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李尔煜:试论《大学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及达成方法
【时间:2008/11/3 】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8月 】 【作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李尔煜】 【已经浏览3429 次】

    摘 要:本文从《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入手,从教材编写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理想目标;达成方法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对非中文专业的各类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过去那种“术业有专攻”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思想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文理兼通、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全面复合型人才,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了解文学艺术已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文学艺术中蕴含着人类千百年来对生命的追求与思考,表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抗争,人们能够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把握当下社会思想发展的脉络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文学作品对现实的把握与展望常常能够激发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索者的灵感。因此,《大学语文》作为理工科学生和一些非中文专业的文科学生唯一能够接触到文学作品的课程,应该起到极其重要的和不容忽视的引领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课堂教学质量调查显示,学生对《大学语文》的评价不高。有部分学生反映:“本以为《大学语文》是理科枯燥课程中的一缕清风,能够调节我们的精神,欣赏文学艺术之美,谁知却是同样的枯燥无味、令人失望。”《大学语文》不仅没有成为激发学生灵感的催化剂,培养新一代复合型人才的助跑器,反而有可能扼杀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兴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始料不及的状况,主要是由于教材和师资两方面的原因。

    1.教材方面的问题。

    现在,《大学语文》有多种教材,既有较权威的通行本(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反复编修),又有各高校自编的各种推荐本,1999年国家教育部的统编教材及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适合民族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所有这些教材都各有侧重,各具特点,有些在选文上非常注重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和古文,编写者似有志于弥补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份量的不足,但是这一任务却无法在课时不多、学生兴趣不浓厚的情况下完成。有些教材注重文章的社会性和思想教育性,有的甚至把《大学语文》教材编成了写作教程,特别注重对应用文写作知识的教授与练习,这些做法都偏离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旨在“增强其文化素养和人格素养”的“语言文学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目的。也有一些教材编写时注意到了对古今中外各类名家作品的收录,但所选的作品缺乏代表性,即使文后赏析妙笔生花,也无法让学生产生真正的兴趣。

    2.师资队伍的不足。

    另一个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师资力量。《大学语文》教材从理论上讲包括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篇,而目前《大学语文》的授课任务主要由各院校的中文系承担,授课教师各有专长,有教中外文学史的、古代汉语的、文艺理论、写作知识的,不一而足,却往往缺乏全面把握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准。因此,授课时各有侧重,各有偏好,甚至出现过教古代汉语的教师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强烈抨击徐志摩诗作的情形,引起了学生的不满。

    二、改进的措施

    鉴于以上两个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首先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地位和作用重新予以定位。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向,立足于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重视养成教育,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语文》应该成为理工科学生了解古往今来杰出文学艺术作品的一条重要途径,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终身习惯。《大学语文》教学还被赋予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能力的提高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不是讲解单篇文章的结构和特色,也不是写作理论的讲授,而是大量书籍的阅读。因此,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主动、自觉地阅读文学作品,就会收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多重功效。从这一观念出发,《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师资队伍的建设都应作出相应地调整和改变。在编写教材选择范文时,应当考虑到以下几项原则。

    1.延展性。

    所选范文应当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深入开掘其内涵,引发学生对同类作品的思考和阅读欲望,而不仅仅停留在单篇文章的理解上,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的作用。

    2.代表性。

    在选择名家作品时,应注意挑选最能表现其风格而学生尚不熟悉或者虽有耳闻却并不了解的篇章。如果选文不具代表性,不能反映该作家的风格和特点,那么教学效果无论怎样也不会令人满意。

    3.多义性。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理解和阐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思想、情感内涵丰富的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讲授时也应更多的关注思考的立足点和思维进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并且鼓励他们去发现和探求,不要暗示或灌输“最正确的理解方式”、“标准答案”这一类会束缚学生自由思考和研究热情的习惯性概念。

    4.关注心灵教育。

    大学是学生由自然人演变为社会人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在进入大学以后才真正开始思考一些人生的基本问题,比如友谊与爱情、创造与享受、利己还是利他、未来职业与个人兴趣、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人在社会上和宇宙中的位置等等,而我们目前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多是从理想和信仰的高度上去教育、要求他们,而不是从人的成长过程必经阶段的角度上去帮助、启发他们建立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恰恰处于迷茫和摸索阶段,他们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思索是被动的和不自觉的,往往容易受到周围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旦其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的世界观形成,就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有所改变。近年来,我们已经逐步意识到大学教育中人格塑造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往以知识传承为主的教育思想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大学语文》教学能够以生动多样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关注生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寻,所以在选择范文时应该以人性与社会性并重,注意挑选一些富于人类情感(尤其是反映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问题的作品)、关注人生基本问题的篇章。

    5.注意趣味与精深并重。

    这里所讲的“趣味”并不是指某种浅薄的娱乐性,而是更倾向于思想和欣赏的趣味(那些内容简单、读来轻松愉快的作品,可在书后列入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或者编入教参,由授课教师介绍给学生),因此要注重精深,范文应当具有某种能抓住人心的、启发学生心灵的深刻内涵,而且应该是风格多样的各种作品。

    所选范文不一定都是诗歌、散文,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的精彩节选也可以编入教材,还可以把范文分成精讲和泛读两种类型,尽量多选一些好的作品。如果所选文章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则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阅读,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切入主题,不必再承袭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上朗读和仔细分析解释段落层次的做法。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力求使每一篇范文都成为一扇门,我们要仔细研究的不是这扇门本身,而是通过推开它发现一条新的路径,甚至能沿着它找到一个新的天地,所以教师的责任应该是教给学生推门的方法,而不仅仅是门的制造工艺。

    在教材中适当地选入一些语言优美、富于民族文化韵味的古典文学作品。诗词不妨多选一些,却不必每篇都讲,可以提供详细的注解和启发式的赏析,让学生自学。总之,选择的范文应当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发挥和引申,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可供开掘,让学生真正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这对师资队伍和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学应当有稳定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应该能够总览古今中外的文学概况,最好是美学、文学理论、心理学和哲学兼通。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从多个层面挖掘作品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社会问题,才能抛开单篇范文的机械分析讲解,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引出对更多作品的广泛关注与思考。要想培养出全面复合型人才,教师首先要增强自身素质。那种凡是教授中文课程的教师就可以教授《大学语文》的观念是错误的,也正是由于这一观念导致了多年来该课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论一本教材的优劣得失,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

    从教学方式而言,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妨变讲授为讨论,采取启发式教学,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发表见解,在辩驳中发现真相,体会思考的乐趣。同时,编写教材时也应注意“问题教学法”的使用,不一定每一篇选文都要附赏析,有些文章可以附课后问题,用深刻、真切的提问来引导、启发学生。

    为了真正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启迪学生心灵、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还应该考虑适当增加《大学语文》的教学课时,目前,该课程在大多数高校只开设一个学期,每周二三课时,没有较长的学时是无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应该将这门课程定为考查课,可以用写论文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不拘泥于死知识的机械背诵和记忆,要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开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不知不觉中对文学艺术产生兴趣,从而达到养成阅读习惯的目的。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应该力争在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学生的人格塑造中担当一个重要角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该课程的优势。

    (责任编辑 王 平)

    作者简介:李尔煜,男,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讲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223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