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黄咏梅:大学语文怎能没有人文
【时间:2008/10/31 】 【来源:羊城晚报 2005年6月7日 】 【作者: 黄咏梅】 【已经浏览2826 次】

    最近,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三位著名学者提出以《大学文学》来替代《大学语文》,并共同编选了《大学文学》一书。此书出版之后,旋即引发了不同的声音。实际上,撇开三学者的论点,有关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讨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如今的教育界都在呼吁——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一些必要的人文精神。

    如果认可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是“金字塔式”的,那么,以《大学文学》来取代《大学语文》,无疑是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塔尖教育的最终实现。可是,语文本身就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范畴,似乎不存在取代不取代的问题,就好像文学离不开语言,语言的最高形式是文学,二者唇齿相依。

    我倒是比较认可大学语文课本侧重文学教育的这种选择。语言教育也可说成是“文字教育”,理应在中小学阶段就应该完成它的使命,而“文学教育”本身就包含了部分的“文字教育”,并且它至少要比“文字”教育多出“两点”:一点是人的精神,一点是文的精神。人的精神高山仰止,文的精神润物细无声。斯宾诺莎说,一个人的眼前应该经常出现某种人性的典范。如果人性是有典范的,那么,它应当就是人类的人文标准。这些标准,可以从高尚的哲学中领悟出来,可以从日常的伦理中揣摩出来,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从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中体会出来更方便更直接,也更具震撼力。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还存在着诸多的“失范”现象,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文标准的“失范”——且不说榜样、英雄、标兵等形象被“解构”,就连虚构的经典文学作品也面临着“解构”的命运。真正的经典作品,如果真能如钱理群所希冀的那样,“让大学生在文学的世界里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呼吸到高山之顶的新鲜空气”,那么,我相信,这些新鲜空气肯定可以驱除我们内心中因受外界污浊之气入侵而生出的郁闷。

    细察我们当今的大学语文课本,其坐标是以文学史、文学理论为中轴线,而最主要的文学作品往往只是作为论述其观点的论据。很多精彩的优秀作品被“格式化”,很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被“文档化”,很多丰富而漂亮的叙事语言被“替换”……而学生们往往只有在课外读本中才有幸领略到那些令人“享受”的文学魅力。因此,我想,“刷新”大学语文课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们“刷新”阅读的快乐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028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