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俞秀红:大学语文中的文化教学
【时间:2014/11/19 】 【来源:无 】 【作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俞秀红】 【已经浏览2605 次】

    主要内容: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现阶段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应该在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挖掘意象和文本的深层意蕴,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文化教学   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应该怎样教?多少年来一直是高教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将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语文的课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弥补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将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语文的课堂这是由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的。1939年,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添设国文课程,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项目标有四项: 使学生能应用本国语言文字,深切了解固有文化,并增强其民族意识;除继续使学生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外,并养成其用文言文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国语新文学之能力。 显然,此时的课程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列,不但要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深切了解固有文化,并增强其民族意识”。但后来的现实语文教学并非如此。1978年,匡亚明先生提出重设大学语文课,目的在于提高理工科学生的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一时期的大学语文带有浓厚的“补课”意味,针对当时的学生没有完整的接受过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随后的大学语文课基本上都侧重于工具性,原本内涵丰富、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文本成了单纯的语言技术训练材料,成了冰冷的与主体情感世界绝缘的工具。1999年,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一些高校将大学语文课作为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的一门主干课程来设置,其教学目标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期望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有能力俯瞰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这样大学语文实际上被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紧跟着,徐中玉、齐森华主编了新的《大学语文》,其编写模式被称为人文精神模式,明确提出大学语文要:“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 自此,人文性教育在大学语文课中得以确立。如今,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已经得到了公认,如:北大文学院教授温儒敏:“我认为大学语文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 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夏中义主编的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新语文》将大学语文教育定位在“人文教育”的高度,通过引导大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而引领其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激发他们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以及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和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人文关怀意识,为他们提供“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
 
    现代语言学家洪特堡指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点世界观”“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两者的同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程度。”确实,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就是文化载体,传达着人类思想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文化成果。对学生传授语言构成的文本的同时,作为高位阶段的大学语文教育,我们传授给学生的应该还有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文本形成的历史背景等等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的大学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儒道文化?多少人能说清为什么有二十四节气?多少人了解一年中的民俗节日的来源、意义?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人们越来越崇尚实用性、功利性,“为财富而生存”成了普遍的人生观,快餐、便利的文化盛行,人心浮躁,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日趋淡薄,古典知识缺失已成共识,罗英侠曾进行了题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被调查的226名大学生被问及“你认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热情不够高的原因”时,有17.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没有现实意义;53.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没有其他的课程适用有价值;另外,有39.82%的学生认为社会和学校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在回答“你通常选择什么样的选修课”时,选实用技术类的占30.53%;选外语类的18.4%;选体育和自然科学类的30.12%;而选传统文化类的20.04%。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们正面临着民族文化认同危机,而通过大学语文课,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潜移默化提高修养,使学生重新认识到人的发展的终级目标应该是做一个有灵魂、有修养有幸福感、有心灵归属感的人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文化教学的实践

    1.汉字文化的渗透

    汉字是世界上流传至今唯一表意体系的文字。西方人称之为东方魔块,他以影缩的方式传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其独特的形体构造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媚字,甲骨文写作   ,突出了美貌女子修眉大眼的妩媚形象,反映了我国自古以来关于女子外貌美的传统意识,再如口字,音wei,古围字,像四周环绕的边界或界域,《说文》解释:“或”为“邦也,从口、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國”为邦也,从或从口。“或”“国”两字中的口表示界域,界域内是所统辖的土地和人民,据此可以看出“口”所曲折反映的防卫意识,边界意识、地域意识、敌情意识、扩张或侵略意识等等。但其中主要是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靠直观把握,所以原始的造字方法是象形,都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这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也反映了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认识水平。
 
    通过汉字,我们更可以获知有关我们所在的这块土地上的风俗民情、价值取向、民俗信仰等等。如, “家”,屋子下是猪,为什么呢?因为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猪对于人们有着非凡的意义,猪肉是中国人最普通也是最爱吃的佳肴了,无猪不成年,再穷的人家年初都要想方设法养头猪,年关了杀了,就是一个喜庆年。猪肥还是主要的种田肥料。庄稼收成可都指望着他。所以,有猪了才算真的居家过日子了。因而,房子下只能是猪。男字从力从田,一般认为是从农业生产的观念出发,其实,田字最初是田猎之意。和男相对的是妇,婦,男人力田,女子执帚,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

    前不久,“新中国古汉字学及汉字科技文化成就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专家们提出,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威胁与冲击和我国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废除汉字论、汉字落后论等观点,必须大力增强国民对弘扬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专家们强调,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线。就汉字的“书同文”而论,同一文字的共同的历史记录、共同的文化传承、共同的语言交流、共同的礼仪规制,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同一性和统一性。汉字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最深层的文化基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将汉字和汉字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绝不能对汉字日复一日地被销蚀听之任之。 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当然是责无旁贷。

    2.意象的深层意蕴

    有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其某种特定的内涵,形成了固定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深层含义是我们鉴赏古诗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如,月,月的边塞意象,时间意象,情爱意象,皆是古诗词中长久不衰的话题。不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春江花月夜》全诗所蕴含的深邃感,也不会了解李白的月下独酌的无限的孤寂和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悲怆。再如,梳妆台,《春江花月夜》“应照离人妆镜台”一句细细追究是很有深意的,为什么非写月光照着妆镜台,而不是房间里其它的事物呢?《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自从心上人远征,女人整天无心梳洗打扮,致使头发乱草似的堆在脑袋上,不是没有好的润发油,而是打扮得那么好给谁看呢? “女为悦己者容”,知道这个文化背景,看到这离人妆镜台,我们就会想到,哦,这是在写这女子因思念远行的人,再也无心梳妆打扮了。这些都是字的表面看不到的,必须要我们从文化背景去解析。苏轼《卜算子》“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句中以鸿雁自喻,是因为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不定,没有依靠,而这种凄凉与悲苦和苏轼贬居黄州时的心情与处境正好契合。教师在教学中以这一个个点为桥梁,为学生链接成一道文化的风景线,揭示出它们的意蕴,赋予它们普遍的人文意义,诗所蕴含的意义就远远超越了字面所承载的信息,学生也会收获更多。

    3.品味文本的文化意蕴

    教材呈现给我们的是单个的文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文化意蕴,把作品放到阔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审视、观照。如,讲解《将仲子》,首先让学生了解周到春秋,社会对于男女交往的变化,明白诗中所写的时代,已经讲究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禁止男女私定终身,就不难理解诗中主人公焦急、恐惧、痛苦的心情了。文史哲不分家,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寄寓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先进时代思想。看不到作品中的这些文化,作品只是肤浅狭隘的。所以,讲解作品中,我们应该融入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想。如,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了解当时社会投赠风气,了解杜甫家庭背景以及杜甫本人对他奉官守儒家庭的自豪感,才会明白为什么杜甫会忍辱吞声在长安呆了10年,才会明白为什么宣称要离开了,还是一步三回头,犹豫不决,踌躇不定,为什么他永远也没有李白那样的豪放与气势。

    《兰亭集序》是古代散文的范本,有着深厚的文化内容。首先是特殊的时间背景。上巳节源于先秦,本意驱邪禳灾,求福求吉,魏晋时固定于三月三,文人色彩、娱乐色彩浓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成了文人聚会的好机会。其次,是文中所体现的道家思想。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感慨万千,人生与自然的快乐,转瞬就会变得虚无,美好的团聚,终究会离散,这就是道家人生无常的悲剧和宿命意识。魏晋时代,社会动荡不堪,统治者变幻无常,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对人生悲剧的体会更是深刻。好在王羲之最后走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认识到自然景物的美好,人间真情的可嘉,我们学习时要对学生着重强调这一点。

    和作品相关的历史风土人情民俗民风,也是学生增加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好的途径。如,教材中所选的周作人的散文《挖荠菜》就向我们展现了浙江特定区域农家生活风情,颇有民族地域特色,充满生机。课上,讲解文本同时,给学生就古籍中相关的记载,讲述其它地方的挖野菜的习俗,以及在古代这种习俗特有的文化意义,在古代这远远超出了获取野菜本身的行为,更是男女互相结识,因而得以相知相爱的绝好机会,有时还具有驱邪的特有功能。

    大学语文也是德育的范本。《大学》首篇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义,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们难以成为天地境界中的为宇宙之事做各种事的“天民”,但,通过教育,至少要认知,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他所做的都是符合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达到道德境界,拥有健康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篇目都是历代文学精品,其中很多的人物在历史上都熠熠闪光,富有人格魅力。大学生活是性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带领学生认识这些人物,走进这些人物,无疑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4.文本外的文化教学

    除了将文化教学融入文本,笔者认为还可以在整个系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文化教学。如,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不是就课文讲课文,而是结合单篇课文,给学生系统的文学史知识,以史为线串起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经典,大学语文课结束后,学生脑海里呈现的是一条线,一条文学史发展之线,在线缀的闪闪珍珠,是这一时段的名篇名作。另外,教学中,根据课文进度,学生的兴趣,适当安排专门的文化教学,如,民俗节日的介绍,中国的对联文化等等。

    当然,大学语文课程不是政治历史哲学或其它等等,大学语文也只有40课时,远远承载不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我所提倡的只是和文学文本相关的文化,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作为高位的大学语文,所应传授给学生的和文本相关的历经历史沉淀健康的积极的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2560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