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陈先元:论大学语文教学的双重目的
【时间:2008/10/24 】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l期 】 【作者: 陈先元】 【已经浏览3962 次】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大学语文,既是一门旧课,又是一门新课。说是旧课,因为早在本世纪初期,我国部分高校中的非文史类专业,就已经开设了语文类课程。如创立于1896年的交通大学,自1912年开始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国文课。当时的交大校长、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亲上讲台,连续讲学十余年。说是新课,因为非文史类专业的语文教学在中断了数十年以后,把它重新定名为大学语文,并且在全国高校中推广开设,还是近十几年的事情。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首倡在理工农医类专业中开设大学语文课,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全国性大学语文教材的出版,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侯镜昶三位先生的联合论文《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学科》发表,迄今十余年以来,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我国高教界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也形成了肯定和赞许的社会共识。据近几年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的粗略估计,目前全国至少有两三百所高等院校在法、商、农、医、理、工等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最具有影响的基础课程之一。因此,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进行深人探讨,以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和目的,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一是培养和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一是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塑造学生的完满人格,为建设我国新时期的精神文明服务。

    何为语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源于语,语形成文。广义的语言,实际上已经包括了文字。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壳和社会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播,人际交流的工具。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论,语言的重要作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正确理解客观信息,一是通过语言正确表达主观思想。前者是利用语言接收信息,后者是利用语言输出信息。而自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起,接收信息、输出信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正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显著标志之一。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语言,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果缺乏甚至丧失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的社会生活带来莫大影响。然而,由于人类社会信息越发繁多复杂,由于人类社会语言形态不一,况且社会信息和人类语言有时还呈现某种不对应性,就是说,某一些社会信息很难用语言十分准确地加以表达,因此,对于一般人而言,正确、熟练、灵巧地使用语言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必须通过刻苦学习才能获得自由驾驭语言以准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大学语文课应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口头及书面表达的强化训练。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尚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语言能力的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通过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普遍测试以后所取得的数据,也完全证实了这一基本估计。因此,大学语文把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其定位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古代的先哲们早就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所以中国从来就是政文合一,道德文章,不可分割。语文课就是国文课,就是国学课。它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向学生传授历代文史知识和传统伦理道德。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唤醒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情感、仁爱精神、民本思想、奉献心理、节操观念、勤俭作风、豁达态度等等,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新一代的人格,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来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社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形形式式的西方思想观念冲击着我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不要历史、不要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有所抬头;数典忘祖、盲目祟洋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把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定格为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当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大学语文课程,一方面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这样,这门课程便有了双重的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的教学有了双重目的,这两个目的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学语文,有人理解为大学语言文字,有人则理解为大学语言文学。一字之差,实质不同。前者强调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第一个目的,即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后者则强调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第二个目的,即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部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诚然,文字和文学的关系相当密切。正如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一样,文学是一种把语言文字作为媒介物的想象艺术。语言文字是文学的基础,是文学的前提,是文学的工具,是文学赖以表现社会生活及个人情感的途径。没有语言文字,便没有文学,正象没有线条没有色彩便没有绘画、没有音调没有节奏便没有音乐一样。而文学对于语言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种诉诸语言文字的艺术形式,文学使语言去粗存精,不断规范,并极大地拓展了语言的使用范围,对社会语言的发展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从世界语言历史来看,对本民族的语言规范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往往都是些名闻遐迩的文学大师。意大利语的规范和发展,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奠定的基础;英语的规范和发展,两位文坛泰斗乔史和莎士比亚功不可没;俄语的规范和发展,则和十九世纪初期的天才诗人普希金的创作活动连在一起。

    由于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学好语言以学习文学,学好文学以学习语言,就成了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就一般而言,语言功底厚,文学成就便大;文学修养深,语言能力则强。实践证明,基本如此。

    然而,语言和文学毕竟不是同一学科,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现象。语言的本质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便无所谓概念,便无从定义,便无法进行推理。换言之,没有语言便没有思维,而思维则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因此,语言较多地涉及到逻辑领域。而文学作为艺术形式之一,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文学把表现人的情感、交流人的情感、净化人的情感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典型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作为自己的基本特征,把审美标准作为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文学则较多地涉及到情感领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只是文学语言,可以把它归为语言之中的一类,但它不能囊括人类社会的全部语言现象。个别不能替代一般,特殊不能替代普遍,个性和共性既然是对立的统一,那么,文学语言和整个社会语言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矛盾和对立,则是自然之理。

    例如,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来说,就有其一定的客观模糊性和主观意会性。所谓客观模糊性,是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其表示的概念内涵不够确切,外延不够明显。加之我国古代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如词性转换;如动宾关系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对动用法、为动用法;如文言句式中的倒装句、省略句等等,更使语义过于宽泛、界定不明。所谓主观意会性,是指由于某些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语义不够清晰,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对于同一语句或同一语段作出不同的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以先秦的诗经到明清小说,大多如此。如《大学语文》教科书所收唐朝著名散文作家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高下之势,蚜然洼然”一句,其中的“蚜然”就很难作出确切的理解。又如苏轼《前赤壁赋》一文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一句,其中的“曾”字也很难作出确切的解释。此种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某些语言概念不明、意义模糊,对于文学艺术的欣赏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文学艺术欣赏从现代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要以情绪的感应作为标志。文学作品中语义的模糊,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主观情感运动的空间,不致使读者陷人作者所设定的严格而狭窄的思维定式而不能自拔。这倒是有助于读者激发感情,活跃思维,正象含缅深远、意境迷茫朦胧诗,线条简洁、题旨不明的抽象画更能使人浮想联翩、思潮起伏一样。

    然而,文学语言的这种特性,对于非文学艺术专业的人从事现代社会的具体工作,不啻是一种灾难。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变成了一架十分复杂非常精巧而又高速运转的机器。这架机器中各个部件之间的衔接与磨合,所依赖的是真实而准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载体正是语言文学。因此,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首先要求真实准确,如果信息失真失准,信息本身便失去了意义。对于语言来说,如果不能真实准确地表达信息,便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现代社会中非艺术类的语言要有准确性,其代表的概念要确切,表达的意义要精当,要有严格的客观界定性,不能有模糊不清的主观意会性。对于理、工、农、医、法、管、商等等的专业工作来说,尤其是如此。试想,用模糊概念的语言,怎能写出规范的现代科技论文?用语义不明的文字,怎能制订严密周到的法律条文?用可以随意解释的语句,怎能从事国内国际的商贸活动?现代社会对语言的要求应该是明确、精当,而目前大学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某些语言却是模糊、歧义,如果以此来学习现代社会中使用的语言,岂非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双重目的,不可能永久达到完全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必然会互相对立、互相掣制。这种教学理论上的偏差,也必然会影响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和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十余年,深感由于教学目的双重内涵,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难以设计较好的教学方案。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重新进行审视和检讨。

    第一,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双重目的,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这两个目的,应该分清主次,确定何者为主,何者为次。依笔者愚见,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以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次。其理由如下:

    首先,高等院校中一门课程教学目的确定,应该服从于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又服从于我国的教育总方针和整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原先的以计划经济为主过渡到目前的以市场经济为主。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这一基本形势。因为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人才在其一生中不可能专业领域固定、工作单位固定、社会地位固定,而要根据千变万化的人才市场,不断改变、改善、改进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的需求。这就需要人才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如果说,在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不善言辞、不擅表达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某一工作单位终其一生的话,那么,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人想要取得显赫的成就,则是难乎其难的。其次,如前文所述,目前高校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不如人意,和现代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处于一种滞后的地位,整个教育尚未从应试教育完全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因此,在各类学校特别是中等高等学校中的偏科现象还较为严重。在非语文类专业诸如理、工、农、医、法、商等专业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之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即使是语文专业的学生,其语文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事实上,增强我国高校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巫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再次,从目前我国高校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把增强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作为教学目的的课程,仅有大学语文一门,而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作为教学目的的课程,则有多门。现行必修的政治理论类课程、道德品质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及某些专业课程,还有大量选修的文史艺术类课程,就广义上而言,其目的无一不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高等院校,都把增强学生语言能力的课程置于重要地位,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强化训练。这种做法,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第二,如果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双重目的进行分析研究以后,确定以增强学生的语文使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为次,那么,就应该对大学语文现行教材进行修订,适当删减古代文学作品,增加现代科技、法律、商务等领域里经常使用的范文,使学生对于现代社会语言特别是其专业领域中的语言要求有所了解,并切实掌握现代社会语言的运用能力。例如,大学文课程应该对某些常用的政治评论、科技论文、司法文体、商务文书等精心讲读,详细分析,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熟练表达,以利于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

    第三,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应适当地进行一些改革。在现代人的人格结构中,修养和能力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一般而言,修养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修养的表现。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人未必个个能力出众。精明强干、能言善辩的人也未必个个学识渊博。如果说,文化修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使之提高的话,那么,语言能力主要通过强化训练和实践努力加以增强。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该适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语言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并加强语言实习,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到各级法庭、到商务企业、到科技情报中心去参与有关活动,让学生阅读材料,起草文书,从而增强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以达到大学语文课程既定的教学目的。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030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