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师 > 教师心得

王兵:我在新加坡教中国古典戏曲
【时间:2015/11/24 】 【来源:本站 】 【作者: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 王兵】 【已经浏览2799 次】

    2010年初,我南下狮城,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谋得教职,主要教授中国文学的相关课程。可能因为我读书时的专业方向是元明清文学,所以系主任在这学期就给我安排了《中国古典戏曲》这门课程。不过平心而论,开课之前,我还是很有压力的,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顾虑:一是我自身的研究兴趣集中于明清诗文,对于戏曲方面的知识,也只是略懂皮毛而已。尽管之前看过一些作品,现在也偶尔会哼家乡的黄梅小调,但始终没有深入研究过。以我这样的水平,能够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吗?二是学生的先备知识不足。我们的学生大多为新加坡人,少数为马来西亚人和中国新移民,这些年轻学生对于中国古典戏曲知之甚少,想来也没多大兴趣。虽然选修此门课程的学生是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在文学史课程里面接触过一些元曲常识,但是那点知识储备,能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完全没有把握。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进行了课前准备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即如何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是我备课的重点。为此,我做了三个方面的资料收集,尤其是新加坡本土华语戏剧的相关信息。第一,我去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查找了开埠以来新加坡本土华语剧本创作的情况。大略看了以后,我着实感到惊讶。已经出版的华语剧本和戏剧研究著作,就足足有一整排书架,而且还是摆放在最为显眼的入口处。当然,创作部分的书籍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新世纪以来的剧本创作屈指可数,但是也不乏戏剧研究方面的著作。这就说明华语戏剧的创作和研究在新加坡并未消亡,只能说现在处于低谷阶段。

    第二,我在《联合早报》上搜索有关“华语戏剧”的新闻报道,结果发现,一年内的相关信息竟然接近百条,涵括华语戏剧的演出、展览、论坛等各个方面,而且某些活动诸如“看戏剧学华文”、“全国小学华语戏剧小品创作及表演比赛”等已经深入到校园。这类信息和将要毕业当华文老师的大学生息息相关,极易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说明华语戏剧的演出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只是年轻人平时很少关注而已。

    第三,我还搜罗了一些和中国古典戏曲有关的词语,如“粉墨登场”、“锣鼓喧天”、“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曲终人散”、“逢场作戏”等。这些词语的本义皆源于古典戏曲,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短语,广泛运用于华文口语和书面语之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恒久魅力。

    由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我也尽量让他们了解,在新加坡学习中国古典戏曲,不仅仅是传承和了解中华文化的需要,还有运用于当下和将来教学实践的考量。所以,我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提出:“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戏剧的基本常识及发展脉络,认识中国古代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形态嬗变,对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剧目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能够将这一艺术形式初步运用于今后的华语教学之中。”当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对每次讲堂课和研讨课都做了精心设计,力求让学生课后有所收获。概而言之,即剧目选择少而精;课堂教学“听”、“看”结合;评估方式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强调戏曲常识、经典剧作选读和戏曲欣赏三方面结合,基本达至 “听得懂”、“读得懂”和“看得懂”的教学目标。戏曲常识部分主要包括基本的戏曲术语、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脉络以及总体特征、杂剧和南戏的体制等内容;经典剧作选读主要是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看懂中国古典戏曲的经典之作,了解剧本的故事大意以及矛盾冲突、艺术特色等;戏曲欣赏主要是在研讨课中观看改编自古典剧目的相关视频,如白先勇主持制作、苏州昆剧院表演的青春版《牡丹亭》,以及马兰主唱的黄梅戏《西厢记?长亭送别》等就很受欢迎,学生们在视觉欣赏过程中也渐渐体悟出古典戏曲的美。

    总体而言,这门课程需要传授的信息量很大,与唐诗、宋词相比难度也高一些,加之新加坡的大学,一个学期实际上课的时间只有12周,因此,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那么繁杂的教学任务,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我在剧目的选择上强调少而精,如元杂剧部分我选择了《窦娥冤》、《西厢记》和《梧桐雨》,南戏部分选择了《琵琶记》,明清传奇选择了《牡丹亭》和《风筝误》,此外京剧和地方戏的名段也有涉猎。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我将剧本的细读和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也做到“听”、“看”并用,听觉和视觉功能交互使用。如在教学《窦娥冤》时,我首先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了整部剧作的大概内容,然后在讲堂课上利用《窦娥冤》的“楔子”和“第一折”重点讲解元杂剧的体制以及重要的戏曲术语,而在研讨课中则通过播放《窦娥冤》第三折的网络视频欣赏这部戏的高潮部分,欣赏之后再略读剧本,和学生一起讨论窦娥的人物形象,理解此剧的矛盾冲突。

    此外,不论是讲堂课还是研讨课,我都在学生细读文本或欣赏视频之前,布置相关思考题或讨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如在讲授白朴《梧桐雨》时,我首先讲述了这部历史剧的主要情节,接着抛出两个讨论题:你如何看待“红颜祸水”论?君王应该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这类研讨题目既新颖有趣,也非常契合该剧剧情,自然能唤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最后,在教学效果的日常评估上,我摒弃了传统的书面报告和中期测验的考核方式,而是让学生分组排练一部15分钟左右的微型话剧。对于新加坡的学生,直接排演古典戏曲很难做到,故稍作变通,用年轻人较为熟悉的话剧来替代。具体到内容方面,既可以是古典曲目的改编或接续,也可以是当下关注的现实问题,角色安排自行设定,每组4-5人;评估标准方面也很简单,就是看整部话剧的现场效果以及每个角色的个人表现。这种考核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发挥了新加坡学生熟稔角色扮演的特长,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从考核的结果来看,反映当下现实主题的剧目占多数,尤其是婚姻、爱情、教育等方面的主题居多,改编自古典戏曲的剧目有《秋胡戏妻》、《娇红新记》、《风筝误》等。尤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倾情投入,非常入戏。虽然表演尚显稚嫩,但是真情演绎足以动人心弦。

    期末测评虽然是开卷考试,我依然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根据自身的阅读和观赏经验,谈谈你对‘中国古典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这句话的理解”,“元杂剧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如罗梅英、窦娥、崔莺莺等,你最欣赏哪一位?说出你的理由。”以及“如何让新加坡的年轻一代了解中国戏曲,看懂中国戏曲?谈谈你的建议。”诸如此类的问题,仅靠死记硬背很难完成,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同学们也向我反馈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处,主要是古典戏曲的唱腔、内容和节奏都跟不上当下的时代,从而造成他们在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困扰。有趣的是,我们在最后一次研讨课上,还就中国古典戏曲的困境和出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古典戏曲的改革策略。有人认为要吸取好莱坞电影的宣传和制作经验,加大对古典戏曲的现代包装;有人认为地方戏曲的语言是当下年轻人接触戏曲的最大障碍,需要改用普通话甚至中英文并用;有人认为封建的落后的故事内容才是古典戏曲不能与时俱进的罪魁祸首,主张戏曲内容的革新。在同学们的讨论声中,我亲身感受到了海外华族的年轻一代,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腔热忱,而这份热忱足以成为我继续教授这门课程的不竭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70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