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作业

小议品格修养——《离骚》(学生顾洁斐)
【时间:2007/7/2 】 【来源:本站 】 【作者: 美术学041 顾洁斐】 【已经浏览4892 次】

品格修养一章的前言最后一句提到:“守住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底线,坚持不懈,为无愧此生而努力,应是每个人的终生追求。又提到“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和人格独立,应当是修养的主要目标。”可能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对于当代我们这一批大学生而言,空谈理想远大,品德高尚是件轻而易举之事,问问当代大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有的人可能会回答“不知道”。对于我而言要问我,我可能也会这么回答。当代人甚至当代年青的大学生们也不会像革命时期一样,对人生,对自己或对国家,社会报有远大的理想,当代的人变得现实的多,大概最高的理想便是以后有份好工作,有车有房有钱吧?不过这也无可厚非,人生匆匆而过,有多少人是有一番作为,被后人所知,有多少人是名垂千史的呢?更夸张的是有些奇怪的当代人宁可遗臭万年也要被后人所记住,电视中不是常报道此类新闻事件吗?不能名垂千史也要遗臭万年呀!这样一说岂不是人都不要有远大理想?非也,在我看来,当代的有些人不明白也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日子,生活一天天地过去,毫无自己的目标或者不坚定自己的目标,那么,我觉得他的人生就会变得空洞,生活变得空虚,就是我们现代常说的无聊,这样每天不知所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日无所事事,当代社会的种种造成了当代青年一代心理疾病的增多,我觉得一方面也是理想的盲目与偏差造成的。所以,在我看来,树立一定的理想是必要的。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提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它决定着自己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生——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我觉得爱因斯坦对于理想的观点是把它放在一个崇高的位置上而言的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我不知道爱因斯坦如果生在当下社会,他对人们的理想又做何感受呢?毕竟他认为可鄙的庸俗的目标能换回面包呀!人一生总是无法离开柴米油盐而活吧?当然,当今社会的人还是得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好,我觉得没有理想的人好比站在三岔路口,不知自己该走哪条路,不知自己的未来怎样,这样盲目的下去,人只会在原地打转,驻足不前。短短人生就这样度过?待到白发苍苍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才猛然发现竟然一路什么都没有留下……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自己一点动力,才会发现世界是很美好的,会发现时间是过得如此之快,要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

树立高尚的品德是我们从读书起就学习的一门课程,我觉得高尚的品德是我们终生所追求的目标,是一门终生要学习的课程。在我看来,知识的丰富和品德的高尚,我更看重高尚品德的人,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工为救落水小孩不顾自己安危下水救人和一个知识渊博、领国家俸禄的贪官比起来哪个更可爱呢?这也并不是就是说农民工的品德高尚而贪官品德不高尚了。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认为行为端正,有高尚的品德是做人的必备,更是品格修养的必备。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以人的表象或个人的成败或学习的好坏来评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的高低,在我看来这是不全面的,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偏颇的。不过,社会也是个复杂的东西,人不是常说社会是个大染缸。我认为世上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很少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吧?复杂的社会让人们学会了“表里不一”学会了“笑里藏刀”,可能难得有几个老实的人,品德高尚点的人冷不了被人捉弄了欺负了看不起了,可怜兮兮的好像成了被社会淘汰的人似的。社会造就了我们,民族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我觉得有些方面似乎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无奈,可悲!

人格独立,我觉得这点和品德高尚有相似之处,不重人格,也可能被权势所利用,成为任人摆布的驯服工具,我认为人格的丧失是件很可悲的事,如革命时期的汉奸,是被人所唾弃的,可在当代,观念似乎又转变了一些,阿谀奉承,为了某种利益关系向上级向领导向对自己有利的人献媚拍马的事是屡见不鲜的,还随着社会的发展,奉承的功夫是越来越厉害。社会上靠着这功夫步步高升,春风满面的人大有人在。这常让我想起叶挺写的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这狗洞里爬出?”虽然现代人不比革命时期,不用遭受这样的境遇,可我想可能有些现代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放弃自己的人格的。宁愿做别人的狗,整天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唯恐自己前尘尽毁,我相信这些人一定活得很累吧?神经一定绷得很紧吧?有时不禁感叹他们活得太累了,何必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啊!对于这些我十分羡慕古人寄情于山水,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怡然自得之情,那种悠悠自得的生活我想是当世一部分人所向往的吧?现在对于人格的独立在我们大学生中是一时体现不出来的吧?当踏入社会更要学会自重,注重自己的人格,不违背自己就可以了,虽然当今社会可能很少会容纳那些不会阿谀奉承的人。

《离骚》是一首带有自叙性质的又充满激情的长篇抒情诗,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杰作。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续。但是,细心玩味,无论事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中已经很少有像屈原那样有着虽九死而未悔的人了吧?为了报效国家而满怀热情,又有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直高洁,处污泥而不染的人吧?我觉得做到其中的一条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现代社会不比当初革命年代,大家一心为国。原来一篇我们的课文中提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现在我认为不大适用了,但为中华振兴、富强而奉献的精神还是要有的,真不明白现在的干部在贪污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他们在那一刻有没有想到人民,有没有想到人民的利益?当今社会正直高洁的人少了,为正道而献身的人更少了,就像我认为的世上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但很少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在从《离骚》的语言上看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高洁等。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有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虽然《离骚》中有大量的生僻难解字,但全诗感情色彩强烈,很快会把人带入作者的心情中去。这是篇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文章,我们不但要体味文章的美还应该学习文章中的高风亮节。

虽然我们可能不能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但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学习荷花的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791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