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大中衔接

漆亿:大学对中学语文教育承接问题初探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漆亿】 【已经浏览3419 次】

    内容摘要:中语与大语异同,战略目标,实施实则,教学改革,启发式教育,快乐教学法,学法指导,情景数学法,创新教育,教师角色完善。

    关键词:大语;教育;承接;中语;初探
 
    
    大学语文教学如何与中学语文承接?这是一个在对入学新生前十二年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审视与多层次提升之后,循序渐进进行脱胎换骨的素质教学培训过程,几十课时的效力将奠定学生今后接受终身教育基础的重要课题。

    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大语课程,其旨在培育人文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的语文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与课程结构中,育人这一终极目标是中学与大学教育共同承担的相同使命。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更多质的不同,从传播与接受知识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大学语文教育更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语文教育承担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更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春风化雨般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始终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门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在有的地方居然开不下去了,大学语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造成大学语文教育缺少各方关注的主客观原因一言难尽,“事实胜于雄辩”的典范之作乏善可陈却是不争的现实。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站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角度,与其怨天尤人吁请各方理解支持,不如知耻而后勇多从自身找原因,在实践中用心探索大学语文如何承接中学语文的问题,为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积累建设性的经验和创新的范例,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变革,勇于探索推陈出新,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体会大学语文如空气一样不可缺少的感觉,进而影响决策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还大语在在高校课程中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在上述大背景下,我们在本期作用《大学语文》王步高简编本(以下简称王简本)之先,就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中学语文新大纲施行后,学生语文知识积累面广量大,较之以往的学生明显视野开阔见多识广,反馈回来的信息经学校大语组专家四次会诊后肯定了这一点。但有三个问题引起关注:一是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二是普遍缺少学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三是系统知识欠缺,自学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理工科学生特点,在望闻问切基础上,我们参照东南大学的《教学大纲》,确立了大语教育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继承祖国的悠久文化传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质的人才,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形象思维与口头表达交流及写作在内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保证上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我们按王简本各单元的先后顺序,制订了分三步走的实施细则。第一步,从先秦诗歌到六朝诗单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引入科学而新颖的教学方法,牵引学生暂时远离中语语境,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步入文学殿堂;第二步,从初盛唐诗到元曲单元,引导学生在学生新知掌握新技能的同时,在温故知新基础上高屋建瓴,对中小学语文知识梳理派自觉自愿;第三步,在剩余单元,指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方法与知识,创造性解读明清至当代文学作品,融讲授、自学、创新于一体,进行技能技巧训练,并将这些创新性学生体验移植到其它学科。

    目标既定,步骤已分,关键就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淡化工具性和基础性,突出审美性和人文性,创造性发挥了。

    为保证大学语文承接中学语文教育目标循序渐进顺利实施,我们从创新教学模式的角度,在王简本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在“立中破,破中创”的尝试:

    一、继承发扬祖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废止“填鸭教育”满堂灌,全程推行启发式教育。营造有利于远离中学语文语境的氛围,让学生流连于文学百花园中乐而忘返。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现状“填鸭”二字足以概括之:小学是听话教育,中学是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而“填鸭式”具体体现在语文学科中,教师从小填到大的不外词语解释、段落大户、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四大块“压缩饼干”。

    “填鸭教育”的流弊痼疾由来已久,陶行知先生早在1939年就对此进行了形象而精练的论述和一针见血的批评:“这好比是预备现成教材,按照一定钟点上课,全体一律受教,不管个性如何。在教育界里面是有不少的办法和填鸭相仿佛。谁个要在学生需要之外悬立目的,超出学生自愿容量去灌注教材,一心一意指望学生们快快的照他主观的模样长成,使他和他的主顾可以享受,只须如此,他便是在力填鸭教育。”(《陶行知全集》P411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按照陶先生的观点反思中学语文教育近年来的不足,在一切以分数为评制标准的前提下,活生活的文学作品势必纳入标准化、同步化的轨道,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差异、情商差异统统得不到应有尊重和包容,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被以教材为中心的模式套路掩埋并取代,学生的主体意识稍一萌芽即被扼杀在摇蓝里,任何有创意的念头在标准化答案面前只能俯首称臣。

    在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以为从此脱离苦海,然而注入式教育的魔咒依然紧箍着教师的头脑,延续了中学的教育模式。多数教师仍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已有独立思维能力、自主意识强烈的大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不考虑学生智力的发展,只向学生硬灌书本知识,要求学生从头到尾死记硬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方面是但求无过的惰性思维在作怪,“反正我的老师是这样教我的,周围的同事也是这样教学生的”;另方面是身处信息轰击的时代,面对综合素质已普遍提高的学生,缺乏“敢为风气先”的勇气与相关的学识修为。

    自孔夫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首创“启发式教育”以来,这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经典教育思想,一直是先于“注入式教育”而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优良传统。

    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代困惑,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向孔夫子寻求智慧”的呼声,这提醒我们珍视“启发式”这一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牵引大学语文教育走出穷途末路的困境。我们一改以往注重“满堂灌”传授知识的习惯套路,把教学重点转到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在教学全过程推行启发式。每课课前事先将以往由教师包办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白话文翻译之类影响学生直奔精华的“拦路虎”交给学生自己去清扫完成,突出讲授其人文性和审美性的精华部分。

    避开细枝末节的寻章摘句阐发微言大义,躬行点到为止的提要钩玄点然思维火花,是我们在开展启发式教育中追求的目标和化境。例如在首单元的教学中,我们事先给出余光英和文怀沙的白话译文,让学生在领略《诗经》一唱三叹的神韵和《哀郢》哀婉跌宕的悲剧美之后,用“一览众山小”的心态,再去回望中学阶段所学《诗经》各篇与《离骚》。学生们普遍反应有一种坐直升飞机鸟瞰先秦诗歌的美学体验,感觉有一种在把握轮廓之后想弄清字、词、句、段、篇等局部细节的冲动。这一案例说明,当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有别于陈规陋习的方法,而直接引领学生赏其精华的时候,剩下的时间学生自己会主动出击,去寻找精华所以成其为精华的组合要素和创作方法的,教师只要在适当时机扮演“酶”这一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角色,学生蕴藏的文学潜能是会发挥到极致的。

    二、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改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的陈规、引入“快乐教学法”模式,为大学语文课堂增设“休闲加油站”设施,共建师生和谐共存的精神家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格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适用性无处不在:多数学校都把大学语文课安排在晚上,作为专业课的附庸或调剂,“疑心犹如蝙蝠,总在黄昏时出现”(弗朗西斯培根《说疑心》)。此时如果没有好的辅助性的过渡手段,教学进程与最终结果都不会是理想的;如果学生再把学语文作为一种义务,一种额外的负担,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自不待言。

    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示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本人在每课开讲时均使用精挑细选的多媒体影音资料,待学生调整好情绪后才切入问题。学生身处轻松和谐的艺术氛围中,潜藏其内心深处乃至潜意识中的心弦被拨动了,文学的人文情怀与美感特质,将其带入一处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多数学生反映,与专业课相比,大学语文课堂类似“休闲加油站”,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仿佛接受了一种“心灵的桑拿”。文学作品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精炼含蓄的语言,无疑让学生在大量枯燥、单调的纯科学抽象思维工作之后,有一种艺术的体验和情感的调剂。

    对学生这种“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体验充分予以肯定和褒扬,无疑具有把大学语文课堂建成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因我们做为理工科院校,要向世界贡献我们自己的划时代科学巨人如牛顿、哥白尼而显得迫切而重要:

    今年恰逢世界科学史的“爱因斯坦年”,这位科学家巨匠对音乐的领悟和写作的才华为世所重广为人知,在说明大学语文课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时,我们常引用这位壑智哲人的名言来加重说话的分量。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年轻时的阿尔伯特患有诵读障碍症,字到了大脑里是反的、倾斜的或变换角度的,这种人非常聪明但常伴有口吃,传统的教育观往往容不下这样的人。

    如果仔细观察,在我们的学生中往往也会发现这样的人:不善口语表达但写作能力特强,文学艺术修养很高但考试成绩一般,对文学整体领悟高人一筹但就是背不住一首唐诗,等等。对待这样的学生,如果用求全责的眼光看肯定有缺陷;但当我们用宽容的胸怀容纳并对之略加赏识时,这些学生就会尽展其所长,而选择适合其个性发展的道路,而不必在强求一致的情况下倍受煎熬。假以时日,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投资会收到意想不到回报:没准这些在文学百花园中得到片刻安闲的角色中,不时冒出个把不亚于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获得者。

    三、还原教学双向互动的功能,一改单向传授模式和教师“先知先觉”的角色定位,为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提供平台,把开门的钥匙交给学生,教授学生受用一生的方法。

    还原“教学”二字的本义,我们发现教学作为教师与教学学的协同活动,其效果不是教与学二者之间简单的和数,而是相乘的得数。教师超水平发挥的满分设为10分,学生如果吸收为1的话,总分也才10分;而当老师保留性地发挥为5分,学生有充足时间吸收这5分的百分之百时,其总分就变戏法一样为25分。而老师的得分也不会少于25分,因为教学相长的缘故。这就是教学的辩证法,也是一个师生共同追求“真善美”的新起点。

    反思以往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主角色彩”过于浓烈,“编导意识”不强或欠缺,学生在“你教我学”的活动中,已被驯化为“听话的配角”。由此造成了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俯首贴耳;教师妙语如珠吐唾沫,学生莫名其妙记笔记这一蔚为壮观的“双簧场面”。教学的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除学习内容成倍增加外,最根本的改变在学习方法的改变,百分之四十五的自由支配时间如何合理分配?如何适应有别于中学的教育教学环境?都需要学生自己去适应去学会生存,也需要有“万金油”之称的语文教师的友情提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主要有如下作法及心得:

    第一,每堂课均留出三分之一时间供学生讨论或同桌辩论,向老师提问或平等交流看法。按照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导,在“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容置疑,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必须遵守”的立论前提下,仿照“亚洲大专辩论”模式,举办了一将成功的模拟辩论。

    第二,用身体力行的教学这一“行为艺术”,为学生传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谛。如在《圆圆曲》的教学中,本人示范性地演绎了文学批评与鉴赏中的对比研读法:先提示学生注意前面学过的《长恨歌》,想想在重色倾国的相同结局面前,李杨之间悖论违理的悲剧让人“此恨绵绵无绝期”,而吴三桂用现代眼光看似挺酷的“冲冠一怒为红颜”遭人唾弃。学生们用以前学过的《苏武传》再次进行了对比研讨,得出了“修齐治平”这一传统的道德与文化大背景下,卖国贼是最可耻的,汉奸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三,语文教学课时少,“功夫在诗外”而语文能力的培养一靠生活感受,二靠知识积累,三靠听说读写训练。我们采取帮助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渗透方式,延伸语文教学的外延,加强了学法指导和读书指导。在讲授苏东坡与顾炎武的作品时,我们曾扼要提到《东坡志林》与《日知录》的成文过程,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楔入了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的为文为人理念。

    在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切互磋的过程中,学习的钥匙不知不觉间交到了学生手中。
 
    四、导入“情景教学法”,积极探索大语的“创新教育”新模式。

    语文“三板斧”教学传统模式,远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求变求新,情景教学法正是为此应运而生。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创设一个有关问题的情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学会独立探求问题的本领的一种教学法。在汉魏诗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课前布置学生请站在“一代枭雄”的立场,用“宰辅”眼光捕捉军阀混战造成民不聊生的“史诗”镜头;如果我们身临其境如何选材立意,造句措词。在学习了曹操的《蒿里行》之后,学生们找出了自己与曹操在“德、才、胆、气、识”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在领略曹诗“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美学风骨的同时,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对有了新的体悟和认知。

    而在李白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把《梁甫吟》、《关山月》、《远别离》三篇风格各异体裁不同的诗歌,分别看作诗人不同境遇下独特的“心路历程”的写照,从中比较三个诗歌意象的异同,总结升华出文学创作中如何驾御和处理现实题材的能力。(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角色扮演”与“情感体验”这两大“天才的思维工具”,在上述两单元的“情境教学法”中被学生演绎得淋漓尽致。本人又趁热打铁,在现代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大胆加入“创新”元素,融学习新知、巅峰体验、创造新作三者于一体,大胆尝试“创新教育”。

    实践出真知——一个好的鉴赏家未必能自动成为一个合格的著作家和发明家,文学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为此提供了最好的证明:古今中外的语言巨匠和文学大师,没有几位是语言学家或文章学家。这种绝非偶然的现象说明,要提高大语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必须同时把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能力训练课程来对待,才能完成大学语文课所承担的多重使命。

    在教授鲁迅小说《伤逝》前,我们针对世纪之交的人物心理,皆有对过去怀想对现实迷惘对未来憧憬的“世纪情结”,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仿照《伤逝》的格式或任创新体,就当前热门的“网恋”、“一夜情”来一次“故事新编”。学生被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和创作激情所吸引,主动查找资料相互切磋交流,收到了“射獐得鹿,歪打正着”的奇招妙效。

    这种创新教育法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前,从揣摩原著→逼真模仿→真实再现→要素重组→艺术创新的过程,学生在这种逐步克服困难的创作过程中,其参与感与荣誉感、成就感累积而上,这种成功的体验非笔墨难以形容,语文基础性学科的作用潜移默化间过错成了一次超越。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工作尽管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教师对自身的定位和完善:在大语教学实施创新性教育的过程中,王步高先生在《试论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中,对教师角色的权威要求一直是本人努力的方向。

    “学生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又有敏捷的思维,就能在重要场合应对自如。‘大学语文’应当注意培养这种能力,更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能力的提高与文学修养的直接联系。为此语文教师先做出表率,上课要基本不看书,大部分课文(现代文除外)要背出来,夜晚上课要有‘停电不停课’的功夫。一流的语文教师应当有书法家般的一手好字,作家诗人般的一枝铁笔,还要有政治家、外交家的一张铁嘴。

    面对学生众口难调的现实,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对教师的执教艺术和学求水准提出了水涨船高的要求。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和提高自学能力显得尤为迫切。“要给学生一勺水,教师先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已成为过去时;往日学生仰若山斗的“百科全书式”人物的“活字典”功能,已被学生坐在电脑前轻点一下鼠标的愉悦状态所取代,一种跨越年龄、学识、性别乃至国界鸿沟的网络交互式学术交流形式正悄然兴起,创新能力已成为一流教师与三流教师的分水岭。身为精英接力团队协用一分子,教师Team Work的工作理念亟待完善,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与协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教师用行动作出回答。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4588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