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课堂交流(五)
【时间:2007/6/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7016 次】

(视传04班)

■陈佳美

上课的时候我的问题是苏轼的《江城子》中的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十年,作者是为了诗词的压韵还是确实这首诗是在十年后写的,老师的回答是苏轼是个重感情的人,这从他的诗里并不难看出来,在我的印象中苏轼的诗一直以豪放派为主,是对妻子的思念使他变得如此多愁善感吗,继而改变风格的吗?其实我想问的是在他妻子死后的十年里在苏轼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当时是什么样的政治背景呢?

何:没有把我的回答记完整。


■韩凝

第八章《翠翠》这篇文章具有唯美的湘西情结,情感纯真、质朴、深厚。沈从文本人的性格与他的文风及传达的思想内涵存在着哪些相关性。现在人们阅读沈从文,对于这个时代,有怎样的意义?当时沈从文经历了他所说的“不合时宜”的时代(文革),游历在现代之外,虽然现在这个时代的包容性较强,你觉得现代人们能抓住作者所寄寓的内涵吗?他想传达的思想,和现在所提倡的时代精神相接近吗?或者说我们当代人的心灵中是否需要有对这样一个精神方向的渴慕

老师答:虽然有古朴的文风,但是与时代不合时宜,仿佛倒退到原始纯朴的社会中去了.

我觉得沈从文的文章远离政治,不受时空的羁绊,有着永恒的审美价值。他的文章蕴涵着泥土的气息,纯然原始的粗旷,和丰富人性里渗透的细腻。沈从文的性情内向,凝固。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只能说自己的文章是不合时宜。做为作家,才思丰富,做为一个人,他是隐忍而仿若软弱的。他是一个唯美的人,理想主义,善良、含情、微笑地看这个世界,情感纯挚。他温和的处世,温和的微笑,内心却是那么有韧性,有力度,固执地坚持着他所信奉的美好的无政治语言的世界。他的文章也如同他的性格一样,是纯粹而深厚且饱含温情的。画家黄永玉曾这样评价他的表叔:“他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屈服的人。”可见他对于理想的坚持。然而他却在那个时代的逼迫下与他所钟情的文学告别,以他的隐忍长期地从事着文物工作,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处世中庸却坚守内心的人。他的湘西情结与时代精神的需要在当时是矛盾的,他的文学道路上的行走是特例独行的,而他又是困惑的和被抑制的,他是无政府主义的自由作家,而却因为“不合时宜”,使他信奉理想主义的创作原则受到挑战,他也无法再像从前那样,继续笔耕了。他的文章追求生命之美,主张人与自然的交融、契合,为记忆所吸引,尊重记忆,将生命的形貌凝于纸端,而他文章所具有的特质,恰是这个注重功利,心灵浮游于虚空的时代所缺乏的,他的文章,予人心灵降落之所,给人们寻找信仰的方向些微鸣响,为这个时代有些疲惫的人们抖落些浮尘。人们也需要这样的语言来唤醒那些我们认为简单的纯粹,良善,包容与关乎自我记忆的那份乡情,其实也就是人们心中初源的美好人性。也许,因为时代的远离和巨大的差异性,便有了文章的魅力所在吧。而因此也透射出当下时代所缺失的与改变的,弥补了一些现在缺失的语句。

何:我不止说了这么一句话吧?我还说现在大家看重这篇小说,教材也选入这篇小说,显然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缺失了这种淳朴的风俗(我好象还用了一句“古风之不存也久矣”),但是我认为一个社会发展了就是发展了,不会因为人们的愿望而倒退回去的。记不清这些话是不是针对你的提问说的,你再想想看。


■靳晓曼

问题:钱钟书在《吃饭》中讲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既吃饭和吃菜。这里我想请老师就社会人生方面挖掘里面更深层的意思!

老师答:钱钟书的文章其实没有太深的意思,他只是针对生活中美或丑的现象有感而发,释放了自己的情感既罢。他的白话文字面有点难懂,看似深奥的文章其实说的就是现实中稀松平常的道理。但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出他学识渊博,字里行间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做学问一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是个含笑谈真理的人。

个人领会:在老师回答之前我对这篇文章不太理解,里面讲到音乐烹调,把吃菜比喻成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并不在于女人,这些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但是我还是觉得字面背后更藏着什么真理。既然老师说了钱钟书的文章没有什么太过于深奥的含义,那就不钻牛角尖了。倒是使我对社会其他方面譬如吃饭一类的现象有了新的认识。钱老拿讨阔老的小姐来说明吃饭,我这里且把这个现象说的更世俗化些,小姐跟了阔老,其目的是为了吃菜,但是不是这个菜就是随便哪个漂亮小姐就吃得?答案是否定的,如今社会对道德定义的越来越复杂,阔佬征婚广告层出不穷,条件是前无古人的新鲜与苛刻,连一位知名经济学家也发出当今社会处女也是一种经济的感慨。或许这也是一种吃饭态度吧,正如餐桌前每人点名要自己喜欢的菜,这样才能构成一顿和谐愉悦的饭局,哪怕是各怀心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目的达到也!由吃饭态度看人生态度,我们没理由去否定一个人的生存状态,老师在回答前面同学问题时说过一句话的对错只能把它放在特定的语意环境中去分析,那么我们在批判有些人在选择“吃菜”之前也要分析他所处的环境,然后再说也不晚!


■陈佳

何老师,您好!何老师上的《陌上桑》虽然离现在已经隔了好几个礼拜了,但是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印象深刻!这首诗歌采用“桑林”为背景,经过何老师讲解和查阅些相关资料,我才发现发生在“桑林”的故事其实是非常多的,而且在各个时代所蕴涵的意义也各不相同,经过历史的变迁,文化的融合,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就非常深厚。而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正是“开放与道德伦理约束”矛盾并存的时候,因此这个故事我觉得也是非常令人深思的。《陌上桑》它选自汉武帝时期的音乐机关——汉乐府。从书本上得知他负责采集民间歌辞。那么,在汉代以前也有专门的音乐机关吗?又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以及世人是怎么把这些民间歌辞收集记录下来的呢?

我的观点:以前应该有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优秀民间故事流传下来了。至于什么时候,我想是很久以前吧,自己说不来,还有那些民间诗辞歌赋,应该是有专门的人有收集的,像某某人文集什么的,那些名人的诗辞,帝王将相的,我想应该有史官会负责记载吧!但是,全不全,就很难保证了,而且特别是像那些不是很出名的才子学者就更不用说了。

老师回答:在汉代以前是没有专门的音乐机关的,这种音乐机关也是从汉代才兴起的。虽然没有专门的机构收集,但是也有个人收集的。如“孔子”就有收集。诗辞是应该很早就兴起了的,从先秦文化史乃至上古时代神话开始,历经三代,大概也有几万年了。以前大多是靠口耳相传收集的,因此,这样的收集方式会使很多优秀的诗辞故事遗失。

附:我提问题时有说到,看过那么多发生在以“桑林”为背景的爱情故事后,我觉得《陌上桑》里的女主角机智的处理问题方式,以及作者对罗敷外观的描写角度和在当时那种矛盾的社会背景下的拿捏有度的描写,都是我很欣赏的,因此这篇文章里诗人塑造的这个理想化的女主角形象是我最喜欢的。

老师说到不喜欢罗敷,原因有二:第一,老师认为罗敷穿的那么好出现在桑林附近路上有作秀的嫌疑。第二,既然“女人为悦己者容”,那么就应该呆在家里。出去穿的那么好又出现在贫困的地方,吸引大家注意,当有喜欢他的人出现(就是那使君),罗敷又义正严词的拒绝,与她的行为很不符。因此,老师不喜欢她。不过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作秀——这种穿着与当时祭祀活动相符,因此穿成这样不奇怪。其实也是上古时代遗风,开放的风气,男女自由交往,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即“桑林”节日的的延续。还有她的义正严词的说辞正是当时秦代以来道德伦理观的约束的表现。这两种社会观念被作者看似矛盾又统一的在描写罗敷的身上体现出来。

以上是我的些个人观点及老师观点的总结,有不适之处还请老师指点。


■叶群峰

我想问的是有关第八章的长恨歌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杨玉环本是寿王妃,乃玄宗之媳,可因玄宗垂涎其美色并占为己有。所以他们之间的爱情应该是一场不伦之恋,那么从这首来看,作者是怎么看待这段畸恋,并到底对男女主人公作何评价的呢?谢谢!

老师答:白居易的意图是很清楚的.他是要赞美这一段人间的婚姻.天上人间的这样一段爱情.所以他回避了很多问题.”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他把寿王妃的事实就用这样这样一句话轻轻的抹掉了.为什么抹掉?因为你要把它写进来,那么后面就没法写了.又怎么来写这么一段纯真的感情呢!这个应该很清楚,白居易这一篇的主题跟他的新乐府诗象《卖炭翁》之类的完全不同。他不是站在一个阶级揭露的角度。当然他也没有无视历史,但是他这首诗很长,随着这个情节的发展他对于两个人物不断的提炼提纯,进化。怎么样提纯呢?一个就是回避;一个就是逐步逐步随着情节发展:皇帝的身份变了、皇帝不再是皇帝了,皇帝变成了普通人,而杨玉环变成一个仙女。这样把原来的身份都转化掉了。这样就为后面这样一段感天感地的天上人间的爱情扫清了障碍。他把前面可能形成的障碍的,比如说是皇帝的话,红颜祸水,后来它已经不是了,这样就无可非议了,所以说这一首诗因为是长诗就不一样。长诗就有一种曲折。他的情节,他的人物的性格他的主题,他的前后都会有变化。随着这个发展都有变化。但是最后变化的方向来看,他不断的提纯,我们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听长生殿的故事呢?不是因为是皇帝,更不是什么安史之乱。我们普通老百姓脑子里没有这些东西。喜欢听就是因为把它当前一个非常美的爱情故事。

我的看法:我们都知道白居易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往往写的通俗而有真实.并且还带有批判的成分.而这首新乐府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全诗笼罩着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把一段本为世人所不齿的不伦之恋描绘成一段感天动地的凄婉缠绵的爱情故事!以前喜欢历史的我实在反感李杨的爱情!在我的眼中,唐玄宗是一个贪图美色,为了美色耽误国事的昏君。而杨玉环则是一个水性扬花,贪图权势的妇人。可是读了这首诗,使我不得不为之感动,我甚至有点羡慕诗中所描绘的那种天上人间致死不渝的爱情。我以前不该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这段爱情。其实,世人的看法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只要爱的轰轰烈烈就足够了。爱情本来就是没有绝对的道理可言,它会变盲目,会变冲动,甚至会违反伦理道德。可是这些对恋爱的两个人来说都不再重要了!当然也只有他们自己才有资格评判这份感情是否值得!而对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实在不可妄加非议!

何:《长恨歌》不属于新乐府诗,一般称之为长篇叙事诗或长篇歌行。


■陈琼

提问:何老师,您好!我想就《看蒙娜丽莎看》来问老师一个问题,这片文章是写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又叫做《最后的笑容》,这一世界著名的作品的精华“微笑”在此问中似乎变成了对蒙娜丽莎的看的衬托。是否有违背达芬奇本意,作者熊秉明作为一位艺术家的身份,取题为《我看蒙娜丽莎看》似乎更为点题一些?请老师帮我解开这一疑问!

师答:这课是我们这本书里最难讲的一课也是和我们这专业唯一保持着联系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最后一单元时考虑到你们的专业是否会要求我选择这篇来讲,这篇课文的作者熊秉明本身是一个艺术家,雕塑家,他的半生是定居在法国巴黎,经常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当他去世的时候,在巴黎引起非常大的反响,朋友们撰文说:“巴黎都暗淡了”。所以说他是受到了巴黎——这个艺术之都的人们充分的评价。所以我们同学对这片文章要有所不理解的话我们尽量怀疑自己而不是去怀疑这么伟大的一个艺术家。我们相信他没有错的。“看蒙娜丽莎看”是动宾短语,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为什么没有主语?这恰恰是这片作品的良苦用心,熊秉明先生面对着这副画,他要写出他在这副画面前的观感,同时他希望引导着我们,吸引着大家,随着他一起来进入这一观感,所以这个“看”既是熊秉明他又希望是更多的读他这个文章的人都能够跟着他来这样看,所以加上“我”就不好了。就像文学作品你给他落实了某一个人,它的价值就削弱了。那么你说它跟这副画的精神反了,我没有听清楚这个说法,即使真的是反了也没有关系,为什么呢?熊秉明先生这片文章显然没有放到我们文学作品的源泉来写的,我们同学在欣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开始写作的过程就像音乐中的一种理论叫做“二度创作”,因为一首歌写在纸上你光看是不行的,你必须要唱,你唱你就是参与了创作,而且一首歌不同的歌唱家他可以唱出不同的风格来,他也有创作,所以我们看,我们在观看画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进入了一种创作,这种创作可能符合大师的本意,也可能不符合大师的本意终究两百年了,两百年后的人怎么可能跟两百年前的人的思想保持一致呢?那说明时代没有发展了不是吗?

我的看法:听了老师的一番话顿时茅塞顿开,之前太过执着于追求事物的本身的价值,总认为书中写的达芬奇是否真是大师本人的原形,对于到底是世人眼里的微笑更精华,还是作者眼中的眼神更震撼,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我。听完老师的回答,对这片文章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虽然还没有完全明白作者的所有感受,蒙娜丽莎是享誉世界的名画,对于名画自然少不了人们的关注,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而作者能发现世人认为的神秘微笑背后这副画更大的精髓,被世人所崇尚的微笑也在瞬间变成了对眼神的衬托。无疑的说明了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似乎世人都看到了微笑的神秘,而遗漏了眼神的传神,这片文章的确起到了点醒的作用。毕竟是两百年的差距,谁也说不好大师当初的对这副画的用意何在,而作者自己对这副画独特的见解,让我们不禁去重新面对这副画的重要价值。相信看了这片文章后会让同学们对这一文章有一种新的认识。最后希望老师能在讲到最后一单元的时候着重讲一下这片对于我们专业有着直接挂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大师的文采。

何:这个问题比较有难度,但你对老师回答的理解以及自己后来的想法都比较到位。


■梁兰

我的提问:第六章的《枕中记》讲的是“黄粱一梦”的故事,作者想表达的是仕途险恶,人生富贵如过眼云烟的思想。但是人活一世,短短数十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理因努力奋斗,无论成功与否,总算也对得起自己。而此文作者由于仕途不顺而在逃避现实,用富贵如过眼云烟来欺骗自己,对于热血青年追求梦想不是有一些影响在里面吗?

老师的回答:我们不能要求每一篇文章都要全方位的来承担社会教育重担,它在某一个方面就是给那些热衷与一些个身外之物,一些个功名利禄这样的人当头一棒这就够了,至于热血青年一代应该怎么办?那由其他人的文章来反映;事实上文章这么多,我们不能要求一篇文章全都概括;当然人不可能什么都会的,试问人类的进步,人类的分工,都能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说我们不能太苛求。

我的想法:因为热血青年毕竟还是青年,还是处于学习发展的阶段,思想观念还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各个方面的影响,比如89年的大学生暴动,而且现金这个时代,不论是受的教育还是接触的人或事物也是各式各样的,所以我觉得不同的作者写的不同文章就会对热血青年的思想行为多少都会有些好的或者坏的方面的影响;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发现自己是有点苛求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作者不论身受何种遭遇,也应该结合现实,下笔之前要反复斟酌再写文章,因为不同的人群看文章会有不一样的影响。单方面是我个人过于苛求,其他的原因就是社会现实如此。

何:读书的正确方法,不是求全责备,而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样就会有比较多的收获,而且锻炼了鉴别的能力。还有,你从哪里听说89年大学生暴动呀?

梁兰:何老师,我是在网上看来的。我以后会纠正自己的读书方法的。谢谢老师的提示。


■盛秋萍

老师:我想问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流行歌曲与民族歌曲的关系?第二、中文与英语(外语)到底如何取舍?

老师答:流行歌曲是中国的传统,最早于台湾的一次活动中当众摔了代表西方的可口可乐,开始了中国的传统流行唱法。

我说:我一直把流行歌曲认为是西方的。

老师:其实西方的唱法是一种仿效钢铁般的唱法,它们认为这才是西方的民族歌曲,追求律正的音律唱法,而不是想流行歌曲人性化的声音是情到深处的发声,正如竹不如肉,意思讲的正是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如人发出的音律。所以说:将来唱法的走向趋势是由人性化的唱法流行歌曲来引领。

我:通过老师的解答让我了解了很多,知道了今天的流行歌曲就相当于宋词、元曲;流行歌曲也将来会流传下来,永恒的主题是人情,很高的理唱起来不好听,而人情是永久的。

我问:现在小孩从小就学英语,学会的第一句话是“dadi”,而不是“爸爸”;我曾在课堂上听老师您讲过,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存亡的关键,只有拥有共同的语言的民族才能团结,才能不被打败。我想问的问题正是关于这个,我不并反对学外语,但这两者的主次我们现代的家长好象并没有引起注意,盲目的重洋媚外……而这也让我联想到中国的设计的前途,现在社会上随处可见的设计大都是模仿外国,包括中国的建筑设计,最典型的是上海的一些建筑设计,有严重的抄袭欧美,抛弃了中国的传统元素、纹样。这可以从中国现流传下来的手工艺、装饰品等看出古代很多精美的手工艺已失传了。这失传的原因很值得人们去思考。我知道这不管是设计界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民族面临的考验。我究竟如何来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顶峰,来引领设计界、引领世界潮流。

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意见!


■李佐隆

我的提问: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中,我一直有个疑问,当时的明代,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杜十娘已经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她完全可以用她的财产做做生意,即使不做生意,她也可以过的很好,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怒沉百宝箱的结局呢?是因为悲剧的需要还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封建大男子主义思想呢?

老师的回答:因为十娘和李甲的价值观不一样.杜十娘更注重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残酷的现实摆在她面前后,她觉得空有这些金银财宝没有用了;而李甲和她不一样,他更看中物质,重利轻感情.所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2个人的价值观不同.


■陈文瑾

提问:请问老师,大同社会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小康社会独亲其亲,独子其子,这和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哪个社会风气更好?

老师回答:这个问题我也经常在想的,大同社会相当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相当于资本主义,当然我觉得大同社会好。

我的想法: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大同社会是我们社会主义最理想的范本。各种各样的文章更是不绝于世从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中国之社会主义》到李大钊到孙文先生,把它与乌托邦的幻想结合在一起,作为治世方略。吾辈将以此为目标,中华文明必将立于世界。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蔓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

予以为孔子提出大同社会并不是历史偶然,它一个必然现象。这与孔子所处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那是一个天下诸侯群起,周室衰微的乱世。既是乱世,那末读书人就要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田园。这个大同社会就是属于孔子的心灵田园,一片不染尘嚣的净土,虽然这个理论仅仅只是孔子的心灵田园,但它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经过几千年孕育的中国文化仅仅形成这一个理想社会的形态,即“大同”社会,它不仅是社会理想,也构成了中国文化乌托邦精神的支柱。这在历史上并不是个别现象,古希腊柏拉图有《理想国》一书。他与孔夫子的核心理论稍有不同,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智者相反,在政治学中,他把解决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他从个人生活开始,探询什么东西给人的生活带来善和正义,然后论证国家生活不过是个人生活的放大,进而讨论国家生活中的正义。即从个人道德入手论述政治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以禅让制为主。

予为何如此说,《礼记·礼运》原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对于“天下为公”学生的理解就是禅让。公《说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为公”授圣德,不私传子,孔颖达释。天下,是天子之位这样就可以解释成禅让制。也就是说,大同,小康是两个不同的政治制度。

何:你把我的意思领会反了,我的意思是,大同相当于原始共产主义,小康相当于私有制社会,今天拿小康做旗帜,我也不理解,难怪你会搞错。


■叶琳琳

提问:第一章的以民为本中孟子倡导"仁政",强调"名贵君轻"他这一传统人文思想对我们现代的精神文明的影响在哪些呢?

师答:这当然有影响。现在我们党和国家都很注重我国传统人文思想,不是也有很多做法吗?比如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说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为人民服务。我们现在理论上当然接受以民为本这一思想,但也全不能和古代传统的人文思想混扰起来,主要问题是对传统人文思想的批判性。对古代“仁政”要取之精华,弃之封建糟粕。“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古代一些君王滥用权术,孟子倡导的仁政,强调君主要真心爱民,不要玩弄权术,这也是权益之计。我们现在也不能太苛求古人。

老师主要是以现代人对古代传统人文思想的解释作答,使我从这一方面深入了解。

我答:孟子倡导“仁政”,把个人道德修养的意义提升到了仁爱天下的高度,他的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个封建统治的社会,他以其“仁政”思想游说各国诸侯,劝君主爱民,这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极为难得的思想资源。人的思想是有继承性的,优秀的思想文化不会随时代消逝而消逝,它会被继承下来,并对各个时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现代人不仅受古代这人文思想的影响,也不断地对古代传统人文思想进行总结诠释。以便更好的运用到现代人文精神中去.国家行使权利的目的,是保证每个公民享受更大的自由和幸福,始终从以民为本出发,实施各项政策。我们现代的人文精神是对孟子“仁政”合理地借鉴,它有着积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将推动我们社会的发展。


■卢晓艳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上至春秋战国的《诗经》、《论语》,下至元明清的戏曲,小说,再到近现代的白话文,散文等。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文化知识。学习屈原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岳飞、文天祥的舍身取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但是,21世纪的社会是现实的,竞争是残酷,压力是超负荷的,奉献是要有回报的。而且上至中央政府官员,下至地方官员,贪污受贿的越来越多。(他们都是饱读圣贤之书之人,试问一下,他们的读都读哪去了?)针对这些现象,古人、前辈们高尚的情操,在当今社会是否还值得学习,该怎么学习呢?要学些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本人的看法,我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只是觉的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黑暗面,为什么现在的人们会变的这么现实!而学校却在说,读书,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做人,成绩并不总是第一位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没有才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道德。那我们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质,是怎么培养的呢?不就是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学习雷锋、邱少云……)从语文课中,从思想道德中学来。所以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课本上又教会了我们什么?然而社会又在传授给我们什么?所以有时候想想觉的很矛盾。(记得,刚学画画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我做范画的时候,赶紧抢个好位置座好。一个“抢”字暴露了现代的一切。我们中华民族的谦让之礼哪去了?更让我不明白的是,我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还需要抢吗?这与母亲从小告诉我“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的思想截然不同。我在想,她们那代人的思想觉悟是高尚呢?还是愚昧陈旧?

老师的回答:我问的问题本身就存在逻辑性错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只是拿古代积极一面跟现在消极的一面做比较,我认为既然是同质的东西可以拿来比较的,只有好的跟不好的对比,才能衬托出,好的更好,不好的更加不好。也许,古代也存在黑暗的一面,但是如果拿古代的消极方面跟现代消极的做比较,两者都是差的,还有要比较的意义吗?)母语是要抑扬顿挫的,是美好的,不像我读的这么难听。

(我承认自己在读课文时,问问题时,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太注意断句,语速问题,语速较快,才导致了读的这么难听。)传统好的,现在也有这么多不好的现象,就更要好好学习传统文化精华。(我声明下,我虽然说了现在存在这么多不好的现象,可是我没有要不好好学习,不学语文的意思呀。我只是在质疑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不是好的,成功的?是不是该用什么方法解决下人自私的观念。)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注重外国文学,导致传统文化被削弱。正因为传统没被重视,所以更要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学语文,要学很多的形式,每一章都有政治目的,讲好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原来文学中的格律,音律都被削弱了。所以大学语文要我们学的就很明显了,我们更要学习古人的为人处事的道理。


■林虹

老师,你好!你在课堂上指出中庸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是指待人接物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反对"过",亦反对"不及",是古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而我们也曾读过鲁迅的文章,由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提及的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中庸之道,是遭到了鲁迅先生的严厉批评的,就比如,〈〈阿Q正传>>作为一位及具文化修养的文学家,鲁迅先生难道不懂<<中庸>>所包含的含义?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也知道极大程度上鲁迅先生所指的中庸非<<中庸>>,但为什么鲁迅先生要用中庸来形容国人中立的态度呢?是否给人有误导呢?

老师问:那你有没有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呢?你现在认为中庸是好是坏?

我答: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我首先认识到的中庸是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得知的,而且现在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也都认为中庸是个贬义词,当提到一个人的缺点时,人们经常会用中庸一词来形容。在没有接触古人〈〈中庸〉〉时,我也一直认为中庸是个为贬义的形容词。

老师回答:其实鲁迅不仅仅是这么一篇文章用中庸来批判国人中立的态度。中庸的思想是受到当时的五四一代是普遍批判的,是对人的一种约束。是当时统治者文人采取的一种手段,是受他们所利用了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用矫枉过正和开汽车这两个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矫枉过正”的意思为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正常限度,反而变向另一边。就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常识,一张弄卷了的纸张,我们都会朝反方向把它弄卷,这样就会把卷的东西弄的直些。还有就是“开汽车”。在开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一路都是直的,必要的时候需要把方向盘打左打右,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安全的抵达目的地。“中庸”思想亦如此,他是统治者文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改变人们思想态度的一种需要。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须把他扭直,否则越走越远,就不利与社会的发展了。在鲁迅先生的时代是认为中庸是不好的,在当时也已经算是到了一个最高的扭转点,如今的我们应该是到了推崇中庸思想的时候了。

听了老师回答后我的理解:我之前认为鲁迅先生的中庸会给人以误导作用,老师的回答给了我更进一步的理解,我也认同老师的“矫枉过正”和“开汽车”来形容鲁迅先生用中庸思想来形容国人中立态度的用意。古人提倡的的中庸思想在古时是受到人们所推崇的,是适应统治者对人民的管理的,可是到了五四时代,那时是一个讲求革命斗争,反抗旧思想的时代,中庸成了当时人民卑怯思想的根由,是阻碍中国人进行改革开放,前进的巨大阻力,过于中庸使国人丢失了改革开放的责任心,鲁迅只有以反对中庸的方法来拯救中国,发展中国。我认为如今的中庸已经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如今的中庸已经分化为两种含义,一种是世俗理解的折中主义,不求上进、明哲保身的思想,很多时候有人认为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而采取的一种退缩方法,如果真是这样的中庸思想的话,我认为是应该给予取缔的,这种思想不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如今社会讲求的是个性主义,追求见义勇为,对不良行为作风要坚决予以指出,要敢于作斗争。还有一种中庸思想我认为是值得提倡的,其可以理解为与时共进,永远在最好的时间和角度来做人,为了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人生态度,即待人接物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现在也都在提倡和谐社会,我认为只有好的中庸思想与人们的见义勇为相结合才更有利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我认为老师说的现在是到了推崇中庸思想的时候了还有失偏颇。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有问题还望老师指教。


■娄竞

我提的问题是:儒学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碍?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占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对他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儒家思想到底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呢?他对目前中国的发展到底是有利还是有碍?特别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我认为:儒家思想既能被那么多代帝王运用,虽然为了中央集权其中包涵了一定的政治原因,但也必有其优秀之处。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精髓中的一部分,我们就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去继承他。而对于“中庸之道”我则认为,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则有些不适用了。

老师的回答:(我将老师的回答整理成了4部分)首先,什么是“中庸”?所谓“中庸”即是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做事有原则,并很好的把握其中的度。就好象开车,开快了超速不行,开慢了事倍功半也不行。又好象人遇到挫折,过分消极不行,不当一回事也不行,要积极面对,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才是“中庸之道”。其次,如何对待“中庸”?既然“中庸”是不偏不倚,那么当然可以适用于当今社会。由于建国初期我们过分的去批判“中庸之道”,所以现在我们就更要去挖掘出他最好的一面,加以继承,并大力提倡,矫枉过正。再次,对于我的问题,儒学对中国是有利还是有弊?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利大于比弊或弊大于利来说这个问题。因为人文的东西与科学的不同,科学是可以量化的,而人文的则不可以。只能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最后,怎样正确对待儒家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积极的与消极的。儒家思想也不例外,积极的有很多,消极的也不少,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我们要找出好的一面加以发扬,找出不好的一面加以纠正。不能过分打压,也不能过分赞扬,做到不偏不倚,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

听了老师的回答后,我的想法:在老师的回答中我纠正了原来的两个错误的观点。首先就是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一直认为“中庸”只是胆小,懦弱,不进取的代名词。现在我明白了,“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意思。再者,老师对于利与弊的回答更是让我茅塞顿开。的确,对于儒家思想我们并不能用衡量科学的方法——简单地用利与弊去分析他。不能说利大于弊就全盘接受他,也不能说弊大于利就完全丢弃他。而应该去发掘他好的一面去继承他,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


■李陈嫣

我的提问是:关于<<我与地坛>>,课文前有一段说明性的话,提到"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描写残疾人的心态与命运,平淡质朴,意蕴深沉,有独特的风格.''不知道这里的独特风格是指什么风格,哪里独特?

老师的回答:没有什么独特的风格.不觉的有啊.关于残疾人的文章,大多都是这样的,不能说因为描写残疾人的心态就是文章有独特的风格.

我的想法:和老师的一样,我也觉的,好象没什么特别的风格.<<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写的特别深入.非常非常喜欢<<我与地坛>>,虽然描写的残疾人的心态与命运,但是却也能引起我的共鸣.文章里充满了真实感,因为本就真实.文章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探询生命的意义.情,我们最最不能舍的就是情.失去过至亲,很能感受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程佳

我的问题: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在其深刻意义上有很多可以挖掘,但是在他那个年代,到底有多少老百姓能理解?

老师的回答:鲁迅的文章,今天我们觉得较难理解,是因为时代远了,当时的人肯定比我们能够理解啦!比如“日本兵占领了东三省,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你说逃亡中的学生会不理解吗?恐怕是会产生强烈共鸣!比如祥林嫂,当时同样处于封建礼教迫害中的妇女会不理解吗?比如阿Q这样的人物,当时的中国人谁没有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呢?据说发表时很多人惶恐不安,四处打听作者是谁,是不是掌握了自己的隐私。还有和梁实秋的论战,是当时报章上比较轰动的消息,读报的人谁会不理解呢?

还有你使用“老百姓”一词有误,我一再和你们讲,有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鲁迅作品属于精英文学,不能拿大众能不能看懂为评判标准,否则琼瑶、金庸、周星弛们的创作肯定在鲁迅之上啦!大学生应该属于精英文化群,不要把自己降低到“老百姓”的文化层面,否则父母培养我们读大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想法:如老师所说,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让我们不能“以今度古”。确实,我们不能主观臆断他人之所想。之后,依老师的意思,鲁迅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那么他是要唤醒什么人呢?“老百姓”是指谁呢?我想,想我这样一个小小的大学生,称个“老百姓”应该不为过吧?

当时,文章发表后,“很多人惶恐不安,四处打听作者是谁,是不是掌握了自己的隐私。”老师说,这是当时的民众对鲁迅文章理解之后的反应。可是我想,他们的理解就是鲁迅要他们理解的那些东西吗?恐怕不尽然吧。按当时的教育水平来说,“处于封建礼教迫害中的妇女”,“阿Q这样的人”,他们都能理解鲁迅的思想?难道他们的恐慌就不是只看到了表面吗?如果按照老师的说法,当时的民众都能理解鲁迅的文章。那么,我们伟大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哀其不幸,怒气不争”呢?恐怕,他的“精英文学”只是少数的知识分子,才能看得了的吧?那么哪来得群众基础呢?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呢?

就我浅薄的学识来看,鲁迅先生的行文用词,基本上是通俗的,只是他的思想是“精英”的。因为,就当时民众的文化水平而言,鲁迅先生的文字应该并不那么“精英”吧。他要唤醒谁?不就是当时愚昧落后的民众吗?那么,他行文应该是通俗的。然而,他文章所蕴含的先进思想,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民众所理解的。我觉得,民众更多的只是看到了一种现象,一些表面的东西吧。

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文学修养,要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提出见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正如我辈浅薄的学生,便难以对此“指手画脚”。所以,也不能说我说的都是有道理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当时的民众并不能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鲁迅先生才有了那么多的失望。他的行文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但是所涉及的思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为人所理解了。


■贾世凯

问:"知耻近乎勇"的含义是什么?

老师答:「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从尔能够改进就是勇者.不觉又想起了越王勾践没有忘记耻辱,卧薪尝胆的十年生聚,牢牢的记住了十年的教训,三千越甲终于吞并了吴国,令人深思.相反;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了耻辱感,那么他们也将会处于灭亡的边缘,"生与忧患死与安乐",已经说了几千年,可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剧还是代代发生.

想到这里不得不提到犹太人,正是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具有耻辱心因此他们也就拥有了最强的生命力.他们有了自己的国家.以区区几百万人口对抗了数亿的阿拉伯世界,成为世界上的旷世奇迹.

成功绝不会唾手可得,那些心浮气躁轻率孟浪的人是很难成就大事的。成功者都有一颗坚忍的心,往往能屏弃对自己不利的浮躁的情绪,为了最后的成功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默默的积蓄力量,坚忍而不拔,知耻而后勇,赋之努力直至目标的最后达成。

只有人人知耻,人人都唤起良心、良知与良能,我们的国家、民族才会永远地告别耻辱。要达到这种目的。让知耻者获得荣誉,让无耻者得到更大的耻辱。


■朱抗

我的问题是:胡适是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对他的评价不都是正面的,也有相当多的批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公正的评价他呢?

老师的回答:胡适是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以前之所以大陆之所以批判他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跑去了台湾,和蒋介石走的比较近,涉及政治上的因素,对他批判的比较多,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言论思想上与鲁迅有不同的见解,胡适更偏重实用主义,而国人了解鲁迅甚于胡适,这或许也导致了一些偏见。不过现在对胡适的评价已经相对公正,不是简单的好或者坏来对待,我们也应该去了解胡适其人,而不能听凭媒体左右我们的耳朵。

我的认识:对胡适我们要多去了解,胡适在近代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我会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132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