高度,该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夏中义教授说:“《大学新语文》本着‘现代人文,经典美文’的选文方针,希望可以超越时空重新为今天乃至未来的大学生们提供一片别样的洞天,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

    对大学生的精神关注

    大学语文教材的人文选择并非偶然。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面对升学、就业、考研的压力,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和不知所措,失意、压抑、自卑、神经衰弱甚至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北京各高校近两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因为心理和精神问题而休学、退学的学生占休学、退学学生总数的30%至50%,自杀现象时有发生。

    大学生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这是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精神未成年的表现”,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车宏生说,“从根本上看,有两个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超乎寻常的呵护,是家里的‘中心’,这样的孩子往往自私狭隘;而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又剥夺了他们的生活空间,大部分学校注重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囿于书本之中,限制他们其他活动的参与,而学生正是要通过活动体验人生的一些道理,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大学语文新教材的人文选择正是基于对大学生在精神上的迷茫和困惑而进行的探索,夏中义教授焦虑地说:“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灵魂发育期’,大学生在中小学已经缺了课,不能在大学再缺课了。”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169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