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看蒙娜丽莎看》教案(二)
【时间:2008/9/2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0244 次】

三、画、画中人、达芬奇、读者

    教材“提示”说:一个“看”字,编织起作者的创作活动、作品本身的存在、作品反映的对象和读者的审美活动四方面有机的关联。在这样的关联中,读者与画中人,与达·芬奇,与读者自己,与整个人类形成了巧妙的互动审美观照。

    1.画:从肌体到精神

    第四则比较了少女的机体和少妇的机体。我们不能不惊讶于作者对于两者观察的细腻,文笔的精美。比较的结果是强调了少妇的那种内涵的美和精神的深度。所以第四则无论写得多美,都不过是一个过渡,为的是最终过渡到第五、第六则的内容。

    网上一般赏析文章都特别津津乐道于作者的这一则文字,然而他们所乐道的,似乎更在乎那肉感的描写,而不是最终把我们引导到蒙娜丽莎的眼睛的那种内涵。这些人当然也不会看到蒙娜丽莎的“看”。

    资料  1530年,蒙娜丽莎成为皇家收藏品之一,不幸的是,法兰西斯王觉得它挂在浴室墙上特别顺眼,它在那里呆了几年光阴,现代的专家认为这幅画作上面的裂痕,正是沐浴时的蒸汽造成的。而在卧室里则挂着另一幅怪异的蒙娜丽莎裸露版,名为蒙娜华娜。既如此,可以确定,当年法王所看到的蒙娜丽莎也只是她那少妇的肌体而已,至于蒙娜丽莎的“看”,与蒙娜丽莎的精神交流,那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尽管天天在浴室里看到她。(假如真能看到蒙娜丽莎的“看”,那么就该把她挂到自己的书房里去。)

    资料2 《达芬奇传》中,那个所谓喜爱艺术的法王是这样厚颜无耻地“看”蒙娜丽莎的:“娘儿们的事情,你很内行。那双肩!那酥胸!还有那个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是更美的吧?……”他仔细看这画像,他的神气好像一个人把女人浑身脱光了,不顾羞耻地尽情地抚摸。

    今日不少网络文字的趣味,正与当年的法王相似。

    2.达芬奇:科学家、普通人、艺术家

    第七则,蒙娜丽莎的看,她看到的达芬奇是一个挑战世界的人。达芬奇对世界的探索,最终象征性地定格为“看蒙娜丽莎看”。

    “向高空飞升,自高空而降的陨落……”,这一段并飞艺术夸张,而是实写达芬奇的科学探索成就。他一生除了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外,还留下了大量科学研究手稿,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学、工程机械、军事技术等广泛领域。这些研究不少都远远超过了他的时代,反映了人类现代科技进步的最初步伐。比如这一则涉及的强弩、飞翼、潜水衣、下水道、聚光镜、人体解剖、胎儿、屠杀武器……

 

可投射50公斤重石块的弩

    最令人感兴趣并堪称神奇的发明,是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一系列草图勾画出飞机的整体构造及其各主要部件的设计。它包括船形机身、发动机、蝙蝠形机翼、扁平的机尾和动力传输装置。其发动机由旋转轴和大螺旋构成,可以用人腿踏蹬与大螺旋相连的脚蹬,控制飞机的升降。达芬奇相信,如果"螺旋桨"的旋转能够达到足够的速度,飞机就能升空。

    达芬奇设计了一部手摇式"汽车"。它由两个弹簧发动机驱动,以结构复杂的部件和不同方位的齿轮传输发动机的能量。

    在一页手稿上,达芬奇设计了由链条和齿轮传动的两轮自行车,与现代自行车几乎一模一样。而世界上的第一部自行车直到300年后的1817年才告诞生。

    甚至还有计算机和机器人(下图:达芬奇手稿及根据手稿仿制的机械式计算器)

   

    他剖开人体,看血管密网的株式分布,白骨的黄金分割,头颅脑床的凹形,心脏的密室。他画过尚在子宫里沉睡的胎儿,他发现老人的死亡是由于血管的硬化,还发现了类似胆固醇的堵塞物。

   

    同样,他也为君王们设计过杀人武器(强弩、装甲车、火炮),运用几乎同样的原理,却设计出杀人的战车和救人的救生艇,所以作者说他是个“浮士德式的人物”。

“达·芬奇”展模型:流动救生艇

    但是作为普通人,他却是与众不同。他不但不曾结婚,而且似乎没有恋爱过。他和女性保持着“看”与“被看”的必要距离,对着这种诱惑不肯越过一步。他认为肉体的关系是丑陋的(并以解剖学的角度加以证明),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异性关系是一种纯精神的交流。为此他遭遇种种误解,最著名的是弗洛伊德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的分析,他认为列奥纳多童年时代由于是私生子而被迫由他的母亲单独抚养。他的母亲由于享受不到丈夫的爱,而给了列奥纳多过多的“补偿的爱”,以至于过早地使他性早熟。由于列奥纳多始终在无意识中摆脱不了恋母情结,所以成年后陷入了同性恋。直到他50岁时,模特吉奥孔多又一次唤醒了他童年时代的记忆,于是将他对母亲那种复杂的感情,融入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中。



酷似女性的圣约翰

    只有作者才真正了解他,他说:芬奇和蒙娜丽莎,也就是芬奇和女性的关系。这纯诱惑与追求之间有一形而上学的距离,如果诱惑者和被诱惑者一旦相接触了,就像两个磁极同时毁灭。没有了诱惑,也没有了追求。这微笑的顾盼是一永远达不到的极限,先验地不可能接近的绝对。于是追求永在进行,诱惑也永在进行。芬奇就在这诱惑中老去:“画家老了。潇洒的长髯,浓密的长眉,透了白丝,渐渐花白,而白花、而化为一片银光、银雾。银雾里的眼睛,炯炯的鹰隼类的目光也渐渐黯淡了,花了,雾了。”显然是在转述达芬奇的这幅自画像:

链接:  达芬奇传(上)    达芬奇传(下)

    资料:《达芬奇传》中的两个段落

    联系他们两人的,是爱么?
    当时人们爱谈什么柏拉图式的爱,爱说什么天国的情人凄恻感叹,爱写什么佩特拉克体裁的甜蜜的十四行诗,——这些只能惹起雷翁那图的厌恶和讥诮罢了。大多数人所称为爱的,也是与他无缘的。他不吃肉,并非因为持斋,而是因为厌恶肉食;同样,他远离女色,也是因为婚姻内或婚姻外的肉体交接,虽不被他视为罪孽,却被他视为是俗恶的。他在他的解剖学笔记上写道:“生殖行为以及为生殖而用的器官,是如此之丑恶,若非实行此行为的人面貌美丽,装饰娱人以及冲动力量,那人类早已灭绝了。”他远离这种丑恶,远离男女间肉欲的斗争,如同远离弱肉强食一般,但他既不气愤,也不责斥,也不辩护;他承认爱或饿斗争中的自然必然性法则,但他自己不愿参加这种斗争;他遵守另一条法则:爱和贞洁之法则。
    即使他爱了她,但还有另一种比这更美满的办法同爱人相结合么?现在这种含在深刻而神秘的爱慕之中的结合方法,是最美满的;两人共同画一幅不朽的肖像,创造一个新生命如同父亲和母亲生产婴孩一般(父亲和母亲就是他和她)。

    现在不是他探究她了,而是她探究他。那双眼睛看人的神气表示什么呢?
    ——他的灵魂从那双眼睛反映出来,他们二人互相反映直至于无穷无尽。是重复着末次相见时她对他说的话么?——即说:除了好奇心之外还需要一种东西,才能发现出洞里最深的也许最奇异的秘密。或者是无所不知者的不动心的微笑么?——死人便是用这种微笑来看活人的。

    3.画中人

    作者写画中人,极简单,点到即止。画中人身份:“富商卓孔达先生聘请芬奇为他的爱妻作肖像”。画中人肖像:“没有发饰,没有一颗珍珠,一粒宝石,没有一枚指环,衣服上没有丝微绣花,她素淡到失去社会性、人间性。”任何找得到的资料的描写都比这要详细些。相比之下是对于蒙娜丽莎的“看”的不吝笔墨的详写。

    4.我们

    如今我们站在当年达芬奇的位置,作者希望我们也能像达芬奇那样,进入一种形而上的爱和美的永恒追求。
建议:现在网上多的是形而下的资料,蒙娜丽莎的原型是某某啦(某妻子,某情妇,某贵族私生女,某妓女,某同性恋人,自己等等),蒙娜丽莎神秘的笑是因为某某啦(被达芬奇逗乐了,中风了,怀孕了,丧女了,等等),包括所谓《达芬奇密码》这类西方悬疑惊悚小说,希望我们能远离这些内容。

 

链接
傅雷:蒙娜丽莎之美
张爱玲:谈画
《达·芬奇传》第十四章《丽莎·琢箜铎夫人
《达·芬奇》第七、第八章《蒙娜丽莎永久的微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822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