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文艺理论

祝慧如:试论雅俗兼容的刘姥姥形象*——兼谈曹雪芹《红楼梦》的雅俗观
【时间:2018/11/3 】 【来源:《汉字文化》2018年第18期 】 【作者: 祝慧如】 【已经浏览2652 次】
  【提  要】在《红楼梦》中,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小说雅俗兼容的艺术特点。本文一方面从攀亲戚动机、举止言行、迷信思想等方面考察刘姥姥“俗”的人物特点;另一方面由精神本质、立身准则等探讨其“雅”的人物形象特质。刘姥姥人物塑造考索《红楼梦》作者的创作意图,重新审视其“雅俗”观念的小说表达。
  【关键词】《红楼梦》  刘姥姥雅俗  兼谈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雅俗兼容作为《红楼梦》的重要艺术特点之一,已吸引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 。遗憾的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多着眼于宏观角度,甚少结合《红楼梦》的具体文本进行深入探析,忽视了小说本身雅俗兼容的特质。《红楼梦》小说的人物设置就具备雅俗兼容的艺术特点。譬如刘姥姥是小说人物塑造中融通雅俗的典型之一。作为《红楼梦》世俗人物形象的典型,刘姥姥形象历来倍受研究者青睐 ,不过截至目前,刘姥姥雅俗兼容的形象特质尚未被充分发掘。本文拟以《红楼梦》文本为中心,结合作者曹雪芹的自身经历与清代整体的社会背景,具体分析刘姥姥形象的雅俗双重性及其作用,并由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窥见曹雪芹的雅、俗观念。
 
一、刘姥姥之“俗”
 
  作为《红楼梦》中世俗形象的代表,曹雪芹通过身份背景、言行举止、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刻画了刘姥姥之“俗”。首先,身份背景的设置,刘姥姥是一个膝下无子的老寡妇,依靠收佃租过活。这样一个社会底层老百姓,其人生经历与社会见识是十分有限的,文化修养自然不及大观园中的贵族男女。其次,小说对刘姥姥出场动机的叙述,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是因其家中冬事未办,希望从贾府这门远亲戚上谋得些许好处,这种为追求物质利益而攀亲戚的行为,为金钱谈交情,也是俗的。在追求金钱利益的过程中,作者细致描写了刘姥姥的“世俗”心理:起初刘姥姥听见王熙凤告艰难,“心里便突突的”,后又听见给她二十两,刘姥姥喜得“浑身发痒”起来,并说道:“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作者通过神态、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刘姥姥喜形于色的小市民心理,进一步佐证了她以交情换利益的世俗特点。再者,曹雪芹大篇幅地使用了对比衬托与细节描写的手法,突出刘姥姥举止行为的粗俗,譬如初至贾府时的局促,刘姥姥尚未见到贾府众人,仅一个大门,就已将她震慑住了,足见她的小家子气;而初见凤姐,刘姥姥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的窘迫,更是凸显了穷苦乡下人碰见富贵人家的相形见绌。这几处细节,突出表现了刘姥姥形象的见识浅显。二进大观园时,面对贾府奢华的物质享受时,刘姥姥再度表现出“没见过世面”与“小家子相”,在与贾母、林黛玉等贾府众人的精致讲究与知书达礼的“雅”的对比中,刘姥姥之“俗”显得更为突出。
 
  除了举止行为的粗俗外,曹雪芹还对刘姥姥的迷信愚昧以及简单的求富求贵等世俗思想观念进行了刻画。譬如在参观大观园的过程中,刘姥姥不止一次地念佛,见到省亲别墅当作大庙跪拜,为凤姐女儿起名时以毒攻毒克鬼神的说辞等都表现了她的迷信思想。而她对贾府众人奢侈生活的羡慕,认为富贵如贾府就是福,就是无忧的简单狭隘世俗思想以及对贾母说的贵人生来享福,自己这些穷人生来就要干活的天命观等,都是作者对刘姥姥形象之“俗”的精心设置。
 
二、刘姥姥之“雅”
 
  刘姥姥的确是“俗”的,但刘姥姥的“俗”却并非是低俗的。她的俗,是俗中带雅,虽然粗俗,却不粗鄙。众人观之,多是付之一笑。作者对刘姥姥“雅”的设置,首先在“雅”人物的态度上,社会经验丰富,阅人无数的史太君对刘姥姥的态度十分和善,鸳鸯平儿等添送礼物。这些“雅”人物对刘姥姥的态度尚佳,可见刘姥姥并非是“俗不可耐”之人,反而是“俗中有雅”之人。其次,作者先是正面描写刘姥姥劝女婿狗儿要自食其力“守着多大碗吃多少饭”,在初进贾府又描写了刘姥姥知耻的神情,如“未语先飞红的脸”“只得忍耻”,二进贾府的动因则是庄里丰收、刘姥姥特意来报恩等等,这些情节实际上都表明了,从人物本性而言,刘姥姥具有“雅”的心灵。这种知足、知耻、知恩的品行特点,恰恰是作者笔下的贾府众人所缺乏的。曹雪芹将贾府众人的无所作为、麻木腐败的生活,与刘姥姥的自食其力、知恩报恩两相对比,进一步凸显刘姥姥在精神品质上的“雅”。赵姨娘整日妒忌他人,贪图小便宜,胡争闲气;贾珍、贾琏等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上生活精致讲究,知礼知节,实际上干的却是些无耻下流的勾当。作者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态度笔调是不屑讽刺的明里为“雅”,实则为“俗”的人物特点,也与刘姥姥明面上“粗俗”与本质上“雅”的人物特点形成对照反差,反面衬托,“雅”的环境里,内里却是“俗不可耐”,而刘姥姥生活在世俗环境,却依然有着这样的“雅”的本质——刘姥姥的“雅”,在对比塑造当中愈发显得难得。
 
  另外,与刘姥姥社会地位相当的大观园内的下等仆妇们,言行粗鄙,言语恶毒,欺软怕硬,性质恶劣。《红楼梦》第五十九回,题中用的是“嗔莺诧燕”,乍一看似乎是“雅”的小纷争,但实际上整个过程都充斥着混乱与粗俗。这样“雅”与“俗”的前后巨大反差,其实也流露出作者对这些反面人物暗含的可笑可怜之意。与刘姥姥的粗俗相比,作者将这些人物的“俗”,刻画为毫无廉耻之心,尽显小人之态的鄙俗。两相比较,可见曹雪芹对刘姥姥的形象塑造,本身就设有“俗中有雅”的特性。
 
三、从刘姥姥形象看曹雪芹的雅俗观念
 
  作为刘姥姥人物形象的塑造者,曹雪芹的创作多半源自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曹雪芹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的生活,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日渐衰微。经历了人生重大转折的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困窘的处境使其对下层百姓的生活有了切肤体会。如此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使得曹雪芹拥有比常人更敏感的性格,也正是这种从云端坠入谷底的经历使其“雅俗”观念产生了新的特质。在曹雪芹看来,“雅俗”之分,既不限于举止文化的差异,也不取决于家境地位。判断“雅俗”,应当从人或事物的本质入手,才能将一个人或一件事大致定义为总体上的“雅”或“俗”。与此同时,曹雪芹也并不相信存在完全“雅”或“俗”的人或物,他所塑造的下等仆妇、赵姨娘等人物形象,本质上皆俗不可耐,然而却生活在极为优雅的环境里。刘姥姥的雅俗兼容,《红楼梦》的雅俗兼容,其实也是作者自身的雅俗兼容。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塑造,在思想意涵上,集中贯彻了曹雪芹的雅俗观念,而在艺术效果上,这种雅俗兼容的人物个性,也是《红楼梦》人物塑造高超技艺的充分显示。首先,对于艺术技巧体现上,雅俗兼容的人物设置,使得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特色与多面性,成为了一个圆形人物。她的“俗”,既增添了文章趣味性,也使得小说中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变得极富有人格魅力;她的“雅”,则是人物建立的根本。刘姥姥的形象也由于“雅俗兼容”,而变得更加丰满生动,贴近现实。
 
  再者,刘姥姥的“雅俗兼容”,使其在小说的情节推进过程中,也有独特作用。首先,曹雪芹借刘姥姥之眼之口,提供了一个外来人的视角。第六回刘姥姥初见凤姐时,脂砚斋甲戌侧批有:“妙!却是从刘姥姥身边目中写来。”这种视角虽脱离于贾府之外,却又暗藏于情节主线之中,设计巧妙,不露痕迹。在其参观大观园的过程中,贾府中“雅”的代表,无论是被作者赋予了反叛思想的宝玉,还是有避世求佛倾向的惜春,都没有意识到贾府的繁华是终会逝去的,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种繁华,自然地存在并且融于这表面的“雅”中。但“俗”人物刘姥姥却是感受到了这种繁华的不真实,她或许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或是社会地位来使得她对此做出反应,但作者赋予了刘姥姥粗俗夸张的举止行为来表达这种感觉,这是超脱于当时繁华热闹的情境之外的一种感觉,也是对贾府繁华终逝结局的一种暗示。因为“雅”,刘姥姥有能力触摸到这一高深“雅”理的一角,因为“俗”,她不能融于“雅”的环境,也因此有机会透过表象,感受到更深层的“雅”。所以雅俗兼容的刘姥姥,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推进、暗示作用。
 
  对于小说主题的呈现上,刘姥姥的人物是在《红楼梦》这部诗化小说的大“雅”环境之下塑造的,是以她的身上除举止行为带来的“俗”之外,也带有了“雅”的表面特质。而这样的雅俗兼容特质,也成为其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小说的重要依据之一。明清时期,其他世情小说多将市井百姓形象塑造为性格特点鲜明单一的扁形人物,仅用于增加故事的戏剧效果,以适应娱乐功能愈来愈强的世俗化趋势。而《红楼梦》中曹雪芹在滑稽、戏谑的“俗”意情节设置当中,融入了更多更深刻、富有哲理的“雅”化的思考。这种思考既有如对贾琏、薛蟠为代表的衣冠禽兽等社会问题的强烈讽刺与批判,也有对社会雅俗观念的探究与创新。刘姥姥的雅俗兼容,在与《红楼梦》主题的贴合度上可以说是最为符合作者本意与小说主题的人物形象之一,其人物形象的呈现对小说主题的揭示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
 
  参考文献
  曹雪芹(清)1996《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子礼1992《深浅有别雅俗公赏——〈金瓶梅〉与〈红楼梦〉中宗教描写之比较》,《明清小说研究》第1期。
  夏艳萍2012《明清文学的雅俗双重性——以冯梦龙与<红楼梦>为例》,《文学界》第6期。
  许文荣2010《从〈红楼梦〉的书写策略论刘姥姥角色的微妙性》,《红楼梦学刊》第4期。
  窦洪玉2013《从社会心理学视阈下的刘姥姥形象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第1期。
  刘丽莉2015《〈红楼梦〉刘姥姥进荣国府的会话含义分析》,《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信地址:250107  济南外国语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058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