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周悦:论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魅力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悦】 【已经浏览2967 次】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具有突出的文化特性,课程的内容蕴含丰富的文化精华,课程的目标体现多维的文化意义,使得其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而其文化魅力的彰显主要依赖于任课教师文化魅力的展示,它来源于教师广泛的文化关注意识与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的有机结合;同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关注也是其文化魅力彰显的力量源泉。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文化魅力


    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中,是除中文专业之外的各类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公共课。就课程定位而言,它不同于专业性和针对性很强的专业课和技能课,而是一门增进大学生语言文学修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因而相对于中学语文来说,大学语文不只是知识量的补充,而是有一个本质上的跨越。其“语文”的内涵已不局限于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而更主要的是立足于语言文化的层面与视域,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与解读,挖掘其本身蕴含的文化因素,来彰显出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

    大学语文课程文化魅力的生成可以从如下方面来看:

    一、课程的性质具有突出的文化特性

    就性质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为大学语文课程文化魅力的展示提供了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前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首倡。一直以来,尽管课程开设的初衷各各不一,对课程的定位也持续争论,但已经能够达成共识的是,大学语文不应该是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有些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试图为上了大学而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补课,以此解决在应试教育束缚下,理科一些偏科学生读写能力欠缺的问题,其着眼点仍然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性质。而事实上,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是在长期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指望在大学半年极其有限的课时里,促成学生读写能力的飞跃其实是不现实的。因而就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而言,基础性,工具性淡化,情感性,人文性强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的确,在当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下,大学语文作为针对文理科各个专业的具有通识性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尤其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以此显示它在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独特地位。当然它又不能参照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既不能条分缕析的讲述文学史,也无须系统的阐述高深的文学理论,甚至也不在于认知与解读各类不同的文体。而必须超越狭窄的专业视角,避开专业领域独特的学术专题,还可以淡化各类文体的概念,将广阔的文化特性放在首位。具体而言,它更看重的应该是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乐趣与闲适,给予我们的寄托与慰藉,为跨入大学校门不久的大一学生提供一种精神上的调节和境界上的提升。使大一学生通过赏析和解读那些历经时间考验,至今仍然显示出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跨越时空的阻隔,获得与自然,社会及人的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语文课程事实上是提供一种具有最广泛的渗透性的精神方式,对大学生的精神素质,人生情趣,价值观念发挥非常广泛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功能,从而在贯彻多层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职能中彰显出文化魅力。

    二、课程的内容蕴含丰富的文化精华

    作为一门具有突出的人文特性的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华,为大学语文课程文化魅力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素材。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体现,大约在1990年以后,全国出现了纷纷编写和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大学语文教材已有几十种之多,形成多元互补相互竞争局面。尽管编写体例选择篇目各有区别,但大多注意选择一些堪称经典的名篇佳作,尤其注重作品本身的文化内蕴,充分考虑了要提供给大学生一个感受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平台。它与中学语文教材循序渐进的体现系统的知识涵盖和中文专业的教材明确细致的分门别类都有不同。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特别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在篇目的选择上,偏重一些能够历经时间考验,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内蕴的文学精品,在导向上最具有权威性。尤其是新版的《大学语文》,在体例上,不再采取按文学史或文体排列的方式,而是根据实际内容或特色分组排列,分设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品格修养,社会人生等十二章,体现人文性贯穿始终的主要特点。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在这方面也作了大胆的尝试。它同样是既不按照文学史的线索精选作品,也不按照体裁分类,彻底摆脱文学史线索和体裁分类的模式。将全书分十多个主题,分别是:大学之魂;青春在呼号;仁爱,天地最美;爱是难的;向往自由;寻找良知;星空让人敬畏;乡愁与家园;为了忘却的记忆;英雄不是神话;坚忍的山峦;希望的红帆;审视自我;反讽与幽默;诗意的栖居;回归大自然。由这些主题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大学生比较关心的精神文化问题。由此可见其偏重的也是文化特性。由南京大学丁帆教授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在阐述教材的编辑理念时是明确的将“人文性”作为首要的原则。从大多数其他教材选择的内容来看,一些古圣先贤的名篇佳作也大多厕身其间,特别是那些能够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积极向上精神,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具备审美价值的作品甚得青睐。即使是中学教材中已经出现的篇目,也还可以超越字词句篇层面的理解,从广阔的文化层面上作更深刻的解读和更有趣的赏析。

    三、课程的目标体现多维的文化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所体现的多维文化意义,为大学语文课程彰显文化魅力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目标的设定上,恐怕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具体解决大学生读写能力欠缺的问题,而主要是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使他们在甚嚣尘上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洋文轻母语的功利氛围中,重新获得亲近民族语言文化的一片纯净的空间,其目标更主要是在于文化上的意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使学生加强人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具体表现在:

    1、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教育
 
    当今商品经济的浪潮给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金钱至上、享乐主义、个人欲望膨胀等消极人生价值取向盛行,给大学生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淡薄。如清华大学学生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即是典型案例。因而,怎样树立人的尊严,行使人的使命,而不至于为物所役,怎样确立高尚的理想,塑造健全的品格,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而大学语文教材从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一系列与理想确立、人格修养有关的篇目,作为品德教育的素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披文入情,充分挖掘作品中蕴涵的品德教育因素,为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及价值取向作正面积极的引导。

    例如,简洁明了的孔孟语录,让我们可以聆听到两位先哲超越时空的谆谆教诲:“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②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取之有道,贫贱去之有道。一个人身处富贵温柔之乡不能丧失志向,身处贫贱困苦之地不能改变人格,身处强暴威胁之时不能丢弃节操。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崇尚的人格人品准则。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人伦规范,“正心”,“修身”等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遥不可及,而应该是普遍认同的一种“生命的学问”。

    所以,大学语文课程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课文讲析,不应该是按部就班的知识传授,而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所蕴涵的精髓,作为当今大学生人格培养、理想确立、道德熏陶的精神食粮。

    2、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现代科技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精密,导致学科的专业化与技术化,因而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生存,专业化技术化的学习是完全必要的。进入大学的学生固然首先要进入专业的崭新世界中。然而,如果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专业范围之内,则有可能使知识面越来越窄,兴趣越来越单调,生活越来越乏味,自我的精神空间越来越小,最终导致一种精神心灵的平庸与冷漠。而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则是通过展示一种灵动的思维状态,与理工科专业与技能教育偏重的逻辑思维,数字化思维,实验理性思维形成互补。具体而言,它是通过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与解读,激发审美感悟,去感受超越于烦杂的现实尘世之上的清新淡雅澄明超旷的美的境界,得到一种愉悦的审美享受,由此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说是审美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中国诗歌历史悠久,著名诗人灿若群星,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在这种民族文化浓郁的氛围中,学习一些古典诗词,具备一定的古典诗词修养,可以让人在气质风度,感情内涵,情调趣味诸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当然,它对人的影响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是却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的博雅全才无不浸染着这方面的高深修养。作为一个大学生,当然应该认识屈原、李白、杜甫、苏轼,了解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而通过与那么多古代优秀的诗人在心灵上沟通,在优美的诗词意境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大学生们贫乏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纷乱的情感世界理性起来,看待世界的眼界开阔起来。这种审美素质教育显然是其他课程所不能取代的。

    3、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其生命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要求生存,谋发展,为自己开辟一片亮丽的天空,一定要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如何培养积极心态,如何把握自身境遇,如何克服人情淡薄,自我中心的偏执,对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急待引导与指点。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长辈的细心呵护中长大,在优裕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这一代人普遍带有心理的明显缺陷: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没有容人胸怀,缺乏挫折体验。而大学语文课程正可以通过围绕一些著名作家的专题教学让学生观照他们所走过的漫漫人生,从一段段绚丽曲折的人生旅历中去体味,去借鉴,从而获得一种心理素质教育。

    例如,读《前赤壁赋》,让我们看到超脱旷达的苏轼所富有的独特魅力。“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苏轼看来,宇宙万事无穷无尽,人与自然各有所属。立足于宇宙世界来反观现实人生,则人的一生中,荣辱得失祸福吉凶都不是可以人为规范的。又何必自寻烦恼,太看重眼前的一己得失呢。在传统人文精神中,道家的超然物外,听任自然与佛教的与世无争,随缘自适被苏轼拿来作为应付挫折的思想武器,解脱痛苦的妙计良方。从苏轼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其生命历程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儒家的执着有为与道家的超然物外,无疑是留给我们完善心理素质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大学语文课程文化魅力彰显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是课程文化魅力彰显的主导者

    大学语文课程要尽力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蕴,彰显文化魅力,固然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作行之有效的改革。然而,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任课教师文化魅力的展示。就一门课程而言,有些教师可以将它变得妙趣横生,而有些教师却可以将它变得索然乏味。大学语文课程尤其如此,它更需要教师投入博大精深的生命智慧,去挖掘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的独特内涵神韵。特别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文化关注意识,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同时应该将这两个意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于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以自身的学术积累和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用心来教,尽力来教。通过教师自身广博的知识结构,高深的文化素养,洋溢的才情,高雅的品位去保证大学语文课程文化魅力的有效展示。

    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关注是课程文化魅力彰显的力量源泉

    作为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它所受到的关注与重视远不能与各个专业院系的专业课程相比。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研室是文学院机构设置的边缘;大学语文教师在专业明确的教师队伍中日益边缘化而至于无可奈何的丧失话语权。同时,在高校的各科公共课程中,相比大学英语及各门政治课,大学语文也相对遭受冷遇成为边缘课程之边缘。然而,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言,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上,大学语文课程与绝大部分学生息息相关,它有着其他课程难以取代的作用,显然是不该站在极度边缘的位置,相反,应该获得一定的关注与尊重。而改变固有的学科偏见,给予大学语文课程有效的关注,诸如看重教师及设施的配备,给予教学和科研上的支持等等,无疑将是大学语文课程文化魅力彰显的基本保证和力量源泉。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667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