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课堂交流(七)
【时间:2007/6/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6061 次】

(绘画042班)

■竹建锋

问题:谈谈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两篇文章中作者所表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遇到挫折时所采取怎么样的态度.

老师:《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同年十月作者又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后赤壁赋》.《赤壁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赤壁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文章所表现的喜怒哀乐其实都是作者内心世界和复杂感情的如实反映。当作者抒发哀怨时,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态度,但他并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能够主动地从消极状态下脱离出来,这种豁达乐观的态度给文章赋予了积极进取超观的精神,给文章笼罩了一层豪迈的感情色彩.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当用理智的乐观的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而不应该选择逃避,消极的卤莽的低沉的去躲避.

何:好象不是这样的,我记得你问前后《赤壁赋》表现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何不同,我回答说前后《赤壁赋》写作时间仅相差三个月,人生观、价值观哪会这么快说变就变的。


■杨雅怡

问:在《蜀道难》一文中有两句话“问君西游何时还?”以及“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君、尔”指的是谁,是不是指友人?这样写是为可友人旅途的安全着想吗?

老师答:从古至今有很多的这两个字的意思的解释,有人指皇帝,有人指友人,也有不少人指过路游客,但这这种特定的指向是不科学的,作者没有把人物定为某种人正是他的特别之处,不同的读者可以对其做不同的理解。文学的学习不是考古,古人在文章中的用词也不会有特定的含义,如果一定要把某个字或者词限定在一定的含义中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述:老师的说法很有道理,在课本中课后的解释是把本诗理解为李白为友人王炎所作的,所以其中的君和尔也就是指友人,这首诗便成了一首送别诗了,意在规劝王炎勿久留蜀地,早归长安,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在当时动荡的社会里,作者李白已经预感到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场政治浩劫,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安史之乱。他对于当下或者不久以后的时局放心不下。虽然这首诗没有刻意在其中隐藏着对国事危殆的担忧,但由于对蜀道艰险的细致描述,不得不使人联想到政治的不稳定以及老百姓生活上的不安全感。如果君和尔是指帝王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把这诗当做是诗人李白忧国忧民之作,他对“君”的规劝,规劝他蜀道之艰险高峻、峥嵘崔嵬,也正是规劝帝王在乱世之后必然会遇到令皇帝感到头痛难以解决的局面,政权难以保住甚至会丢失性命,如果不小心处理国家大事任其随意发展,自己只懂得寻欢作乐,那等来的就是杀身之祸!李白多次感叹蜀道之难,暗示了事件的严重性!当然,君和尔更能指代行人,这是最普通平常的理解,因为李白去蜀道,不可能沿路上没有一个游人,这篇文章也很可能只是一篇普通的游记,李白写它也单纯地为了描述蜀道的多险,抒发了它不可被攀越的凛然气势。

阅读文学的时候,特别是古文,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的理解就能造就不同的古文,现在有三个比较常见的理解,可能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看法,但每个都很有道理,都能完全将《蜀道难》的含义呈现给大家。如果一味追求一个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思维方法,那证明了文章的失败性。更可怜的是,这个唯一的看法与作者的真正意图背离,那作者的作品完全就变成了败笔。我们应该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文章,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想法,但只要有自身的体会就一样达到了作品产生的意图了。


■娄红

问题:孔子一贯强调“仁爱之心”,而仁爱之心是一切高尚品格的根本,仁慈、诚信、宽容、谦和等美德均由此派生。当代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赞同,是否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何老师的回答:在当代没人说不赞同,持反对态度,基本上大家口头没有这样的表达,只是因为实际行动去做到不容易。虽然生存在这个社会每个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而且也不受人掌控,但是不管时代如何的变迁,一个个体要融入复杂的社会,并希望自己事业有成、多做贡献,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仁慈、诚信、宽容、谦和等美德均由孔子的“仁爱之心”所派生,人类只会坚持提倡这样的修养,来提升自己各方面,因此仁爱之心的境界高无止境,也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我的看法:现在这个社会,一个人的文化地位提高了并不代表他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就提高了,比如随地乱扔东西这个现象,没文化地位的人这样做,有文化地位的人也一样会这样做,但是如果换成素质修养高的人就不会这样,甚至会去捡起来丢进垃圾筒。再比如车站里,如果你看见一位老大妈很辛苦的提着大包小包,走过去帮忙,她不但会防着你,而且可能把你当作不怀好意的人。刚开始我觉得它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甚至有时候我会怀疑的问自己,难道我所学的“仁爱之心”到了这个时代就被当作废纸一张么?虽然孔子的思想见解充满真知灼见,且言简意赅,并且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广泛传诵,大多成为志士仁人牢记遵信的格言,但为什么人们虽然知道“仁爱之心”的存在,可还是让人和人的相处变的那么的陌生。我想正是何老师所说的一样,如果真的去做反而是不容易的。毕竟你看到这个苹果,并不代表你把它吃掉了。因此何老师的看法我非常赞同。


■陈奋丰

问题--“为什么说蒙娜丽莎的眼睛是少妇的?”少妇的眼睛怎么理解呢?

何老师的回答:这只能说是熊秉明先生的个人见解,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我的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当一位欣赏者面对一幅画的时候肯定是根据画面的内容给它下一个定义的,我们说那人的眼神像什么,有时也都可以从画面中解读出来的。在《看蒙娜丽莎看》中,他提到了"她有少女的诱惑和少妇的诱惑。”在文中也描写了她怎样表现诱惑的,但最后就下了一个定义说她是少妇的眼睛,这似乎不是那么的恰当,也许我过于偏激,钻牛角尖了,太注重局部了,但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知道别人会怎么以为。

何:你应该把同学的意见也介绍进来。当你提问时,你旁边的同学首先发表意见,认为这就如同你们画画一样,偶然的一笔,没有什么大的深意。我的回答是,你们应该看看关于作者熊秉明先生的介绍,看看他写的书,就会知道他是一个很严谨的人,绝不会信手乱写。至于少妇的眼睛,那是他看画时的感受,这种感受很难用语言说的再清楚,因为语言的功能终究是有限的(我好象还介绍了“言不尽意”的文学理论),否则就不需要再有绘画等别种艺术了。这些话,我觉得你没有认真做记录,所以转述不出来。

关于熊秉明先生,你们可以看我网站上这个教案: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459


■朱陈城

问题: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如何层层深入的突现主题的?对张养浩写这篇文章又是如何看的?

老师回答:张养浩是个直爽的人,写作喜欢直截了当,好就好在直接,痛快,骂王孙为老百姓看待。

我的回答:前三句写潼关的险要形势,中间四句正面抒发怀古之意、兴亡之感,末两句对怀古之意再作深化,揭示历史规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是一个很直的人,曾上疏批评时政,遭遇遁去。很多作品对民间疾苦都表示很深切的同情!一方面流露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学士纵情山水、隐逸森林的内心渴望;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宽大胸怀。所以,性格直爽的他,选择了归隐。我觉的张羊浩最后选择归隐是正确的,图个清净!

何:我当时不是这样回答的,我是说这样短的一首小曲,哪有什么“层层深入突现主题”,应该说是直截了当地就说出主题了。所以你这个问题不够好,我没有多少话好说,靠你自己想办法了。

朱陈城:老师,我对您的的评语不是很赞同,这篇曲的确很短,但我认为它的主题,也就是作者最想要说的,是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篇曲的前三句写潼关的险要形势,是写景;中间四句瞻望历史古都,正面抒发怀古之意、兴亡之感,由景转情;末两句对怀古之意再作深化。我想,就是这样层层表现主题的。张养浩这首曲子铸辞精当,的确每句紧扣主题,但我认为它还是一步一步的,层层加深。这就是我的观点,我也承认我的问题没问好,可我也不怎么完全赞同您的看法。也许您又要说,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呵

何:其实我的意见,当场就对你提出,而且要求你们把不同意见也写进正式作业,为什么要等到我写了评语再来说呢?我的作业要求第三部分就是要写你对老师课堂回答的意见的,而不是等我现在写了评语再来说。


■章静静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有一句话是:地坛里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句话与鲁迅的<<秋夜>>中的:我家后园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形式上相类似.请问史铁生的这一句与鲁迅那一句的区别?

老师回答:史铁生这句话很简单,纯粹的一句话.是语文中常用的重叠形式而已.鲁迅在<<秋夜>>里的那句话,在鲁迅之前没有人说过,是第一个.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就不同了."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的用法是很技巧的,引起了喧哗,有人说这句话是堕入恶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恶搞.<<秋夜>>这句话是很诗意的和全文的整体文章天衣无缝,妙不可言,可谓是空前绝后.

个人想法:同意老师的说法,对于鲁迅的这句话历来就有很多的争议。不少人都致力于从这句话中发掘种种微言大义,弄得《秋夜》的开头高深莫测。其实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人说鲁迅是孤独的,我觉的是,这样的一个大师,他身上承载太多的东西。许多人看他也不从平凡人的角度去看,他的思想,爱情,家庭,文章,语言,都拿来细心研究,找出一点蛛丝马迹就乐的半天,为这个还衍繁出一堆的专门已研究他为出名利益的人。说到底就这么一句话,网上去能表达出如此多的意思,在当今社会可以体验出炒作的厉害,也许,鲁迅只是想了很简单的重叠,来压韵罢了,转念一想,这句话,这种形式也只有出现在鲁迅的文章里才能有如此大的反应,也许先前有许多人写过,(最容易出现在小孩身上)但人们却从不以为然罢了。但是不能否定这句话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也就是因为是鲁迅写的,在那样完美的文章里有了这样一句话才显的着话的分量。正如老师说的,他是妙不可言,可谓是空前绝后.


■朱艳飞

问题:请问您是怎样欣赏诗的?

老师:这个问题提的不好,最好改为“应该怎样欣赏诗歌”(但如果那样也太大,可以作一次专题讲座,而不适合当作一个问答题),那么我大概会让你回顾我讲过的文学四环节理论。现在你问到我是怎样欣赏的,就成了一个非常私人化的问题,文学欣赏肯定要调动欣赏者个人的经验,这样我就会讲到我个人经历方面的事情去。而且,给你写评语我尽量控制着不去展开,结果也说了这么多,那么你作为一次期中考试作业,写的是否太少了点?作业正文少于老师评语,总是不正常的。其实我讲我的个人经历,你也完全可以讲你的人生经历,以及阅历(就是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将决定你欣赏诗歌的方式。我当时回答你,诗歌欣赏当然有一些可操作的技术性的层面,比如格律、用词、修辞等等,但是我们教材用主题编单元,强调了社会人生什么的,我们时间又少,就不能讲这些内容了。至于问到我本人,我说欣赏是要靠感觉的,而我的思维方式偏重于理性,形象思维较弱,于是讲到我当年学画因为弱于形象思维而终于学不成等等。看来你是没有认真做记录,我讲的虽然是学画,和诗歌欣赏也是有关系的,诗歌是语言艺术,艺术有共同的东西,我要求你们的作业有第三部分,就是听了老师回答后你有什么想法,那么难道不能启发你诗歌欣赏要有形象思维,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吗?我讲了那么多,你怎么会没东西写呢?还有,我在上课中一再介绍文学四环节理论,虽然没有直接给你们分析过具体的一首诗歌,但是分析过苏轼的《赤壁赋》吧?欣赏诗歌也是同样,从社会背景、作者经历等等入手,只是诗歌欣赏更要强调直觉,感觉是每个人都不同的,所以不会有标准答案。写到这里,我觉得我是在做考试题了,而你的三言两语很像是老师做评语呀!

朱艳飞:谢谢老师的回答。不错,我也觉得题目应该改为“应该怎样欣赏诗歌”。除去“从一些可操作的技术性的层面”去欣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从感性出发(与老师看法相同),最初用感性思维直接去体会诗歌中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一首诗歌它表达的是喜、是悲、是愁、是苦、还是某些复杂的情感?我个人非常喜爱读诗歌,往往被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所打动,诗歌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符号的变化,每一次情感的涨落,都如同舞台上动情演绎的戏剧演员的一颦一笑那样牵动人心。我感叹诗人如何将那么美妙的词语用到了诗中,又那么完美的表达出了个人的情感。这些都是感性的,我们没法去解释什么,只有用我们的心去想,去回味。

对于绘画与欣赏诗歌。他们同样是艺术。感性思维是艺术家的生命力的源泉,同样也是诗人的生命力的源泉,我无论作画还是欣赏画,都偏于感性。偶尔感性思维被堵塞,变得很迟钝。看着一幅画就发呆了,思维不知道飘向哪里了。对于一首诗歌,同样的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如何解释这一状况?对我来说是瞬间性的“物我一体”了。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优美、抒情。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的融入到了康桥美丽的景致之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在诗中写的一些美丽的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这些我只能用心醉来形容。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依依不舍、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与憧憬。我把它当作一首美丽的钢琴曲。

何:好,这样就好了。欣赏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李燕青

问:屈原投江自杀的行为是否可取?

老师答:对于古人的行为我们是不能非议,论是不是爱国,我们现代人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问题,根本是想象不到当时他们的处境和压力。象屈原那些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坚强的活下来或者下决心死都是很不容易的。无道有非常难言之哀,当时,屈原是为楚王效劳的,但由于楚王受奸人调拨而听不进忠臣的进谏,屈原的报国之心难以舒展,因此他选择了投江自杀。我们不看这种具体的做法:自杀。屈原的民族精神,他们的行为是一点点长期积累起来的。屈原是很久前就认为没有天下就没有国家的概念,这种中国观念是屈原第一个提出来的,他是了不起的,是伟大的。

述:无论是何等的英雄,在道德、精神、功业等诸多方面总、有可取之处,关键是否被理解或认同。那怎样认识人的价值呢?在我认为,屈原是死的其所,他投江2000多年,但仍受人们的敬仰,永垂史册。曾记得共产主义领袖季米洛夫说过:在死后不活在人们心理的人,等于没活过。当祖国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祖国死,这样的死是伟大的。而屈原则做到拉这一点,他没白活,因此,他是死的有价值的。其实,生命长短不要紧,要紧的是生命的意义。裴多斐有这么一句: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更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吴蓓蕾

问题:有人说,‘恋爱就像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它总是在诱惑你,但真正吃的时候却辣的你痛不欲生,后悔莫及,发誓永不再吃;然而辣劲刚过,你又对它朝思暮想;恋爱就像VCD,盗版总比正版流行;恋爱就像喝茶,倒掉的都是茶,喝下去的都是水,但你从不承认自己喝的是白开水,却总是吹嘘自己喝的茶有多么多么名贵……’每个人对于恋爱关于爱情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那么在我们现代,在快餐爱情盛行的当代,老师对以上这两句话又何看法?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现代爱情观?

老师回答:那是人家有感而发的语言,我们不能对它作评价。

(同学插问:你对于现在的婚姻,满意么?如果现在有份你满意的爱情放在你面前,你该作何选择?)

老师回答:……在我们当时那个年代婚姻并没有多少的自由选择,如果真的可以的话,我想我会跳出围城。

问题感受: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怎样的现代爱情观,这个问题何老师并没有作出一个正面的回答。但是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每个人对于爱情都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其实所谓爱情,也就是男女两性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真挚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情感。既然是终生伴侣,那么我想双方应该在相处的过程中感觉到轻松和愉快。就像现在有些人为了取悦于对方,去买昂贵的首饰、衣服等,而自己则在后来的日子里勒紧了裤腰带,我想这完全是没必要的。何老师说的好!‘礼物不应成为男人的负担,礼物本来的含义就只是一种原始的情义。’

何:我只是引用钱钟书的话说婚姻像围城,外面的人想冲进去,里面的人想冲出来。而且,作为考试,你的问题不应该游离于教材,本来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结合《麦琪的礼物》这篇课文来谈的。


■李观涛

问:在课文导读上,说观点的提出受当时的思想和时代背景的约束,那么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是源于何因呢?若在当今孟子会有什么样的观点呢?

老师答:这个我不赞成用现在的眼光来要求古人。在我博客上朱子语录的研究中也有所提及。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古代的读书人治理国家自然也不能通过搞阶级斗争来实现政治理想,而是游说于各诸侯国国君,使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来治理国家。

述:何老师的回答中提到“王道”和“霸道”一词仅有些会意,我对《孟子》为题的提问也使我想对孟子作大略的了解。详查有关网络提供的资源和有关孟子书本资料中获悉,孟子所谓的王道,就是圣王皇帝实施的治国之道,主要是以德治国,以德服人服天下。以道德仁义为教化基础,实现国家的治理。而霸道是霸主实施的治国之道,通过暴力强制,威慑以力,以强制暴力为手段实现国家的治理。孟子游说各国君主,就一直宣扬这一主张:实行以仁义道德为前提基础的圣王之道,只有圣王才使天下归心。因为“内圣者以德配天,即可外王。”因此在当时较动乱的年代劝说一些君主自觉的从依靠武力的霸主转为仁义道德的圣王之道,向圣人看齐就行了。当时孟子的这一观点也有碰壁被拒绝,但总结我国治国历史,大多数的君王在取得政权后还是会坚持、接受实行这一观点。并且历代统治者为了显示王道,都强调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以道德为标准,即道德水准的高低反映一个人的统治地位。这也被历代政治家所坚持的观点,也是人民所赞同的。在当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政府也宣言以德治国,从中不无看出孔孟之道对当今当事的影响意义了。我想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治理上就应是以德为主,以法为辅助的治理理念。

评:能够通过这次问答弄清“王道”和“霸道”的概念,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收获。我的博客还没有开始做,我说的是我的个人网站,“诸子”不是“朱子”,我指的是这篇文章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107


■尹星

问题:苏轼在官场上不得志为什么不辞官隐退?

老师回答:在古代读书人把当官当作第一志愿,报效国家是毕生愿望,当官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

总结:苏轼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位进士出身的文豪,是很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点事的,而且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在这么一个社会历史背景下爱国之志心中又有怎样的抱负呢?虽然他可能由于作诗不慎,或出言直率,一再被他地政敌们抓住把柄大做文章,使得他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贬嘀中度过的,宋仁宗在殿试后说过他是宰相之才,但却无首辅之运,总不得重用,但他为官之处,体恤民情,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戴和热爱。而且我们知道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我觉得正是他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使得他能带着一颗受尽打击却仍以报效朝廷为己任的心走到最后,另一方面原因,从我查阅的资料上看,苏轼天生就是乐观主义者,所以,对苏轼来讲,命运的起落只是人生之平常,久而久之,苏轼练就了一颗非同寻常的平常心,他永远以一份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一切正如他的词句那样: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我对于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足请指正。


■陈少卉

问:罗敷是不是烈女?

老师答:罗敷并不是烈女,烈女这个概念在汉代还没有产生!罗敷并没有具备烈女的条件,她只是比较聪慧,罗敷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更多的是代指美女,比如《孔雀东南飞》里面就有用罗敷这个名字代指贤惠美丽的女子!

何:这个问题,我回答了以后立刻就踌躇,因为我对汉代有没有“烈女”这个概念也还不能十分确定,只知道网上说的汉代的《烈女传》其实是《列女传》之误,但这仍不能证明汉代没有“烈女”的概念,真是说有容易说无难呀!!你去网上查一查,到底汉代有没有“烈女”这个叫法。

陈少卉:所谓烈女网上称——烈女,即在那些封建历史里,必须做到三贞九烈,被那些所谓的贞操、节烈,无形的枷锁给牢牢锁住的妇女。而罗敷最早出现于《陌上桑》.罗敷常用来作为汉代美女名,但是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鲁国人秋胡,娶妻五日,离家游宦,身致高位,五年乃归。将至家,见一美妇人采桑于路旁,便下车调戏,说是“力桑不如逢国卿”(采桑养蚕不如遇上个做大官的情人),遭到采桑女的断然拒绝。回家后,与妻相见,发现原来就是那采桑女。其妻鄙夷丈夫的为人,竟投河死。如果按这个说法那么罗敷应该不仅仅是美女也是列女!

何:哈哈,罗敷怎么可能是“列女”,“列”是“列位”的意思,就是为各位女子们立传啦,当然这些女子不是一般女子,起码也是才女、奇女子,但不是“烈女”。


■龚静

问题:为何晏几道的词《临江仙》里的绝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在翁宏《春残》里面没有成为名句,但本词影响却远出原句?

老师回答:文学史上这种例子很多,很多诗词在一首诗里并没有起到点睛之笔,而在另一首诗里却成为绝句。这既是一种偶然,但更重要的是晏几道把“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首词运用的恰到好处;他把这首词放在了一个恰当的位置,比如说同样一句词,如果放在一首诗里面;使它的前后转折关系呼应的恰如其分,并且很妙的点出它的思想,烘托出它的意境。那么这就起到了原来诗中所没有的作用,成为名句也是很自然的事。

个人看法:我同意何老师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931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