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荆三隆等:谈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发展空间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荆三隆 邵之茜】 【已经浏览3264 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荆三隆  陕西教育学院 邵之茜

    大学语文课程自恢复开设以来,其基本状况是各高校大都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具有课时偏少,选课学生数量不能保证等特点,是不大被重视的边缘课程。新世纪以来,全国各高校实行全面扩招,学生数量以每年20%左右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在各高校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各门学科及其各类课程也正在冲破原有学科以至课程间的壁垒,呈现出一种交融和渗透的走向。特别是近两年来,理论界已经提出了在当代文化教育领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原来一直坚持的“一马独尊”的局面,提倡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要相互融汇,要吸收历史与当代一切优秀的文化内容,反对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主张多元思想文化相互借鉴。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人文工作者都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被提高到显著位置。

    一、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可以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这种变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辽阔的拓展空间。其突出古文选篇,涵盖古今中外文化的内容,很自然地可以延伸并发展成为与此有着天然联系的系列课程。如许多学校在教育部要求每位在校的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素质课不能少于4个学分的规定下,首先就很自然地把大学语文课定为人文素质课程。同时,每位教师都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出了新的课程,从而使原来单一的大学语文课教师成为与文、史、哲、艺术相关学科和课程的承担者,形成了由大学语文课程的一枝独秀到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如朵朵莲花盛开的新局面,有力地配合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几乎所有大学语文课教师都成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以我们所在的院校为例,除大学语文外,都大约开设了十几门人文素质课程,如:写作基础、美学、演讲口才、唐宋诗词鉴赏、形式逻辑、古代文化、艺术欣赏、影视文学等,都由原大学语文课老师担任,从而一改过去“没活干”、“找活干”的被搁置的现象,不少教师都犹如飞速转动的陀螺,欲止不能。一些基础条件较为优越的理工科学校,把单一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发展为中文系,形成了专业齐全的新面貌。提升了专业地位,开创了令人鼓舞的新局面。

    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近年来,教育部、各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确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研究计划,各高校对此都十分重视,认为争取教学改革的课题立项,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是教改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方式。在这种环境下,从事大学语文及其系列课程的教师如果不善于把握时机,投身于高校教改工作,就很容易成为新时期“被遗忘的角落”。东南大学的王步高老师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的“大学语文音像教材建设”就是很好的尝试。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出版发行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大学语文》系列教材,并开通了大学语文网站,初步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2005年他们的大学语文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基础课的教师,是应该向他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完成了教育部立项的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其结果是提高了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地位,表现出在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忙碌的教学工作中定下神来,认真审视一下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之间的联系,使工作更具时代感,使自身有一个再学习,再思考的动力,也进一步推动了教学工作。尽管人文素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仍有许多的问题,但教学改革工作的投入,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张力,形成了发散性的教学影响面,相应地也提高了人文学科在理工科院校的地位。

    三、大学语文课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科研定位

    如众所知,大学语文课在内容上的深入探究,很容易进入到对传统文化思想研究的工作之中。这种工作的持之以恒,不仅有益于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开掘,而且有益于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得到所在学校的支持。近年来,各高校都注重科研工作,对每一个教学岗位,都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只有认清理工科院校中人文学科的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才有可能找准自己发展的基点。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进一步深入,大学语文教师的科研领域也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扩大而进一步延伸,形成广阔的研究空间。另外,也应当看到,近年来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年教师大都具有高级职称,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有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有自身的业务专长。如武汉大学文学院大学语文部的每位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外,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具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都有着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代表着快则五至十年慢则十到十五年的,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

    在理工科院校如果从事文科教学的人不能在学术研究上有所表现,那么想站稳脚跟也是十分困难的。学术研究的投入,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来说,在进入到科研领域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就是在把教学、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思想指导之下,重视科研工作,逐步将工作的中心定位在以研究为主的层面上。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每一次申报的过程,都是一次认真的总结、完成评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的过程。既开拓了视野,也逐渐取得了同仁们的认可。开始形成了以教学为主向以教学与科研并重,相互促进、平衡发展的势态。完成了由教学型定位向教学与科研型并重定位的一次转变。

    四、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确立自身发展的学科方向

    当前,许多高校都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方略。大学语文课的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工作与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否则仍然会长期处于边缘地带,陷入被动的局面。学校对于教师教学、科研评价的取向,往往落在是否有利于专业建设,能否成立新专业,特别是能否增加新的硕士、博士学科点上,以此成为学校指标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科研工作,不能完全游离于所在学校发展的整体构想和目标,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与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相冲突。

    陕西的一些院校,如西安交通大学原文学室的同仁们,就能够把握机遇,打造学科建设的发展的空间,不仅成立了中文系,形成了较完整的专业体系和规模,而且创建了硕士点,成功地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形成了跨越式发展的局面。这种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我们是一种无形的推动,也激发了我们在理工科院校闯出一条人文学科发展道路的勇气。我们成立了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明确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及其比较研究为方向,形成了在五至十年内完成两个层面的发展构想,并得到了学校十万元的学科发展基金。我们的设想是:

    第一步:在2006年批准设立的宗教学硕士点的基础上,形成以“传统文化经典与文学阐释”、“宗教学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儒释思想比较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科队伍,将本学科的发展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

    第二步:在五至十年的时间内,在硕士点形成的若干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与现有的美学硕士点结合,完成以美学与宗教学为研究方向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工作。

    经过我们的努力,使传统文化研究成为学校新的学科建设中的增长点。利用成立的研究所这个工作平台,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两个层面的发展设想,不是没有可能的。传统文化研究所这样的机构可以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不断推出与个人研究成果相关的新课程。同时也利于形成学术梯队,申报各种研究课题,得到经费资助,为创建新学科提供了组织基础,与现行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也不发生冲突,具有可操作性。

    十六年前我们参加了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大学语文年会,从此几乎每届年会必到。每一次年会都带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从交谈中得到促进,每次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都能从许多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前辈身上汲取难得的“心经”,开启了心智的“法眼”;从中年的同志们的工作中学到许多成功的经验,打开了奋力前行的“法门”;从富有朝气的年轻同仁身上受到了鼓舞,增加了精进之心和力量。从大会提交的论文中得到启发,从而在自己的工作中反省以自励。在这里也把自己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设想谈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开示”。以促使我们的构想更接进现实,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取得不断的进步。
    
    (本文为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大学语文的人文教化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成果,编号:05KJ007)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576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