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何光超:创新理念 走出困境——高等语文课程革新摭谈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何光超】 【已经浏览3221 次】

    摘 要:高等语文课程改革要从学科定位入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延伸课堂教学,开辟第二课堂,促成大学生语文能力的转化;实施教学内容专题化,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使教研相长。

    关键词:文学教育;第二课堂;专题化教学

    
    高等语文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性的公共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实际状况来看,这门课程在高校却普遍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其受重视、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及专业课,其地位也越来越边缘化,甚至被戏称为“高四语文”。尽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语文课建设,并提出用“高等语文”、“大学文学”、“大学人文”、“大学国文”等名称来取代原来的“大学语文”的叫法,然而要想真正改变这门课程的艰难语境,仅仅从形式上做些外科手术式的表面处理是很不够的。如何找回高等语文的话语权,还要从课程本身入手,找到症结所在,再结合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实质性的教学革新,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突出困境之目的。

    一、回归文学,合理定位。
 
    高等语文的学科定位问题。这是长期以来似乎早已解决,但事实上并未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的、仍在困扰高等语文教学的难题。

    多数大学开设语文课的初衷,是把它作为工具课,旨在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知识匮乏、应用写作能力低下问题,显然带有补课性质。这样,实际上把这门课看作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并未从本质上给高等语文进行学科定位,没有界定其作为高等学科教育的特定的内涵。也无怪乎不少大学语文教师仍袭用中学语文教学的套路,拘泥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训练、篇章结构的分析,难免会落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巢臼之中。中学语文由于受到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而不得不受到学生的重视,成为中学三大门户课程之一,处于极度辉煌的中心地位;然而,在以专业化教育为主导的高等院校,由于受专业至上、学以致用等功利思想的影响,加之最高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其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失去了这一“尚方宝剑”的权威的庇护,这门课程正日益被边缘化。高等语文如果不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学科定位,与中学语文进行质的区别,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如果把高等语文定位为工具课,让其担当“拾遗”、“补阙”的使命,则又显然把这一学科狭隘化、实用化、庸俗化了,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更难以被大学生所认可。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相比,并不是“出一个门进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本质上的跨越。所以,高等语文必须要有别于中学语文,把它从工具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还给它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

    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基础课,应该将高等语文定位在人文性、文化性上,树立“人文语文、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打破文、史、哲、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界限,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对文本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观照,实现从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向“大学人文”课的转换。调整“大学语文”只是为理科生补课的定位,增加其人文成分,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但现在流行的“人文”教育讲的是大文化,讲法律、讲经济、讲历史、讲公民、讲权利,这些基本上是从理性上来引导学生。然而,赋予这门课以如此多的“重任”,结果必然会导致其不堪重负,模糊了它自身的“语言文学”特质,无形之中是抹煞了高等语文课。况且,如此拔高高等语文的“多功能”性,语文课的功能被夸大了,似乎不把德智体美集于一身,不说它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就不能突出语文的重要性。

    这种大而化之的“定位”,由于过于宽泛,仍然无法体现高等语文的学科的特质,实际上并没有给它作出准确的定位,使教师面临无所适从的难题,缺乏可操作性。

    由此可见,对高等语文的定位既不能过于狭隘,亦不可过于宽泛。如果定位过于狭隘,则容易沿着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路走下去,成为中学语文的翻版,从而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其结果必然导致高等语文课程地位的进一步下滑,甚至丧失它在高等院校的话语权。而如果定位过于宽泛,则难以体现高等语文自身的特质,高等语文实际上成了处于悬空状态的大而泛的概念,其结果同样会使这门课程陷于找不到坐标的尴尬境地,学生和教师对课程难以把握,导致茫然和盲目。

    针对以前对高等语文课程学科定位的缺失与不足,倡导对大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直接通过阅读文学经典,接受审美熏陶。人文教育首先不能去掉文学,要注重人的感情、心灵、审美。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他们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的一种心灵的综合能力。要培养这种综合能力,文学的作用,是大学文理各科任何一门专业都无法代替的。由于文学本身巨大的包容性和感染力,深入解读一定数量的文学经典,往往可以在人文修养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大学文学”的新理念来对“大学语文”进行改良,让文学回归大学语文课堂。“大学文学教育,应该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应该让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1](序言p.2)文学大于语文,文学高于语文,文学也包含了语文。而凸现“文学性”是“大学语文”对“中学语文”的超越。“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之间的区别,实际上也只能用文学的标尺才能看出来,在“语文”方面则大同小异,因此“中学语文”之后继之以“大学文学”,可谓归本认宗,反之于正。“大学文学”的概念摆脱了“人文”和“语文”的缠杂,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使高等语文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大学课堂上。将高等语文定位于大学文学教育,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

    二、量体裁衣,改良教法。
 
    改革高等语文的根本环节在于课堂教学,高等语文走出困境的出路也在于课堂教学改革,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要量体裁衣,针对学习对象设计教学方法。同是语文课,中学语文与高等语文施教的对象却有很大的不同。中学生出于打基础的需要,同时面临高考的压力,必须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科学的训练,切实提高读写能力,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中学语文教育不同于大学文学教育,语文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基本读写能力。而高等语文面对的是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的大学生,大学生则应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语文中得到更多的乐趣,他们学习的重点在于拓展和提高。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从事高等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因此,作为高等语文教师,不能一味重复学生早已了解了的知识,更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中的支离破碎的分析,而要另辟一条新路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中国语言文学有个概貌和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

    其次,引导学生参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大学课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发展,这个道理广大教师虽然都明白学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尚不能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些教师尽管也有改革的欲望,但是,对于改什么,怎么改,似乎还不甚了然。在高等院校,传统的思维惯性仍在制约着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一面倒,教师习惯于包办一切的传统模式,这是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不注意教法,不注重教和学的互动,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搞满堂灌,讲坛上教者教得辛辛苦苦,讲坛下学生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也还不少。另有一些教师变“满堂灌”为“满堂问”,就以为解决问题了。殊不知,一课堂提几十个问题,对学生“狂轰滥炸”,其骨子里依然是“教师为中心”,更何况这几十个问题中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无效信息,只追求表面教学气氛的热闹,不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而没有给学生自己思索的空间。学生的参与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衡量教学效益的根本标准是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状态,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走到教学的中心中来。“精心设计课程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是衡量教学效益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准,也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独特的切入点。”[2](p78)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讨论式、案例式、启发式教法。课前精心设计,提出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争论的话题,把学生从“观众”的位置推到“演员”的位置,教师则要更多地充当“导演”的角色,师生共同演绎课堂,从而激活整个课堂。这比老师一味单向输出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

    再次,延伸课堂,搭建大语文平台。长期以来,多数大学教师上完课就走,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至于学生课堂学了多少,学的效果如何,一概不问。但是,由于高等语文所涉及的是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单凭每周有限的几个学时、每次几十分钟的课堂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将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天地之中。高等语文学习是艰巨的和长期的,要真正学好它,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以外。但是,在目前,高等语文第二课堂仍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同时,这也给语文教师留下了充分施展的空间,在第二课堂,他们将会有更大的作为。开展第二课堂的方式灵活多样,如根据自愿原则,建立写作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或理论创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辅导,开设文学讲座,向相关刊物推荐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创作成果等;举办小型唱诗会,朗诵、吟唱中外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举行新人、新作专题讨论会,把当代最新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念引进第二课堂。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可以极大地开阔文学视野和学术视野,也使课堂知识得到应用与提升,促使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的转化。总之,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合理补充。

    高等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一定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益的方法,都可以大胆尝试。

    三、研教结合,突出专题。
 
    高等语文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高等语文在一般人看来是没有专业方向的,仅仅是普及文学知识的,缺少理论深度,在科研上也没有什么前途。这种观念固然有失偏颇,但也说明在高等语文教学中研究性的东西太少,常识性的东西较多。当前,倡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呼声很高,但对教师研究性教学却重视不够,高等语文教学尤其如此。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泛泛地讲别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研究,对于有争议的话题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很难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自己先有研究,高等语文课程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品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进行自主科研,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紧密结合高等语文教学内容,针对教学过程中凸现的问题,有目的地提炼出研究课题,进行某些领域的学术研究,并将这些成果与文本链接,引入课堂,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这就叫做“以教学带科研”。课堂学术品位的提升,会带动研究性学习的深入,进而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看起来又会促进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这就是所说“用科研促教学”。教与研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课堂教学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教学内容专题化。
 
    目前高等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科研水平上不去,造成这种尴尬状况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认为教高等语文没有所谓的“专业方向”,无法用通常的中文专业标准来定位,地位低不说,在学术上也没有前途。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学与科研分离,不利于语文学科的发展。专业不是决定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的根本因素,关键看自己能不能在本学科领域开拓出一条有特色的科研之路。实际上高等语文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博”又要“专”。一方面,高等语文学科涉及面广,更有助于教师贯通中外古今,融会各种专业知识为我所用,避免因专业面过窄而带来的学术视野的偏狭;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又要在“专”字上下功夫,结合教学活动,选择某些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带入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专题化。这样,将课堂教学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教研分离的矛盾。

    传统的高等语文教学通常是以文学史为顺序,采用文选讲解的模式,侧重单篇文本的阅读鉴赏。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文本的解读比较透彻,但整体的信息量不大、学术视野不开阔,知识显得过于零碎,难以构成体系。教学内容专题化,就是把浩繁的文学知识整合为若干个专题,在每个专题里集中讨论一个话题,以话题为中心,由点及面向四面八方发散开来,这样,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拓宽大学生的知识平台,同时也有一定学术深度。在这一方面,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在这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与尝试。如《高等语文》采用“拼盘”模式,教材由25个专题讲座构成,每个专题讲座又有相关的文选阅读、拓展材料相配合。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与专题相关的文学史、文化史、艺术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配合文选做讲解与赏析,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当然,这种专题讲座式教学不能太专业化,大学本科生的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不一定要求特别专,不能像对中文系学生那样追求理论深度。太过专业,则失之艰涩,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太浅显,泛泛而谈,纯知识性介绍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慎重考量专题的难易程度,把握好讲座的深浅尺度。既要体现一定的学术性,又要有较强的趣味性,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求深入,但千万不可故弄玄虚;谋浅出,但千万不可肤浅单调。“高等语文不是中文专业各门课程的拼盘,老师在发挥自己的专长时,内容要多元,超越狭窄的专业视野,避开专业领域独特的学术专题,把广阔的人文性放在第一位。”[3](p22)专题讲座要与范文讲读相结合,不要脱离文本高谈阔论,同时也要联系现实,突出时代性,避免经院式教学。
    
    高等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具有广阔前景的事业,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项革新过程中,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供遵循。筚路蓝缕,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出发,对高等语文进行科学定位,大胆实践,勇于开拓,一切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方法都可以尝试。与此同时,学校要为高等语文课程革新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改革才会有出路,坚信只要坚持必将会成功。

    
    参考文献:

    钱理群主编.大学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张中成.《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谈[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3).
    王宁.高级母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准确定位与教改实验[J].中国大学教学,2004,(6).

    作者个人信息:
    何光超(1966.9-  ):男,河南洛宁人,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通讯地址:河南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商丘市平原路55号)
    邮  编:476000
    家庭电话: 0370-2592099 13781452456
    E-mail: tyzzrsw@sina.com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060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