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何二元:大学语文始业课
【时间:2007/7/1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6506 次】

一、为什么学习大学语文?

从小学到中学,学了十几年语文,到了大学,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可以概括为下面三句话:

国民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
艺术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
素质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

第一,国民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

语文是母语,一个民族能够凝聚,能够延续,很大程度靠的自己的母语。汉语是世上少有的超时空(五千年,五十几个民族)的一种母语,我们民族能够凝聚,而不是象其它几个古文明那样消亡,不象前苏联和东欧民族那样解体,我们的母语功不可没。

要想瓦解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是先瓦解他们的语言。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了城池。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他们用砖和河泥做为建筑的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冲入云霄。上帝耶和华一看,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上帝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人们各自用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很快,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人类的力量消失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

大家更熟悉的例子,也许是《最后一课》那篇课文。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都德写的,讲的是十九世纪亡了国的阿尔撒斯人,一位语文教师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那位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即使亡国也许还不算最后的绝望,还能反抗,还能复国,要是把自己的母语也丢了,那才真正的没了指望。

资料: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可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就知者甚少了。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的租界也沦为日寇占领地了。大清早,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老校长老泪纵横,正主持着简短的校务会议。最后,他颤声宣布:“……课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是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就立即停课。”
  默默无声的人群中,有一个紧锁浓眉,面孔清癯的逐年男子。他,就是暨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
  快上课了,他拿起讲义夹,急匆匆地进了教室。教室坐满学生,鸦雀无声,多象小说《最后一课》里描写的啊!郑先生热泪盈眶:“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的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沉静。平素调皮的学生,今天也是憋着呼吸,满噙了眼泪。不幸的时刻终于来临,远处忽然传来沉重的车轮碾地声。几辆卡车逼近了校门。阴森森的风中,一面太阳旗抖动着。时针指着10点30分。
  郑先生挺直了身体,作了立正的姿态。全体同学“唰”地一下站起来,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生低低的啜泣声……师生们的胸中都燃烧着爱国的烈焰,一个个捏紧了拳头……
  这就是郑振铎先生在“暨大”上的“最后一课”,也是他教书生涯的“最后一课”。但他的“最后一刻”所表现的崇高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却教育了千百个后来者。

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维护自己的母语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法国规定,法国人在法国本土上举行的任何国际会议不准讲外语。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任何商品在法国销售,标签或说明必须用法语,否则就是违法,不得销售。孟加拉国的人民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母语而献出生命。

资料:1952年,当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时,民众为争取把孟加拉语列为官方语文之一进行示威。2月21日当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开枪,有五名示威者被杀。孟加拉独立后,为这几位“语文烈士”建立纪念碑。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倡议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并在倡议提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种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全世界人民的团结。”

下面这一段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到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记忆,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一个民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历史,都深深地蕴藏在他们的母语里。每一种土著语种,都是一个民族灵感的源泉、创造的钥匙以及文明的承传载体,失去一种语种就意味着断送一种文明。”(摘自网络)

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是母语教育,在我们所有的学科中,没有哪一门课和我们的母语关系如此直接。所以,我们要从维护母语的高度学好大学语文。

教材主编徐中玉先生在前言(第3页)中说:“我们对本国语文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决不可忽视、削弱。”

既然是母语学习,当然就应该贯穿于人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小学中学学过,大学当然还要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学习母语应该是国民的终生义务。所以今天的大学语文课也不会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终结者,将来教育发展了,大学后语文,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二,艺术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

虽然美术专业以线条、色彩等为自己的基本语言,但是掌握这些绘画语言仍然离不开语言文字。易经说:“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尽管最终还要“得意忘言”,但那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语言的升华。所以仍然要开设大学语文等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课程。真正的艺术家没有语言水平不好的,所以现在能否学好这些课程,将来就是匠人与艺术家的区别。

语文与绘画直接的关系,举几个例子。

例一、几米的漫画。

都说如今是读图时代,各种图像空前地挤压着文字。但是依我看,如今更是文字的时代,电脑和网络巨大的空间,为文字书写提供了空前的契机,文字正在全方位地进入各种艺术媒介。在几米的漫画中,文字已不仅仅是一种解说,而是成为作品的有机部分,文字和绘画相映成趣,妙趣横生。这没有对于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真切感悟,是做不到的。

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
整个城市笼罩在阴湿的雨里。
灰蒙蒙的天空,迟迟不见着阳光,
让人感到莫名的沮丧,
常常走在街上就有一种落泪的冲动……

例二、同学的一篇作品:【墨香流华】美0303王燕舞

                   轻柔地合手                                  涓涓的湖水淌过
                   细心的揣摩                                  总是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借西湖的烟雨朦胧                            故事中的你我     
                   断桥的沧桑岁月                              到底是心灵的归客
                   和着三潭映月的柔美                          还是湖中的过客
                   用柔荑捧岀一池水墨韵典
                                                               一滴滴淡墨汇成剪影
                   那里有宁静的西子湖畔                        行走在浓浓秋波中
                   躺在安详的江南一角                          扬起的湖水
                   穿行的小舟                                  飘洒出带香味的种子
                   带起圈圈涟漪                                落在灵气的土壤里     
                   还有一朵盛满露珠的荷花                      等待生根发芽
                   绽放它的美丽                                滴滴墨韵
                   背后是千年不变的永恒——雷锋之塔            就这样在手心里芳香流华

    西湖总是有那么多美丽的角度让你去发现,去创造。它的美,让人宁静,让人和谐,让人没有了烦恼。
    我很喜欢西湖,喜欢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的时刻,去与它相伴。
    我喜欢快乐的时候去找它,喜欢悲伤的时候去找它,喜欢与它诉说,喜欢与它交流。
    它那恬静的神态,给我心灵上的安慰,我可以感觉突然身心的放松,
    每当走进它,总有一种灵气让我感觉到,真的,这是片净土,傍晚的净土,心灵的净土,只要你去感觉,用你的心去感觉。
    这个孕育着深厚文化底子的湖畔,总是让你有万分感慨,总是想寻找着什么,总是在期盼着什么。


例三、书法与格律诗

    我们在座的有些中国画和书法专业的同学,书法要写字,画上也要题词,但是写些什么?古代的书画家都是自己即兴创作的,现在的人已很少能够做到,连我们老师也不一定能做到。一般只是借用古人现成的诗词,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创作。大学语文如果扩大一点,也可以教教做诗的,但是我不行。意思我还是有的,但是格律做不到。比如有一年我与两位长者交往,一位叫胡江晚,一位叫林华章,分手后我就写了一首诗:

长  者

长者过我庐,蓬壁有辉光。
流年四十短,促膝一夜长。
古月生江晚,林下著华章。
仰彼君子风,今人已不彰。

(注:他俩之一在大学时代被打成右派后,一别已经四十年了。)

有人看了说格律不协。我的见解是,格律者,并非只是平平仄仄,古今音已不同,既用古韵,平水韵什么的,就须读古音,而且不止是韵脚,应该是每一个字,这我做不到,所以一直没下决心学。我刚才说的“有人”,是指浙工大的老师吴亚卿,他对格律很精通,有很多头衔,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吴越文化研究会会长,新加坡新声诗社、加拿大晚晴诗社、泰国国风吟苑的名誉顾问,全球汉诗总会的名誉理事,等等。同学们如果想学,我可以请他来开讲座。
 

其他专业,比如油画专业的同学也许不必学习格律,但是要学习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教材是翻译成我们的母语来学习的,而最好的翻译和介绍西方艺术的书籍,往往出自最好的国学大使手笔,如傅雷介绍西方艺术的《西方美术二十讲》以及他翻译的丹纳的《艺术哲学》。()

第三,素质教育要继续学习语文

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关系。中学学过了,大学为什么还要学?假如说中学学了六年还没有学好,那么你能保证大学再学半年就学好了吗?所以有人说大学语文不过是“高四语文”而已,也就是在高中三年之后,再来学习一年语文,只是量的增加,并没有质的提升。

这实际上也揭示了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课文往往重复,教法又没有新意,甚至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看看下面这两本教材,就可知。

   

这样的语文当然不学也罢。

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学习语文,而这各个阶段的学习意义又不是简单等同的,大学语文可以提升我们使用母语的质量,那是目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所不能达到的。这个意思最近我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上的一个发言的中也谈到,转引如下:

有人质疑,中小学学了十几年语文都没学好,到了大学再学一年半载会有什么成效?这是一种简单统计学的观点。学习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地说,任何学习都包括知识、能力、素质这样三个层次。中小学的学习,比较注重知识和能力两个层次,但是由于目前的考试制度,尚无暇顾及到素质层次,因为素质这东西天然不适于考试,这就是人们批评的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并非与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码它为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因为素质是要在知识和能力这两个层次上来发展的。随着迈过了高考这个门槛,大学教育开启了真正素质教育的可能。这个素质教育,不是对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有人形象比喻说,应试教育制度下培养的学生,好象是一壶只烧到七、八十度的水,素质教育就是要再添上一把火,把这壶水烧开。我还想起另一个老套的笑话,说一个人吃了六个饼都没有吃饱,但是吃到第六个半时吃饱了。素质教育就好比是这一把火和这半只烧饼。而怀疑大学语文在短期内会有成效的人,就象那个笨人,说:六个饼都没吃饱,不相信再吃半个就会饱。他只看到量的微弱,而看不到质的飞跃。

正如一只鸡蛋,幼儿园可以画,小学可以画,中学可以画,大学可以画,到了达芬奇学画,画的还是这只鸡蛋,大凡优秀文学作品也是“说不尽”的,面对不同的读者对象,它会折射出不同的内涵层面。西方文学理论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之语,中国的《文心雕龙》评价屈赋的学习价值:“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更揭示这“说不尽”中含有学习层次的高低。比如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幼儿园小朋友可以当作儿歌吟唱,小学生可以欣赏其优美的意境,中学生可以把它和诗人身世以及一系列咏月诗联系起来理解,大学生则可以从文学母题、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哲学高度来加以研究。假如到了大学还在搞应试教育,比如《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A、杜甫;B、李白;C、郭沫若……那就太无聊了。

大学语文应该提升我们的母语素质,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当然要和我们的专业配合来实现。所以我在大学语文课里要尽可能结合你们的美术专业,这很危险,可能会说外行话,所以在这门课里我们要互相学习。

二、怎样学习大学语文?

1.这学期只有17周上课时间(包括复习考试),而我们的教材有12个单元,两周一个单元,最多只能上8个单元,让我们在网上投票选举。

两周一个单元,第一周综述这一单元的内容,第二周再从这一单元里选出一篇,选哪一篇,也上网投票。

2.每次课要有提问,是同学向老师提问,这比回答老师问题要难。中小学生要学会回答问题,大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

每次提问时安排一至二名同学做记录,班长安排好。记录怎么做,可参考我网上的一次记录,做记录,作为一项作业的成绩。例:

○生:《麦琪的礼物》结局是男女主人公都失去了各自最心爱的东西,然而作者却说他们是最聪明的人,似乎不可理解。
●师:假如我们知道这个世界除了物质的层面,还有精神的层面,而后者可能是更有价值的,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圣诞互赠礼物,看似是物质层面的活动,其实质意义却在于精神的交流。男女主人公虽然在物质层面分别失去了他们最宝贵的东西,然而他们达到了馈赠礼物的真正目的,在今后的一辈子中,他们都会把这份感情深藏在心里,这难道不是最聪明的选择吗?

3.另外要写一篇文章,谈大学语文的,必须发到网上,以便于讨论和批改。谈什么,可参考教学论坛上的文章,我还会出一份参考题目。

4.另外我会根据上课内容随时在论坛出些题目,根据大家参与讨论情况,也作为一项作业成绩参考。

5.最后,根据情况,可能会在期末安排课堂考试。

 

附:课堂问答

2006.09.19.课堂记录,记录人:绘画041班李婷婷

○ 钟关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莫名其妙地都在学习英语,让我们显得有些被动。始业课上何老师您给我们讲述了母语的重要性,我们也很赞同。那么,今后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学习英语的热潮,是学还是不学呢?

● 何老师:我选用李敖的话来回答你,“你提的问题很好,但是我给你一个笨答案,你自己去想”。我不能给你答案。如果我说不用学,你们就都不学了,出了事情说是我说的,那就不好办了!

○刘国茂:老师,现在是外语普及的时代,我觉得各门学科、各行各业都与外语脱不了关系,所以,学习外语对我们并不是毫无有用处的。

●何老师:英语是要学习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把学习英语放在首位,占据首要地位的始终都应该是各个国家的母语。即使是解放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文化侵略,开办教会学堂,英语和国语的课时也都是各占一半的。

○金春霞:世界发展至今,中国已不再是一个文化强国,学习西方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想学习西方就得先掌握他们的文字语言,因而我们学习外语也是应该的。

●何老师:学习外语是很重要,但是是否要全民都要来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人类文明是由社会分工开始的,有分工才会有进步。我们应该有这种分工,我们可以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涉及各行各业,为大家翻译最时新的文件资料。想想我们现在所学的普通外语对我们有多大用途,它能真的让你阅读与你的专业相关的外文书籍吗?能让你很好的翻译你的文字、作品吗?不能!

○金春霞:可是现实是中国某些方面的确很落后,语言的背后有经济的支撑;有人说英语比中文好,有的人说中文比英文好。

●何老师:语言背后绝对是有经济支撑的。但是任何母语对使用者来说是好的,语言没有好坏的分别,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母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537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