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语文研究

李俊:取消“语文”——为我们的母语课程正名
【时间:2017/9/23 】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 【作者: 李俊】 【已经浏览2056 次】

    摘要:从我们母语课程名称、性质与地位的历史沿革和人们对“语文”一词的诸多误解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文”名称的种种缺陷,无论是从规范角度还是从发展眼光都要求我们给我们的母语课程一个明确合适的名字,清楚明白地告诉世人我们母语课程在国人成长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让母语的尊严得到重视,让母语学科教育的特点得到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母语课程;正名;汉语

    建国后,五部教学大纲对我们语文学科的定性定位变化无常,引发的四次语文教学大讨论也始终没有孰是孰非的定论,语文教师无奈于该何去何从,这一切争执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母语课程没有一个正正经经的名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用孔圣的这句话来概括我们母语课程的经历真是再恰切不过了。

 一、我们母语课程的无名、有名、改名与滥名

    几千年中,我们的母语课程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因为历朝历代的教育只有一个学科,那就是我们的母语。清朝以前,“讲经”、“读经”、“字课”、“习字”、“词章”等都是我们母语课程的内容,“除了国文,可算是没有别的功课。”(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随着1903年的“癸卯学制”的颁布,我们的母语开始被单独设科,与增设的外语、自然科学等学科相并列。1912年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要求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至此,我们的母语才有了自己的正式名称。“五四运动”以后,我们的母语教材是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国语》以语体文为主,《国文》以文言文为主。直到建国前夕,包括我们的解放区教材都是这样。

    “语文”这个名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母语课本时,接受了叶圣陶先生的建议,“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于是就将我们母语课程的名称定为“语文”。至于“语文”这个名称从何而来?现在看来,不过是当时生造的一个名词,是将《国语》、《国文》这两个名称简化压缩,抽取其中两个字而已,根本没有什么考究。因为直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莫衷一是,就连叶老自己对此的解释也是多处不一。尽管如此,解放后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沿用这个模模糊糊的“语文”作为自己母语课程的名称。

     在使用“语文”名称的同时,我们的母语课程也有许多其他各不相同的名称:我们的大学里称“汉语言文学”,香港称之为“中文”,台湾称之为“国语”,新加坡等国家称之为“华语”。不像English那样,全球一名。

二、“语文”的定义、阐释与应用

    建国至今,我们母语课程一直在沿用“语文”这个名字。但是几十年来,语文的准确名称和概念并不明朗。基础教育阶段称其为“语文”,到了大学却没有“语文系”或“语文专业”,再往后就更没有“语文硕士”、“语文博士”了。

    至于“语文”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在建国后的五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是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解有以下几种:

    普通话和语体文——1950年教育部拟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中说:“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这种理解明确了我们母语课程有别于世界上其它母语课程的特征,从属性非常突出。但概括得不够全面,连文言文都被抛开出去。

     语言——叶圣陶1964年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简言之,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这种理解的权威性最高,因为母语课程所训练的形式的确是“口头”和“书面”;内容的确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语言与文学——1955年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的专题报告,此后直至1958年的分科改革,实际上把我们的母语课程定位为语言和文学。《现代汉语词典》也有这种解释。这一理解对我们的高等教育影响最大,我国大学里没有了《语文》这一科目,也没有“语文系”或“语文专业”。教材都是语言学或是文学作品方面的。语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而文学则是一种运用语言创造的艺术。这一理解致使我们母语课程的的实施忽左忽右:强调“语言”特质就把课堂上成字(音形义)、词、句、段、篇的听、说、读、写训练课,篇篇美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枯燥至极。强调“文学”特制就把课堂上成文学分析课,遣词造句、修辞章法、艺术特色搅得学生云天雾地,作文教学更是让学生们望而生畏。

    汉语与文学——195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科分为汉语、文学两科教学并使用新课本的通知》,显然彼时我们的母语课程就被界定为汉语、文学两科了。由此我们的大学里院系设置中有了“中文系”、“文学院”或“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设置也称之为“汉语言文学”。

    语文与文学——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文学大纲草案(初稿)》。显然将我们的母语课程分解成了小学的“语文”和中学的“文学”了。

    工具——1956年大纲“说明”指出:“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另一方面,在“说明”中又指出“小学语文科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规定“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1963年的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政治附庸——“文化大革命”期间,语文则成了政治宣传的附庸,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有的地方干脆把语文改名为《政治语文》、《革命文艺》。不过,这只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历史产物而已,现已没有什么剖析价值。

    工具与文化——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定性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章——“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的文章”。 1950年统遍教材《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编辑大意”也有类似说法:“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言’是分不开的。”

    语言和文学——我们大学里,专科、本科都有汉语言文学专业。

三、“语文”这个名字不能用

   1、不符合语法规范

   “语”和“文”两个语素内涵的不断变化不难看出“语文”一词的确令人费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当时情急之下生造的一个词语,没有经过什么考究,所以后来人仍试图能圆满解释它都注定是徒劳的。

    因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二者是从属关系,所以不能称其为“语言文字”,就像不能说“水开水”一样。因为“文学”、“文章”都是以“语言”为工具的艺术,也是语言的一种艺术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同理不能说“语言文学”、“语言文章”。

   2、不符合现实状况

    把语文释为“语言”、“语言文字”、“语言文化”、“语言文章”、“语言文学”、“交际工具”等都没有指出母语课程的民族性或国别性,外延太大,似乎还包括其他国家的语言。但是,由此推断:《英语》是不是一种“语文”?日语是不是一种“语文”?这一理解的严重后果是我们自己母语地位的丧失。导致我们中国的大地上“外国语学校”遍地开花,许许多多的中国公民本国语言还没有学好就去苦学“外国语”,反正都是语言吗,哪种最重要还是考试说了算。

    如果把我们的母语课程解释为“汉语言文学”,民族性有了,但有些以偏概全了,其实我们的母语课程并不仅仅是“文学教育”。

    最权威的解释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与现实状况相差更大:如果“口头”才算“语”,那么路边的标语一个“停”字也叫做“文”吗?如果“书面”才为“文”,那么我们的演讲、报告就不算“文”吗?

    3、不符合国际惯例

    纵观世界各国母语课程,其命名无不是 “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俄罗斯语”、“典语”、“英语”、“日语”、“意大利语”等等,一看便知是哪国或哪个民族的母语。而“语文”则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可以使用的名称了,“西班牙语”是西班牙的“语文”,“德语”是德意志的“语文”。如果我们称自己的母语为“语文”,那就如同给孩子取名叫“小孩”一样可笑。

    4、造成了严重恶果

    既然叫做“语文”,(不管理解为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某某),没有强调是作为中国人必须掌握的首选学科,那学什么语言都无所谓,而且在许多人看来英语最“吃香”。这就造成了我们母语地位的丧失,最现实的表现就是当前英语地位的无限抬高,学校课程的位已经明显看出英语比语文地位高,许多地方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英语教学。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不惜以牺牲我们的母语为代价。各地的“外国语学校”纷纷如雨后春笋,却找不到一所母语学校,是不是我们学生的母语已经学得很好了呢?事实并非如此,今年8月,复旦大学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冠的竟然是留学生队伍,令人啼笑皆非。(2005年08月01日 红网)今年高考,广州考生在古文翻译题中得到0分的有一万多人;在一道采用比喻的手法仿写句子的试题中,25%的考生,也就是10万多人得了0分。这足以说明汉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窘境。(2005年6月25日《广州日报》)

四、汉语才是我们母语课程的名称

    既然“语文”没有明显的国家和民族特征,没有准确的内涵界定,那我们的母语课程应该改称什么名称呢?笔者为,称我们的母语课程为“汉语”最为恰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已经是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既然如此,我们学习汉语的课程也应该名之为汉语。就像我们开设English课程一样,依然用English来作为课程的名称。如果出于其他考虑,也可改用“华语”或“中国语”(须英译为Zhongguo language)。

    从历史渊源看,我们现在的母语课程就是汉语,学的就是汉民族语言为主要语源,以汉字为记录形式,以汉语语音为声音介质,以汉语语法为语言规范,以汉语语汇为主要构成材料的语言系统。而汉字、汉语的语音、语法、语汇等都是几千年来汉民族创造传承的。我们现代母语的祖宗是汉语,自然要顺承而下叫汉语了。

    从现实状况看,我们的母语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用语,也就是现代汉语。国内的56个民族,乃至港澳台胞、海外侨胞所使用的共同母语,依然是汉语。世界上其他母语的名称也是以历史渊源为依据的,如英语,扩散到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叫英语;比如俄语,苏联时期一直叫俄语。

    更便于对外交流。2005年7月,北京迎来了“世界汉语大会”的隆重召开,如果改其名为“世界语文大会”,那就让世人感到不知所云了。因为“语文”一词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英译,套用English的译法译作Chinese实在有些牵强,所以上海的《语文学习》杂志对外发行的名称也只好用“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中国语言学习)。如果说China是洋人扣给我们“陶瓷”故乡的别扭名称已影响久远令我们无可奈何的话,那我们自称“语文”就不可理喻了。

五、汉语的定义、定位与定性

    语言就是语言,文学、文章、文字、普通话、语言文化等都是它的派生物,所以我们在给汉语和汉语课程定义定性的时候就必须汲取过去几十年将它们混为一谈的教训。

    所谓汉语,就是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华民族的第一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如官方语言、行政语言、教育语言)。汉语课程则是学习汉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课程,其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国公民工作、学习、生活质量,影响到中华悠久文明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汉语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汉语进行获取信息和表达交际的学科,工具性、实用性是其作为语言学习最为突出的特点。至于“人文性”,是所有学科、整个教育都应注意的一个方面而已,并不是我们母语课程的独特之处。之所以这样定义、定位、定性我们的母语课程,首先是维护我们国家语言主权的需要(教学语言是国家主权之一)。世界各个国家无一例外地把母语文化放在本国语言教学的第一位。如:美国将英语、文学、外语、艺术,统归在“共同的核心课程”“语言类”课程里。1998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报告《日本教育课程标准的改善》指出:“培养重视语言教育的立场,提高对国语的关心和尊重。” 1997年《韩国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中说:“怀着对国语世界的兴趣,继续探求语言现象,培养智力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的态度。”再看看我们当前的语言教学,中国人读大学、考研究生要求英语必须过四、六、八级,中国的许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到高级要求必须英语过关,许多“外国语学校”成为当地学生(注意:是中国学生)仰慕追求的名校,想进去也只需要考试英语,如此等等,偏偏没有对汉语水平的严格要求,真不知道这些中国人走出校门、走出考场后每年说了几句英语,读了几本英文书籍。

    另外,汉语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掌握汉语语言这一交际工具,思想教育、人文情怀都是必然渗透其中的重要内容。很难找到纯粹的语言学习而丝毫没有思想性、人文性的学习内容内容。把“人文性”单列出来与“工具性”并行提出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这样定位我们母语课程意在引起我们作为中国人对学习母语的重视。它是“直接影响中国公民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所有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科目。这方面,美国比我们做得好:比起数学等学科教学而言,美国的公立教育对母语(英语)教学尤为重视,学生从进入K年级(幼儿园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每天都必须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母语学习时间。甚至到了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仍然有英语的必修课,假如修完了以后,统考不及格的话,大学仍然是无法毕业的,要重考或者读其它的英语补习课程。很多大学更把英语的八股文写作规定为研究生入学的考试之一,假如无法通过,学生就不能被录取为研究生。

    总之,我们的母语课程是该“名正言顺”的时候了,是该恢复其至高尊严的时候了。唯如此,我们才无愧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无愧于二十亿炎黄子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75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