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各地大语 > 浙江大语

陈喜珍:树立能力本位的“大语文”教学观
【时间:2007/9/21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年8月22日第3版 】 【作者: 陈喜珍】 【已经浏览2927 次】

    丽水学院是一所2004年批准升格的普通本科高校。丽水学院领导对于开设大学语文课非常重视,目前,所有本科班级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具体情况是:理工科开设1学期大学语文课;文科开设1学期大学语文课,1学期应用写作课;专科班级开设大学语文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中文系3位专职教师和8位兼职教师(文学教师为主)承担。我本人是这个中文系主任兼任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

    大学语文讲什么,怎么讲?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观念创新,突破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树立“能力本位”的“大语文”教学观。这就要求在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育目标、改进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时,全面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在创新上下功夫。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教材创新

    要开好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一本合理的实用教材是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佳作如林,如何在这浩瀚的题材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的确是个难题。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名目繁多,这些教材各具特色也各有侧重,但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还需要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应着重考虑教材编写体系是否合理、科学,教材所选用的知识内容是否与学生当前或将来可能的生活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是否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否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空间,这一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尤其要考虑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素质。

    课程创新

    为了让大学语文教学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应尽快把对语文应用的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以组织力量进行调查、论证和实践,确定学生毕业时所应具有的语文能力,提供足够的语文课程训练,并对此课程的教学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并采取一定措施保障教学质量。

    我们的做法是:在本科院校文科类专业中大面积开设语文课程,保证教学的时数,保证学生训练的时间,把语文教育作为施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不少于1个学期的大学语文课,以“够用”为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从渊博的中华文化中吸取精华,增加语文知识,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实际,开设选修课、兴趣小组、讲座等。如:以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为契机,选用普通话等级测试教材,开设“普通话”选修课;为满足部分学生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需要,开设“名作欣赏”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开设“实用写作”、“商务写作”、“财经写作”等课程;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对社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开设“演讲与口才”、“实用口才”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书法兴趣和书写技能,开设“书法”、“硬笔书法”选修课,等等。

    教法创新

    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固守大学语文重文学知识、轻应用能力,重基础知识、轻动手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有所取舍,应把应用写作教学、说话教学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同时改变单一的传统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可以实用一些,浅近一些,丰富一些;教法的选择可以丰富些,灵活些,多样些;学生的活动形式,自由讨论的机会可以多一些,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写作和说话能力上。同时,要用开放的眼光把握社会发展脉搏,体现“大语文”教学的前瞻性特点,要面向未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后就业所需,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要转变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入实践的课堂,并注重横向联系,把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才干。同时也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达到光、声、影的和谐统一。

    实践创新

    高等院校的语言学习环境关系到语文教学生存空间,要大张旗鼓地营造一个有利于语文学习的环境,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把语文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语文授课的科目或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语文学科教育,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语文。让学生写报告,写论文,写演讲稿,学演讲,开展热点问题的辩论,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这些年来,我们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开展普通话考级,搞了为期五个批次的普通话辅导,实践证明,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很有帮助;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学习的通病,开设“如何写求职信”、“如何开展专题辩论”等系列专题讲座;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校园十佳主持人大奖赛”、“普通话大赛”,以及各类征文比赛、书法大赛,通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事事有语文,处处显能力”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和氛围。

    总之,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的定向思维,跳出前人的陈规陋习,用开放的眼光,把语文教学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浙江丽水学院中文系主任 陈喜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088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