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杨枫: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育之比较
【时间:2008/10/20 】 【来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6月 】 【作者: 贵州民族学院 杨枫】 【已经浏览3214 次】

  [摘 要] 中学语文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不同教育阶段,两者总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基本任务是教文,终极目标是育人。同时,两者在素质教育中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中学语文教育相比,大学语文应更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应更具开放性,应更注重个性发展,应更充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 大学语文;中学语文;教育;比较

  
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及性质比较

  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大学本科、专科(除中文、新闻专业)的所有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高教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文科专升本、MBA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大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纳新能力、创新能力,才能跟上21世纪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基础,而在素质教育的工程中,大学语文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与作用。大学语文学科的设置,符合当前各国高教更加重视学好本国语文的趋势,在高教阶段进一步学好本国语文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目前不少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外语、计算机考级证书拿出一大叠,而在面试时,却词不达意,中文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有着满脑子的创新理念,而写出来的文章却语句不通,缺乏逻辑。一些用人单位以及教育界人士指出,部分大学生汉语水平低下的情况不容忽视,大学语文教育需进一步提高地位。

    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培养要求,一是作为专门知识分子的培养要求。现代知识分子应有三大基础知识:一是哲学,二是数学,三是语言,包括本国语言和外国语言。蔡元培在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曾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明确提出,必须还有一个超越性的、关于彼岸世界的教育,为此他提出了世界观教育。他认为这有两层意义:一是消极意义上如何看待物质世界,他告诉学生不要拒绝,不要逃避,也不要执迷于此;二是积极意义上要追求对人格的培养,对彼岸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超越政治和科学的东西,这其实就是提倡美育。蔡元培认为美育是从现实世界向彼岸世界过渡的东西。美育既有普通性又有超越性,因而美育可代替宗教。蔡元培这一思想跟鲁迅的“立人”思想相衔接,即一方面要求每个公民“德智体”发展,另一方面要“立人”,使公民成为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人。而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知识分子,培养成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人,语文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应该说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中学语文”、“大学语文”,实质上是语文教育阶段上的划分,而非教育目标和教育性质上的划分。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文,终极目标是育人。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语文教师都应利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结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知识传授、智能训练、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在教学中,不仅要开发学生智力,而且也要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而且也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教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学生如何生存。就这一点而言,大学语文教育更具现实意义。语文教师在充分考虑语文的智育功能外,对其德育功能、审美功能、品质修养功能需同样关注,因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用的语言、表现的行为、流露的感情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界对语文教育的性质历来有争论。一种观点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一种观点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这两个口号由来已久。前者是针对上世纪50年代特别是1958年以后的一种倾向提出的。于是有人提出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用以抵制语文课政治化的倾向。1956年进行的教育改革,把语文课本改成文学课本,按照文学史的框架选择经典著作。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了纯粹的文学教育,而相对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又有人提出了语文课不是文学课。当时的文学课本很大程度上受苏联影响,而苏联文字是拼音文字,识字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国的汉字是很难学的,如果学生没有基本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学教育便会落空。上世纪60年代,针对这两种倾向提出了“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强调要抓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加之语法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语文教育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可以说,我们今天语文教育的格局就是那时建立起来的。这种格局对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审美意识,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成败。同中学语文教育一样,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最主要的弊端是忽略人文教育的作用,不论是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还是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都很难让人感觉出浓郁的人文色彩。甚至不少高校有这样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开设大学语文,是为了给语文水平明显低于中文专业的非中文专业学生补语文课。既然是补课,就只须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提高一定难度,至于大学语文教师,也只要是中文专业的老师就行。事实上,上好大学语文,其难度并不亚于中文系的专业课,因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更需要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本身有十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人文教育意识。就这一点而言,并非每个中文专业的教师都具备。虽然人文教育不只是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应当占有一个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时,就是奠定学生的精神基础。人的精神形成是需要基础的,而精神基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精神基础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多一些亮色和希望。别林斯基说过,年轻的时候应该追求虚幻的东西,不能过早地把人培养成太现实的人,要敢于做梦。在成熟以后,美梦破灭,在破灭中升华,这样就可以达到永恒的精神和谐。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肯定是提高了一个层次了的,但他们远还没有到走出梦幻的人生阶段,对他们进行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熏陶,是奠定他们良好的精神基础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师对他们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和大学语文教育学术研究明显脱节,基本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思想文化有两个背景,一是“息封灭资”,二是受俄国日丹诺夫观点的影响。日丹诺夫认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进步性,可以借鉴。文艺复兴至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是最高峰;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文学则是完全反动的,这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作品,当然也包括此后的作品。1958年茅盾写的《夜读偶记》把西方文学分为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两种,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整个是反现实主义的。这种观念对我们的教育影响极大,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事实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文学有很多精品,这些作品中有不少是体现出具有进步意义的现代人文意识的。现在的大学生,除中文专业的学生外,对20世纪文学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了,这与大学语文教育意识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有着直接的关系。

    与中学语文教学一样,大学语文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教材对教学几乎起决定作用,而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是让人不敢恭维的——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指导思想落伍于现今世界人文教育的大趋向。语文,既指语言文字,也指语言文学。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人生的热爱。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一样,仍然过于富有“斗争”色彩,缺少美感,缺少温馨,缺少和谐,缺少生趣,也缺少关爱,这样的语文教材显然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异同

  1.大学语文教育应比中学语文教育更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素质教育所主张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的最基本的态度。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不仅包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广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身实践,以利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人生阶段:一方面随着阅历和知识的积累,表现出较强的人格独立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活的单纯性和有限的知识量还不足以让他们具备完全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育更应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非是一任学生形成非理性的、自以为是的思维习性,而是根据他们的人格独立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尊重他们的思维结果,另一方面让他们也懂得尊重别人的思维结果,对于不同的思想持宽容态度。可以说,独立思考和宽容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宽容的人文胸怀,对于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2.大学语文教育应比中学语文教育更具开放性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主要是课堂教学,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教师及教材,形成了封闭的教育空间和单一的信息输送渠道。与此相反,素质教育由于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内容大大拓宽了,教育空间也相应宽广了,教育渠道也呈多样化。由此,教育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内和教材内,而具有开放性。它要求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拓宽原有的教育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大学语文教育为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就必须更倾向于开放性。大学语文要更具开放性,必须做到教学内容开放和教学关系开放。教学内容开放就是不把学生囿于课堂,要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把学习语文与了解时代、社会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生活,即所谓“大语文”。同时,适当地将课本上没有的文学名篇、影视精品纳入到教学中来,并将讲座、讨论、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贯穿于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教学关系开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打破传统的师生位置,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评价,作业评改,甚至走上讲台。

    3.大学语文教育应更注重个性发展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对象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对象。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与“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模式是相对立的,它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合格的基本素质。具体要求是: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传统语文教育模式采用“一律化”、“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出现上等学生“吃不饱”,下等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语文学习的所谓“差生”。现代教育科研成果已表明,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和潜能。换句话说,导致“差生”的存在,是因为教育思想有误,教学方法落后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运用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原则,正确对待全体学生,其中包括“差生”。

    与中学语文教育相比,大学语文教育不存在应试这一人为障碍,因此有条件实现个性化教学。在具体施教中,可以提倡异步教学方法,使各类学生能经常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异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异步。即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均从独立自学中获得成功。二是作业异步。即语文作业布置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层次设计和布置,使上等学生的潜力得到发展,下等学生也能拾级而上,品尝上进的快乐。三是语文教学进度异步。即成绩好的可以超前,成绩差的允许慢些,然后再快些。总之,就是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让各类学生在课内、课外、作业、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的机会,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逐步引导他们到教学目标上来。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大学语文教育更显必要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1969年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首先提出和创立了“耗散结构”的概念和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即为耗散结构。现代信息论也指出,信息就是有序化的程度,可以把信息作为系统的有序化和组织化的标志。一个系统走向有序,是由于输入了信息。信息量越大,有序程度越高,结构越严密,各组成部分愈协调,则系统越稳定。大学生通过各门学科所接收的知识量、信息量远远超过中学生,加之语文教学又包罗万象,而就大学生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而言,远未达到轻松自如的程度,这往往使他感觉到头脑里的信息多而乱。怎样使学生的认识过程从混沌无序逐步转变为有序呢? CAI软件成了理想的教学媒体,它能够提供一个敞开的信息系统,即对感官刺激敞开,可让学生的思维系统全方位开放,广泛摄入大量信息。根据一个系统只有在充分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有序的理论,有序的结构需要不断地输入大量的信息,并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交换信息才能维持,而封闭(孤立)系统是无法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始终都只能变为混沌无序。学生在学习中大脑的认识结构是不断地从混沌到有序的,因为学生的大脑在学习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他们一方面不断地吸收大量的新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大脑旧知识信息会产生遗忘。由于CAI的交互性和个别化的特点,提供了及时交流、针对性交流的可能,使思考与交流同步,不断吸收新知识信息的同时不断运用、巩固旧知识信息,增加记忆的效率与深度,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人脑的有序度。

    心理学关于迁移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学习时,对学过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掌握牢固,且又善于分析思辨,那么所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概念会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和概念产生有益的影响或推动,这叫学习的正迁移。反之,则叫负迁移。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正迁移能力的形成更为急迫,否则走出校门后,将可能是一个知识多,能力少的人,这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如果能利用这种学习的迁移规律,注意发挥学习中迁移的作用,则不但有利于巩固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概念,而且还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语文学习中要实现的迁移目标为:(1)由旧知向新知迁移;(2)由理解向表达迁移;(3)由零散知识向概括化、系统化迁移;(4)由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迁移;(5)由课内向课外迁移。但这些迁移目标并不会自动实现的,所获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本身并不能保证它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正向迁移,它受学生已有经验、新学习对象与旧有知识的共同性、学生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CAI介入语文教学后,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只受教师语言刺激,学生受到感官刺激呈现多样性和形象性、直观性,学生占有的经验的数量和质量均优于传统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激活迁移的思维情境,拓宽产生迁移的知识背景,建立有助迁移的有序化结构,并及时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应用,以实现知识能力的正迁移。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叶运生.西方素质教育精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卢明德]

    [作者简介] 杨枫(1964-),男,黑龙江海伦人,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讲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533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