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课堂交流(三)
【时间:2007/6/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5885 次】

(美教042班)

■韩娜蝶

问题:作者借吃饭为题目,嘲讽世情,误出一系列人生哲理。这样看来我们常人认为最普通的吃饭填肚子,作者看来并非如此简单,那么为什么作者在一开始却说吃饭有时候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这话我们该怎么去理解呢?我们又如何去理解附属品呢?

老师回答:吃饭不单单是为了填饱肚子,色香味都不是为来填肚子的。作者的实话实说中能看出俏皮的东西,没有很深刻的含义,就有点我们平时所说的吹牛。这样的文章在文学史上也没有什么地位,有调侃的味道。

问:这么说来,作者说这样的话是在吹牛,是无意间随便乱说的吗?

师答:当然不是随便说的,作者很聪明,当年清华四才子之一,怎么说也有很高的学问,他可以联想到很多,他可以把吃饭跟结婚,人生哲理等等联系在一起,但是他的学问不体现在这里。我觉得把这篇文章放在人情世态这章中不是非常恰当,人生是很有哲理的,但这看似有点俏皮的文章放在这里真的不是非常合适。

个人想法: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对人情世态这章比较感兴趣,也觉得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非常重要。但本以为最为平常的吃饭却成了一个很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简单背后的深刻内涵。让我真正体会到原来吃饭也有那么多学问。但是我对老师最后谈到的个人观点还是比较赞同的,我觉得把这么有调侃味道的文章放在人情世态这个章节的确不是很恰当,毕竟人生是一个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词,用三言两语根本解释不清楚,不同的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况且作者又说到这样一句话“吃饭有时候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这跟人生好象还不是非常能撤的到边,把人生哲理想的有点简单话。至于老师说这是实话实说,我到觉得不是很有道理,因为我想作者把这句话放在文章的最开头肯定有他自己的意图,可能我们读者跟作者本人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吧,但是让我有疑问的是既然作者把吃饭看做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他怎么又把他说成是附属品呢?难道结婚也是附属品吗?老师的回答是这本来就是事实呀,吃饭是淀粉的附属品,我还不是非常的理解,也许有些东西真的要慢慢体会才能明白吧!

何:能够明确说出对老师解答的仍有不解处,是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值得肯定。但是对课文的整体阅读还不够,钱钟书先生说婚姻是附属品,是特指那种讨阔佬的小姐的婚姻,也就是建立在金钱动机上的婚姻,这个说法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听出你“难道结婚也是附属品吗”的提问,把这个问题普遍化了,所以也从普遍的角度回答你。我认为即使从普遍的角度说,婚姻也只是爱情的一种附属品。两情相悦,同居,生子,本来都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如今的人类社会是一种契约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假如不用一纸文书写明白了便总有点靠不住,即使你爱的要死要活的时候,说了很多海誓山盟的话,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最好的办法,还是用一纸婚约写明白了,到政府机构公证,再办几桌酒席让众人旁证,免得日后有变,赔偿青春,分割财产时没了依据。我这样说是否亵渎了婚姻?所以还是把它归入附属品少说几句,让我们更多地歌颂爱情这个“正品”吧。我这样回答,也是沿用了钱钟书先生的调侃幽默文风,对这类风格的课文,我们不要太认真。钱钟书先生认真做学问的不是这类小品文,甚至也不是《围城》,而是他的《管锥编》。


■马凤燕

问题:《前赤壁赋》文中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回答:苏轼是一名进士。神宗熙宁年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被诬作诗“诽谤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一生历经坎坷,思想上常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正是因为他复杂的人生经历无法通过一个人的口述来表达,所以文中采用主客对答,更加能表现苏轼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的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此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第三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波澜。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照应开头,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文章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此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何:我好象没有说这些话,我只是说按照苏轼当时的遭遇,非如此不足以说出自己的矛盾冲突心理。

 

■张伟
问题:课文注解后面解释说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二字是化用李白的《把酒问月》中的,这个说法是否正确?那《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老师:我们书上说“明月几时有”是引用典故的,我是不赞同的。典故实际上是后人的一种太过于去强加的的想法,因为月亮是一个母题,历代诗人都有写过。很多诗人都有歌咏过。不能说他是引用或是怎么样。必然前面后面的人都会引用到。如果非要说有个典故的话,那我认为更不如说是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何时江月初照人”,这个“明月几时有”倒不如从这里说的更加准确。但我觉得也不一定,苏轼这个人就是他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非要从哪里来!

这是何老师的答案,可能也是因为时间太急的缘故回答的不是很详细。老师提到的《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应该是“江月何年初照人?”我也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看来现在教科书上的注释还很有问题啊,这会误导我们的理解。有很多人都写过以月亮为主题的诗,那为什么偏偏要说苏轼的这首词是引用李白的呢?苏轼这个人应该说是很率真的,他的文章都是很随性得写出来,就如流水一般流畅,都是即兴,看到什么景色就很自然得咏诵出来,是发自内心最淳朴的感情的流露。他写即兴写的时候应该不会想到这是出自哪里的,他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并不是刻意得非要有所出处,那对于他来说是没有必要的。他本身的文字就很有艺术魅力有自己的个性,他不需要去引用别人,如果说是引用的话,那也是自然的,他读过那么多大师的作品,自然脑子会有他们的文章,但是并不能纯粹得说是引用。所以说他是引用李白的文章,这个说法明显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自己的理解方式,为什么非要说是引用谁的或是继承某人的呢?这是不合理的。就像绘画的发展一样,每个大师的作品都是在学习先前一些大师的作品渐渐发展而来的,但是学习是学习,但是并没有人会说他们是抄袭或者是模仿谁的。他们的作品中也许有他们的某一些影子,但是毋庸置疑他们的作品也是精品。他们的作品都是在自己个性的思想下形成的,有他们自己的思想在里面。

那么《水调歌头》里的月亮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可能很多人都说月亮是中秋的表现。但我觉得月亮也许是苏轼的一个栖息之地。他因为久居这琼楼玉宇就不得不承担着退避的歉疚,所以他能感到“高处不甚寒,何似在人间”。他长期处在混乱的社会中,他会觉得很孤独,所以就把感情寄托于月亮,把月亮看成自己的一个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把酒问青天”他在审问自己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脱离社会的孤独而清净得自由得生活着!他在寻找,但他却是悲观的,他这种孤独之间在人间找到了解决之道,那就温情和对温情的憧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间的温情或许能够暂时解决他的孤独,至少还有亲情的支持,所以他在这中秋之夜思念他的弟弟。他期待亲情的温暖。(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何老师有什么别的看法吗?)

附加一个问题:陶渊明写了很多的饮酒诗,那么酒对于他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他是借酒来去掉自己身上的尘网。因为陶渊明一生追求“真”、“朴”、“淳”、“自然”,主张回归率性而为的“自然之乡”,憎恶曲意逢迎的官场生活。早年虽有过鸿鹄之志,但都在黑暗浑浊的社会大氛围中磨平了棱角。出于生计考虑虽多次为官,但诗人并不快乐,并慨叹自己的为官生涯是“误落尘网中”。可见,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他曾经说过“有酒且为乐”,这是乐天的一种表现,酒可以使他感觉到快乐。谁都喜欢能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喝酒就成了陶渊明的嗜好。而且陶渊明并没有像当时的隐士一样远离人间,不过这是他的愿望。但是虽然这个愿望不能实现,那么他就“结庐在人境”,在与朋友的聚会中得到人生的乐趣,聚集在一起难免要饮酒作诗,所以酒也是一种媒介。所以他的诗歌外往往具有酒气,读他的诗就像在品酒,诗外有酒,诗内有性情。通过酒这个媒介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是我的理解,何老师有什么看法?)

何:这个问题你可以参看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讲演。


■魏丽

问题:在《麦琪的礼物》中,作者为什么要在一个很完整的故事中再加了一段说明,作者这么写的意图是什么?

老师的回答是,这是小说作家的风格,欧亨利习惯于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自己所写的故事。加这样一段评论,既恰倒好处又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文章是麦琪的礼物,我们到最后也不知道什么是麦琪,作者加了这么一段评论就对文章题目作出了回答。

我的回答:作家细致地描写吉姆回家后德拉担心失去美发会伤害吉姆的爱所作的一连串解释,却在吉姆讲完卖金表事之后戛然止住全文。时而细致入微,时而寥寥数笔,我们仍能从那些不着文字之处领悟作家的弦外之音。这种寄实于虚的手法,是《麦琪的礼物》所独具的。德拉和吉姆为了一时的感情冲动,“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作家把他们称作“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我想在那个金钱万能的社会中,他们的礼物不能算作是智慧的“麦琪的礼物”。但是,他们失去了财富,却加深了人世间最可宝贵的真挚的爱情。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所以他才加了那么一段说明,说他们是笨孩子,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说他们是麦琪。同时也有点题的作用,题目《麦琪的礼物》,去掉最后一段,文章中一次都没有出现,不免让我们疑惑,麦琪?什么是麦琪?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是文章最最精华的部分。如果去掉,那么我想这跟一般的小说就没什么两样。就真的是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也给不了我们什么启示。正因为这一段话,让我们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文章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消沉,是对美的追求和眷恋。


■董慧静

问题:我在写老师布置作业的“我最喜欢的一单元及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我选的文章是《锦瑟》。关于《锦瑟》的五个主题一,悼亡妻。二,恋情人。三,描摹音乐。四,自伤身世。五,总结诗歌创作。五个主题都是有各自的依据的。我比较认同的是第三个观点:描摹音乐因为我认为本身《锦瑟》就是一首朦胧诗它给我的感觉就宛如殷殷有韵的音乐飘荡在耳边,回饶在梦中。仿佛置身与李商隐所设置的梦境中一般,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一时间、哪一空间、哪一段的生活情景。但是那就是一个梦,有李商隐所引导的梦的一个入口。我觉的这首诗的主题更接近的应该是描摹音乐,给人一种梦境的感觉。这也和音乐给人的感觉相似的,听了音乐就有这种感觉。佛经云:“一切诸相,即是非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云“求不得苦”,“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深谙无常之理的诗人清楚地知道,锦瑟华年的一切,终将离己而去,替代它们的将是凄迷欲断的蝶梦,椎心泣血的鹃啼,寂寥映月的珠泪,随风而逝的玉烟……果然,人生无常,疾如川驶。刹那间理想破灭、刹那间追求落空、刹那间欢爱如烟,刹那间青丝成雪。

我很想听听老师是怎样理解《锦瑟》的五个主题的呢,老师认为这个五个主题你自己更偏向更认同于哪个主题呢,?老师的回答让我非常意外,是“不知道”。我以为是我问的问题太离谱了,没问好吗?后来老师的解释也非常让我吃惊,真是老师啊!

老师回答:不知道。这些主题什么的只是表层的东西而已,有什么用呢?《锦瑟》这首诗本身就是一种美,朦胧的美,吟读时是一种能激起内心层层浪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一种自然的美。体会并享受因该从更加贴切更本质的内心出发的一种“豁然”的享受,而不是基于这些表面的东西那样也只是会更多的限制我们的思维情绪上的飞跃。也没有必要去追求把诗歌一定要放在什么框架里,或许若干年之后就会变的不准确。超出表层的意思和东西,真正凌驾与整首诗之上,用心感受和体会。

或许这种体会也只可以用这几个字来形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想不知道的意思便是如此吧!

何:我说“不知道”,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李商隐诗当时人都不能注释,我们怎么妄加判断?


■周朝波

问:前面讲到〈〈断魂枪〉〉时,老师你谈到它在当时是一个防身的作用,而现在是作为一篇文章来品读欣赏,更多的是文章本身的文学意义。从中似乎可以看出,根据时代变迁所带来的这种现实意义与文学意义的转换。我提的问题就是这种转换是如何发生的?

老师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就拿武术来说,在现代的休闲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太平淡,大家吃饱了穿暖了,需要找一点刺激。我觉得现在的武术连强身健体都很少了。现在我们健身主要就到健身房,有了这个健身器,连强身都不需要武术了。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应该说,虽然经济好转,但时代精神变的平庸,缺少刺激,缺少大事件。是这样的。那么,这个武术在今天应该说它具有的是一种观赏性。但是在沙子龙的时代,我们想想,在沙子龙之前的时代,那个武术对人来说的意义。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不受欺负,保住自己的性命,或者练的好一点能够换来一些钱。那么在那个时代,武术那是非常手段,是用来谋生保命的。但是在沙子龙的那个时代,那么重要的东西突然就变的没用了,这种观念你们怎么评价。有一天,你们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的美术之后,突然就没有用了,那你们怎么办?突然说我们能用电脑把照片处理成油画的效果,你们能怎么画的我照样也可以用电脑把它做出来,这个时候会失落,一个人。那么你们还年轻,假如追求了一背子呢?我们中国刚刚搞改革开放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学者跳楼自杀的事件。他这一辈子就研究计划经济,他在学术界里面那种令人怦然心动的地位,就建立在那时的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他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很有地位。突然就釜底抽薪,一夜之间就没有了。所以那个时候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突然崩塌了。像这样的作品假如我们写出来,某某教授之死,它就不仅仅是一篇新闻,它的背后所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所以沙子龙也一样,老舍把它写出来,老舍看到了它背后的意义,所以把它写出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前,遭遇了空前的危机(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后来,天津的一个画家叫冯骥才,他就接着老舍的这篇小说再探讨发生时代争议的话题,他就写了一篇小说叫做〈〈神辫〉〉。〈〈神辫〉〉里面有一个马二,他的这根辫子的功夫非常厉害,他在家里练功怎么练的呢?就是把辫子吊在上面像荡秋千一样的,练练头皮功吧。然后上阵之后非常厉害。但是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时候,在洋枪洋炮面前,他的这条辫子一下子就打断了。而和他一起的那个义和团的战士一排一排地倒下。一个个喊着刀枪不入,刀枪不入,可是在洋枪洋炮面前,还是逃不出死亡。他逃出来后开始反思,反思以前传统的武功练的再好也没有用。于是他开始与时俱进,开始玩枪了,把手枪的枪法练的百发百中,但是他玩枪之后,这个冯骥才就写他在玩枪之后还是没有找到出路。这个作品〈〈神辫〉〉就比那个〈〈断魂枪〉〉更深入一点,这个就符合我们中国人在这个时代探讨的过程。一开始我们认为我们中国落后的这种情况,于是就开始造那个造船场。但是造了之后在甲午战争中还是打败了。这就给人考虑、一个反思,同是洋枪洋炮的问题,不同的政府来掌握它,就有不同的结果,于是就想到了体制的问题。然后搞宫廷政变,搞百日维新,但是百日维新还是失败了。于是探讨失败的原因,不能光靠政府,要唤醒大众。像鲁迅思考的都是这样的问题,你少数的革命者那是不行的。这样的思考就更深了,就进入到人的思想、启蒙的问题了。中国的整个近现代史就是这么一笔一笔过来的。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断魂枪〉〉里面的环节。所以,好的小说不一定要给人答案,它只要引起人的思考就够了。

我的回答:不同时代会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同样的东西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带者那个时代的烙印。作品《断魂枪》在从当时的现实意义变到现在的文学意义居多,是时代所体现的价值观的不同。作品是同一件作品,但读者是换了一批,是不同时代的读者。所谓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更何况一部作品只有读者的参与,才能成其为真正的作品。那么,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不同的生活境遇,造就了不同人对生活或作品的不同理解。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时代发展了,衣食无忧了,人更多时候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就作品而言,也就会去挖掘作品里边更深层次的含义(寓意),所体现的,当然也就文学性、思想性更浓一点。《断魂枪》就是如此,它自身意义的转变,既是时代所局限的,也是时代所造就的。局限的是之前的现实作用,造就的是现在的深刻意义。

何:呵呵,纪录的非常完整,你是不是录音了?可是我记得你坐的比较远呀。


■罗琼

生: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而张炎在《词源。杂论》中说姜白石的《暗香》、《疏影》最受欣赏,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而我在一些讲解中看到,文中说咏梅篇是姜夔在痛失合肥女子后,离开伤心之地,把对合肥女子的满腔离恨写进了它的《暗香》、《疏影》里。所以我觉得姜夔这两首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的社会价值,为什么人们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

师:这两首词本身是没有什么重大的社会价值。无论是词还是诗歌、文章,哪怕是小小的感情,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引起普遍的共鸣。词本身是不表现重大题材的,词就是写一些非常个性化的、一些非常政治隐私化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大家会喜欢呢,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个角落在,而作品也赋予人一些小小的自我感情,所以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生的看法:觉得老师的说法有道理。但学生认为老师只回答了一部分,“为什么不一定有重大的社会价值”。还有一部分“为什么人们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没有具体的回答。所以我课后找了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来回答。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暗香》时,让我想到沙宝亮唱的《暗香》。不勉有些喜欢。读了这首词,开始的时候不是很明白,找了些资料。姜夔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它的背景解释说,咏梅篇是姜夔在痛失合肥女子后,离开伤心之地,把对合肥女子的满腔离恨写进了它的《暗香》、《疏影》里。不由产生了淡淡的忧伤。老师说背景内容也许是后人对它的猜想,但不论如何,读着他的词,却身临的感受到他对往事和佳人的思念之情,也许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产生“共鸣”。特别是最后句“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可以看出他对合肥女子更多的是思念而非恨意。

姜白石的词具有清空、骚雅的特点。根据张炎《词源》对清空、骚雅的描述,姜夔的清空出自苏轼,骚雅脱胎于辛弃疾。和苏辛不同的是姜夔把词的创作纳入一定的法度。他从词体的特征出发,因势而利导,随俗而雅化,使清空与骚雅连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姜夔词的情感是孤云野飞、去留无迹的意趣,由于它无所定指,以致《暗香》《疏影》的主题千余年来尚无定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并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张炎认为宋代词学的创作风格是趋向“清空”的,而审美理想是趋向“骚雅”的。到了姜夔的笔下,才把它们绾结起来。姜夔恪守本色,一切从法度出发,这使清空和骚雅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觉得这里的“清空”是去掉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尽兴率意直抒胸臆。而“骚雅”是骚雅,古雅,高雅之意。姜白石词的“清空”与“骚雅”互有关联,他词的古雅峭拔还在于以诗的笔法入词,以健笔写柔情,内蕴一种清刚建峭之气。关于咏梅词,后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较高的评价。我想之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那么高,除了姜白石咏梅诗本身写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让人勾起思念之情,产生联想,从而引起共鸣。

(我看了老师网上关于《暗香》这篇文章的讲解,更有助于我对咏梅词的理解。)


■孙洁

在《大学语文》里看见专门有个第八章讲“爱情婚姻”,很是惊讶了一下。《湘夫人》描写的是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失落和悲伤。《长恨歌》是一出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临江仙》这首词抒发的是晏几道对歌女小蘋的怀念、迷惘之情。此外,课本中选的秦观的《鹊桥仙》、贺铸的《鹧鸪天》这两首词我也是比欣赏的,写的也都是悲剧。十一篇文章,最喜欢的,是苏轼的《江城子》。尤其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这句话,让人心里有说不出的辛酸的感觉!看了课本与很多参考资料后,发现伤感、悲戚、苍凉几乎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有着死亡段落的爱情一直是文章中反复出现让人扼腕叹息的。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但是如此诸多作者都喜欢寄情感予悲剧中,这是为什么?如果只是说加强表达效果似乎也牵强了些……难道就因为“幸福多是肤浅的,痛苦才是深刻的”这个观点的影响?我知道文风与表达的情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会有相关联系,但如此多的反复反复出现,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老师回答:产生在舞馆、妓院,你想想会不会有调笑的内容?会没有寻开心的成分吗?只是这写东西没有价值,被历史淘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有价值的东西。悲剧性的东西有价值,我们刚才讲过了,这是我们文学史上的一个规律,歌功颂德的东西往往就没有价值的。一个人生活酒足饭饱、心满意足的时候往往写不出很深刻的东西,一个人,必须要在逆境中经过磨难,之后才能有创造,这是第一。第二,我们的传统文化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有大量歌功颂德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东西,但是被淘汰了,我们今天还要吗?是不是?我们今天肯定不要。我们今天当代的文学就有很多歌功颂德的东西,但将来也不大会流传下去。这是你看的,不能说当时的人就不写娱乐的东西。

补充看法:一直告诉自己,在欣赏诗词时,不要被一种艺术风格所左右,可是总不由自主的对于悲剧有特殊的偏爱,这就影响了我对于其他情感基调尤其是豪放派诗词的艺术共鸣,个人感觉这会对我的欣赏水平有不好的影响,可是苦于纠正不过来。词言情,诗言志,通常词的悲情更重些,词在节律上的参差如垂柳拂水,变化多姿,更适合抒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都是没有一个愁字,没有一点忧字,却看的人是潸然欲泣。

课堂上老师在回答问题时,说我们现在所推崇的词,是经过历史的筛选后留下的精华,而恰好以悲剧偏多,这点我完全赞同。恐惧、快乐、悲伤、忧愁、怀念、迷惘,等等等等,都是我们的本质情感,不会因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甘满足于歌功颂德的词人们,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以他们满腔的悲愤和怨恨控诉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还有些词人们可能因为生活中的某些感情因素引发了本质情感,苦于社会文化的保守,不能直抒胸臆,只好用令人感动的语言寄情于景表达出来,而我们作为文化的传递者,由于悲情容易感动和共鸣,我们变把他奉为千古的经典。

但老师提到歌功颂德的东西往往就没有价值的,感觉这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就像《诗经》中的《颂》诗主要用于宗庙祭祀的礼仪活动里,可谓是歌功颂德,但部分颂诗也具有史料价值。歌功颂德不是就不好,我们的语文书里的“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品格修养”等等单元,讲的也大多是赞扬美好的品德或是先哲的教诲,不也是一直让我们学到现在吗?如果以偏盖全,就会犯和我一样的错误了。

另外再说一个课外的想法,老师每每提到词的时候,总会强调词开始时是被青楼歌妓、红粉佳人所传颂,不无轻视的口气,似乎那就代表着词的不好的发展面。在我看来,青楼歌妓所唱词中是不乏浓稠的脂粉气,艺术视野也不是很广阔,但青楼歌妓中也有写的很好的:“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比起几千年后写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就到处扬名的舒婷,名妓苏小小真不知道好多少!况且,宋词中的爱情多写给青楼女子的,由于宋代歌妓的繁衍才使得歌词作品传播范围不断增大,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成为宋词传播的一个充满风情的重要媒介。我觉得该尊敬那些青楼女子,那些女艺术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灿烂的音乐舞蹈文化。

何:我不是轻视宋词,而是拿宋词为今天的流行歌曲辩护,因为今天人们常常批评流行歌曲的格调低下,我就回答:再低还有当年产生于青楼舞馆的宋词低下吗?不好的东西会被历史淘汰,好的东西会留下来成为优秀文化,流行歌曲将来也会是这样。


■叶俞琳

《诗经·蒹葭》课文注释:晞:干;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

问题:“蒹葭凄凄,白露未晞”里的“未晞”和“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里的“未已”按照课文里的解释,我觉得“未晞”和“未已”在意思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老师回答:是这样一个顺序:白露结成霜,白露还没干,白露还没消失。

我觉得这个解释比书本上的好,通俗明白,明确的表现了时间的推移。按照书中对“未已”的解释“未被阳光蒸发完毕”我可以理解成还有不少露水,“未晞”按课文解释是未干的意思,那我同样也可以理解成还有不少露水。我觉得“没有干”和“还没有被阳光蒸发完毕”只是在表述上的小小区别,总的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还是湿的”这个意思。

于是我希望能上网查到更好的解释,但是可惜,上网查资料发现网上解释的更含糊,(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相当多的网站上对“未已”的解释是“还没完”。而老师解释的“还没干”和“还没消失”就不一样了,前者表达的是“湿”,后者表达的是“存在”这个“还没消失”可以想象成还剩下一点露水了,快要没了,再过一会儿就不存在了,营造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样的解释才具有灵活性,生动性。书本上对“未已”的解释倒像是物理、化学老师的解释,不生动,并且使“未晞”和“未已”两者在意思上含糊不清,如此含糊怎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时间的推移呢?怎么让学生在朗读这首诗时大脑里呈现出诗里所表现的画面呢?这样的解释倒是会让我不由得想到高中时学过的物理、化学呢。

根据老师的解释后几句是这样的: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消失。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其实,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干吗要钻牛角尖呢?读起来顺不就成了吗,再说大学生学诗词应该更注重诗词的韵律,注重体会藏在诗词里的诗人的情感。但是,既然编书的人把注释编进了书里,那我觉得就应该译得好点儿,要做就应该做的好,要不就索性不把注释编进书里。

何:我的回答是直译,但是诗最好用意译,那么就是白露凝成霜,白露渐渐融化,白露将要消失。


■史秋钢

前段时间,先锋诗人对流行乐坛集体“发难”的事情闹的是轰轰烈烈,矛盾尖头指向方文山为红透半边天的周杰伦写的歌词文化内涵不高。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最初的诗词,都是考虑到吟唱效果的,词的功用其实与六朝前后的乐府诗异名而同质,都是用于歌唱,合于音乐的,比如《水调歌头》、《声声慢》等。

我的问题在于,当代社会现在分工越来细,人们追求的越来越工业化、简单化,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歌词就不用看重意象和意境?同样都是流传于娱乐场所,古代诗词文化传到现在是不是真的在倒退?在娱乐了的同时,是否满足于歌词表达出我们内心感受了就行了?

老师:你的问题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理论,一个工业化时代把艺术变成了可以批量生产的东西,所以没有了艺术价值。我不认同,我认为现代艺术也有好的。古代肯定也有很差的,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流传下来的是筛选过的。像现代的罗大佑等人,写的也是非常好的。现代人讲故事的能力没有消失,只是进入了大众化时代,追求的不一样。从人文角度来讲,我们没有资格去评说不同阶级的文化差异。有些阶级文化程度不高,唱的歌词就比较低俗,那是由于他们特定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古代诗词文化在倒退,这说法是学院派的说法,我们大学生给自己定位于文化精英,应该理解大众文化,象牙塔是比较狭隘的说法。

个人感想:我的观点和老师一样,古代诗词流传到现在没有倒退,而是和现在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当代诗和歌词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其巧妙的通道,比如邓丽君的歌《在水一方》,有一句“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就是根据《诗经》里“蒹蕸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的原句改编的。我个人认为中国最好的、最诗化的歌词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后来在中国大地遍地播放的《大长今》中文主题歌的歌词《呼唤》:“天多高路多长心有多大,天之涯海之角处处是家。朝为丝暮为雪聚散依依,喜的泪悲的泪呼唤晨曦”,就引用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和李叔同《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巧妙地把古诗句中的部分东西拆散然后有机组合,使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元素相糅合,尽管文字组合平常之极,却让我们置身远古现代间。

很多现代词人写的歌词都很有古典韵味,其中很有名的一位便是香港的黄霑,他为电视剧《笑傲江湖》写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我非常喜欢,“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寞,豪情还腻了一襟晚照……”不仅在形式上很像古典诗词,而且还有那种含蓄内敛的风韵,让人回味无穷。

以前看钱钟书的《围城》时,对有一个细节印象很深刻,是说方鸿渐去赵辛楣家时,正好听到无线电在播放当时的流行歌曲《春之恋歌》,于是他心里就想“该死该死,听这种歌好比看淫书淫画,是智力落后,神经时常的表示,不料辛楣失恋了会堕落至此”,当时我觉得方鸿渐有这种心理很不可思议,感到好笑。现在想来,应该是出于文人的某种偏见或者迂腐了,为了突出自己的清高而表示不屑。实际上众所周知,在古代,一般词都只在青楼传唱,所以不少词的内容都很浓艳绮丽,讲的是闺房只情,按现在的说法,带些朦胧色情的味道,不见得比现在某些情情爱爱的歌词优秀多少。如很有名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以及之类的诗词,如果翻成白话文不一定就显得非常纯洁。当然,两者的文化内蕴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歌词是一种异曲同工的词的创作,发展到现在,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也像唐诗宋词一样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其中也有精华和糟粕。因为毕竟每个人的的追求和喜好是难以统一的。但我们没有资格如方鸿渐般去指责别人的“媚俗”,那样把自己贴上“文化精英”的标签,实际反而是沦入了“媚雅”的状态了,是一样的幼稚与可笑。正如现在我们广为称道的优秀、成熟的古典诗词,大多数是经过历史的筛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一样,我们也只能把对现代歌词的评判资格留给时间同样与后人。

何:很好,看来不是为考试而考试的脑筋急转弯,而是确实有自己的认真思考。


■陈毅君

问:在托尔斯泰笔下瓦莲卡父亲这种丑陋的形象在我们眼里到底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受害者还是一个受益者?

老师回答:当然不是一个受害者,他们自认为活的开心过的逍遥。

个人观点:虽然他们他们是上层社会的人,拥有着奢华的生活,得到了常人没有的权利,可以任意的鞭打士兵,为所欲为的活着。但是拥有这种地位却也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就像瓦莲卡,本可以追求自己的爱情,就因为其父亲受环境养成的暴行使得一段美好的恋情毁于一旦。其女儿虽因为父亲可以过上不寻常的生活,但也因为父亲连最寻常的爱情也得不到。所以在在某些角度看,他还是属于一个受害者的。


■季文礼

问题:良好的品格修养是不是靠老师言传身教的?

何老师:可以的.

本人观点:何老的换有点以偏盖全,我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师固定可以影响一个人
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一个人.但仅仅是一部分而已!同样他的父母,亲人还有身边
的同学朋友也是如此.


■章春存

问题:我的提问是关于品格修养的。古人都把学习做为修身的起点,认为修身就要学习,那么是否可以把学习做为评价一个人品格修养高低的基准呢?还有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而在这种逆境中又该如何把握呢?

老师回答:学习是品格修养的起点,学得东西多了,自身的学问也会提高,知识的填充自然会增加你的抵抗力。不仅如此,学习还需要不断地实践,把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到生活当中去,帮助解决困难。在逆境中磨练其实是一个成长过程,还是需要更多的阅历,多经历几次挫折和磨难,就不觉得逆境中难以应付,难以发现自我。路还是要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假设你没有逆境对你的考验,也许你就不会知道解决疑难的方法。苏轼说过:回首往事,既不风雨也无情。等到大学毕业,再来回顾现在的点点滴滴,这些只是很微妙的小事情。过来人,人过来,就是这样一步步迈出来的。


■方镧镭

问题:女性艺术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很多领域女性的成就都不及男性,在艺术领域,包括文学领域女性是否有优势?

老师回答:在艺术领域男性有成就的的确是比女性多,这可能和生理的问题也有关,但是在现在国外写作已经成为一个女性的职业了,女性在性格特点上看应该是适合艺术领域上发展的.这个问题应该是多方面的,社会学,解剖学等等。

自己的看法:男性的专注力似乎比女性强一些,我们作为学艺术的都有这种感觉,男的好象会更投入一点.对事业的专注力可能比天赋更重要.

何:我居然会只说“生理问题”?!我当然是首先要说男性主流社会问题啦!


■汪锴

我的提问是:《诗经》里《蒹葭》每一段都格式一样,所说的内容也大致一样,只是在每一句其中使用不同的字眼来代替,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叫“近义词”,那么诗经里这中重复用句,类似与排比的句子的构思特点,作用以及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

老师的回答是:诗经不是刻意的排比,在那个时代的诗还处在雏形的阶段,非常简单化,人们通过重复来表达他们强烈的情感,一遍一遍,后人在重复中又加入了变化,所以诗经并不是刻意的格式。

我个人觉得这样重复的句子比较容易上口,又好记,在那个时候容易流传,并且句子的重复更容易表达他们强烈的感情。


■王孜昱

我的提问是孟子大力提倡的“浩然之气”,在屈原身上是否有体现?

何老师:“浩然之气”有所体现,但最主要的还是体现了屈原的那种献身祖国的忠诚之心,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直高洁、处污泥而不染的伟大人格。

我的感想:“浩然之气”在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中还是可以体现出来的,他那种坚持国家的兴旺,人格的完善就是“浩然之气”的表现。这只能说是屈原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王瑶珏

问:屈原以一颗赤城的爱国之心而被后人敬仰,众所周知他终因痛心国势日益危殆,理想无法实现,自投汨罗江而死,表现出了对弊政誓死抗争的精神。但用今天的眼光再去看待这一人事,看他的这种爱国的行为是不是还值得当人学习,或者说能否寻求另一种方式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换种说法说,屈原的做法是不是太消极了?

老师答:现人不能随便评价古人的做法和精神。屈原誓为知己者死。我们看重的是屈原身上一种浓烈的民族精神,誓死效忠一国一君,我们瞻仰的就是这种一生忠于一国的精神,而“一国”的概念也是由屈原首先表现出来,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多为游士,国家的概念尚未诞生,而屈原誓死效忠一国,成为“爱国”的先河。屈原的《离骚》“离”指离别,“骚”指骚乱忧愁,整首诗充满了屈原被逼离国的愤懑之情和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的真挚感情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周艳

我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的看法是,一个人的生存不应该是孤独的,他的取之与付出都牵系着他人,为他人所影响,受他人所寄托.自身的价值也是由外界来肯定的,人是具有意识的高级动物,要是使之具体表现的话.我回答的是,人是为他人而生存.

老师回答: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可参照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

综合老师的看法,我重新审视了这篇文章,爱因斯坦提到了并且具体分析了,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个观念。要追究一个人的生存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总觉得是愚蠢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而为之奋斗,为人类和社会尽力,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高度统一。人要活得由意义,人为别人而生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654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