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课堂交流(八)
【时间:2007/6/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6606 次】

(绘画041班)

■金春霞

问:为什么达芬奇没有办法穷尽蒙娜丽莎的目光?

老师回答:达芬奇眼中的蒙娜丽莎当然是没有办法穷尽的,就像是他画鸡蛋一样,一个鸡蛋有一千种画法,不是说每个鸡蛋有什么大的不一样,而是不同的光线角度看到的不一样。

个人理解:女人,是一切诱惑中的诱惑,他想要画出诱惑的本质,知性的觉醒,然而真正的神秘是往往无法真正的理解,他创造了这样眼光的人,自己却莫名的投身进去。这个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他自身和世界上一切事务的关系。他好奇于是去追求,然而却已被诱惑。越发的诱惑他就越发不能脱离,给了自己一个无穷的想象的空间,因此他无法穷尽蒙娜丽莎的目光,在思想也好,画的本身也好,都驱使他无穷尽的追求。

我们是绘画专业的,因此对于蒙娜丽莎又有不一样的理解,不从技法上讲,而是简单的她的目光,你可以说这个目光很简单,给人一种不用累的感觉,你可以说复杂,她在思考着什么,用慈祥的目光看人看物看事,不给人一种紧张。也可以说她的目光中透出等待,单是我我就无法穷尽蒙娜丽莎的目光又何况是作者,他又启能穷尽呢?

何:我不大记得我的答复了,我当时有没有说好的作品都是不能穷尽的,并引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语?


■李婷婷

老师,您好!我们在学习《前赤壁赋》的时候您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苏轼的事迹,让我们了解到苏轼在他自己的人格修养中饱受风霜,同时也避免不了给他的家人带来灾难。而我们知道作为一家之主,他对他自己的家人是有责任的。我的问题是,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人们在自身修养的同时,倘若会对家人不利,是否还要坚持自己的修养,以牺牲他人的幸福来成全自己高尚的品格?苏轼在他的人格修养中就像故事中的“菩萨”,为普度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他连累家人随之一起饱受风霜可说一种“杀生”,同时也可以说是“普度众生”,带着自己的家人共同修行。

对不起!老师!我没有听明白您的回答。所以没有记录起来。但是对于您所给予的其他同学的提问,我有以下不明白的地方:

记得老师在回答姚一炯同学的提问时,有说到物质不等于世俗,那种追求爱情至高无上的思想才是世俗,物质是爱情的基础。爱情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人格的修养也是属于精神世界的,既然追求至高无上的爱情是世俗的,那么,苏轼那种以牺牲亲人幸福安宁生活而成全自己追求的人格修养的做法,是否也可以看作是世俗的?

何:作为期中考试,最好不要离开教材,我回答你们时,总是尽量结合这半个学期的教学内容的,比如联系托尔斯泰(我忘了有没有对你讲,但是肯定在课堂上讲过的),并说也许这样伟大的人物是不适合有家庭的。而且我总是尽量讲的通俗,凭你们的人生阅历,还不适于探究菩萨之类的玄学,色色空空的道理,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是靠每个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反复经历了色,经历了幻灭,然后对此可能会有所体会。苏轼是没有做错的,连累家人不是他的意愿,社会的罪恶不能要求苏轼来承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欲”,不仅仅是物欲,更是一种精神欲求,他不愿意放弃精神的高度,去过苟且的生活,当然也就不愿意自己的家人去过这样的生活。姚一炯的问题就是另一回事了,她认定爱情不应该和阶级和人的生存环境搅和在一起,认为这样很世俗,我看也说服不了她,就说“这种爱情至上恐怕才是最世俗的呢”,因为这样的爱情往往存在于那些俗文学中,我是历来反对大学生拿这些俗文学读物作为自己的人生教材的。


■姚一炯

老师,请结合《舞会以后》谈谈你对“最深刻的道理解决不了最简单的现实”这句话的看法,我觉得课文中男主人公他是在感受世俗而不是在感受真爱,老师你觉得呢?

老师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是这篇文章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显示或事件,单从一句话上谈,没什么可讲,也没多大意义,就《舞会以后》而言,因为俄国正处于沙皇时代,阶级差异在当时几乎是司空见惯的,跟时代背景有关。对与你提的这句——“最深刻的道理解决不了最简单的现实”,我可以这样说,现实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它们分别是:简单的现实,简单的道理;复杂的现实,简单的道理;简单的社会,复杂的话,复杂的社会,简单的话。不要对一句话有好或不好,合理不合理,对或错的区分,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或一定的经历下看,它才能成立,如果抛开一切,不简单!单看一句话,抛开一切没有意义。把物质看做爱情,不要把爱情看做一切,或现实,从课文看,如果真的让男女主人公走到一起,以后不会简单,两个人在一起要有同样或类似的经历,思想。。。。。。等。

我的看法:我认为老师你说的并不完全确切,我觉得每个时代背景不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并不意味不会得到共鸣,没吃过猪肉,怕也见过猪跑,并不是你非得要去经历,当然得有现实和经历,我指的是不一定经历同样的事,一句话,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我们不能因为没有一样的感受而去否定有感受的现实,这是我对你说只看一句话没意义的意见。还有我觉得《舞会以后》男主人公他面对他所说的真爱,没有投入感情,而是带着目的性的,带着世俗去选择爱情,我觉得悲哀。在一定意义上或者说理想一点,我认为真爱是可以避免的所谓世俗上的,当然我也不的得不承认那是一小部分的人,你也说了托尔斯泰他本身就是贵族,按理,没有阶级差异,但他对人、对事、对社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所以在社会的背景或自己的选择上,他没有选择在一起,对啊,既然那样,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他如果真的爱她,那他也可以选择,我这么说只是想否定男主人公他对女主人公的真爱,仅此而已。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相信有真爱,相信有超阶级以外的真爱,虽然很少。

何:我当时就理解你的意思,你是想说这篇小说道理虽然深刻,但是爱情是简单的,就是两个人真心相爱。我认为你把话完全说反了,所以我说深刻与简单可以构成四种模式,你是想用简单的“现实”来解构深刻的道理,其实这种“简单的现实”是不存在的,假如两个人没有共同的生活理想,没有共同的阶级立场(不是阶级出生),而只有生物性的彼此吸引,或所谓的“真爱”,那么以后的日子一定简单不了,麻烦会接踵而来。让我按你的理想来改编一下故事的情节:男女主人公不把彼此的阶级差异(我说过,不是阶级出生,而是选择站在哪个阶级)放在心上,仍然勇敢地结合了。然后,男主人公率领哗变士兵闯进舞会前来逮捕女主人公的父亲,当男主人公从女主人公身边带走了她的父亲时,女主人公热烈地亲吻了男主人公,一边说:亲爱的,没关系,尽管把他带走吧,关键是我们的爱情永远是真实的……


■蒋胜伟

问:如何看待《婴宁》中婴宁这个人物?

老师答:这个人物在生活中是找不到的,她生活的无忧无虑,写出了道家大朴未凿。她对现世的不理解人际关系不调和,在人间是找不到的,只有求诸鬼狐。婴宁的笑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最笑得最美的,而到了人间婴宁再也不笑了,是对人世的控诉。

小结:学了写文章,有几篇是写这种人性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的。《杜十娘怒沉百保箱》中杜十娘抱箱投河,婴宁不复笑了,《边城》中的翠翠以老船工的死和二老的出走为代价,在孤独和悲伤中忧郁的等待。可见人性与社会关系的矛盾发生冲突时,受挫的永远是个性的张扬,而社会关系却是不可动摇的王法,谁违反它都会受到惩罚。就告诉我们看问题和行事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并且符合它。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性命,回报生你养你的父母和社会。

但是人不能没有人性,没有个性,否则就不是人是按一定程序行事的机器人,没有悲欢离合,没有爱恨情仇,没有感情,生活的动力是以升计算的汽油,汽油用完,机器人就停止了,机器人的社会旧结束了。人构成了社会,人的生产力够成了社会生产关系。人还有个性的一面,有的勤劳洒脱,有的英雄气概,有的恶劳淫逸,有的小鸡肚肠附着在社会关系上,让枯燥的生产关系变得五彩缤纷,人才有生活的愿望,人的劳动积极性就会提高,生产效率就会提高,最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以人性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性必须解放,个性必须张扬。明代的冯梦龙,清代的蒲松龄,现代的沈从文虽时代不同,但表达同一个主题,既人性的解放。可见人性是艺术家永恒的主题。而这就是我所得到:身为未来的艺术家应自觉的看清社会关系,立身处世,看清人性,发掘人性,并表现它。

何:“人性与社会关系的矛盾发生冲突时,受挫的永远是个性的张扬,而社会关系却是不可动摇的王法,谁违反它都会受到惩罚。就告诉我们看问题和行事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并且符合它。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性命,回报生你养你的父母和社会。”这个结论太消极了,我想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也不会是这样的意图,这些作品是歌颂个性张扬的,作为具体的个性也许受挫了,但是整体的人性正是因这样的代价而进步。


■於学成

问“如何看待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我提的很直接,我的看法是,一个人的生存不应该是孤独的,他的取之与付出都牵系着他人,为他人所影响,受他人所寄托.自身的价值也是由外界来肯定的,人是具有意识的高级动物,要是使之具体表现的话.我回答的是,人是为他人而生存.

师曰: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可参照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

综合老师的看法,我重新审视了这篇文章,爱因斯坦提到了并且具体分析了,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个观念。要追究一个人的生存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总觉得是愚蠢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而为之奋斗,为人类和社会尽力,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高度统一。人要活得由意义,人为别人而生存。


■靳晓曼

问题:钱钟书在《吃饭》中讲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既吃饭和吃菜。这里我想请老师就社会人生方面挖掘里面更深层的意思!

答:钱钟书的文章其实没有太深的意思,他只是针对生活中美或丑的现象有感而发,释放了自己的情感既罢。他的白话文字面有点难懂,看似深奥的文章其实说的就是现实中稀松平常的道理。但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出他学识渊博,字里行间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做学问一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是个含笑谈真理的人。

个人领会:在老师回答之前我对这篇文章不太理解,里面讲到音乐烹调,把吃菜比喻成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并不在于女人,这些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但是我还是觉得字面背后更藏着什么真理。既然老师说了钱钟书的文章没有什么太过于深奥的含义,那就不钻牛角尖了。倒是使我对社会其他方面譬如吃饭一类的现象有了新的认识。钱老拿讨阔老的小姐来说明吃饭,我这里且把这个现象说的更世俗化些,小姐跟了阔老,其目的是为了吃菜,但是不是这个菜就是随便哪个漂亮小姐就吃得?答案是否定的,如今社会对道德定义的越来越复杂,阔佬征婚广告层出不穷,条件是前无古人的新鲜与苛刻,连一位知名经济学家也发出当今社会处女也是一种经济的感慨。或许这也是一种吃饭态度吧,正如餐桌前每人点名要自己喜欢的菜,这样才能构成一顿和谐愉悦的饭局,哪怕是各怀心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目的达到也!由吃饭态度看人生态度,我们没理由去否定一个人的生存状态,老师在回答前面同学问题时说过一句话的对错只能把它放在特定的语意环境中去分析,那么我们在批判有些人在选择“吃菜”之前也要分析他所处的环境,然后再说也不晚!

何:对我的话好像概括的不太准确,比如“他的白话文字面有点难懂”,怎么会呢?这个问题几个班同学都问到,我记不清回答你时是怎么说的,但我的基本意思是,这是一篇调侃人生的小文,类似于饭局上的砍大山,显出作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本事,不是认真的学问,不要去钻深奥的道理,钱钟书真正的学问,不在这些小文章,也不在《围城》,而在他的《管锥编》。


■苏芳芳

问题:苏轼是否有个妹妹叫苏小妹?

老师:苏轼其实是没有妹妹的,苏小妹这个人物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去的,给苏轼的人生点缀的一点浪漫色彩,是读者表达的一个美好愿望。因为苏轼的妻子并没有什么传说,二人之间也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读者为了弥补遗憾就给苏轼添加了一个才貌双全、志同道合的红颜知己,以让后人传出一段动人佳话.

个人理解:本来真的以为苏轼有一妹妹,知道是虚构的不免有点失望,因为以前通过一些影视作品知道了有苏小妹这个可爱又聪明的人,满喜欢的,确实是才貌双全啊,可惜是读者想象的,也难怪他们有这种想象,因为自古都有绿叶配红花的说法啊!

何:你的收获太少了,仍不能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没有得到举一反三的启发。苏轼的家庭生活是很严谨的,没有人们喜欢听的那些浪漫故事,所以就编排出苏小妹的故事,苏小妹不是给苏轼添加红颜知己,是给秦少游的,不要搞错!秦是苏的弟子,以苏的性格,是不拘兄长老师身份爱开玩笑的,就可能参加进自己妹妹和弟子的浪漫故事里去,这就有戏。读者本是参与文学创作的,这样老百姓就用自己良好的愿望改造了苏轼。——你是大学生,属于文化精英,应该对大众文化采取这样同情和研究的态度,而不应简单停留于大众文化的层面。


■周乐瓯

问:周邦彦的<<兰陵王>>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以及他当时的一种状态?通过课文我了解到他是在被迫离开汴梁的时候写的,他借柳抒情,表达了他留恋思念之情和离别时的怅惘心情.

老师的回答:随着城市的繁华,像周邦彦这样的文人很喜欢出现在娱乐性场所,留恋青楼,整天过着现代人所谓的潇洒生活.对于<<兰陵王>>这样的作品以及他很多的作品,都时即兴而写,由感而发.

总结:通过老师的回答,我对作者也有了很进一步的了解.老师对周邦彦的词不是很喜欢,但我不这样认为.宋史说他少年时"口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他是作品中有许多是也写景抒情的的方式叙述故事.因为述事,有事不的不重现当时的对话,不但使境界重现,而使气氛重现.早年以写男女艳情,离愁别恨为主,后来颇多羁旅.行使词和咏物词.其羁旅词反映他官泳漂泊心理,咏物词也深穿身世之感.我很喜欢他的<<少年游>>,是指上层社会的游生活和男女之情.上面的一些总结我也是查阅了一些资料因而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何:我没有评论周邦彦的个人生活,只是不喜这种类型的慢词,试比较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夜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试比较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才是活的语言。当时我强调只是个人的喜好,不影响你们的取舍。


■江莉

问:伤离伤别是人们的普遍情感,在<<别赋>>一文里就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点,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呢?

师曰:你这个问题问的不到位,对待离别没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离别不是一种不良情绪,不应该刻意放大,把它写的很深沉,人的感情是美好的,而离别之情亦是,它很美好,这种感情尽量不要控制,尽量的去表达,“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我们要尽可能潇洒点,同时,离别也是一种很充分的资料,能成为你人生的真实记录.

总结:老师的回答我很满意,很精辟,同时我自己也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正确"二字会好些,人的一生会经历究竟多少这样的时刻呢?是不是每一次都要很伤悲呢?我们年轻人在人生阅历方面毕竟还不够娴熟,面对离别之情有的时候难免会冲动,不由自主将它放大,我个人也认为我们应该理性的去对待它,生死离别,短暂分别,这一切都难以抵挡,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想这句话应该是耳熟能详了,离别是相遇的结束,但也是另一场相遇的开始,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在十八岁的花季,独自一人浩浩荡荡两千里来到杭州求学,离开天天在一起的父母亲人和朋友,当时的难过之情难以言表,但这种分别不是自己能改变的,现在的我在这边一切尚好,还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人生阅历更加丰富,这确实我是人生的一大收获,我想也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录吧.学会离别才能学会珍惜,学会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周围的一切!


■段福静

提问:第六单元人情事态一章:《贫女》这首诗作者以贫女自况表达对社会的不满,联系绘画所表达的内容,画家表达内心和思想时也用女人,并且女人多以裸体出现,对裸体进行夸张、变形甚至扭曲,画家这样表现是对社会还是对性方面的问题不满呢?两者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解脱就在作品中表露出来,难道古文人和现画家在某些方面存在必然联系吗?

何老师回答:画家这样来表达女性除了你所说的对社会、性的不满,还是画家为了追求画面刺激的效果,这样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使画家和观者在思想上形成交流,在交流中就能找到答案。古文人和现画家有当然联系,这就是传承!

我的理解:其实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对有些问题的回答是有点知道的,但是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回答,何老师的回答我很满意,就是两个词就能概括:追求刺激、传承。我曾看过一本书,书上这样说:“画家画男人体表达的是对社会存在的不满,而画女人体则表达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到满足的东西”,按这样来说我以后在看别人作品的时候就能从画家笔下对人物的抽象猜出画家所想表达的内容了。其实有些画家在画女人体时什么也没想说明,也不搀杂私人感情,只是把她当成一件静物、工艺品来欣赏,这种情况就应另当别论了!老师在回答我的问题时没做太多分析,可能没有太理解我所说的意思,而是让我自己在想下我所指的内容,现在想来文人和画家当然有联系,拿我国古代有名画家有好多都是画和诗都很好的,想到这些我对自己所提的问题的答案就明白和理解了!!!


■周欣欣

问题:你觉得孔孟思想对我们现代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大?

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在大学辩论赛中出现的比较多,我个人认为一个事物的利弊大小需要针对某个具体事物来讲的,过多去讨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也是没有必要的。

个人总结: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大国,孔孟思想也应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来,作为这一种文化我觉得我们更多地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而不应该用功利化、虚伪化、斗争化的眼光去批判审视它,我个人认为既然孔孟思想能被帝王所采纳并流传至今这必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也就是说它有它的好处的,那为何现今有许多人反对它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在先进的东西也有落后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能够片面的去评断它的利弊关系,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要看你对它理解的程度和你是站在哪个事物的角度上来说的,而不是孤立地去评断它的利弊,这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或不足请指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何:我告诉你的是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区别,人文的话题不能这样来量化,这个多一点还是那个多一点,这是一种非人文的态度。对待孔孟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分析其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应该批判的,研究如何在今天的社会发扬优良文化传统。


■邬璐娜

何老师的看法-----,首先他最不喜欢有优劣这种词语来说一件事情,所以最好不要选这样的题目!生活是没有可比性的.科学可以用优劣,好差等词语来看待一件事,但人文著作这些东西却不可以用这种简单的词语来形容.这是非人文的提法.这篇课文毕竟是名著,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成为古典名著,肯定是优.对.有道理的.如果不好就不会流传下来.所以这不是俗文化,而是精英文化,所以文章的情节设定肯定是好的.设想她如果不努沉百宝箱,小说的情节又会怎样.是否还能打动人心.人生一旦只追求优劣,利弊,那么就会变的很乏味.

在我看来,原本我会觉得杜十娘是否有点傻.如果她不怒沉百宝箱,不跳江,那么也许她可以过许多不同版本的生活,也许会过的很美好,在她年老时想到这一事情,也许会觉得当初年少看错了人,但她没有那么选择.为了一个男人居然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要了.后来想想其实是我们对这种金钱,利益,得失的东西看的太重了.在我们这种商品社会把这种东西看的太重要了,杜十娘的做法是发自她内心的,她虽然失去了她的一切,我想她是不会后悔她的选择的.她证明了她对爱的专注,她以一死来反抗,表现了她的刚强,坚定.所以做为小说它还是成功的,是一个好的名著.我很喜欢这篇小说让我看完有很多感慨!


■向东玥

问:《看蒙娜丽莎看》这篇文章,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蒙娜丽莎的眼神的?

自己的想法:提问题本身就是有了疑问,所以才会有问号。在提问题的最初阶段也不会想到要在恩么去回答。只是在通读这篇文章时,我找不到这个答案。它从头到尾都没有明确的回答。

老师的回答:很难说,这个问题,语言不是万能的,古人在初级阶段,汉武大帝时,300到400条字,汉朝发现语言可以变成文学。他们认为语言无所不能。魏晋时,言无尽一,人们所说的事,非语言可以表达。如何从形似到神似,后来艺术家、文人,高明的使用语言,引导我们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这篇文章中没有回答,只是引领读者自己去看。说不清楚的沙士比亚,调动个人的审美眼光,在文学中读者做为一个要素很重要。

个人总结;对于老师的回答,让我突然明白初读文章时的茫然来自哪里,原来我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文章,而没有走进去.其实我们用手中的画笔也是表达一种思想,而画笔就是我们的语言,画就是我们的文章.如果我们画完画,而没有欣赏画的人,那画也就不够完整了.

何:我是说古人开始认为语言万能,所以有赋这种文体,不厌其烦,一篇赋的注可以多达三、四百条,后来才发现可以用传神,用言外象外,用少少许胜多多许的办法,使文字更简练,更富表现力。


■章超

问题:怎么样更好得去了解作者通过文字的想表达的东西?

老师回答:从文本主义去了解,就应该熟读课文。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了解文学作品要表达的东西,还应该了解作者的身平,背景等情况,再去结合作品这样就能的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了。

自己看法: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看到作品,就像古人说的那样“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多读就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了,这是一点,但这也许是表面的东西,比较肤浅,并不能真正理解它所含的思绪。这是直接从文本中取意,更多要从作品的背后去体会,就像历史一样不光光从正史去解读历史,还要适当的去参考一些野史。这样我们就应该从作品产生的大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和他所处的生活地位等出发去了解,去解读,这样就能从抽象的文字语言中解读出作者具像的思想过程。然后再把作品放到它处的时代,看看它所折射出的意义,这样的话我们就接近了作者,想当然的我们也就较好的理解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的那些东西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303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