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林怡:解读人生——简论《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教化功能及其实现形式
【时间:2008/11/2 】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 【作者: 福州大学 林怡】 【已经浏览3352 次】

    摘 要:《大学语文》课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读写技能和文学常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解读人生的意蕴,陶冶学生的心灵境界,从而定位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和境界。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精神;教化功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语文》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目。《大学语文》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和学双方往往将《大学语文》课的功能局限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等“技”的知识层面上,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笔者以为,《大学语文》课除了教给学生读写技能和文学常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解读人生的意蕴,从而陶冶学生的心灵境界。文学就是人文之学!“人文学是‘为道’之学,它的归趣在于心灵境界的觉悟,不在于孜孜以求知识的增进。”(黄克剑《人文学论纲》)《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其实质应是师生共同解读人生意蕴的过程。《大学语文》选择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文艺名著,这些作品是作家们对生老病死、穷通得失、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人生经验的心灵感悟,在其富有美感的诗意文字后面,处处流荡着撼人的灵魂或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丰子恺先生说:“我所见的文艺书,……处处含有人生根本而耐人回味的字句。”(《谈自己的画》)因此,解读、欣赏文学作品,就是回味、涵泳人生的意蕴,并感悟、实践人生的终极价值与意义。只有在这个高度上来定位并认识大学语文的教学功能,才能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黄克剑先生说:“文学当是人文学最初而至最后的苑囿。它出入于审美创造和审美陶染,却又不尽于审美;它为被当下功利追逼过紧的人们营造一个可供心灵悠游的世界,这美趣盈盈的世界中有着命运的咏叹、灵魂的忏悔、价值的反省和人生境界的启悟。”(《人文学论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师生对文学作品的共同解读,可以涵泳品味到哪些人生意蕴,以使心灵趋于“觉悟”的境界呢?通过解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人们认识到个人的渺小有限和宇宙的恢弘无限,个体的自由企盼与社会群体的制约羁绊。在人与自然、个人与群体的对立统一中,古往今来不断上演着形形色色的人生悲喜剧。但是,在古今中外形态各异的人生悲喜剧中,都蕴涵着人类对人性、自由、仁爱等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教和学,我们明白了“人”之为“人”的渺小和有限。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学问锻炼天性。”曾国藩诫子说: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陶写性情。人生固然苦短,人生固然坎坷,可是正是因了人生的有限和渺小,才需要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奋发有为。傅雷先生说:“尽管人生是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在众生万物前面不自居为‘万物之灵’,方能祛除我们的狂妄,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同时扩大我们的同情心。”(《傅雷家书》)当我们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领悟到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是人生最后的归宿,我们就能不再沉溺于人生的感伤而无可自拔,达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神释》)的境地。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在平实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身,完善自我,珍惜眼前的时光,珍重所做的事业,尽自己的力量热爱生活。“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时,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使“教”和“学”双方都能从中体悟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培养出以无生的彻悟去做有生的事业的阔大胸襟和不为一己私欲利害所迷乱的高远境界,那么,我们才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真正实现了它的美的人文教化的功能。

    “好的文学作品总看得出作者独具的真性情的投入,同样,只有带着独具的真性情的读者才能进到真正的文学世界。个性是文学的生机和命蒂;愈是别有天趣的个性,愈能引发那以情的真韵作向导的诸多个我生命的共感。”(黄克剑《人文学论纲》)《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应能做到让“教”和“学”双方在理解文学和评价文学的过程中实现解读者的真性情与作品所流溢的真性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解读者对人生所当有的意义和境界的领悟。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功能,可以采取那些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呢?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的教学形式值得尝试:

    (一)提倡个性化的朗读和写作。曹丕说:“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优美的文字流荡着生命的灵气,这种气,必须通过有声的朗诵,才能得以深切地体味出来。曾国藩诫子说:“《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今人陈从周先生也指出:“中国的文章重‘气’,这是与绘画、建筑、园林、戏剧、医学等一样的,要重‘气’。因此文章要朗诵,要背,得其气势。”(陈从周《读书的回忆》)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分别以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朗读,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个性化朗诵中,相互交流对作品意蕴的不同的理解,从而丰富、深化对作品意境的认识。

    “言为心声”,朗读是极具个性化的有声行为;同样,“文”也应代表着“心声”——写作,应是个性在文字中的飞扬。写作的过程,是写作者与曾解读过、曾认知过的作品进行“对话”的过程,从中可以自由地表达写作者自己对人生意蕴的体认程度。具有个性化的朗读和写作,《大学语文》的教学才能赋予解读者“自由发展”的空间,才不至于将活泼泼的解读人生意蕴的过程沦为枯燥乏味的传授“技”之知识的读死书、死读书的过程。

    (二)提倡群体性的讨论和对话。解读文学作品,不能由教师“独语”。教师满堂灌、填鸭式地“独语”,不但无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而且将导致学生“失语”——在不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的课堂里,学生无法兴发出真性情去拥抱同样流荡着真性情的优美文字,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势必显得索然寡味、毫无生趣。惟有提倡群体性的讨论和对话——让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围绕着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进行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才能在“和而不同”的交流中感受到人生意蕴的丰富多彩。

    (三)提倡实践性的解读、反省与觉悟。解读文学作品,就是在切实的生命体验中品味人生的意蕴、反观自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以这种自省后觉悟的人文精神引领自己的生命实践。“人的德性品操与人生觉悟不像科学知识那样有历史的积累,每一代人中的每一个人的心灵净化与境界提升都是从零开始的。”(黄克剑《人文学论纲》)个体要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就必须去自觉地去践履觉悟了的人生意蕴,否则,一切的“觉悟”将都是无生命的虚假体会。归根结底,对文学作品中人生意蕴的解读,必须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才能用心去涵泳体悟个中充满生气的人文精神;出乎其外,才能用心去实践“我”成为“我自己”的高远豁达的人生追求。

    总之,只有以充满个性而又不失群体性的生命实践和体验为《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这门课的人文教化功能,才能使这门课激动人心,生趣横溢。


    参考文献:

    [1] 黄克剑.黄克剑自选集·人文学论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 杨海明.试论人生意蕴是唐宋词的“第一生命力”[J].文学评论, 2000, (1).

    [责任编辑:苗健青]

    作者简介:林怡(1967-),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774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