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课堂交流(二)
【时间:2007/7/7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515 次】

(环艺04班)

■王洁云

因为在课堂提的问题有点问题,所以按照何老师的建议换了书上的一个问题:古人传说,宋神宗读到“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叹曰“苏轼总是爱君”。作者是否真有此意?

老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看?我认为我们不可信,哪里有看出忧君?“高处不胜寒”,有人说这就是指皇帝,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不是忧君,那是骂君,那是骂皇帝。在上次课上讲过,高处不胜寒,伴君如伴虎,那不是乌台诗案又抓到材料了么?没有这个意思。月亮上的广寒宫当然是不胜寒了,如实写而已真正好的作品都不是刻意要表现,都是如实写的。

个人想法:我觉得苏轼未必一定是在爱君,可也未必是在骂君。以当时的时代背景,皇帝是“天子”,天上派下来统治地上的至高无上的人,是天上的某个神的转世,作为臣民是不会有刻意骂“天子”的想法的,顶多会有不满的情绪,而且他也是想要继续做官的,怎么会去得罪顶头上司?而且宋神宗对这个才华横溢的才20岁就殿试第一的人是非常欣赏的,一个欣赏自己的皇帝,为什么还要骂他呢?个人觉得“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其实指的是苏轼自己,是自己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感慨。凡人向往的高高在上看起来似乎很美好的月宫,飞升月宫看起来从凡人转变成仙人的常娥,其实是多么的孤独,冷清。人们向往的高官达官,卓越出众的人其实所面临的却是更多的冷嘲热讽和排斥打击。所以我个人认为苏轼并不是在骂君,而是在感慨自己在官场上的孤独和所受的打击。


■孙鸣

问题:《陌上桑》中把罗敷看作是富家女,那么是不是和作者表达的原来意思不一样了?很多文章上说这篇课文所揭露的是上层社会的荒淫无耻,而罗敷假如是富家女子,本身就是上层社会,何来压迫?

老师回答:罗敷是富家女子并不矛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管是劳动人民或者有钱人家都会存在着一种压迫。而且她不是去劳动或逛庙会,而是参加民间的一种活动,桑间故事以前就是有的,不能说是强枪民女,很多事情不要非拿阶级斗争来解释。

■个人想法:我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仔细看看文章表达的是罗敷美丽、坚贞、而且聪明机智、能说会道的性格特征。太守向罗敷表达自己的爱意并不一定是他的荒淫无耻,桑间故事在以前是属于一种民间活动,任何人都有表达自己爱意的权利。不能单单说他是一种压迫。文章中也没有说太守的无理,反而是礼貌的问罗敷“宁可共载不?”。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就连贫民百姓看见罗敷都“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所以不能单单说是上层社会的一种压迫,只能体现民间采桑活动的一种习俗。


■郑臻

问题:课文《我与地坛》为什么不放在“社会人生”章中,而是放在“人情世态”章中?

老师回答:教材它本身对课文的划分就很牵强,“社会人生”和“人情世态”本身就相互联系,很难区分。但“社会人生”侧重于画面,而“人情世态”则侧重于内心。文章《我与地坛》讲述的是主人公遭受不幸后,内心完全退缩,来约束自己。人都会如此,退回进入到自己平时忽略的地方,进行了自己对内心的思考。“人情世态”它就是“社会人生”,它的考虑是很广阔的,他不仅仅是考虑他母亲对他的母爱。其实整篇文章不止这三段,前半段是母爱,后半段他所看到的东西甚至可以作为我们那个时代的横截面。一个特定的视角,反映了我们那几年时代的变迁,给予这样绝望中的人所带来的鼓舞,可以这样来看。

个人想法:课文《我与地坛》讲述了主人公在二十岁时,正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截瘫,他很失落,认为命运的不公平。母亲对他无限关爱。真挚的母爱使主人公最后敢于面对命运,使其奋发与坚强。从这看,文章似乎讲的是母爱,其实文章讲的是主人公截瘫后,对人生、命运的理解。既然如此,就应该放在“社会人生”章中,而不是放在“人情事态”章中。


■孙虔恩

我的问题是<<枕中记>>的作者借梦来述说人的一生,那他的观点是不是和现在的人,一样可以适用,是否和现在一样.

老师问答说:你的问题提的不好,他的文章只能在当时的情况下才能评论他,他不能拿到现在来讲.我们现在和古代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的!

现在我觉得这个答案不够满意,而且不是我所想要的,我想枕中记的作者他想说明的问题如果拿到现在来说,还是可以的.古人和今天的人是一样的拉!人的本性是一样的,那个时候的人怎么样,现在的人还是一样.人字没有变化,人是一样的啊!正像尼布尔说过:‘人为自然界的赤子,屈服于自然的兴衰中,为天然的必需条件所窘迫,受自然的冲动所驱使,限于自然所许可的年限之内,因个人的体质不同稍有伸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的问题中的首要问题都是人的本性的问题。对人的理解,离不开对人的本性的理解。梦中的描述方式是比较委婉的,现在很多类似的方法写文章,像<<从猫的眼睛看世界>>等等.

何:不理解我的苦心!我是教你们不要犯政治错误。封建时代的一些文章好就好在不与统治者合作,把它搬到现在来就是不要和共产党合作,所以不能搬过来。


■郑飞

提问:现在在易中天很红,成为很多人仰慕的偶像,奔赴各地演讲。易中天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在《品三国》他用风趣现代的语言,讲述历史知识,使用了大众容易接受传播方式。掀起了民间“汉风”的热潮。请问老师对易中天的讲授方法有何看法?

个人看法: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在现在这个生活节奏比较快的时代里,我们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是缺乏的,能够有这样的捷径学习到历史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易中天讲述的方式也有别于以往的说书形式,易中充分运用了自己的语言魅力,来征服观众。假设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看原著,也未必能完完整整的看懂,看透,对于文言文,我们也没有足够的了解,需要借助工具书去看的。易中天将文字通过艺术处理,将其变成了现代,通俗,使我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从而培养出我们的兴趣,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

老师回答:老师也一直在关注易中天,研究他是从接受的角度为何能有这种效果。本来属于书斋里专家学者研究的学者的题目,怎么能走向民间。本来易中天大学里的教授,应该像我们一样在课堂里讲。他在《百家讲坛》里讲,《百家讲坛》应该是学术性的,有很多人在《百家讲坛》讲,其他人确没有易中天的这种效果。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了之后能产生媒体上的烘动效应,类似于票房价值,排行榜等,这个能说明老师一直讲的三种文化,即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百家讲坛》本来研究题目是精英的,但是他们尝试面向大众,这种尝试是很重要的,面向大众普及,这种研究不能一直在象牙塔里,我们一方面我们说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滑坡,失落,另一方面又排斥大众,《百家讲坛》的尝试是成功的,特别是易中天是成功的。其实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有意识的借鉴他,但也不能完全能学,除了他那种演讲模式,这种意识除要把精英文化推向大众之外,还有一种个人魅力在里面,好像具有说书人的本领,这个不是谁都能学的来的,老师觉得易中天成功就在于此。学术界对易中天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学术应该比较严谨的,而不说大书。老师不赞成这种意见,他说我们应该学会举一反三的,比如环境艺术,本来艺术属于象牙塔里的东西,环境艺术专业的设立目的就是要把这种艺术面向公众,推向民间,易中天可以作为一种启发。

通过教师讲解后:我们应该易中天的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对我们所学的专业能够是一种启发,能够学会举一反三,运用到我们的专业中去。


■刘涛

我的问题是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提出的“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我个人认为在当时以及以后的封建时期魏徵的理想都没有彻底的实现过,甚至在当代社会主义时代也不能完全实现,我觉得魏徵谏只能是理想的治过方针,而不能真正实现?

老师答道: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提出的“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在当时的唐太宗时代已经实现拉,只是不能用绝对来形容魏徵的治国理念,在以后的封建社会只一理念也为完全实现,直至到当今的社会主义中国也没绝对的实现,这一理念要真正彻底,绝对的实现那要是在公产主义社会的条件下才能彻底实现。所一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在当时是的唐太宗时代已经基本实现了。我们谈这个问题不能偏离唐太宗时代而谈唐太宗时代的问题,要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提出的“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在当时已经基本实现了的政治理念!


■金晶

问:怎么评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老师答:我们那一代的人都不喜欢徐志摩,怎么说呢,在我们的时代他是被作为反面教材的,他的浪漫主义是小资的,我的导师们都对他只是贬的。所以我在这些影响下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的,我其实也很不明白你们这代人为什么会喜欢他的。但这也让我意识到,我不能用我这一代的思想强加给你们,让你们也去讨厌他,这是我们两代人的横沟。可能你们喜欢他也一定有你们的道理,可能跟很多的社会因素啊,时代发展有关系。所以我试着用比较客观的想法来看待徐志摩这个人,他的这么多诗中,我对他评价最高的也就是这首《再别康桥》了,毕竟像他这种毕了业对母校感情还那么深的人是不常见的,依依不舍。换了别人说不定就骂开了,毕竟这年头骂母校的大有人在,夸母校的到还真没几个。从他这首诗的风格来看词汇丰富,语言清丽,语调柔美,情景交融,描绘得非常不错的,通过很多的意象来写,把对母校不舍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歌词上面抑扬顿挫,读起来非常有韵味,有节奏感。虽然对他的人谈不上喜欢,但对他的这首诗还是比较不错的,值得细细品味。

个人评价:我们生活的时代可能跟老师的有所不同,我们没有经过那些事情。我们的这一代可以说也是比较幸福的一代,时代的进步,风气的变化,让我们现在对那些比较古板的东西产生排斥的心理,反而风气的开化,让我们这一代人喜欢浪漫的,虚幻的东西比较多一点,毕竟有了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做基础。徐志摩的诗也不是读了很多,但学了《再别康桥》之后,突然就很喜欢他的诗,很有一种读起来很轻快的感觉,就像跳动的音符,节奏轻柔委婉,很和谐,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如果给它配上音乐的话,我想一定要是钢琴,用慢拍,一定很动听的。它的诗中隐隐约约有一种离别的哀愁,让人读着读着就酸了泪水的,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何:基本正确,但是“我其实也很不明白你们这代人为什么会喜欢他的”一句不对了,我说的是我能够理解你们为什么会喜欢他,因为我们的时代背景不同,现在这个时代是对徐的评价比较公正了。


■高颖

我提的问题是老舍在《断魂枪》这篇课文里想表现的是什么时代背景?

老师回答:其实这个问题在课后就有提到。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的门户被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社会体制被改变,外国的事物慢慢流入中国,而中国国粹在外国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当时还有好多中国人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虽然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保守守旧的思想受到了冲击,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还是有像沙子龙这样的人意识到了民族的悲哀....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体制让他们多了许多无奈。我们的国家虽然经过了漫长的“浩劫”但是时间也证明了我们的民族是强大的。老舍通过许多文章让我们这代人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变迁”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习外国好的先进事物的同时,发扬我们自己国家的优良的传统,做到舍其糟粕,取其精华。

何:没把我的意思概括对。


■余盛荣

提问:鲁迅先生是我一直比较敬重的伟人,他的作品我们也读了很多,请问老师是怎么看待鲁迅先生?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地去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推荐一下有哪些鲁迅先生的文章适合我们看和对我们的教育?

个人想法:我对鲁迅先生是比较敬重的,我觉得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当时的社会是一阵唤醒中国人民的风,而且强而有力。知道鲁迅先生的爱国之心,弃医从文,医虽然能够医人的身体,但是却不能真正医中国人的心,所以毅然地选择了从文。鲁迅先生的文章很有批判性,无论是谁他都刚正不恶,直言批评,就和他的发型一样。

老师的回答: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老师也是对鲁迅先生敬佩有加,但是老师觉得鲁迅先生有点偏激,阴冷,脾气不好,是共产党左倾派,所以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抓他。鲁迅先生主要写的是杂文,文白比较好,而且鲁迅先生没有抛弃我们的母语,文章讲究思想的深刻性。老师推荐我们看的鲁迅先生的文章《野草》,《散文诗集》

何:胡说八道!如果我真这样说,那就成了我胡说八道。我说你们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怎样看待鲁迅),我知道是因为网上在批评鲁迅偏激,阴冷,脾气不好等等,你们不要受此影响。至于“共产党左倾派”之言更是不知所云。由此可见,要提出一个好问题真的不容易,不要去提自己根本搞不懂的问题。


■陈磊

我期中考试的问题是另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在此情景中的人物形象。

老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给我深一层次的分析了杜十娘行为之所迫,当时社会风气之低下。十娘她的自尊自爱,坚强不屈的性格形象也早已深入我心,她怒骂李甲的懦弱自私,背信忘义的富家子个性,孙富商家的奸险狡诈,更是将其形象做出了鲜明的对比。从两个角度反映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我在一些资料中查询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对杜十娘的人物分析。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事事无绝对,什么事和人都要分两个面来看,在十娘怒沉宝箱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她为了自己的感情作出了自己坚贞不屈的行为面前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古时妇女处于长期地位低下,导致思想封建等等的妇女形象。中国古女子时候便有自取轻生而来复仇的观念,因为受到古时候封建的鬼神学说的影响,往往有“变鬼不放过你”的想法,来报复自己的仇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十娘靠着社会的舆论压力来定李甲的罪行,所以趁着人生鼎沸时落水,让人们感觉是李甲逼死了十娘。这种不理智的行为在今天的社会也有存在。所以在塑造十娘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必须看清楚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方严

我的问题是:<<绳子的故事>>这篇小说批判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哪些现象?如果今天有这样的现象,应当怎样对待?

老师的回答是:这篇文章主要揭示了旧社会道德的一种恶习.奥士高纳是一个勤劳,老实的农民典型.是仇家的恶意诬告,乡长不辩真伪,还有众人的嘲笑导致奥士高纳的死亡.但归根结底,是某些荒唐的旧道德,是冷漠无情的风气葬送了他的生命.揭露了旧社会的某些邪恶,国民素质不高."如果今天有这样的现象,应当怎样对待?"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没怎么细说.但是有一点我听的很明白,那就是老师有提到要提高国民素质.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非常高,那么这个国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我的感受是如果今天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应该像小说里那些人一样,不辩是非.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看问题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要依据于事实.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说的是什么.通过这篇文章我才懂得什么是人言可畏.有些言语真的可以杀死人.现在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目的可想而知也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我们的素质,那么像"绳子的故事"这样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在我们身边发生了.


■徐啸晓

我的问题是:何老师在上课中多次提到"中庸"的意思是守正道,不偏颇,是很高的修养境界,而之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个不好的贬义词,说一个人中庸,就是说这个人没有主见,保持中立,我想请问老师,"中庸"从最初的一个褒义词发展到现在的一个贬义词所经历的一个过程以及导致它意思扭曲的原因?

老师的回答是:当一个理论产生以后,它不是说就是静止的,它还在被读者的接受当中,它还会发生变化,中庸这个词本意应该是好的,但是在其后的使用当中,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确实在接受过程当中被人误读,读者接受有正确发扬它的,也有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叫做误读,误读之后产生了不好的作用,人们拿中庸之道来为自己混混噩噩,做事不果断当借口,在中国社会人们不主张个人个性太强,中庸之道其实就成为泯灭人的个性锋芒的(?),所以到了五四之后我们批判中庸之道,我们所批判的其实不是最初的那个中庸,而是中庸在其后几千年中它所发生的变化.人们把中庸这个概念拿来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中所起的不好的作用,我们在批判这个,批判不是绝对的否定,它是对以前的东西重新加以鉴定,把其中不好的东西去掉,把好的东西确定下来,或者本来好的中间被人误解的我们还以本来的面目.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几千年了,中庸之道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人的性格方面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五四时候的人要想扭转这几千年里的东西,一定需要很大的力度,这叫矫枉过正.,五四时期对孔子的批判是很偏激很过火,但是当时如果不这样就不能扭转几千年来造成的影响,所以今天当我们可以比较客观的冷静的公正的来看的时候,我们既要肯定五四时期这么做的必要性,也要知道它当时是过火的,要回到中庸它本来的意思上来,这是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

个人感想:我觉得在今天中庸还是没有回归到它本来的意思上来,大众的印象里还是其不好的一方面,就像老师说的,五四时期的人想扭转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东西需要很大的力度,而现在的我们,确实可以比较客观公正的看待,但是如果要想扭转从五四遗留下来的不好的东西,是不是也需要很大的力度呢,那会不会产生新一轮的好和坏的影响呢?!


■谢中中

首先我提出的问题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诗是纯属感情触发一气呵成,还是作者有心,另有特别的艺术技巧?如果纯属感情叠发而成,那么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读起来语调舒缓,平直;第四句"独怆然而涕下"读起来语调急促,下挫.语调的变化与感情走向结合,是出自诗人的独具匠心,还是无意而为之?

老师回答:首先,老师指出我提出的问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错误认识,就是这个问题中我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而言.而对于文学作品,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和形式必然要趋于统一.尤其是留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它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结合的.

这个错误的指出让我明白了自己表达的错误所在.此问题应该修改成以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诗是在感情处于爆发时写下来的,在他感情抵达顶峰的时候是怎样兼顾诗体表达,让此诗用词与语调浑然天成?

老师再继续说到,古人对于诗歌的平仄压韵在很早的幼年时期就开始训练,远超乎我们现在能想象的范围.早在孔子时期就开始产生了"对课".既出"天"字然后学生对"地"字.如此日益反复与积累对诗歌的感觉.而陈子昂作为古时一学者,也必然经历此长期训练时期.<<登幽州台歌>>虽然是在他感情累积达到顶峰的时候写下的,在写的时候当然未必会考虑到周全的用词谴句与平仄压韵.但长期的文学造诣使得他即使是在感情促发下一气呵成,同时也能把此诗的内容与形式结合的非常完美.

何:好,有过程。但是“孔子”一语是你听错了,我说的是“童子”。

补充个人想法:每次读到这些留传下来的经典之作都会诧异古人对文学方面的极高造诣.其实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考虑到很多时候,诗人创作诗歌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一时的灵感激发或者感情的喷发一气呵成.但是这些灵感的激发与感情的喷发都需要集聚非常深厚浓郁的文学底蕴.否则是无法写出如此唯美的感情与诗歌的结合体的.

即使是古人对于用词谴句与平仄压韵从幼年时期就开始训练积累,但还是会出现贾岛的"推"与敲"诸多文字推敲.可见古人对用词谴句方面是非常的严谨的.而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也提及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在这些不同程度上看,这些留传下来的经典之作是作者只是凭深厚的文学功底练就而成还是在感情抵达顶峰的时候同时兼顾诗体的表达是难以得知的.

通过老师的提点,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把诗歌的创作区分的如此开来.好的诗歌,有很多是经过千锤百炼检其精华而成的精致,但同样也有很多却是一时意气分发或是感情促发而一气呵成的大气之作.这些留传下来的经典之作,其内容与形式都是结合的非常之完美的.


■王欢

提问:宋词是讲究上下阕格式的,是工整的,所以又有填词的说法,但是声声幔似乎了这个格式,上下阕并不工整,当然在我们读来整个感觉是流畅的,工整的,是美的,享受的,那么这种打破是否可以说是宋词的一种创新?还是?我觉的这不是一种创新,而是这种语感上的规整也属于规整,规整不是死的规整,是灵活的.就像画静物构图一样,其一是追求重心的稳定.

另外,李清照的词是以犀利.灵动.清新婉约著称,但也有个别的诗句是很有气势的,如<渔家傲>里的”九万里鹏风正举,风休住,蓬风吹取三山去…”,那么还有其他大气的诗句吗?请老师列举,.谢谢.”

老师:谁说宋词是规整的啊?没有这种说法.李清照大气的诗句还有的,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听老师说后,查阅了一写资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李清照的《乌江》里的诗句,突然想起谁曾说过这诗句看称是几两千年来最大气的诗句.


■王焕斐

司马迁《史记》中一篇《李将军列传》对李广的遭遇寄予了无限的感慨和同情。李广的悲剧命运是注定了的,有时代背景的原因,而有传言李广的抑郁不得志更在于他个人军事才能的局限性,所以我想请问老师这是否真与他其个人的原因有关呢?

归结老师的总的观点: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结合的原因:李广的悲剧命运更侧重于社会悲剧,有性格悲剧,也有时代悲剧,李广属于时代悲剧(与当时统治阶级有关)。李广性格上的问题从《史记》中也可质疑,心胸的确狭窄,也非常刻守执着,是性格中的一个缺点。但是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是当时所处的背景原因罢了。李广的悲剧命运更多在于社会时代背景的原因。

我觉得汉朝廷战略方针的演变是造成李广难封的主要原因。虽然也略带有个人原因,但毕竟是功大于过。所以李广的悲剧命运主要是社会时代背景的原因。


■傅卿

问题:古往今来的成功的诗人作家,必定是经历坎坷的人生吗?

老师回答:问题是个简单的哲学问题,人生的意思在于什么?在于最后的收获,在于精彩人生路程.

本人也是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不应当算是语文课题上的问题,但我想大学语文应当教我们人生哲学的课程,我们可以通过大学语文这一课程,来定位我们的人生目标.人的一生短短数年,怎么活的有价值,也许像徐志摩,苏轼那样才算是精彩的人生,一面是悲惨的人生路程,一面是精彩的内心思想,丰富的思想感情.本来人生就是悲喜两字,他们都有.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也不会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诗句.我想说,我们今后的人生还是未知数,精彩丰富的人生路程还在等着我们去走,也许我们会像他们一样,也许只是一个默默的学者,不管怎么样这就是自己的人生路,走吧,走吧.人生,是你得的必定会是你的,失去的我们也不要去刻意去寻找它.我们应当走自己的路.

何:我记不起来当时怎么会是这样一个含糊的回答。


■王谦

我看了钱老的吃饭一文,果然是嬉笑间点出人事百态,一个简单的吃饭已经不再是一个吃饭这么简单的问题了,成了一个程序,其他工作,打通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点不经让我联想到一句古语:君子远庖厨。我的问题就是,君子远庖厨是否也有这么层意思。

老师回答:不能这么说君子远庖厨有钱老的意思,君子远庖厨比钱老的文章早,再说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君子远庖厨跟吃饭是根本不相同的,前者说的是作为君子,要心存仁爱之心,但是厨房是杀生之地,多少生命死在厨房里,作为君子怎么能没有受点影响,作为君子,要吃肉,但又不能亲眼见到杀生。所以就要做到远庖厨从而无愧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683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