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复旦教参

《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五)教学参考
【时间:2008/9/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8734 次】

 

 

古人的短文,初看很平淡,但越读

越觉得深厚,越觉得精深。这就是我

们母语的厚度与深度。

 

 

 

《五先生传》《饮酒》读解

 

 

一、五先生传

 

我曾经读到一则徐复观先生讲授“大学语文”的文字。1953年,徐复观先生在台中农学院(后改为中兴大学)教授“大一国文”,据他选择课文的体会,那些近代人的名作,初看一两遍,觉得有声有色;但细声一读,便读垮下来了。经不起读的文章,讲时感到非常窘迫,学生听得也没精打采。有几篇古人的短文章,初看很平淡,但越读越觉得深厚,越觉得精深。

我也有同样的体会,觉得在大学语文有限的授课时间里,讲授长文是吃力不讨好的。我觉得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就在于不仅要译、注,更要讲解,这样在有限的课时里长篇就没有可能,不如选择短文讲深讲透,长文就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自己去体会。

具体讲法,这一课我尝试“百家讲坛”的讲法。语文界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注意到这个“讲坛”,认为大学语文也可以借鉴这种讲法。这种方法教学论中早就有的,即所谓“讲演法”,只不过而今更注重雅俗共赏,类似易中天的讲三国,这种讲法偶一为之应该也可以。课堂组织方面一般是以教师讲演为主,不搞课堂讨论,但是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模拟大型讲演会场上的现场提问,还是很有好处的。

《五先生传》全文不长: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靖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有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如,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这篇课文非常通俗,假如古文就是翻译,那么10分钟就算学会了。下面是中学语文教参的翻译: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大学语文当然不能这样讲。大学语文应当让学生对那些“初看很平淡”的作品,经过课堂教学而“越读越觉得深厚,越觉得精深”。

 

(一)题解

 

教材“学习提示”说:“《五先生传》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是陶渊明的自况”。这是一个比较谨慎的说法。萧统为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世称昭明太子。生前主持编集《文选》,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他作有《陶渊明传》,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这个说法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有人质疑“自况”说,是因为这篇传没有像常规的那样写明传主真名实姓,且各种事迹均语焉不详,这是不了解当时的玄学作风及陶渊明“忘言得意”的立场。

 

(二)课文分析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此传以“先生”开头,不知郡望,不详姓字,这在当时最不寻常。魏晋时代门阀之风盛行,两晋官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贱族”,一个人的出身、家门、郡望、族属成为最重要的社会标记,然而此传中传主的家世籍贯,乃至姓字都一概阙如,作者蓄意以调侃、戏谑的笔调尽情嘲弄社会盛行的门阀之风。钱钟书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管锥编》第四册)在我看来,愤激之外,恐怕还是一种散淡的玄学精神。《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姓名只是人的符号,以符号为本体,不惟失其名,亦将失其人,所以不如无名,抑或更能得本体之真实。庄生梦蝶,觉醒之后,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此种玄学之妙,渊明以为不足与外人道。非要有个言语上的交代,则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此句虽如白话,却有两层意思可以分析。其一,陶渊明与柳颇有渊源,其《归园田居》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拟古》诗曰:“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蜡日》诗曰:“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堂前、檐后、门旁,即目所得,无不有柳。许慎《说文解字》序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渊明之号正合上古造字之法。

其二,姓名是父母起的,不能说明什么,古人自号才最见情调,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教材“提示”曰:“以五柳树的名字来称呼,暗含人与自然统一的意思”。王国维《人间词话》赞陶诗为“无我之境”,曰:“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此说来,以柳为号,正见渊明境界情调。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闲静”一词,因通用于今,所以讲解时会忽视其深层含义。按《辞源》“闲静”条注:“安静寡欲。《淮南子·本经》:‘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所以“闲静”一词,最见玄学精神。清人姜宸英自题联:“优游乐闲静;恬淡养清虚”,即用此意。

“少言”一词亦当作如是观。在当时的玄学风气下,人们竞相标榜“忘言得意”,不以能言为善,乃以“不能言”为佳(见《世说新语·赏誉》“刘尹道江道群‘不能言而能不言’”)。况且,古人是把言语提到“道”的高度的,《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陶渊明恪守此道,与官场上的朋友“语默自殊势”(《与殷晋安别并序》),和田园野老则“言笑无厌时”(《移居》二首),说明他并非真的“少言”,此语要和后面的“不慕荣利”连起来理解。

“不慕荣利”一语,诗人一生的出处进退都已得到证明。萧统《陶渊明传》和《晋书》、《宋书》的《隐逸列传》还都记载这么一个故事,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弘想要结识陶渊明,但去了几次陶都谢绝不见,后来他打听到陶渊明要去庐山,就买通了陶的朋友备了酒菜在半路等候,等吃到高兴时,王弘才假装偶尔出现,这才结识了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两句最为人们传诵,但是一定要知道当时的玄学背景。玄学中人最反对的是汉代的章句之学,搞烦琐考证,所谓“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所以提出“得意忘言”之说,认为语言只是了解意义的工具,不能拘泥,这就好象“荃”和“蹄”是捕鱼猎兔的工具,一旦捕获了猎物,工具就不妨放一放。所以“不求甚解”并不是不求理解,而是一种超越章句之学的更高学习境界。

这样,就有了下面这两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而有“会意”,这正是“忘言得意”的最好注脚。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欣然忘食”。孔夫子也有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但是“肉味”不过是一种美食,有也可,无也可,不会死人的。而魏晋时代,我们知道是一个空前混乱黑暗的时代,常常是民不聊生,饿殍千里。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也常常处于挨饿的状态,有他的《乞食》诗为证。在这种生存状况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该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陶渊明性嗜酒,甚至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他不喜欢当官,可是想到当官可有酒吃,就去当了彭泽令。他让手下人把官田全部种上高粱,因为高粱能酿酒,在他妻子的坚持下,才不得已种了五十亩稻,而种高粱的面积是二顷五十亩。可是最终还是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什么收成也没有享受到。说明他虽然“嗜酒如命”,可如果让他违背做人的原则,那就宁肯连命也不要。他常常饭都吃不上,然而朋友给他送了二万钱,他“悉遣送酒家”。这样的机会是很少的(好象是唯一的),其它更多的日子,就是“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这样的行为好象很不近人情,起码不是个“好男人”,太不顾家。但是他是有苦衷的,对此萧统给予充分的理解,他给《陶渊明集》做序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后世宋人说得更明白:“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酒,可以粗远世故。”(《苕溪渔隐丛话》)

 

造饮辄尽,期有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造”是造访、登门拜访的意思,就是说,有人请他去喝酒,他只要去了就一定尽兴。“期有必醉”,从各种版本看,应该是“期在必醉”。“期”是希望,“在”字类“志在必得”的“在”的用法,也就是说他只求一醉。醉了就回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到了就喝,喝好就走,一般人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但陶渊明从不在乎。“曾”是副词“乃”的意思,这里又有加重语气的作用,所以可以翻译成一点儿都不吝情去留。“吝情”是矫情的意思,就是不自然,有些人喝好酒了,心里想走,又觉得不好意思,装做不着急的样子,留下来和主人应酬,这就叫“吝情去留”。另外一种情况,是主人醉了,宾客也不好意思就走,也会“吝情去留”。陶渊明做东时就从来不要求宾客们这样。据《宋书·隐逸列传》记载,如果有人来访,不论贵贱,只要家里有酒,陶渊明必定款待他们,假如是陶渊明先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觉,你们可以回去了。”这正是《世说新语》里津津乐道的所谓“名士风度”,尽管因陶渊明真心归隐,使《世说新语》没能发现这位大名士。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虽然在诗里说“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似乎很有诗意,其实是家徒四壁,不蔽风寒。在《饮酒》诗十五、十六中就说到:“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后来又遭了一回火灾,就更不堪居住了。穿的是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衣,装粮食的筐瓢常常是空的(“箪”,古时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对半剖开的葫芦,古时用来舀水或盛面粉)。此句更是“自况”之辞,有《乞食》诗为证:“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因一饭之恩,竟许以“冥报”(来世相报)。

虽然这样,诗人仍然能够做到“晏如也”。“晏”(yàn)的本意是清朗无云,引申为安逸,“晏如”就是安然的样子。诗人很小的时候就能做到这一点,其《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云:“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箪瓢屡空,晏如也”一语还使人想起孔子称赞颜回的话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晏如”也就是“不改其乐”,我想,陶渊明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想起孔子的教诲的。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此文版本颇多,“常著文章自娱”,“常”又作“尝”,音同意思完全不同,究竟哪一种更好,要看整体。首先,“颇示己志”的“志”指什么?从全文意看,应该是隐居之志。陶集的作品几乎全体都在宣示自己的这一志向,所以“常”字更好。

要坚持隐居的志向,就必须能做到“忘怀得失”,这样才能坚持始终。与陶渊明同时也有一些隐者,往往就有始无终,做不到这一点,比如和陶渊明并称为“寻阳三隐”的周续之(另一人是刘逸民),就没能坚持到底,他后来又出仕了,据《莲社高贤传》记载,当时有人讥笑周,问他:“身为处士,时践王廷,何也?”他回答说:只要有隐居的情致,“市朝亦岩穴耳”。被人笑称为“通隐先生”。

而陶渊明是能够做到“自终”的。这里要弄清楚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今人王瑶以为此文作于太元十七年(392)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钦立则以为作于刘宋永初元年(420)前后。按陶渊明生卒年为公元365-427年,太元十七年就是27岁,刘宋永初元年就是55岁,我以为当是后者,才有资格说“以此自终”这句话。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赞:文体的一种,通“讚”。刘勰认为,“赞”的意思就是说明,就是辅助,最早是祭祀仪式上乐官的赞辞,后来被用于史书各篇之后,“托赞褒贬,约文以总录”,如《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的“赞曰”。(《文心雕龙·颂赞》)这里陶渊明也借用了这种文体,来对自己的一生进行褒贬总结。

“黔娄之妻”,出自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全文不长:

 

鲁黔娄先生之妻也。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席稿,袍不表,覆以布被,首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曾子曰:“邪引其被,则敛矣。”妻曰:“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也。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于此。生时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曾子不能应遂哭之曰:“嗟乎,先生之终也!何以为谥?”其妻曰:“以康为谥。”曾子曰:“先生在时,食不充虚,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旁无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荣,何乐于此而谥为康乎?”其妻曰:“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国相,辞而不为,是有余贵也。君尝赐之粟三十钟,先生辞而不受,是有余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其谥为康,不亦宜乎!”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君子谓黔娄妻为乐贫行道。诗曰:“彼美淑姬,可与寤言。”此之谓也。

 

作者虽是说教,但故事本身还是挺感人的,由此我们知道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很难能可贵的事情。

注:叠音字往往可以翻译为“……的样子”,“戚戚”就是忧愁的样子,“汲汲”就是急切的样子(jí,《现代汉语词典》注第一声,错)。这两个“于”字翻译时应略有区别,第一个翻译为“因为”,第二个翻译为“为了”。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

 

“极”是推究,“其”指代黔娄之妻。“兹若人”,“兹”,则。“若人”,似乎说是黔先生或五先生皆通,但从常理说,总是以后人比古人,而非古人比后人,如俗话说儿子像他爸爸,没有说爸爸像儿子的,所以我以为应该翻译为“那么五先生岂不就是像黔先生一类的人吗”。还有一种译法,是把“兹”作为指示代词,“兹”为一人,“若人”亦为一人,也就是“兹,若人之俦乎”:这个人,是那个人的同类吗?聊备一说。“酣觞赋诗,以乐其志”,应该没有疑义,当然是指五先生了。又一本作“衔觞赋诗”,则更具天真之态。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无怀氏和葛天氏都是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帝王,他们统治下的中国,是古人的理想国。据说无怀氏时代的人民,“甘其食,乐其俗,老死不相往來”;而葛天氏时代的人民,“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文学史上还经常能读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样的描述,是一个歌舞升平的理想时代。五先生过着归隐田园的安逸生活,自己觉得像是做了上古太平世道的子民了。

陶渊明还曾自述:“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羲皇就是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后来的无怀氏和葛天氏都继承了他的称号。

 

(三)余论

 

这篇《五先生传》,句句都能在陶渊明自己的诗文中找到印证,正如叶嘉莹先生说的,陶渊明的诗都是可以从他自己的作品得到印证的。所以当时人就认为这是作者的“自况”和“实录”。后世一些人只因为这篇传中没有出现陶渊明的名字,就表示怀疑,这样斤斤计较字句,正是“言意之辨”所批评的“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王弼语)。

这篇传记真实地描写了陶渊明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还不仅于此,陶渊明用这篇小传,生动地显示了我们的母语可以达到的一种“忘言得意”的传神境界。陶渊明并非不会写正规的传记,在他的集子里有一篇《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就属于那种中规中矩的传记。所以,《五先生传》是要向我们说明,除了史学意义上的人物传记外,还有一种文学意义上的更为传神的传记写法,这种小传虽然不能提供很多的史料细节,但是它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精神面貌,中国绘画理论有“传神写照”的命题,《五先生传》就是这一命题在文学领域的一次尝试(其实绘画理论的“传神写照”本是受文学言意之辨影响)。史学家们也许更看重《李将军列传》和《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这样的文本,而普通读者则更加喜欢《五先生传》这样通脱的文字。我们的母语就在两者之间表现出她的张力和弹性。

这种俭省的写作甚至对史学家们也发生影响,据冯梦龙《古今谭概》记载: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

 

这也成为现代文学作家模拟的对象,如老舍的“自传”,也同样的调侃传神: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二、饮酒(其五)

 

陶渊明诗《饮酒》(其五)是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几乎所有版本中学语文教材都有选入,而我们大学语文教材仍然敢于选入,这需要胆量,只有这种正面较量,才能回答大学语文究竟和中学语文有何区别。我建议突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讲深讲透。

 

1、《饮酒》诗的缘起

 

教材注释一介绍:《饮酒》诗共二十首,诗前有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饮,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如。纸墨遂多,辞无铨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这段序是中学教材一般不讲的,我们可以参考叶嘉莹的一段讲演。

叶嘉莹在《汉魏六朝诗讲录》中说: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这一组《饮酒诗》。在写这一组诗的时候,陶渊明已经归田躬耕,可是忽然有一天人家送酒来给他喝,并且劝他再次出做官——这是他在《饮酒诗》的“清晨闻叩门”一首中所提到的。正是由于这件事情引起了他的许多反思,所以才写了这一组二十首《饮酒诗》。(见该书第六章第四节)

本教参后面附有这段讲录的网络链接,建议教师仔细看,叶嘉莹先生是最善于讲课的,我自己是自从读了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而顿悟讲课的道理。她的这些文章都是课堂的实录,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真的很有启发。这篇附录对于陶渊明为什么“闲居寡欢”,为什么“顾影独饮”,以及为什么写这一组《饮酒诗》,真的是如钱钟书所谓“阐释之循环”,有非常详尽之分析说明。

另可参考萧统《陶渊明集序》所言:“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学语文一般只从字面上望文生义地讲一讲,的确,陶诗平淡,字面无碍,字面即是答案。比如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这样讲自然也没有错,不过或许中学已经这样讲过了。我们要提供学生自己认识不到的内容,我建议把这一首诗放到宏观的大背景上去讲,则这四句便涉及对隐居方式的评价。由于玄学影响,魏晋人士往往重“意”轻“形”,认为隐逸并非只有蛰居山林、遁世索居一种形式,比如玄学大师郭象在《庄子·逍遥游》注中说道:“所谓尘垢之外,非伏山林而已。”他认为“真隐”与“假隐”的区别,并不必执着外在形迹,只要是内心超然物外,隐于朝市与山林无异。当时的人王康琚有首诗说得好:“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帘首阳,老聘伏柱史。”“大隐于市”就成为后人常用的一个成语,尤其是一些武侠小说,课堂上若能略加提示,当能引起学生共鸣。

由此也连带解释了另一个问题,即陶诗在当时遭遇。一般文学史都说:“在东晋门阀制度和南朝唯美文风影响下,陶渊明及其诗文在其生前及死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鲜为人知,不被重视。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纵论古今作品,却只字不提陶渊明,钟嵘《诗品》论列历代五言诗歌,将诗人分上中下三等,陶渊明仅列中品。”言辞中颇感不平。然而我们知道陶渊明的隐是真隐,而不是走什么“终南捷径”,那么就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情况,真所谓求仁得仁复何怨?诗人生前活得无怨无悔,后人也该尊重他的选择。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有个公案。苏轼《东坡诗话》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我曾经模仿钱钟书“阐释之循环”法写过一段文字,讨论两字优劣。

 

“望”与“见”同义。然略有不同。《世说新语·文学》记:殷(浩)谢(安)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物,万物来入眼不?”此即“望”“见”之别。按现代物理学常识,无论“望”、“见”,皆为形之入眼,经由视网膜成像又传递大脑,断无“眼往属”之理。然而即使物理学发达如此之西方社会,惑于此理也久矣,正如罗马哲学家波修斯所说:一切人都能获得视觉形象,但这种形象究竟产生于进入到眼睛中的意象,还是由眼睛向外界物体发射出光束,这对学者们仍然是个谜,虽然普通人还不知道这个谜的存在。

比如大名鼎鼎的柏拉图,在《蒂迈欧》中就公然宣称:视线会变成一种均匀而细密的火流从人的眼睛喷射出来,从而在观看者与被观看的物体之间搭成一座实实在在的桥梁,这时外部物体发出的光线刺激便顺着这一桥梁进入眼睛,继而又从眼睛到达人的心灵。然而后世的一些数学家们并不相信这一套,他们说:眼睛本身不能产生向远处发射的精神能量,因为假如能发射,在使用眼睛时,这种能量就不可能不减少。这样,即使眼睛同地球一样大,在注视远处的星星时,也会把能量用光了。而兼为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达·芬奇又反驳数学家们说:有许多例子证明,事情恰好与此相反,那被称为女妖的蛇,每天都吸引庄稼娃们来看它,据说,它是用那凝视的目光把他们吸引到自己跟前来的,就象磁石能吸引铁屑一样,又好象夜莺总是用它那悲哀的歌声吸引死神。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美丽的少女,据说,她们的眼睛中蕴藏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把爱她们的男人吸引过来。——这些讨论未免有些荒诞不经,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承认是有那么一点道理,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原来,视觉现象不仅仅是个物理学问题,尤其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美学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还真的有一种类似视觉“火流”的东西存在,美国格式塔学派美学家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说:

 

在观看一个物体时,我们总是主动地去探查它。视觉就象一种无形的“手指”,运用这样一种无形的手指,我们在周围空间中运动着,我们走出好远,来到能发现各种事物的地方,我们触动它们,捕捉它们,扫描它们的表面,寻找它们的边界,探究它们的质地。因此,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觉形式。

 

这就回归到柏拉图的意见了,不过是把“火流”换成了“手指”,显得现代人有些理性有余,热情不足。接着我们还可以西方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对阿恩海姆的话作些补充。原来,视觉所及者,并非被观看者本身,而是由它们提供的一个表象,所以,视觉的“手指”其实也并没有“来到能发现各种事物的地方”,而是在空中“捕捉”到它们的表象——这就更类似柏拉图的意见,略有区别的是,柏拉图认为人的视线先射出去,然后物体的刺激物便顺着这条线跑过来,而现代心理学家的意见则以为视线在半路拦截了物体的表象,类似一种飞行器的对接。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就没有如此深奥的讨论。其实又不然,比较西方的重物理,中国尤重心理,心灵的眼睛比起额上的眼睛,要不知奥妙多少倍。这心灵的视觉便是“意”,那视觉(亦是“心觉”)所及便是“境”,这便是中国独特的“意境”理论,而我们的讨论正集中于这玄妙的境界。“悠然望南山”呢,还是“悠然见南山”?也就是说,陶老先生向南山发射了他的能量呢,还是南山来入他眼中?苏轼以为是个意境问题,亦即“意与境会”还是“境与意会”。苏轼认为应作“见南山”,理由是“境与意会”“最有妙处”,否则便“一篇神气索然”。然而为什么“境与意会”便妙,“意与境会”便神气“索然”?东坡先生没有明说,这也许本是一个难以言传的问题。不过古人不言者,并非今人亦不能言,否则现代汉语的发展便白费了。用了“以意逆志”的法眼,我以为陶潜这样一位隐者,自然不宜象世人那样忙忙碌碌地向四外“发射能量”,他必是怀了一种极悠远之心——古人所谓“心斋”,所谓“虚室生白”,所谓“澄怀味道”——外表上恐怕还正如道观里的那些道长,双目低垂,心中的眼可分外地觑得明白,真所谓不见而见,不听而听,于是乎豁然了悟了此间“真意”。以这般的心情,与外物的关系则必是自然而然的,境与意会,南山悠然来入眼中,或者说,南山本就在胸中,因为中国意境之“境”,是不限于外物的。这是一种何等悠哉游哉的“神气”,难怪王国维以之为“无我之境”之典型。

 

从语言的角度看,以上讨论已经近似后世的“炼句”,“见”字便类似于“诗眼”,“望”好呢还是“见”好,便已是一种“推敲”。严羽《沧浪诗话》云:“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 便是注意到陶诗已开启炼字炼句之消息。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全诗的关键,涉及到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言意之辨”讲究“得意忘言”、“得意忘形”,与应试压力下的中学语文最不能相容,这就给大学语文留有空间。

魏晋之际盛行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与社会思潮,这就是玄学。魏晋玄学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人的语言能不能表达意义,因为当时已经注意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常常困惑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语言不能直接表达意义,但表达意义又不能不靠语言,最好的办法是用语言先塑造“象”,然后通过“象”来间接表达意义(立象以尽意)。那么最要紧的就是不要执著于言象,要做到“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得意忘象”,这样才能最终把握住意义。

这话听起来有点耳熟,原来是刚刚上一课庄子讲过的。玄学又称“三玄之学”,三玄之一就是庄子的南华经。但是庄子是一个人研究,好象也没有什么弟子,而魏晋之际的玄学却成为一种时代风会,这就把庄子的思想发扬光大了。

在这个玄学思潮下,中国的母语从此起码发生了这样两个重大变化:第一个是,我们的母语变得洒脱了。汉代的“经学”搞的是繁琐考据,所以都搞到“皓首穷经”,而魏晋玄学人士都非常年轻有为,二十来岁,就能创立自己的学说。第二个变化是,我们的母语变得诗意了,象,形象,意象,这些都是文学的概念,诗的概念,现在却成为我们母语表达意义的基本手段,母语从整体上变得诗意了。而在西方,直到上个世纪才发现语言和意义的这种矛盾,发现“逻各斯”主义的不可靠,惊呼世界陷入“语言的牢笼”。所以钱钟书批评黑格尔“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陶渊明的这首诗就体现了“言意之辨”的思想方法。他在田园生活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很难用语言说出,于是采用“立象以尽意”的方法,通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这种表达是超语言的,也就是最终说的“欲辨已忘言”。

所以,讲解这首诗时必须注意魏晋“言意之辨”的背景,不能当作孤立的诗句来欣赏。又要注意以下三点:

1、玄学是一个时代的风气,所以不光是陶渊明,同时代的不少诗人也都曾在诗赋中表达过类似意思,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何劭);“赠物虽陋薄,识意在忘言”(潘尼);“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郭璞);“谁谓言精,致在赏意。不见得鱼,亦忘厥饵。遗其形骸,寄之深识”(卢湛);“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恣语乐以终日,等寂寞于不言”(孙绰);“冲心超远寄,浪怀邈独往”“悠悠诚满城,所遗在废想”(张翼)等等。

2、除了《饮酒》(其五)外,陶渊明也还有不少诗作运用此意,如“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连雨独饮》);“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影答形》);“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赠羊长史》)等,至于由“言意之辨”扩展至“形神之辨”的诗文就更多了。

3、魏晋“言意之辨”并非限于言意,更能扩展而为人生态度(所谓魏晋风度)。视陶渊明一生,读书可以得意忘言(不求甚解),弹琴可以得意忘音(蓄无弦琴),人生可以得意忘形(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而能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知行合一若此,古今第一人也——如此讲解,亦将《五柳先生传》一并打通。

 

 

三、练习题提示

 

1.你喜欢五柳先生这样的人吗?在历史上或者现实生活中,你觉得有人可以归入五柳先生这类人物中吗?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比如可以选择魏晋时期的其他作家比如阮籍、嵇康或者其他历史的作家进行分析,具体答案不限。

 

2.有人觉得陶渊明的语言“枯瘦”,不美。请你联系《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五)和《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这种风格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在青年时代先有一个绮丽的底子,然后阅世渐深,由绮丽而归平淡。年轻人很难欣赏这类作品(所以要有教师代为讲解),所以不必着急,等达到自己一定的人生过程,就会有欣赏的基础。建议读一读陶渊明青年时代写的《闲情赋》。

 

补充题:

 

3.有人说,现在人的网名,就相当于古人的“号”。你有网名吗?你的网名是什么?含有什么意思?

 

4.模仿《五柳先生传》的写法,试写一篇自己的小传。

 

 

网络链接:

 

饮酒二十首(陶渊明)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1473

叶嘉莹讲陶渊明《饮酒诗》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2247

论四种“言意之辨”(何二元)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138

 

 

 

附: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

录自教材主编张新颖《读书这么好的事》

 

“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说过这样的话,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既然“不求甚解”,为什么还会有所“会意”呢?这个很有意思。    

    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读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感受,这些感受是随时出现的,读到某一页,某一句话,读到某个情节,哭了或者笑了,都有可能。这些随时出现的感受,很零碎,不条理,前后矛盾,说不清道不明,其中大多也许可能只存在了很短一段时间,很快就消失了。很多人读书,急于做的事情是,当一本书读完的时候,要对他的感受进行概括,提炼,总结。我想说的是,要把后面做的这些事情放得慢一点,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把你读书过程中的那些零星的、你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保持得长久一点,不要急于把它们提升、概括、提炼、总结成一个什么观点,不要急于去形成意见和看法,而让感性的那个东西保存得长久一点。其实那些感性的东西是最珍贵的,你不有意去保护珍惜的话,它很快就没有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意见、看法,对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有意见和看法,其实呢,这些意见和看法不一定那么意思。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在形成意见和看法之前的、属于你个人的、和你原始原生的反应联系在一起的那种感性的状态。所谓“不求甚解”在我的体会里面,就是不急于把它提炼升为、概括为、总结为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做起来是最容易的;难的是把自己那个感性的东西保存下来,这个才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好的大脑是什么呢?好的大脑是野生的、枝叶繁茂的植物,而不是修剪得很规矩、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树木。当然,那个原生的东西它很可能会自然、自动结晶为某种东西,自然、自动形成我们人生经验当中一些宝贵的东西,不要人为地去加速这个过程。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自己的想法、独立的见解,这个当然是好的;但是孩子在家里,在学校,他的独立的生活还没有开始,怎么就要求他对生活有见解、有看法呢?对生活的见解和看法是慢慢地从生活中体会出来的,是自然地生长出来的。做过母亲之后你就知道做母亲的辛苦和伟大,这个东西不用去教的,不用去提炼的。孩子还没有什么生活,你就要求他对生活有见解有看法,这是不合理的。现在好了,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很有看法,对很多问题都很有看法,但是这些看法是可靠的么?它背后没有一个生活世界的支撑,这样的看法是什么东西呢?这样的个性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我对这样的方式是很怀疑的。让这些东西很自然地成熟——我觉得生命就是一个时间过程——一定要时间到了,它才成熟,不要催生它。当然可以有三季稻,但是三季稻就是没有一季稻好吃。我们应该要有耐心,有耐心等待我们在阅读过程当中产生的感受自然地形成某种东西;我们也要有耐心等待阅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慢慢地解决,我们要学会和问题相处。通常我们碰到问题都很着急地去解决它,解决了就轻松了,其实不妨让那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得长一点。一个问题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可能它给予你的营养越多。有的时候给予我们营养的东西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本身。所谓“会意”,“会意”的一定不是干巴巴的、抽象的、可以概括成几条的东西。

    当然我也不是反对理论,反对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或者在做任何其它事情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些理论一些方法,但是它是一个中间的阶段,不是一个最终的阶段。冯至《十四行集》的最后一首,说一片泛滥无形的水,一个人用一个椭圆形的瓶子去取水,这些水就得到了一个定形。水是没有形状的,但是如果用椭圆形的瓶子去装它,它就是一个椭圆形的形状。理论有一个什么好处呢,是可以用它来把握你没法把握的东西,也就是给它一个形状,就像那个椭圆形的瓶子;可是你的那个东西是不是就是椭圆形的呢?有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个理论,我们就记住了这个理论,我们就认为水就是椭圆形的。这可是个问题。我喜欢听小孩子说话,我儿子四岁的时候有一天问我,爸爸,水是什么形状的?我一愣,我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然后他自己说,如果用一个长形的东西去装水,水就是长形的;如果用圆形的东西去装水,水就是圆形的。我听到这里一惊,这不就是冯至的诗嘛。后面他接着又说,那水是什么形状呢?——水在水里的形状就是水的形状。小孩子常常会说出你想不到的话来。水在水里的形状,那才是水的形状。我们学习读书的理论和方法,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书,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椭圆形或者长形或者圆型的瓶子,最后水的形状其实是水在水里的形状。你一定要把它放掉。“好读书,不求甚解”,不要急着去提升、概括、总结、结晶,因为提升、概括、总结、结晶的那个东西就是一个形状,中间我们可能需要这个形状,但是到最后还是要把这个形状打碎的。


 

附:《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五)

光盘资料

 

 

课文(五柳先生传  饮酒

 

作者研究

 

《晋书·隐逸列传》    《宋书隐逸列传》    《南史·隐逸列传》    萧统《陶渊明传》 

  萧统《陶渊明集序》    颜延之《陶徵士诔》    陶渊明诗全集    陶渊明传

陶渊明(叶嘉莹)    袁行霈教授讲解陶渊明    中国文学史:陶渊明

 

《五先生传》《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其五)赏析(张厚余)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木斋)

陶渊明《饮酒》(其五)文化意蕴剖析    中国第一诗—陶渊明《饮酒》(其五)价值新论

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点评陶渊明《饮酒》

 

大中比较

 

中学教案-五柳先生传1    中学教案-五柳先生传2    中学教案-饮酒1    中学教案-饮酒2

陶渊明为何自号 五柳先生”?(类似中学论文)    陶渊明的三只“鸟”

 

 

大学语文教材比较

 

徐中玉第九版《饮酒》教参(PPT(见光盘)    华东师范大学版《大学语文》(第八版)《饮酒》

 

港台教案

 

台湾教案    香港教案

 

多媒体资料(见光盘)

 

陶渊明图片    归园田居(视频)    桃花源记(视频)

 

网络链接

 

 金陵图书馆:[]陶渊明    陶渊明集    《五柳先生传》赏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671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