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刘志华等:大学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铸造
【时间:2007/8/15 】 【来源: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网站 2006-11-19 】 【作者: 刘志华 陈亚民】 【已经浏览3698 次】

    摘要:人文精神的培育本应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题中之意,但因为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的偏差以及大学语文自身教育环节上的缺陷,使得大学语文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传导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正确认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适度强调人文精神中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尊重,克服教学环节的缺陷是大学语文改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大学语文;人文精神;个体自由

    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在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中就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轻视人文学科的风气,在大学教育中也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倾向。不能否认,在外部原因之外,大学语文的教学本身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包括对语文教育中所渗透的人文精神的挖掘以及如何将这种人文精神传递给受教育者等方面。本文拟从大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人文精神的传导等方面将这一讨论引向深入。

一、 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位

    教育部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1]这一定位说明: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两者不可分割。

    (一)语文学科首先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要培养学生识文断字的能力,这种作用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通过十二年的中小学语文课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可以说“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使命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完成。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中小学语文就不具备人文性,而是相比较而言,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更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能力的形成。

    大学语文教学则不同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是无心看风景,大学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大学语文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让学生懂得,大学生和中学生相比,并不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本质上的跨越。大学语文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社会中应该属于或即将属于精英阶层,他们的精神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人的整体精神素质。在大学阶段首先要实现的是人文修养上的跨越,要让他们意识到,从此以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因此,大学语文教育比之中小学语文教学其人文性就愈加鲜明突出。

    (二)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大学语文与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它没有明确的功利性,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这并不等于说它没有“用”。从根本上说,人文学科能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导向,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因此,这种价值和意义体系关系到整个民族精神的塑造,关系到国运兴衰和民族的未来。其次,它研究的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指向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它为人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性的完美化。因此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就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二、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内涵

    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论述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学科各流派都从自身的角度对人文精神的内涵加以界定,其中也不乏对人文精神的误解,在进行深入的讨论之前,我们先要对人文精神的内涵做一个大体的界定。

    (一)人文精神是一个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概念。

    汉语中的“人文”一词大约最早见于《易》,其本意是指同天文——自然界的法则、秩序——相对应的人类生活或人类世界的法则、秩序,所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注:《易·贲》)。自先秦开始,这种非自然性的关于人的法则就演变为“礼”的规范,进而成为当时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规范的总和,高居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学说就是“人”学的代表。不可否认,这种人文观在当时社会制度下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此我们也要分析来看,这里的“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民族、国家的“类”人,而不是“个”人。而且,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特别是普通的人,是毫无思想自由的,所思所想都是“服从”,从根本上说,这种占主流地位的传统文化是没有个体精神自由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传统文化至少是缺少我们现在所说的以尊重个人心灵自由为特征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商业化程度也日益加深,这一世俗化潮流在文化界的表现,就是各种文化产业、大众文化的空前兴盛。大众文化的娱乐本位动机导致了文化理性意义的丧失,其复制性生产方式、平民多元化风格消解了人类的美学理想,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不少人追功逐利,玩物丧志,人格萎缩,自甘堕落,这正是引发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现实语境。人文精神的倡导者们试图提升审美超越性的价值,恢复人类精神的主体性地位,恢复审美对人的灵魂铸造的性质,将沉湎于肉体贪欲中的芸芸众生挽救到理想的天国。

    (二)我国的人文精神内涵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

    西方的“人文主义”一词,是作为十五、十六世纪新兴市民阶层——力图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出现在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的欧洲,神学是统治一切的意识形态,为了摆脱精神枷锁的束缚,实现自己所向往的自由生活,代表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家们宣布他们重新发现了“人”,提出“人”、“人性”具有首要的价值,并用以市俗人生活为内容的“人文科学”对抗神学,形成了以人文主义为精神旗帜的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

    中国的“人文精神”的出场有着与西方人文主义的出场完全相反的语境:西方人文主义是针对神权社会而提出的,其核心是从天国走向人间,从神权走向人权,而中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人文精神”则把矛头指向世俗化,其核心是从人间走向天国,以终极关怀、宗教精神拒斥世俗性诉求,用道德理想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主义拒斥文艺的市场化、实用化与商品化,明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三)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应以尊重学生个人的心灵自由为特征。

    我们认为,新的人文精神的建立,必须发扬我国原有的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并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的合理因素,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形成既有利于过去不被允许的个人自由进取,又使人际关系获得融洽发展的新的人文精神,使人们的内心信念与社会的外在规范相统一,并使这种新的人文精神成为贯穿整个语文教育的灵魂。

    无可否认,人文精神的内涵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系统层次,它应该含盖人类的所有行为准则,单纯地去强调人文精神的某一方面难免会有失偏颇,但笼而统之地去讲人文精神并不对现实产生针对性。任何教育理念的提出都是有特定背景的,我们所强调的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定位在对于学生个体精神自由的尊重,这正是针对当今语文教育中压抑学生个性的弊端而言的。

    因此,我们所理解的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从感性层次来讲,就是指人性,它包括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爱护;第二、从理性的层次上讲,就是科学理性,是指对真理的追求,即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从形而上的层次上讲,就是超越性,是对人的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我们这里仍要强调一下,我们所提倡的人文精神首先是针对“个体的人”而言,在对个体人的种种“尊重”中,首先是对其精神自由的尊重。因此,本文所探讨的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就是对学生个体精神自由发展的尊重。

三、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

    市场经济对于现代大学教育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它给现代大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大学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经费,促进了大学中那些与市场经济联系密切的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给现代大学教育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使大学教育单纯地服务于乃至服从于市场经济,按照市场的需要来决定大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设计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这样一来,一些与市场经济联系不密切的学科,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大学语文可以说首当其冲。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均受到新形势新变化的严峻挑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有我们上面提到的社会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弊端。

    (一)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方向性迷失。

    中国近20年来的教育领域盛行“科学主义”的实用教育,从教育观念上把大学语文降格为“工具”。在这种教育过程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生活直接有用的人,市场效应成为衡量教育成就的标准之一,教育成为机器般的“知识工业”。具体到语文教学,则存在着把大学语文当作简单的文学知识的积累和一些应用型文体的写作训练。如前所述,大学语文课既有工具性和基础性,又有审美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所谓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精神内涵。但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不是被长久地忽视就是被挤到边缘。

    1978年,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区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就指出:开设大学语文课的目的有四点:第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第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第三,提升精神文明;第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目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审美性和人文性,因此强化审美性、人文性,淡化工具性、基础性,这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必须明确的新理念。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手段的陈腐落后。

    受实用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只把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在众多的选修课中,大学生们纷纷走进西方艺术史、美术鉴赏,音乐欣赏、影视欣赏的课堂,因为这些课程多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学生在浏览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聆听一首首流行的热歌,欣赏一部部好莱坞大片中轻而易举拿到了学分,而《大学语文》则门庭冷落,日益边缘化,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外部原因之外,这和大学语文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无关系,教育理念落后,教材内容老套,教学方式大多数还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前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多沿用中学语文的讲授套路:介绍作者生平,解词分段,总结中心思想等,然后是背诵和字词句章的操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教师,而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因此,很多学生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

    人文精神的“教育”既不能“灌输”也不能“训练”。虽然我们认为应该让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坚强的信念、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审美情趣,也不能够通过“灌输”来强制教育,因为这是同尊重学生精神自由相违背的。另外,人文精神教育更不能变成人文精神的“训练”,因为只有技能才能通过训练而获得,而且凡是“训练”都必须要有操作的程序和检测的标准,而思想、感情等属于精神世界的东西是绝对不能被“训练”的!

    我们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个人心灵自由为特征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它决不是给学生灌注知识,而是用语文的审美化教学去点燃智慧的火把。当前语文教育中“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存在着压抑学生个性的严重弊端,这和我们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四、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传导方式

    人文精神深邃而悠远,大学语文的使命神圣而崇高,但如何将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始终是一个难题,不少学者和教师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抽象地谈观念不免空洞,仅在技术层面谈方法又显得浅薄,所以,观念和手段要结合的合理,一定要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的这个点依然定位在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中最缺乏也是最重要的审美超越性与学生精神自由的培养上,有了这个点,就等于有了一个目标,在所有的教学环节我们都会时刻反观,一以贯之。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感染”。

    它首先要求教育者本人具备人文精神的素养,可以这样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他的每一堂课都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拆掉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防线,就能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蕴涵在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资源。在分析作品、传授知识的同时,把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文化传统点化给学生,用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去感染学生,用作品中人物的伟大人格力量去感化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人生的哲理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精神的东西正逐渐被淡化,物质、实用的东西则在扩张,人文精神日益匮乏,人文情怀日渐失落。疗救这种功利主义倾向的良方不能靠政治式的说教,过去,我们也曾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依托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用心良苦却收效甚微。现在我们认识到,只有“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教育才能够接近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蕴涵在文学艺术中的审美超越性,依靠那种自由而愉悦的审美活动,使人的身心得到解放和升华。要让学生明白,在蝇营狗苟的功利活动之外,的确还存在着一种高雅脱俗的精神性活动,它可以抑制或减少人性中的兽性,发掘和放大人性中的神性;它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高尚,使人生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要使学生明白,在“终日奔忙只为饥”的人生之外,的确还存在着另一种人生,那就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生。这样一种人生是人经过自我搏斗后战胜了人性中的渺小、卑下和低级趣味而得来的,它是灵魂对肉体的胜利,精神对物质的胜利,高尚对卑俗的胜利,这样一种人生才更值得人去活着,去体味,去奋斗。这些人格精神的提升只有依靠艺术审美的感化,而绝不能靠强制性的灌输。

    (二)人文精神教育还意味着发掘和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自由精神。

    所有人都具有自由的天性,包括探索、思考、想象和创造的天性。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知识的增多是以自由天性的被压抑被剥夺为代价的。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更多的时候并不是给他们“加进”多少外在的这样的“思想”和那样的“精神”,而是注意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通过适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领会,去唤醒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自由品性。人文精神的本质就应该是“具体的”、“自由的”,不是某一个类的代名词,不是整齐划一的方阵,它分属于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的是这样的宝贵资源。比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庄子,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等等。对于庄子,我们以往过多地看到他消极避世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庄子关注的实际上是一些对人来说更为本体的问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他认为人的自由是第一位的,生存尚在其次,所以他要“游无穷”,“游乎四海之外”,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实际上,庄子的这种“游”的境界不正是一种超脱物欲和功利的境界吗?只有超脱了物欲和功利才能不为物累,不为名累,从而得到心灵和精神的自由与独立。庄子这种蔑视名利、超脱物役、把精神的自由和独立看作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的思想和人生态度,难道不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借鉴的吗?

    事实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中蕴涵了许多对人生的本体关怀和自由独立精神的宝贵资源,它们既是李白豪放的酒,杜甫浑浊的泪;苏轼的千里祝愿,文天祥的凛然气节;它们还是但丁对人的高贵胜过天使的赞颂,罗密欧与朱丽叶殉情中的至爱理想;孙中山信仰的博爱,鲁迅发出的呐喊;它们也是见面时的深情问候,困厄中的自信坚强……人文精神正是从这些存在的现象或情景中流淌出来,构成人类特有的丰富多彩的价值选择、生活理想,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它便会与学生内心潜藏的自由精神一拍即合,融会而一。

    铸造新时期的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为进步与发展而发出的声音,大学语文教育责无旁贷,它能够为科学插上情感与想象的翅膀,为人文增添严谨与理性的光环,让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的交相辉映下健康、全面、自由地发展。我们相信,新型的大学语文教育一定能够承载现代的人文精神,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精神的故乡,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始终有一种取之不尽的内在资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部高教司发《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讨论稿)

作者简介:刘志华(1952—)女,山东龙口人,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
陈亚民(1965—)女,山东菏泽人,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2004级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591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