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张申平:重视高校语文教学,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重庆科技学院 张申平】 【已经浏览3353 次】

    内容提要:关注人文精神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明确方向。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关怀,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精神探索。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应该有机结合。人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人文素养和古典文学的关系天然密切。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是培育人文素质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大学语文教学

 
    
    陈寅恪先生曾在《我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中言:“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内容,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当前有一种很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教育从夏、商、周到满清是传统的人文教育,近百年现当代历史是科学教育,现在是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然而认真研究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却发现存在着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问题,所以我们强调高等教育对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就是为了早日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本文拟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切入,论述加强高校语文教学是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结合的问题。

    其实,人文精神的界定是很复杂的,因为在人文精神的陈述下,掩蔽着的是相应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植根于国家、民族、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中,所以,人文精神不仅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差异更引人注目。在当今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前提之下,界定人文精神,对于我们开展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活动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人文精神”

    古文献最早提到“人文”就是《易经》中《贲卦》的象辞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文化,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这里“人文”和“天文”对举,表述的是古老的“天人感应”思想。所谓“天文”应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所谓“人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与人类有关的文学文化现象,其实它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大体是指人世间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及其教义;为人处事的仪表风范;礼、乐、射、御、书、数等儒家教育子弟的技艺等等礼教文化。“观乎人文”的目的,在于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对于政治和伦理深刻的把握,有利于“化成天下”,即教化民众,治国安邦。

    既然人文精神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政治伦理观念,那么贯穿其中的内核当然就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教义。
 
    但是又不是如此的简单,因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同样不免受到“三教合一”等现象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人文精神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广阔性。儒家的道德理想中“克己复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价值判断标准自然首先进入人文精神的范畴。然而释、道两家的思想意识同样会通过许多途径曲折地进入人文精神之中,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独善”观念中就揉合了道家的意识,而古人内儒外道、以儒为体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其实人文精神的弘扬,可以追溯到周公“敬天明德保民”观念的产生。周人认为他们之所以取得天下是因为周王用德,那么成为天子自然就是天之所命。此后先人们“天人合一”的天命观中出现了注重人事的观点,如孔子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就流露了对天道的怀疑和对人道的倾向性。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又把“德”与“文”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较为明晰的“人文”理念。儒家的教义首先要求君主“以德配天”、“以德服人”,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从而实现对臣民的统治。另外,在儒家的理念中,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和敬重,反映着古人对理想的社会秩序的设计,是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伦理观念最高、最集中的体现。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修齐治平”的伦理观念,显示了从家族伦理观念出发的实现王道统治的过程设计思路。当然儒家的人文理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的代表有着不同的阐释。它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涵盖面很广的范畴,具有无限丰富的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的人文精神核心是指贯穿于我们民族国家的思维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等等,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同时,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宗教祭祀、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等,所有的带有人文色彩的活动,都蕴含着教化天下、皈依人文精神实质内涵。其实一切的人文活动都具有教化的力量,古代教育也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宗教、政治、经济等之外,教育与其他人文活动密不可分,都是从道德的理想主义出发力图化成天下。古代中国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完善人格,提倡理想的人生,推崇“圣人”,注重人格的提升和超越。教育的过程注重人格的熏陶道德的健全,中国传统的教育,始终在执着地追求人文精神这一终极目标。

    二、中西方文化交融背景下的现代“人文精神”

    (一)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历程及内涵

    人文精神滥觞于古希腊文明,它指的是人的博雅气质和理性精神。古典人文教育是通过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使个体成为身心发育尽可能完善的人。中世纪世俗学校所传授的是古希腊的人文精神,西方文艺复兴中提出的人文精神是和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主要反对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与宗教教义,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主张人类从宗教的神话王国回到现实的物质世界,肯定人类的正当的欲望,是一种思想领域的解放思潮。具体指反对神权,张扬理性,解放个性,倡导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精神。

    科学主义盛行的十九、二十世纪,人文精神表现为反对金钱拜物教,反对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异化作用,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戕害。提倡从人类的个性出发,进一步体现自我的觉醒和价值。

    可以看出,西方的人文精神有着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史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着特殊的内涵。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它强调人的尊严和对自然界以及社会的主宰地位,注重极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追求人类终极的目标和完善的人生价值。追求人类的理性自觉,倡导个体精神自由。追求秩序和谐民主平等,注重理智精神,强调开拓进取。这对于世界各民族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当前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我国近年对“人文精神”论述颇多,人们或以为人文精神,是关于人的精神或学说,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或对人的关注;或认为它是一种追求人生意义或价值的理想态度,即关注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由、人与人的平等、社会的和谐进步、人与自然的同一等;或认为它是与科学精神诸如客观性、确定性、严密性、精确性等相对的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从具体文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追求人生意义的理性态度。以上诸说各有侧重,亦各有偏失。

    当代对人文精神的表述有代表性的如:“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对人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的探讨、提升,是对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

    之所以说有代表性,是因为此表述关涉现代与传统两方面的因素,更加切合我国的实际。
 
    虽然“人文精神”这一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但人们大体上赞成这样的看法: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关怀,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人这个族类命运的精神探索。在实践上,人文精神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具体到语文教学上,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也即是如何“教人做人”。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存在着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观和科学主义的教育观。前者重视人的价值、注重人主体性的发挥、把人本身的发展看作教育的本质注重教育的永恒性,追求教育价值的理想性即人的自我实现或完善;后者以社会为出发点,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心,其中的唯科学主义强调教育的实用性,重视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甚至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观念极其容易导致教育中人性的流失,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漠视。学科发展的精细化专门化导致教育的片面性,人才素质的单一化和人格畸形。当代社会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成就时却发现科学理性挤压下的人,正在逐渐走向机械化,片面化。对“物”的依赖,使社会畸形化发展,形成所谓的“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等一系列矛盾,因而对教育的人文性的呼唤成为愈来愈强烈的声音。

    其实科学本身意义重大,某种意义上说,和人文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的本质,在最终意义上,它体现了这样一种情怀:企图从零乱的世界里整理出秩序。这零乱的世界,自然——实在界、社会——历史界,而且包括精神——理念界。此一情怀,使得科学成为继哲学、宗教、艺术之后,人类心灵探求真知的又一次涌动;科学与哲学、宗教、艺术共同推动着人类永恒的福慧事业。……科学的本质凝结在与哲学、宗教、艺术相通的普遍心性的冲动之中……。”

    那么,如何在科学的背景下,去追求这“普遍心性的冲动”就成为当务之急的任务。应该说,在愚昧、混沌与科学之间,我们应该选择科学。同时,把握住人文精神这个基准点,充分认识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努力探索适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体制。

    (三)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

    前面说到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观,已经涉及人文教育这一重大话题。人文教育,首先应该是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人文精神的濡染和教化,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在明确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本质、恰当处理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人文教育注重弘扬人性,重塑人的尊严,强调人文精神的建构。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人文知识和倡导人文精神,其中倡导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科学教育,就是以科学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使人们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发展成果,获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相对于人文教育而言,科学教育,是以培养人类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为目的。因为科学不仅是知识,更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应该看到,科学教育不是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领略科学探索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科学创造性。从这个角度讲,科学教育同样具有人文价值。走进科学世界内部审视科学教育,可以看到新的景观。视角的变换带来全新的教育观念。科学教育不仅具有功利性价值,同样内在地蕴涵着人文价值。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人文的,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具有人文精神。失掉了人性的科学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是异化的、丧失了人文价值的教育。丧失人文价值的原因有实证科学观对科学人文价值的遮蔽,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对科学教育人文价值的淡忘,应试教育对科学教育人文价值的抛弃,教师素质也制约着科学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和传播。那么,科学教育的目标应该转移为个人的发展,着眼于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方法、完善教育评价等,来实现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所以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兼容性和互补性,是有差别的统一。融合后形成的科学人文主义,能用一种理性的即科学的态度看待人认识人。关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看重整体的、社会的、长远的利益;主张把人文主义原则延伸到自然界,强调用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注重人的整体科技素质的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能力、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最终将决定人的塑造和提升,进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二者的融合,是教育日趋完善的表现。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科学不仅要向系统科学规范敞开胸怀,突出其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特性,而且应着重培养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能把眼睛总是盯着国外,言及科学必称西方。中国古代教育家(如从教化的角度看教育,中国所有的哲学家都是教育家)在研究教育、探讨宇宙人生时,强调‘慎独’(儒)、‘心斋’(道)、‘无心’(禅)的工夫,这是当代中国教育科学业已失落了的美好童年。”

    当前的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重构为目的。通过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深入挖掘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学生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注重人与历史、世界的关系,在掌握科学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科学。文理兼容的教育,也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高校语文教学是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高等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受教育者人文素养,离不开对人文知识的传授,那么语文教学就成为实现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人文知识与人文学科

    人文知识包括人文经验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而人文精神是包容于人文知识,并通过人文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知识的获得,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认知条件。学习人文知识,是修养人文精神的前提和铺垫。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人文学科是丰富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人文学科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人文学科包括以人类主体为对象的人类学科,如人体学、人类学,以及以主体的创造物———社会及其产物为中心的各种科学,如历史学、哲学、语言学、经济学等。而狭义的人文学科指以主体性的人自身为内在教化目的的学科活动。现代所谓的人文学科一般指以主体性人为对象的哲学、宗教、文艺、教育等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及其他社会学科有的发生了消长分化的演变。比如人文学科建设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劳动的异化现象消解了劳动的人文意义、工艺制造与建筑作品人文学科化等等。但是,哲学、宗教、文艺、教育等学科屡经侵蚀仍无法科学化,仍是人文学科的骨干与核心。

    可见,所谓的人文学科,就是某种研究方法和态度的相同或相似,是关于人的主体性质研究的学科总集。它总是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述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所以它具有情感感知性、教化修养性、评价性。

    (二)人文素质和人文学科紧密相连

    所谓人文素质,就是人类建立在人文科学基础之上,并且广泛吸收消化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的,透射着人类本质精神的文化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它就是人文知识的培养和内化,是人文精神的外化。一般而言,人文素质是后天形成的,是人的素质结构中高层次的形态,它体现的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与人生价值意识,是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质,主要是人文学科方面的精神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当然自然科学教育方面的科学精神也会辐射到人文素质中来。如此说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不是专指哪一门学科,而是综合知识的汇集和融合,每一具体学科都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讲,人文素质实际上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人的最基本的品质。它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各个方面。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学会做一个有人文精神的现代人。

    (三)人文素养和中国传统文学教学的关系天然密切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使人获得比较全面的社会各个学科的知识,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使人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和谐的发展,以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围绕着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展开。其中尤其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心理素质,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也不断地融进持续发展的社会的新质。简单而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之间具有一种遗传和复制的关系。教育中的文化系统和精神系统均具有自我复制机制。所谓文化遗传力,实质上就是文化的自我复制能力。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学的关系天然密切。当前,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学活动是培育人文素质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中国古典文学是人文知识的宝库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典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塑造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包融和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博大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感、传统的民族美德和民族审美心理,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既是文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扬民族伦理道德、渗透民族心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可以说,古典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范本。对此,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中国古代的作家、诗人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以道自任的人格尊严与批评意识”;“高蹈旷达的人生之思与忧患意识”;“以民为本的至爱亲情”。等等。

    那么,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向学生传达古代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呢?对此,他们也从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首先要把人文精神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结合在一起,其次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再次,继承古代的人文精神传统,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关系,最后就是要把古代文学表现的人文精神同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结合起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学过程的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这的确是非常理想而切实的弘扬人文精神的古代文学教学过程设计,对当前教学富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注释:

    《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李宗桂:《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第10期,第18页。
    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页。
    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河东学刊》,1999年8月,第17卷第4期,第44页。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668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