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高教研究

李改:幸福大学什么样?
【时间:2011/8/2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12日 】 【作者: 李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师、博士)】 【已经浏览3828 次】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热门的研究课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虽然我们选择荣誉、快乐、理性也是为了它们自身,可是选择它们还是为了幸福,因为通过它们可以达到幸福。找到幸福是一切行为的最后目的,幸福是以它自身而不以任何别的东西为目的,所以是最高的善。”他还说,“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丹麦学者尼尔斯·托马森认为,“幸福是一种有着生命喜悦的自然状态。”究竟什么是幸福?通俗一点来说,幸福就是人们对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的满足,是人的最终极的价值目标。那么,幸福大学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幸福大学应该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精神涵养精神,以信念强化信念”的所在,应该给予学生精神生活的幸福,而不是仅仅教授给学生知识,其终极指向是学生理想的实现和人生的幸福,即,幸福大学要将“幸福”元素融入大学的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人才培养观,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质,使大学生过上幸福的大学生活,并为大学生将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下流行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和实证主义教育观,在本质上都是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功利主义教育观只关注教育的形而下的功利和工具价值,实证主义教育观所关注的只是教育的实证和逻辑层面,二者均忽视了教育的形而上的文化和精神价值,从根本上抹杀了教育的人文本性。张岱年在《论价值的层次》一文中说,大学教育迷失了本性,大学教育活动最为根本的基础——人自身的本质需要被公共的意志和需要所取代,因此造成了大学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的割裂,大学教育过程与生命过程的割裂。因此,幸福大学是对大学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期待。

  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我们认为,理想的幸福大学应该是大学生成长的乐园、启智的学园、精神的家园。大学应重视个体独特的价值与尊严,赋予个体应有的权利与追求,引导个体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世界和认识世界,进而具备个人自由选择的理性能力。幸福大学应尽可能多地提供选择机会,让大学生在不断的选择中成长,并使其勇于为个人的选择承担必要的责任。美国学者爱莉诺·达克沃斯认为,精彩观念的诞生乃是智力发展的本质,而给学生机会让其产生精彩观念,并因产生这些观念而感到高兴,这就是教学的本质。大学应营造出一种能够让大学生迸发出思想火花、能够启迪其智慧的宽松的氛围,让大学生沉浸其中,享受精彩观念带给人的冲击,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大学最基本的特性是其精神特性。大学的价值就在于其精神价值。因此,幸福大学应该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发展,提升其精神品质。

  构建幸福大学,当务之急是在大学加强生命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

  加强生命教育。关注人的幸福必然要关注人性和生命。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在办学实践中,如果忽视了对生命成长的关照,忽略大学对生命所承载的意义,将导致大学价值的贬值,大学人格的缺失。积极心理学家指出,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那就是重视个人成长、自主、良好的友谊和社会服务,不断努力追求内源性目标。所谓“好的生活”就是个体为其个人成长、独立、与他人深厚的友谊和社会服务的努力过程。

  加强人文教育。关注人的幸福必然要关注文化和精神。大学是直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人的精神提升的典型机构,追求自由的精神生活是其目的。怀特海在论及“大学教育的目的”时说:“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当前的大学过于强调“学以致用”,太多的显性、外在指标驱使人们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裴毅然提出:“有怎样的人文厚度,决定一个人能够达到怎样的幸福高度。”对人类幸福生活的追求应成为现代大学自觉的价值取向。大学只有承载着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人文教育是幸福大学的必由之路。

  加强创新教育。关注人的幸福必然要关注创造和创新。著名教育理论家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的繁荣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是否能够为不同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人提供独特的、适宜的环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由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提升的过程。创造和创新属于自我实现的范畴,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会达到最高层次的幸福。因此,创造和创新对人的幸福有着极为深远而深刻的意义。另外,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党和国家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加强创新教育是幸福大学的应然之策和实然要求。

    (胡馨月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7790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