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99级大学语文议论文单元作业
【时间:2007/7/1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3590 次】


教 学 计 划

 第一周   1.开卷测验
          2.《季氏将伐颛臾》
 第二周   1.《寡人之于国也》
          2.作文一《论考试》《论校园文化》夹叙夹议
 第三周   1.《秋水》
          2.《谏逐客书》
 第四周   1.模拟考试一
          2.《“今”》
 第五周   1.《灯下漫笔》
          2.作文二
 第六周   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选择与安排》
 第七周   1.议论文单元模拟考试二(含作文三)
          2.《郑伯克段于鄢》
 第八周   1.《李将军列传》
          2.《张中丞后叙》
 第九周   1.《种树郭橐驼传》
          2.模拟考试三(含作文四)
 第十周   1.《香市》
          2.《爱尔克的灯光》
第十一周  1.《背影》
          2.记叙文单元模拟考试四(含作文五)
第十二周  1.《氓》《饮酒》
          2.《行路难》《兵车行》
第十三周  1.《杜陵叟》《关山月》
          2. 《炉中煤》《门槛》
第十四周  1. 《虞美人》《八声甘州》
          2. 《江城子》《摸鱼儿》《天净沙·秋思》
第十五周  1. 诗词单元模拟考试五
          2. 《前赤壁赋》
第十六周  1. 《风波》
          2.《断魂枪》《苦恼》
第十七周  1.小说单元模拟考试六
          2.《大学语文》模拟考试七


开  卷  自  测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10分

    1.唐代诗人中,以写作“无题”诗著称的是(3.李商隐,参190页《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一篇议论文所包含的三个要素是(2.论点、论据、论证。1.观点、理论材料、事实材料只有两个“要素”;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过程,一般要素是共时的;4.序论、本论、结论仅见于某些学术论文。)

    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0分

    下列作家中,属于俄国作家的是(2、4)
    (培根-英国《论学问》66,屠格涅夫-俄国《门槛》204,莫泊桑-法国《米龙老爹》300,契诃夫-俄国《苦恼》310,欧·亨利-美国《麦琪的礼物》318)
    2.下列句子中,“其”可译为“大概”、“或许”、“难道”的是(3、4)
    ⑴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8《五代史伶官传序》,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⑵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96《张中丞传后叙》,这是?)
    ⑶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103《种树郭橐驼传》,副词,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大概也差不多吧。)
    ⑷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75《郑伯克段于鄢》,大概就是说的这种事吧。)
    ⑸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13《秋水》,他们,代词。)

    填空题  10分

    1.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75)
    2.散曲有小令和套数的分别。(253《诗词曲赋的特点与欣赏》)

    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0分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75《郑伯克段于鄢》,具:准备好。)
    2.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145《背影》,景况。)

    五、翻译题(将下文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5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⑴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9《寡人之于国也》,猪狗吃人的食粮而不知制止。
    ⑵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路途有饿死的人而不知开仓放粮。
    ⑶ 王无罪岁:大王你不要归罪于年成不好。
    2.斯则仆人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⑴ 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117《报刘一丈书》,因为这样经常不为长官所欢喜。
    ⑵ 得无厌其为迂乎:只怕要嫌我太迂腐了吧。

    六、简答题  10分

    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了“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比喻,其含义是什么?
    答:167其含义是比喻自己渴望多多招纳贤才。
    2.《前赤壁赋》主要继承了汉赋的什么表现手法?
    答:247主要继承了汉赋主客对话的表现手法。

    七、简析题  25分

    1.《香市》一文,开头介绍“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但在作品结尾写道:“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失望了。”
    请回答:
    ⑴ 作者写这“香市”主角的转移,含蓄地表现着什么感慨?
    答:416“简要分析”属于综合应用能力层次。134这一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充分反映了当时农村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感慨大革命失败对农村的影响。
    ⑵ 为突出这种感慨,《香市》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什么写作手法?
    答: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昔日的热闹和今日的冷落。
    阅读杜甫《登高》前四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⑴ 这四句写景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答:183凄凉悲哀的气氛。(何:其实还有一种崇高的悲剧气氛。)
    ⑵ 这四句为全诗奠定了怎样的抒情基调?
    答:悲哀苦恨的基调。(何:两题难区别,教材合为第三题。)
    ⑶ 这两联诗句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通体对仗,严谨自然。(何:甚至句中自对“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不算,只是第一联的特点。)

 

    季氏将伐颛臾

    【课文介绍】

    作品和作者,395大纲“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文学知识部分”,418语文知识试题(包括作家作品知识)约占30分。
    作者的字号-孔子?名丘,字仲尼
    所属朝代或国别-春秋时鲁国人
    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文质彬彬
    主要文学成就:
    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论语》
    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儒家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作品集名称--《论语》
    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者-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
    编著朝代-先秦时期
    文体性质--散文、语录体
    基本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等各方面
    主要特色--对话、白描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散文、儒家文学思想?

    【课文翻译】

    语文知识30分包括“古文今译”,是思想内容协作方法分析的基础。大纲“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语言知识部分”包括文言实词的考核、文言虚词的考核、文言句式的考核,所以又应包括“注”,完整地说是“文言译注”。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准备攻伐颛臾。这是译,如果注,则还应说明:季氏,即季孙氏,当时鲁国的贵族。课文后面的“夫子”“季孙”也是指他,他是鲁国大夫,古代大夫也称夫子,《辞海》注此条即以本文为例。颛臾,春秋小国名,附属于鲁国。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冉有、子路谒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冉有、季路是孔子的学生,冉有名求,所以后面孔子说“求……”;季路又字子路,通常我们较多听见的是子路,如《苛政猛于虎》的“使子路问之”,高中第三册《论语两章》一章便是《季氏将伐颛臾》,第二章《荷条(草头四声)丈人》“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两人当时是季氏家臣,当时士从属于某一当权者,是很正常的,孔子当时任鲁国中都宰或司寇。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孔子说:“冉求!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无乃尔是过与”即“无乃过尔欤”,“是”作用同“之”,表示倒装。句式要求。
    颛臾,以前先王曾经授权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东蒙山接颛臾国,亦即授他于国土。
    况且它的国土在鲁国的境内。“且()在邦域之中”有省略成分。
    它是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伐它呢?“何以……为”:因为什么……呢?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说:“是季氏要这样,我们两人都不想这样的。”者,不是判断,表停顿。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才力,就接受职位;如果不能,就该辞职。’譬如盲人站立不稳,不去扶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那么又何必用搀扶的人呢?”焉,在动词前,状语,表反问,何必。相,本意就是看,木有覆盖之意。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逃出来,龟甲和美玉毁在匣子里,这是谁的过错呢?”意思是说,人都有丑和美两个方面,丑的东西摆脱了约束,美的东西泯灭了,家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且,连词,又说,再说。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冉有说:“颛臾这个属国,城池坚固,离季氏的领地费又很近,今天不把它占领了,日后一定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今夫”,与“夫”同。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痛恨嘴上不说‘我想得到它’,却为了得到它去寻找借口。”夫,代词,那种。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我听说过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就怕分配不均,不怕人口少就怕不安定。按“寡”与“贫”调换翻译。拥有国者即诸侯,拥有领地(家)者即大夫,借代的用法。而,轻转折。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财富平均了,就无所谓贫和富;人民和睦团结,就不在乎多还是少;国家安定了,就不会被颠覆。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如果这样,那么(下一步)如果远方之人还不归服,就完善文教德化使他们来;已经来了的,就让他们安居下来。故,副词“就”。以,连词,同“而”。来之,安之,使动用法,句式。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现在你们两人,辅助季氏,远方之人不归服,却不能招徕,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制止,反而想要在国内大动干戈。第三个“而”与前两个不同。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恐怕季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宫廷之内啊。”萧墙借代宫廷,宫廷暗指鲁君。萧墙又可实指,是上演宫廷政变的最佳场所。

【思考与练习】

    本文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397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二、根据孔子的第一段话,简要分析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
两    点,一颛臾是先王封的,不能破坏先王规矩;二颛臾国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属国,不能以上欺下以大欺小。

    三、说明“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
    一是将季氏比做虎兕,颛臾比做龟玉,季氏要攻伐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来伤人,颛臾如被吞并,好比龟玉在匣子里被毁。二是将冉有、季路比做虎兕和龟玉的看管者,虎兕出笼伤人,龟玉毁在匣中,看管者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这是一篇驳论文。孔子所说的三段话的驳论论点分别是什么?
    一驳攻伐颛臾的企图,二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三驳季氏用兵的理由。

    五、找出孔子话中的立论部分,并分别说明这些理论在驳论中所起的作用。
    一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两点);二作为臣子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立场;三作为君子应有的光明正大的人格,治理国家处理外交应取以德服人的态度。有破有立。

    记忆并解释下列成语:

    祸起萧墙---祸自宫内起,比喻祸不在外而在内。
    分崩离析---国家四分五裂,固有的秩序彻底遭到破坏。
    季孙之忧---同祸起萧墙。正是季氏自己的所为将危及子孙。
    开柙出虎---破坏约束,释放出危险的东西。

    七、解释下列各句中带点的字,注意一字多义现象:
    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托词
2.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李将军列传》)
   辞去
余睹李将军恂恂xun如鄙人,口不能道辞。(《李将军列传》)
辞令

1.故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归服
2.服太阿之剑。(《谏逐客书》)
   佩带
3.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李将军列传》)
   佩服

【大纲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397

说明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课文中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
政治主张。(见思考练习第一题)

本文是立论还是驳论?说出课文的说理方法。
借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

举例说明课文用了哪三种论据。
历史材料: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现实事例
   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3.名人名言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分别说明其表达作用。后略。
比喻句: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排比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对偶句)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反诘句: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为?”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熟记并理解课文中含意隽永、后来演化为成语的词句。
见思考练习第六题。

 

寡人之于国也

【题解】自己看

【课文大意】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够尽心了!河内灾荒,就把百姓迁徙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往河内;反之,河东灾荒也是这样。观察邻国的政事,并不如我这样用心。然而,邻国的人口并不见少,我国的人口也并不增加,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以打仗做比喻:擂响战鼓,短兵相接,这时有士兵丢盔卸甲,倒拖兵器逃跑,其中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止,有的只跑了五十步就停止,假如跑了五十步的笑话跑了一百步的,你认为可以吗?”
梁惠王说:“不可以,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但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假如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就不要再希望人口会多于邻国。”
“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网不放如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斧头按规定的时间进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食之不尽,木材用之不尽,这样百姓无论生活或办丧事便都没有遗憾了。生活和办丧无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每户分给五亩地盖房,前前后后种上些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丝绸衣服了;鸡、猪、狗等家畜,及时喂养,那么七十岁的老人可以有肉吃了;每户分给一百亩田地,让他们按时耕种,那么数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办好学校,讲授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那么那么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东西走在路上了。老人穿丝绸吃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样还不能治理好国家的,从来没有过。
“猪狗吃人的粮食而不知检点,路上倒着饿死的人而不知开仓放粮;饿死人了,却说:‘不是我让他死的,是年成不好’。这和用兵器刺死了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区别呢?大王不要怪罪年成(而要反省自己),这样,天下的百姓就都会前来投奔魏国了。”

【思考与联系】
【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一、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1.理解并概括本文体现的孟子关于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每户分给五亩地盖房,前前后后种上些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丝绸衣服了;鸡、猪、狗等家畜,及时喂养,那么七十岁的老人可以有肉吃了;每户分给一百亩田地,让他们按时耕种,那么数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办好学校,讲授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那么那么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东西走在路上了。老人穿丝绸吃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样还不能治理好国家的,从来没有过。
    二、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三、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2.理解本文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述的结构特色,据此分析本文的内容层次。)
本文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述。第一层,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层,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层,阐述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措施与态度。
四、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3.通过对课文层次内容的分析,说明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
10-11页。
    五、孟子用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比喻说明什么问题?(4.理解孟子散文善用比喻的特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表达作用。)
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用拿兵器刺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做比喻,揭露梁惠王把涂有饿莩,人口减少的原因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六、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不平,阶级对立,贫富不均,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见五。
3.说明战国时代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这一现实的根本原因。
(六)5.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如夸(水旁)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谨庠序之教……
作用:大大增强文章的雄辩气势。
七、解释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或作用:
1.状语,语气副词,反问,何必;
2.代词,这里;
3.哪里;
4.语气助词,呢;
5.同“也”;
6.兼词,于此。

 

秋  水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俟(水旁)
秋水按时而至(汛期),百川暴涨,注入黄河。水流之大,      两岸对面
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难辨牛马。   于是乎河伯欣然自喜,     以为天下美景尽在于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       
(河伯)顺流东行,来到北海,  向东望去,望不到边(与不辨牛马比较)。
河伯始旋其面目,于是乎河伯才改变了(欣然自喜的)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仰视着向着海神说“野语谚语有之曰:‘闻道百,懂得了一些道理以为莫己若者’,莫若己,宾语前置,者……也我之谓也。宾语前置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仲尼的学识并算不得多,伯夷的义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乃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吾长长久,留下笑柄见笑于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就教于方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与?语于及海者,者……也,的……原因拘于虚同墟,所在之处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局限,同拘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俟(水),同井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微不足道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的原因自以自以为比形于并列于,并存于天地,而受禀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一言泰山也。方正存乎见小,存有所见太少的自卑又奚以以何,凭什么,怎么会自多!计四海不仅是北海,即使是四海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人旁三田,lěi)空小孔穴,蚁穴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大泽水洼地乎?计算起来中国中原之在海内,不似绨(禾旁tí)米之在大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天下之物号称万物人处一焉;人不过是万物之一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九州之大,凡有谷物生长的地方,凡有车船交通的地方,无不有人,此其比万物也,人口无穷,只不过为万物之一,那么一人呢?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蝉联?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微不足道伯夷辞之代词以为名,仲尼语之代词以为博。都不过是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取消独立性,作宾语自多于水乎?”呼应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思考与联系]
    一、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在客观上启迪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二、试谈本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伯和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三、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吾在天地之间……”(选择明喻)说明天地之大,个人之渺小。
四、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经过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逐层推进,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例:黄河-北海-四海-天地;天地-万物-人类-个人。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带“·”的“以”字的意义或作用。
1.凭
2.而
3.来
4.按照
5.把
6.因(此)
7.因为
8.凭
9.于,在
10.拿


写作辅导
一、作文重要
大纲规定,作文占考卷的40%。
作文以议论文与说明文为主,说明文难命题,重点在议论文。

二、文体问题
议论文文体的把握
1.3班做过的《论考试》,“从小学到高中,我经历过无数次考试……”,开头就错;“为什么要考试?考试是……”虽然俗套,文体却把握住了。
2.论证时出错,论证应用概述,太详则容易滑向记叙文。

三、《自考校园文化》
文化---校园文化---自考校园文化
文化: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厕所文化……什么都是文化,惟独最有文化的地方---校园---文化不发达。
校园文化调查,校园是文化最发达是地方,不能以一种规范文化涵盖全部校园文化。
自考校园文化的提出:1999湖北省自考办启动自考校园文化建设,最近全国自考办加以肯定,向全国推广。标志着素质教育从中小学向大学。从正规教育向自考教育纵深发展。
基本内涵:自考生在拿到大学自考文凭的同时,应得到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为此要建设自考社团、社区文化,修订自考目标、教材等等。

四、作文
《论自考校园文化》
不会做的,可写《论校园文化》、《论文化》。

 

写作特点
1.主旨明确,首尾照应,强化主题,中间铺排论据,证明主题。
2.铺排不是罗列,而是有明确的逻辑归类。

                        逐客过矣
用人(四君)
 缪公          孝公     惠王     昭王
  │      │    │    │    
由 百 蹇 丕 公      商       张       范
   里       孙
余 奚 叔 豹 支      鞅       仪       雎

用物
    宝玉                   不然,则……           事实
      │                │                  │
玉、宝、珠、剑、马、旗     两段,加美女和音乐     取诸侯而弃秦

王者之道

正面:王者之道       反面:自毁之道       今秦所为:即为后者


单元测验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论语》的编纂者是:A孔子,B孔子弟子,C孔子及其弟子,D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2.《战国策》这部书的整理编订并定名者是:A战国时的孟轲,B秦代的李斯,C汉代的刘向,D汉代的司马迁。
    3.先秦散文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并有大量排偶句,感情强烈、气势充沛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战国策》。
    4.先秦散文中,善于采取“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这一论辩手法的是:A《左传》,B《庄子》,C《论语》,D《孟子》。
    5.先秦时期,一部语言警策、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庄子》,C《左传》,D《战国策》。
    6.先秦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民本思想的人是:A孔丘,B庄周,C孟轲,D赵威后。
    7.《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来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辩解,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
    8.“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自:A《秋水》,B《季氏将伐颛臾》,C《赵威后问齐使》,D《郑伯克段于鄢》。
    9.《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线索是:A移民,移粟,B民不加多,C王无罪岁,D五十步笑一百步。
    10.《谏逐客书》中,以秦国历史上缪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君王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为论据,来证明客卿的功劳,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
    11.《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纳客是正确的,B逐客是错误的,C纳客有利于秦国,D逐客有害与秦国。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著作属于儒家思想体系的有:A《论语》,B《老子》,C《孟子》,D《庄子》,E《墨子》。
    2.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E庄子。
    3.下列成语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一文的是:A祸起萧墙,B夙兴夜寐,C分崩离析,D望洋兴叹,E信誓旦旦。
    4.作为一篇具有驳论性质的议论文,《季氏将伐颛臾》在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是:A寓言的形式,B对话的形式,C抑扬兼施的方法,D破中有立,E寓情于理。

三、翻译加框的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5.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齐王使 使问赵威后……
     8.岁亦无恙耶
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10.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1.而吾未尝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12.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四、翻译加线的句子
    1.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五、简析题
1.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⑴孔子这段话是针对什么而发的?
    ⑵这段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大意是什么?
    ⑶为什么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有双重喻义?
    ⑷这段文字中的两个“过”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⑴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⑵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⑶这段话中运用了比喻,请写出喻体和被喻体。

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⑴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⑵为了使说理形象化,这段文字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⑶为了使文章的说理有气势,这段文字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⑷写出这段文字中包含的一个成语。
⑸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谏逐客书》【思考与练习】
一、识记本文的中心论点。
    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二、文章列举秦国四位君王“以客之功”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
    没有客卿的功劳就没有秦国今天的富庶和强大。
三、文章铺陈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他重物轻人,而这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四、分析第四段的层次内容。
    分两层,第一层说明纳客之利,第二层说明逐客之害。
五、举例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仍可以第四段为例。
六、找出文中的铺陈部分,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一段。产生了事实胜于雄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
七、解释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
1.乃进而问之曰(就)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
3.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才)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
5.上乃欲变此(于是)
6.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就)
7.何乃故也(是,何况是)
8.良久,乃许之(才)
9.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

 

答李翊书

给李翊的回信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
六月二十六日,        韩愈写, 李生足下:
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
    你的来信辞气甚高,    而请教的态度又是多么谦逊而恭敬啊!能做到这样,还有
谁不欲告生以其道?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谁会不把自己知道的道理告诉你呢?获得道德你已经是指日可待了,更不必说文章了--
                 抑  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
那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罢了。不过,我韩愈只是那种向往孔子之道却没有真正入门的门
者,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        不可不为生言
外汉罢了。又那里知道是和非呢。      即使是这样,然而我还是不能不和你讲一讲道
之。
德与文章的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
   你信中所说的著书立说的道理,是对的;你所做的与所期待的,已很相近并几乎
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
快要统一了。不过,不知你的志向,是希望胜过别人并被人学习呢?还是希望达到
古之立言者邪?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
古人那样著书立说传于后世呢?希望胜过别人并被人学习,    那么你现在已经做到了。
取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
               假如你是希望达到古人的高度,   那么就不能奢望能够速成。(因为你
       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         加其膏
必须做到)不为势利所引诱,从根本上加强修养然后才有希望等待取得成果,添加灯油
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
然后才能希望增加灯的光亮。跟须发达的树果实自然饱满,油添得多的灯灯光自然特别
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明亮,具备了仁义的人,他的话自然和蔼动人(著书立说自然能够传于后世)。
抑又有难者,      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
   不过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我韩愈现在这样,还不知道有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呢。
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始者,
虽然这样,但是,研究学问已经二十多年了!(可以跟你讲讲其中的经过)开始的时候,
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
不是夏商周三代的书我不敢看,      不是圣人的志向我不敢存有。 静处的时候常若有
忘,行若遗,     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补足音节若迷。当其
所忘,行走的时候常若有所失,非常庄重,若有所思,又茫茫然迷惑不解。     当我
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       嘎( JIá,无口)
把心里的东西通过手写出来时,务必去掉那些陈词滥调(务求有新意),真是写得
嘎乎其难哉!                 其观于人,   不知其非
辛苦呀!(或:别人也许会觉得太艰深了,然而我)拿出去被人看时,我根本不把别人的
笑之为非笑也。
非难讥笑算做非难讥笑。
    如是者矣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
      就这样经过不少年, 始终不知悔改,然后渐渐能够识别古书里的真伪,和那虽然
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
有理却还不够透彻之处,全都明明白白地黑白分明了。于是务必摈弃那些错误和不够正
      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确的东西,这才渐渐地有所得。当我把心里的意思写出来时,文思汩汩而来(再也不觉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
得嘎嘎乎其难了)。这时别人看了我的文章,讥笑我我就感到高兴,夸奖我反而感到忧虑,
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
因为这证明我的文章中还有时人陈言的毛病存在。这样又经过了一些年,然后文思就变
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
得如浩浩江河般涌动而来。我又恐怕它们太庞杂,把它们迎头截住,冷静地分析思考,
其皆醇也,     然后肆焉。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
确定它们确实都很纯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即使这样,仍不可不加强修养。(修养之道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
在于)行走在仁义的正道上,    守住《诗经》《尚书》的源头,       不迷失正途,
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不丢掉源头,   终身不逾,如此而已呀。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
  (文以气为主)文气,好比是水;文辞,好比是水中浮物。水势浩大,浮物无论大小
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
悉数上浮。  文气与文辞也是这种关系,文气充沛,那么文辞无论长短声律无论高下
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
全都适宜。 即使这样,  岂敢自称(学业)接近成功呢!即使接近成功,对于别人来说
也奚取焉?  虽然,          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
又有什么可取的呢?即使这样(真有可取之处),那等待别人来用的,岂不有点象器物吗?
用与舍属诸人。              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
用与不用都由别人说了算。(这只能算普通人,)君子则不是这样的,他们心里有道德,
行己有方;  用则施诸人,                舍则传诸其
自己的行为有原则;如果有人愿意用,就把他的道德与原则传授给人,如果别人不用,
徒,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
就把这些道德和原则传授给学生,或者通过著书立说流传后世。      如果这样,那么
亦足乐乎?                   其无足乐也?
君子会因为别人用自己的道就高兴吗?会因为别人不用自己的道就不高兴吗?(他们已经达到宠辱偕忘的境界)
有志乎古者希矣!         志乎古,必遗乎今,  吾
    如今能够有志于古人之道的人真是太少了!有志于古人之道,必然被今人遗弃,我
诚乐而悲之。            亟Qì称其人,所以劝之,
实在为有志于古人之道的人又高兴又悲伤。我多次称赞这些人,主要是鼓励他们坚持古
     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人之道,并不敢对他们进行褒贬。
问于愈者多矣,             念生之言,不志乎利,   
向我请教的人很多,(本不必一一答复,只因)看在你信中所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聊相为言之。      愈白。
所以就姑且对你说了上面的话。韩愈写。

 

《大学语文》议论文单元测验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16分
1.《选择与安排》一文用“长山蛇阵”作喻说明什么?
说明安排材料的要领是使文章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严密的有机整体。
2.文章认为“一篇完美的作品”,“在结构上必须具备下面的两个要件”。这两个要件是什么?
一是层次清楚,二是轻重分明。
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当包括哪两个认识阶段?
第一个是由物质到精神、由存在到思想,第二个是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
4.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5.《灯下漫笔》认为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实质是什么?
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两个时代的交替。
6.《“今”》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世界上最可宝贵的就是“今”。
7.为什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因为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
8.韩愈认为为文立言的根本是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

二、简析题:45分
1.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依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⑴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写文章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
⑵总体说来,这段议论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
⑶在论说过程中,作者又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对比法,“切中要害”和没有切中要害的对比。
⑷“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谁的诗句?
杜甫诗《前出塞》。
⑸作为论据,这两句诗属于什么类别?
名人名言。
2.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殍;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⑴这段话分几个层次?哪个层次是论点?
两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论点。
⑵概括这个论点的实质。
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吃人”。
⑶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现实。
⑷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表现方法来揭示这一现实的?
对比方法。
⑸鲁迅揭示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的目的是什么?
激发劳苦大众起来反抗,推翻“吃人”的社会制度和礼教,“创造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⑹这段议论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排比,比喻。(对比)
3.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⑴这段文字中的“气”与“言”指的是什么?
“气”是指作家的思想道德修养,“言”指为文立言。
⑵作者认为“气”与“言”是怎样的关系?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⑶从“气”与“言”的关系看,《答李翊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家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为文立言的根本。
⑷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法。

三、作文题:40分
《论课外书》
要求:
1.第一段用几个连续的分句提示全文各段内容,搭好全文的架子。
2.800字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318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