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人民教材

《道德经》的奥秘:知识与知道(曾仕强)
【时间:2014/5/26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189 次】

《道德经》的奥秘:知识与知道

曾仕强

    曾仕强,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台湾交通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著有《中国管理哲学》、《易经的奥秘》、《论语的生活智慧》等数十种著作,课文选自其《道德经的奥秘》第十集。

    《道德经》告诉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就是说,学习的知识越多,反而会离“道”越远。但是现代社会,非常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人们普遍认为,知识越多,知道的也越多,可是我们是否认真想过,知识和知道是什么关系?知道的这个“道”字,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而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知识呢?(编辑:这是原文的引言)

    《道德经》里面有两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经常不明白。这两句话就是第四十八章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什么为学日益,而为道会日损呢?这点我们一定要从老子的背景说起。

    老子当过周朝的图书馆馆长,他学问好得不得了,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玄妙的《道德经》?因此我们不能说老子不重视学习,不鼓励我们学习,那是不可能的。他只是说我们做学问的时候,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做学问?读书是为了明理,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才是根本。很多人做学问做到最后,学会了很多阴谋诡计、邪门歪道,这些都是用来整人,用来算计别人,用来夺取财富的,这样只会使自己更加堕落,更加不会提升自我。表面上看是在做学问,知识越来越丰富,以前不懂的现在都懂了,当然很开心。但是要小心,因为所学越多,可能“道”就越损。不学这个,就不会做那种事情,品德还是蛮好的。可是学了这个,刚开始说绝不做,最后还是做了。凡是听过的必留下痕迹,非常讨厌的,很可能会变成最喜欢的,这才是事实。

    人往往挡不住外界的诱惑,挡不住大量资讯的入侵,因为那些也是道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必须要把握住自己。“为道日损”,就是说我们不要盲目地去吸收外面的东西,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看一本书,先看它的目录,如果这个目录不适合自己,那就丢掉,还看它干什么?有人说,不行,一定要看完,不然怎么知道它的好坏呢?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略)当您要吃鸡蛋的时候,一闻味道不对,难道还要吃完才说这是坏鸡蛋吗?就这么简单。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一看某些东西不对劲,就要赶快筛掉,赶快躲掉,保护自己。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各种知识都得以传播,但是,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醒我们,如果你不加选择地去学习的话,学得越多,对自己的道德修养损害越大。除此之外,对于修身行道,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老子接着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们一再提醒各位,读老子的书不要只去看“无为”这两个字,也不要看见“无为”,就真的认为要无为。无为前面还有一个“为”字,叫做“为无为”。这不很奇怪吗?无为前面为什么要“为”呢?就表示要有为。那有为就有为好了,为什么还无为呢?而且后面那句话更奇怪,“无为而无不为”,这更不可能。除非耍诈欺骗,做了说没做。其实这是我们自己搞不清楚而已。老子的无为,是不要违反自然。

    更重要的是,老子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天下”,不一定是说要以武力征服天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取天下”是说取之于天下,要用之于天下。我们要回馈社会,因为我们从社会中得到的太多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人人都要为社会大众服务。要怎么样服务呢?这个更妙:以无事。“无事”不是不做事,不做事怎么服务大众?无事就是《易经》里面讲的无咎,即没有后遗症。

    “取天下常以无事”,就是说要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不要留下什么后遗症。如果因为某个人的服务和贡献,搞得天下大乱,人家还得替他收拾,那是干吗呢?我们常常讲:少叫那个人来,他只会添乱。添乱就是有事,添乱就会坏事。一个人做了很多事情,搞得乱七八糟,别人还得花时间去帮他擦屁股,那还不如不做。

    所以,“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就是说如果做了事,产生一大堆后遗症,人家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金钱来收拾残局,那就是不足以取天下,也根本不是服务的态度。“无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只是变了一个字,叫做没事。现在有很多人,跟他讲什么,他都说没事没事,其实问题一大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记住,要有那个本领才可以讲没事。没事就是我都做好了,而且不会有后遗症。这是高度困难的事情,一定要小心。

    人要生活,就不能不求学,不能不掌握知识。很多人说,老子根本就是反对学习知识的,那老子叫我们不要活下去了吗?如果他没有知识,走掉就算了,写《道德经》干什么呢?可见这种说法不正确。老子只是告诉我们:我很赞成你为学,但是你要记住,为学的目的是要为道,就是我们常讲的,要知“道”。知识和知“道”,人们经常会混为一谈。有人说自己有很多知识,所以他知“道”了,其实不见得。

    很多人都认为,知识越多,当然就知道得越多,却从来没有细想过,知识和知道是什么关系,这个知道的“道”,究竟是什么意思?《道德经》告诉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什么知识越多,会离“道”越远呢?

    我们所学的很多知识,都是不知“道”的知识,这是非常可怕的。很多科学家,知识很丰富,可就是不知“道”。因为如果他知“道”,有些事情就不敢做,有些论文就不敢发表,有些实验做一半就应该停止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知识和知“道”好好地区分一下。

    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至于知识,最好慎选那些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对我们有用的。对于那些不但没有用,而且会阻碍你知“道”的知识,就要摒弃、远离了。知识越多的人,经常越不知“道”,所以闹了很多笑话,种了很多祸因。骂他没有良心,他说我怎么没有良心?可见他更加不知“道”了。

    千万要记住,有很多知识,我们把它叫做不知“道”的知识。而不知“道”的知识,会把我们跟“道”隔绝起来,这就叫隔阂,是我们认识道的阻碍。越有知识,越不知“道”,是需要人们时刻警惕的事情。否则学了半天,不仅害自己,也害别人,那有什么意思呢?自然法则是从来不会变的,但是自然法则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像这种事情再过一百年、一千年,还是这样。所以我们做学问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时代不同了,现在的想法不应该像以前那样了,以前的都过时了,现在要求新求变了,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我们一定要把道当作一个不可变的根本。这样的话,我们就知道,求学只有一个目的,叫做实。我们先天已有的道要保持住,而不是学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把自己和道阻隔起来。

    “为学日益”,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智能而学习。但是智能增加了,接下来就有了后遗症,就有事了。因为随着智能的增加,人的欲望和心机也增加了。而我们要知道,这种欲望的增加、心机的增加,最后会使自己更加烦恼、更加苦痛。“为道日损”,是告诉我们为道的时候,要把自己后天学的一些东西赶快丢掉,减少自己的忧愁和烦恼。这才叫爱护自己,才叫修道。“损之又损”,就是把后天这些无谓的、会增加自己的烦恼和痛苦的东西,慢慢丢掉,这样才会越来越明白天机。嗜欲多者天机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一旦被私欲蒙蔽,所见天机就少了;一旦知识丰富了,创造力就闭塞了。

    我们去看那些名牌大学、由名师指导出来的高材生就知道了。他们一毕业,几乎什么都不能做。别人请他们来解决一个问题,他马上上网查看情况。如果别人已经做过了,他们就不想再做;如果别人说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他们肯定也不会浪费时间;如果别人说困难重重,他们也不会多费心思。这样的人会有创造力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可见,有很多事情我们想错了,现在一定要好好把它调整过来。

    中国有句俗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就是说有些人,学了很多不知“道”的知识,导致其欲望越来越多,离“道”却越来越远,结果往往是害人害己。既然学习知识,会有这么多的弊端,那我们还要不要学习呢?

    在《道德经》的第二十章,有四个字:绝学无忧。如果从字面上解释,拒绝学习就可以没有忧愁。这更糟糕,那更赶不上时代,到处都行不通,老子会这样害我们吗?绝不可能。“绝学无忧”,就是告诉我们,要放弃一切不合乎“道”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忧愁和烦恼。

    人类是由无知慢慢走向开悟的,但是这里潜伏着欲速则不达的危险。如果人类说,不急不急,等把所有的情况都搞清楚了,再告诉你们这是什么,反而是人类的万幸。但是我们往往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摸索到一知半解,就认为自己懂了,就开始随便乱讲,那就遗害无穷了。我们所知道的只是皮毛,至于真正情况到底是什么,搞不清楚。所以,为什么一个人自认为什么都知道的时候,突然之间碰到不可解决的事情就傻住了,反问自己:怎么是这样?我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就是自作聪明,最后害人害己。

    因此,老子在第二十章告诉我们: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你看两个人,一个人说是是是,另一个却慎重地说,好吧,我试试看。二者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你的感觉却差别很大。这是很糟糕的。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跟不善,差别在哪里?一份饭菜,好吃不好吃,差别在哪里?一件衣服,好看不好看,又差别在哪里?你说得出来吗?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很多东西原本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它们都是从道生出来的,而道是混沌不清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模模糊糊。非要把它搞清楚,这也无可厚非。最可怕的就是,在还没有搞清楚以前,就说自己清楚了,然后就给它一个名号,有了名号以后,又开始给它定义,把它精确化。这样本来相近的东西就变得越来越远。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专家,都很专业,其实所看到的东西都是很窄小的,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一件事情,本来没有那么多分歧,我们使它分歧变大;本来没有那么极端,我们说得很极端;本来可以互助,我们非要让他们各顾各。让原本可以成为朋友的人,变成敌人。这样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同归于尽。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宇宙自然的认知,不过九牛一毛而已。如果我们用自己浅薄的知识,去给自然中发展变化的万事万物下定义,就只能是自寻烦恼。那么对于学习知识,究竟持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明道若昧,近道 若退,夷道若颣 。一个人,明明对某些事情都很清楚明了,但还是很谦虚地对别人说,自己不太懂。这就表示他很有涵养,懂得“道”的道理。因为道是在不断变化的,谁敢说完全懂了?如果问一个人懂不懂《易经》,他说懂,那就可以判断他一定是不懂的。《易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每挖一层都能发现新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说自己都懂了,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明道若昧”,“若”就是好像的意思。一个懂得“道”的人,都会很谦虚地说自己并不是非常明白,甚而请大家多多指教。一个人,心地很光明,并不觉得有啥好表现的,因为这本是题中之义。这样就了不起。

    “近道若退”,一个谦虚的人,日有寸进,同时又与世无争。他的学识和涵养越是一日千里,行为举止就越是恭敬有加。越懂得道的人,越觉得跟人家其实没有什么好争的。一个人,就是因为不明白道理,才会去争。

    “夷道若颣”,“夷”,就是平易的意思。你看老子的道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但是我们大家听起来却觉得怪怪的,心想老子怎么老讲一些奇言怪论,老跟我们不一样?这就对了,他跟我们不一样,就表示我们很有问题。

    老子接着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上德若谷”,那种真正有大德的人是虚怀若谷的,他什么都能容纳得下。“大白若辱”,那种操守很高洁的人,是不会自求表现的。“广德若不足”,明明圣德很圆满了,但是他始终觉得还差很远很远。“建德若偷”,他品德很好,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自吹自擂,反而让大家看不出来,觉得这个人好像很懒惰、很不振一样。

    老子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由于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特别谦虚,万事万物永远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要学会认知事物的本体。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讲: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最完美的东西,好像还有所欠缺。这叫做道体。道体是大成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把它看清楚、说明白。因此,你才会觉得好像总是少那么一点点。其实,正是因为有所欠缺,它才会变化。如果整全了,就固定了。虽然“大成若缺”,但“其用不弊”,它发挥的作用永远不停息。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道是空虚的,但正因为它是虚的,才能够容纳所有的东西。一个杯子装了酒,就不能装茶;装了茶,就不能装酒。所以,如果杯子是空的,它就可以装任何东西。这样我们才知道,人要谦虚,其道理就在这里。人能谦虚,能虚怀若谷,什么都能容得下。

    老子接着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直若屈”,很正直的人,看起来好像是老好人。看似无所坚持,实际上有大坚持。“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都是笨笨的,他不会让别人看出他很灵巧。因为如果一旦被别人看出很机巧,人们就会想尽办法对付他,他迟早会输的。“大辩若讷”,真正很会说话、口才非常好的人,看上去是很木讷的。不该他讲话的时候,他一句都不会多讲。

(录自《道德经的奥秘》,曾志强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课文略有删节。)

 

    【本站链接】

    《道德经的奥秘》导读
    《道德经的奥秘》教学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225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