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魏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07/7/26 】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P5-7 】 【作者: 湖南文理学院教授 魏饴】 【已经浏览5036 次】

高等学校大学语文研讨会专稿


    一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必须要来一次新的革命
   
    我主张大学语文课程要来一次新的革命,这是当下大学语文突破困境获得新生的惟一选择。为什么?因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生态变化逼着我们不得不思考“大学语文的活法问题”。是的,这门课程还活着,但活得很累、很辛苦。“累”的表现有三个方面:

 

(一)课程定位不稳妥,教师队伍不稳定
   
    大学语文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以来,这门课程就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争议颇多。我们不难发现,始终纠结着的就是课程的定位问题。具体来说,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变化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4年)为起步补课阶段。1980年,徐中玉和匡亚明两位先生一起首倡开设大学语文,并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同,随即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设。当时,因为学生不了解祖国文化传统、不会读不会写的问题非常突出,确有给大学生补课的性质。故为起步补课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语文基本上是中学语文的延伸,故有人讥之为“高四语文”。

 

第二阶段(1995-1999年)为强化文化素质阶段。这个阶段以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为标志,大学语文被定位为素质教育课程。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曾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则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为百家争鸣阶段。本阶段以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颁发为标志。该决定强调要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教育;因为素质教育内涵较宽,一门语文课自然无法担当起素质教育的全部重任,但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倒是有点目迷五色、莫衷一是:或强调人文,或强调品德教育,或强调传统文学经典,或强调读写能力培养,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快餐拼盘,或完全是一种大文化观定位等等。
   
    很显然,这三个阶段集中的问题就是:大学语文究竟该如何定位?至今,这个问题还在探索之中,我想这必然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话题之一。正因为课程定位不稳妥,也就导致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二)教材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

 

前一段,我们上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发现目前登记在馆的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就达1402种。这些教材,很大部分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院校间协编教材,有的甚至错误百出;另有部分教材的编写思路非常活跃,但有些基本上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色;还有少部分教材似乎在刻意复古,如《大学国文》之类的书名就有好几种之多,选文从先秦到现代,或“以史带文”,或“以文体选文”等。鉴于此.我以为大学语文教材的整合非常必要。

 

(三)课程设置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近几年,已有媒体发出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呼吁,而且也确有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实际上已成为文化阅读部分,语文课的基本内涵已不存在,甚至有些高校根木就不再开设大学语文课了。最近,我组织同行通过电话采访或互联网随机翻阅了全国100所高校的教学计划,发现目前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的高校已达26%,它们是: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哈尔滨学院、大连水产学院、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工学院、重庆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北咸宁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四川攀枝花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廿肃陇东学院、山东枣庄技术学院。
   
    在被抽检的这100所高校中,虽有多数高校仍将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必修课,但还有部分高校将其列为“公共选修课”或“公共任选课”,如大连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盐城工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等。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问题正面临严峻挑战。
   
    显然,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目前已到了十字路口,它已不再是前些年大家普遍关注的大学语文该如何开的问题,现在是开不开的问题!我以为,大学语文从1980年起步补课开始,经过强化文化素质阶段,再到目前的百家争鸣阶段,其发展脉络还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程的定位正在逐步淡出。那么,是不是这些年大学语文改革走得太远?我想这可能是问题的关键。大学语文急切需要一次新的革命,革命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还语文课之本色。

 

二 语文学科的结构体系及《大学语文新编》的几个编写理念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包括语文知识(基础)、语文智能(技术)和语文教育(工程)三个层面。这几个方面,从小学到大学我以为必须要有整体设计。小学语文重在基础,中学语文重在基础和技术,大学语文则是重在技术与工程。如果各自为政,难免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交叉。
   
    从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倒较为清晰明确,识字达3000个以上,突出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听知学、观察学的学习等;但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就要相对模糊得多,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侧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求,因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未体现中学语文的特殊性。当然,大学语文教什么、如何教,至今更无正式课程标准出台,进而也导致了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的茫然甚至混乱。
   
    我建议教育部高教司与基教司应就语文学科教学体系问题携起手来,组织专门班子进行研究,打通中学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壁垒,努力构建一个科学而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
   
    《大学语文新编》是由我院牵头主持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已于2006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里,我想就此教材的几个编写理念略作介绍,以求教于大家。

 

(一)语文学科的“三性”定位
   
    我国现代语文学科的真正形成是在1949年以后。当年主持全国语文教材编审和教学指导工作的叶圣陶,对此有过几次解释。综合叶老的意见,所谓语文即是语言文章,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的本领,让学生会说会写。这即是我国最早对语文学科的基本界定,带有较强的语文工具性认识。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界定,我们以为是符合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的。
   
    然而,语文作为一门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人文学科,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也确有必要强调教育学生健全人格,重视品德修;而且,语文课历来有以文选为主体的教学传统,所选作品又是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感美德之荟萃。所以,语文教学与美育之间是鱼水相依、密不可分的。从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和谐统一应当是语文课的应有之义。

 

(二)力求从单一纸介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集成的转变
   
    本教材在整体构架上突出教学立体化,力求从单一纸介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集成的转变。这种资源集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大学语文新编》纸介教材之外辅之以《<大学语文新编>教师手册》(含辅教光盘),以此拓宽教者的视野,提升教者的备课水平。辅光盘包括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库(按照本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制作与之相配合的电子教案,教者可随意选取)、多媒体库(结合教学设计,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试题库(配合大学汉语言水平测试方案所设计)等四项内容。
    
 第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便于学生课外学习,我们还特开辟了课程网站(网:http://4A.HEP.EDU.CN 登陆网站→输入账号及密码→登录、再选择“大学语文新编”项),以便于师生在课外进行教学互动。该网站教学平台包括以下项目:课程公告、做作业、重点难点、我的问题、查看问题。另建有以下学习资源库:按主题分类平行阅读库、听说训练资源库、名师讲坛、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等。

 

(二)突出语文工具性定位
   
    语文首先是人类工具。工具性作为本教材的主线,我们十分鲜明地将教材内容分为阅读能力培养、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三编,听的能力则放在本课程网站中培养。
   
    显然,我们回避了很多教材以知识介绍为主线的做法,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采取在能力培养概说之后精选一二篇典范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再通过教材和课程网站指引,让学生课外自读,使学生自觉地领悟阅读与表达规律。另外,我们还有意识地借鉴了《美国语文》(《American literatuae》)的编写方法,对能力训练体系进行精心设计:每编概说部分每节之后有“理解应用”,包括“讨论”、“写作”、“应用”、“解释”、“设计”、“个案分析”等项;每单元作品之后编有“作品注释”、“作品导读”、“作品聚焦”、“作品汇评”等;每个单元都有份量较重的能力训练设计,包括“能力聚焦”、“点子库”、“单元综合训练题”,以此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定位。

 

三 一点做法与经验
   
    尽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是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对待。这里,我想谈谈我院的一点做法与经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人文主义潮流风起云涌,把大学语文定位在人文与审美层面的思想颇占上风。当时,教育部对学校实施艺术审美教育也有明确要求,指出“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直至2002年,教育部还在三令五申地强调:“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这引起了国内高校的普遍重视,各大学均以各种形式开展对大学生的文学艺术教育。但现在看来,这些措施大多是临时性的,缺乏学理论证,也谈不上学科意识和理论构建。比如,大学语文究竟如何开?大学语文与文学艺术教育究竟是什么关系?等等,仍然是一个很大问题。
    
    面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以及大学文学艺术教育的无序状态,我们从1998年开始组织专门班子攻关,以鲜明的学科意识、明确的学理使命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
   
    这种改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于文科专业学生文艺素质较好,我们决定在文科专业中以“文艺鉴赏学”取代“大学语文”课程,改变原大学语文重在作品和选文中单一的状况,坚持文学作品与其它艺术作品并重的原则,以满足文科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渴求。一是在理工科专业中仍开设大学语文,但对此我们也作了一些改革,自觉地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以切实提升理工科专业学生汉语言的运用和文艺审美的水平。
   
    这种改造在我院实施几年来效果较好,受到了文科及理工科学生的普遍欢迎,我们主编的教材《文艺鉴赏概论》和《大学语文新编》均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文艺鉴赏学”去年还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以上探索,也许给同志们提供了一点可资参考的经验,但这仅仅是开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我们预期,大学语文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特别是随着教育部高度关注的并直接参与和指导的本次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的召开,大学语文必将有一个光彩夺目的前景!

 

 

本站链接:

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召开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 

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  

专家共识:大学语文要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  教育部杨志坚

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及思考  陈洪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魏饴 

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  王小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882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