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文艺理论

黄笑菲:从楚文化诞生的香草美人观——《离骚》对后世的影响
【时间:2018/7/21 】 【来源:汉字文化 2018年第13期 】 【作者: 黄笑菲】 【已经浏览2897 次】
  【提  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无数中国古典诗词,而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无疑是这艺术长廊里,最具有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的的一道风景。《离骚》已经不再是一篇独立的作品,更是以个整体体系的源头。正是这样的影响力,我们有必要带领高中生学好《离骚》,学懂《离骚》。做到“活起来”的教学,解决《离骚》学习的难点问题,也要推倒如今古代文学在高中教育里的板刻形象,让古代文学真正做到活起来。
  【关键词】楚辞  离骚  巫文化  文言文教学
 
一、楚辞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个新的诗歌体裁。那就是——楚辞。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其独有的以大量“兮”字的作为衬字。楚辞本是指楚地的歌辞,经后人争相效仿,又经专人编辑成系统诗集(西汉刘向编辑《楚辞集》,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逐渐固定成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的名称(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姚华在《论文后编·目录中》中言道:“楚辞者,楚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缱绻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楚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其中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更是楚辞的代表作。因此,楚辞又被称作“离骚体”。屈原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他自由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楚国独特的文化特色与神话色彩。李泽厚在谈到《楚辞》的审美特征时说:“其词激宕淋漓,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想象丰富奇异,没有受到礼教的严格束缚,尚未承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从而不像“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和礼教约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加自由和充分。”而楚辞的出现亦不是偶然,从西周到战国中晚期,北方中原地区已经摆脱了原始文化的桎梏,趋于理性化。然而楚国在受中原理性文化影响的同时,更是弥漫着浓浓的少数民族巫风氛围,这就是《楚辞》诞生的文化土壤。《吕氏春秋?异宝》中有记载:“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矶”。《国风·楚语下》也有记载楚昭王年幼时“及少槔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做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威严,神玾民则,不挈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存臻,莫尽其气”。这反映了自古以来,巫风在楚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楚人信巫不是通过简单的祭祀,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具浪漫气息的祭祀方式——通过歌舞的表演形式,对巫风文化进行演绎。《离骚》也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杰出艺术产物。
 
二、楚地巫文化对《离骚》的影响
 
  《离骚》全诗共300余句,光“离骚”二字,就有若干种说法,遑论还有比兴等诸多疑义,不谈繁琐的考据。此于“离骚”二字流传最广的当属王逸序言所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高中课文中,虽只选其中十四句,确是《离骚》中最精华的部分。这十四句,不单概括了诗人的生平遭遇,更是诗人灵魂的自述,亦是诗人为自我所构筑的内心世界的内核所在。要了解离骚的伟大,必先知其背景。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史称“大启群蛮”。楚国的族群是多元的,郭沫若更在《中国古代社会》则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蛮荆,……淮徐荆舒每连言,必系同族,且为殷之同盟”。周谷城亦在《中国通史》中指出,楚人自称:“蛮夷”。由此我们可以做出推断,在楚之先民定居楚地后,楚先民在长期的与当地土著交往、战争、文化交流中,他们的民风开始有了融合,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越人歌》中可见一斑,当时的楚国上流贵族的是操中原官话,越人向鄂君子皙拥楫而歌时,鄂君子皙是不懂越人所歌为何的。却能有如探囊取物般的传唤越语翻译,可见民族之间交流之深。由此可推断,楚国民风收到文化交流的冲击,它并不像中原大部分地区一样,崇尚严格的礼乐教条。随着时间的退役,楚国国力越发强盛,周王朝国力又日益衰弱,对于各诸侯国的控制已不如全胜时期。再加上古楚国崇尚巫文化,巫风盛行。这种具有某种原始神话色彩的巫风与中原文化的理性主义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原地区已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神话文化和宗教文化已经被消磨殆尽,进入“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时代,而生活在楚地的人们依然对着他们笃信的自然神灵们进行着虔诚的祈祷。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便有提到:“周礼既废,巫风大兴;楚越之间,其风尤盛。”因此可得知巫文化在楚地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民间还是贵族宫廷,皆是巫风盛行。而祭祀鬼神必用楚歌。而楚地的神话系统中,神还被赋予了人性。在《离骚》中屈原在言及自己身世时曾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更是结合了巫风与神话的集大成之作。巫文化中神秘而夸张,幽幻的色彩,浪漫的情调在《离骚》中都能读到。诗人在《离骚》中,共有三次飞行,在飞行中他根据众神的不同的神性驱使众神。他飞行的目的地——昆仑山,它是众神的居所,类似于北欧神话中英灵殿一般的存在。诗人精神渴望与天神沟通,畅游天界。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神合一,精神不朽的追求。但这注定是无法通过寻常手段解决的难题,诗人只能借助巫文化的典型意象,帮助自己达成夙愿。
 
三、萌芽于流放中的“香草美人”观
 
  《离骚》是屈原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写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历史已经进入战国争雄的中后期,作为政治家的屈原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形式:曾一度对他信任有加,助他变法的楚怀王,与他产生了嫌隙以至疏远流放。而新上位的楚襄王比怀王更为昏聩。且新君对屈原并不信任,再加上奸佞小人的谗言,国内的政治形势对屈原极其不利。在《离骚》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君王不信任;“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小人谗言;“不吾知其亦已兮”——人民群众的不理解。面对险恶的环境,失去君王的信赖无疑是火上浇油。屈原却没有选择在困境中一走了之,他选择将自己的满腔愤懑与孤寂愁绪发泄在诗中,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壮大楚国的方法,在绝望之中仍不放弃对明君贤臣的孜孜追求。其作品中所展示的“香草美人”与“美政”思想,就是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斗争的实录。细读《离骚》,屈原那千年前的忧愁悲愤,虽九死其犹未毁的奋不顾身依然能令人怆然泪下。这大概就是《离骚》能做到经久不衰的原因。要带领高中学生学懂《离骚》这篇难度颇大的诗文,作为教师就必须了解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诗人在整个《离骚》中所展示的宏大的文化内涵。适才笔者对屈原经历与古楚文化进行了简要分析,是为了能够通过了解文化背景,方便在授课时能够更好的为学生讲解《离骚》。然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以今天的读法很难领略埋葬在历史长河中,古楚语的音韵之美。高中生该如何做到熟读、熟记离骚,学懂《离骚》中的一系列的象征、比兴手法,及与《离骚》中最为重要的“香草美人”思想产生思想共鸣,才是学习高中课文《离骚》中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中的难点。其中“香草美人”思想对于后世更是影响深远,更是成了安顿历朝历代文人士子的精神家园与灵魂追求。
 
四、“香草美人”的由来与对后世的影响
 
  “香草美人”这一名词并非始于离骚,而是来源于西汉王逸的《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香草美人从此便成为政治的譬喻,代表美好的政治制度与高洁的人品,对后世诗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离骚》课文中,可以最引人瞩目的意象无非是“美人”“香草”。其中美人的意象在如今一般解释为作者的自喻(前人认为是作者用“美人”比喻明君,王逸则认为:“以女喻臣。”)屈原在很多时候也选择用弃妇来抒发自我感情,譬如“众女嫉余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也侧面证明了《离骚》的创作时间,与作者当时的境遇。而《离骚》中种类繁多的香草,从字面意思仿佛是在描写作者对香草的喜爱与当时楚民佩戴香草的习俗,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均见游国恩《〈离骚〉纂义》)这充分的说明了,作者并非简单的描写香草的形象,诗人通过香草,暗喻君子应该具有的人格美。刘献廷在《离骚经讲录》中说:“当屈子立志之日,岂为独善一身,只完一己之事而已哉?直欲使香泽遍薰天下,与天下之人共处于芝兰之室也。”诗人不想在污浊世间独善其身,而是渴望有更多的高洁之士出现,带领天下人创造一个充满芝兰香气的大同世界。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仅是对美好人格、生活的向往,也是反映作者的审美追求,正是这上下求索的追求,屈原的形象区别于寻常古人的干瘪,一下子就立体了起来。“香草美人”的美,正是屈原人格的体现。自从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了比兴的手法之后,无数在政治上失意的贬官文人竞相模仿。贬官文人与屈原几乎相同的境遇,所以更容易在文学创作中产生共鸣。贬官文学多数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致。贬官文人在政治上的孤危感,多数自感满腹才学却不得重用,所以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或托儿女弃妇之情写君臣之事,或以花草自喻,表达自我内心的焦虑(代表作品:骆宾王《在狱咏蝉》、辛弃疾《摸鱼儿》)。
 
(通信地址: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68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