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蔡义江注释海棠诗
【时间:2014/5/29 】 【来源: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2932 次】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2001)有此章花笺与四首海棠诗较详细的注释。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中华书局2001年版)

 

探谨奉①

二兄文几②: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③,讵忍就卧④,时漏已三转⑤,犹徘徊于桐槛之下⑥,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⑦。昨蒙亲劳抚嘱⑧,复又数遣侍儿问切⑨,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⑩,何痌瘝惠爱之深哉⑾!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⑿,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⒀,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⒁,远招近揖⒂,投辖攀辕⒃,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⒄,或竖词坛⒅,或开吟社⒆,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⒇,而兼慕薛林之技(21)。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22)。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23);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24)。若蒙棹雪而来(25),娣则扫花以待(26)。此谨奉。

 

①娣(dì弟)探谨奉:妹妹探春小心地送上。客气话。娣,女弟。古时女子对姊而言称娣,对兄而言称妹。后人以为对宝玉不应称“娣”,遂据意改易,如甲辰本、程高本改作“妹探”,戚序本改作“妹探春”。都没有细察探春特意这样自称的文情用意。其实,她称“娣”正是把宝玉视为自己的姊姊,或把自己当作他的弟弟;抹去男女性别界线,愈见亲密无间,自己具名只用一“探”字也正为此。若一本正经地写上“妹探春”,便无风趣可言了。今从庚辰本。

②文几:书房中置于座侧的案几,倦时可凭靠。这里说谨奉书信于几案前,表示对习文的人的尊重。

③清景:清明的月色。

④讵(jù巨)忍就卧:怎么忍心舍此景色而去睡觉呢。讵,怎么。

⑤时:当时。漏已三转:即夜已三更的意思。漏,漏壶,古代的计时器。

⑥桐槛:旁植梧桐树的窗下或长廊边的栏杆。

⑦“未防”二句:不防感受风寒而得了病。采薪之患,自称有病的谦辞。旧时自称有病为“负薪之忧”,语出《礼记·曲礼下》;或称“采薪之忧”,出《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背柴或打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⑧抚嘱:慰问和叮嘱。

⑨数遣侍儿问切:多次叫丫头来对我表示问候、关切。

⑩鲜荔:鲜荔枝。真卿: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墨迹:书法手迹。

⑾“何痌瘝(guāntōng关通)”句:你的关怀和爱护是何等的深啊!痌瘝,亦作“恫瘝”。痌,同“恫”。《书·康浩》:“恫瘝乃身。”蔡沈集传:“恫,痛;瘝,病也。视民之不安,如疾痛在乃身。”后来常用以表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这里说宝玉像病生在自己身上那样地关切对方的健康。

⑿伏几凭床处默:默默地凭伏着几案而坐。说自己独在房中想问题。床,坐榻。

⒀名攻利敌之场:争夺名利的场所。这里指繁华的闹市。

⒁“一”与“些”不连读,不是“一些”,是“一……区”。些山滴水之区:指范围很小的人工园景。些,少、小。

⒂揖(yī衣):拱手礼。旧时朋友见面时常拱手,这里是面邀的意思。

⒃投辖攀辕:形容挽留客人心切。辖,古代车上的零件,多用青铜制成,插在轴端孔内。汉代陈遵大会宾客,曾闭门,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使客人不得离去(见《汉书·陈遵传》)。辕,压在车轴上、伸出在车子前端、驾车用的直木或曲木。攀辕,也就是牵挽住车子不让走。旧时常用“攀辕扣马”(《东观汉纪》)或“攀辕卧辙”(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及《白氏六帖事类集》)作为挽留所谓贤明官吏之辞。

⒄盘桓:徘徊,逗留。

⒅竖:直立。这里就是创建、树立的意思。

⒆吟社:诗社。

⒇窃:犹言私。表示个人行动、意见的谦词,如窃闻,窃思。叨(tāo):谦词。在这里有“幸得一道”的意思。栖处:居住。泉石之间:指大观园。

(21) 薛、林之技:指薛宝钗、林黛玉的诗词技巧。

(22) 醉飞吟盏:饮酒赋诗。飞,形容举杯。吟盏,等于说“增添诗兴的酒杯”。

(23) “孰谓”二句:这二句说,谁说的只允许男子们结社以招集有才之士。孰,谁。莲社之雄才,莲社是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东晋时慧远在庐山东山寺(寺内有白莲池)所创立,曾约会刘程之等一批名濡,号称十八贤。他们曾以书招陶渊明,所以文中引以为比《莲社高贤传》:“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去到那里)焉。忽攒眉(皱眉头)而去。”须眉,男子。

(24)“直以”二句:这二句说,即使像谢东山那样地风雅聚会,也当让与我们女子。直以,即使……也当……。东山之雅会,像谢安那样风雅地结交会聚。晋代谢安,字安石,曾隐居东山,后常以“东山”来指称他。《晋书·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许询、桑门(沙门的异译,僧人)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余,我们。脂粉,女子。投帖给宝玉,却不把他算在“须眉”中而归于脂粉队里,是很有意思的。

 (25)(zhào)雪而来:乘兴而来。棹,划船工具,这里作划船解。此字各本歧出:作“掉”、“绰”、“踏”、“造”等等,或是形讹,或是臆改。实在是用《世说新语》中王子猷冒雪“夜乘小船”访戴安道事。或以为送鲜荔之时不当言雪,疑“雪”为“云”之形讹(其实作“云”者,反是“雪”之形讹),遂以为化用李贺诗“谁棹满溪云”意。李贺诗非传诵名句而可入话者,不像出处来历。文中语多泛言,如“帘杏溪桃”、“扫花”之类,岂食荔枝时景?此等非实写处正不可拘泥。戚序本狄葆贤批,不足为据。帖中引典故只取其“乘兴而行”的意思。

(26) 扫花以待:殷勤期待。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表示自己生活疏徽,待客不周。今反用其意。

 

不肖男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①。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②,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③,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④,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

台安⑤。                                              男芸跪书

 

①“不肖男”句:宝玉是贾芸的叔辈,论年纪反而是贾芸大四五岁。这里贾芸自称“不肖男”,叫他叔叔宝玉为“父亲大人”,因为宝玉曾对贾芸开玩笑说:“倒像我的儿子。”贾芸“最伶俐乖觉”,见机而入说:“俗语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虽然岁数大,山高遮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第二十四回)

②膝下:子女幼时依恋于父母的膝下,因而常以“膝下”表示对父母的敬爱。旧时与父母通信时,多用之。语出《孝经》。贾芸费尽心思在信中表示对宝玉的敬意,所以恭请“万福金安”外,又把“‘天恩”、“膝下”等他头脑中所想得出来的词都用上了。自称处,则写作小字以示恭顺。

③“上托”二句:贾芸以为凡说运气好,就应说“上托大人金福”,所以在“认得许多花儿匠”之前,也加上了这话。这也是作者的诙谐。

④亲男:“男”虽用作儿子对父母的自称,但“亲生儿子”却不能说成“亲男”。贾芸不能辨别词的不同用法,所以写出了“视男如亲男一般”这样令人绝倒的文句。

⑤叩:问。台安:犹言“金安”、“大安”。台,旧时对人的敬称。

 

【鉴赏】

探春的所谓志高自负,更多地表现在积极振兴封建大家族的祖基家业上,未出封建宗法制的意识形态范围。帖子中那种“脂粉”不让“须眉”的思想,部分地有作者反对“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的思想的流露,因为作者对这个人物是有所偏爱的。但即使如此,人物并不因此而失真。探春在文采风流上想与男子争胜,这与宝玉的女清男浊的叛逆思想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作者把探春和贾芸这两个帖子放在一起写,艺术上颇有安排,情节的剪裁和结构,有可借鉴的地方。探春的请帖是一篇骈散相杂、写得很漂亮的短简。文笔干净利落,措辞藻丽多彩。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先叙自己贪赏夜景而得病的经过;接写宝玉殷勤相慰,深情抚爱;然后逐渐说到结社,引古述今,据理申说,夹叙夹议,有景有情;最后提出邀约,表示期待。,一路写来,从容不迫。与贾芸半文不白、似通非通的帖子形成对照,艺术效果上相得益彰。

贾芸平时说话生动活泼,写信却另找陈词俗套来妆点,以为不如此,就不够斯文。什么话都从“前因”、“因”开头,在“认得许多花儿匠”之前还加“竞”字,如此等等,百般扭捏,反成效颦。但他并非贾环式的愚钝,只是文化水平低罢了。就在这个令人发笑的帖子中,也不难看出他办事能干、处处讨宝玉欢喜的“伶俐乖觉”的性格特点。他送花正是时候,大观园于是就有了“海棠诗社”。他巴结少爷、小姐们,这与他模仿学究们写帖儿一样,都可以看出他处于卑微地位而受着上层统治阶级精神奴役所留下的烙印。

如果说作者摹写这两个帖子是为了颂扬探春的文采风流,揶揄贾芸的不通文墨,这还只是对比文章好坏所得出的表面的结论。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还有更重要的对比。作者写这段文字时,目光早就贯注到小说的后半部了。到那时,情况恰恰相反:探春虽然“才自精明志自高”,无奈“生于末世运偏消”,一点也不能有所作为。而这个曾向势利的亲戚伸手告贷,因而听冷言,受闲气,被人瞧不起的贾芸,却偏能一显身手。据见到后半部原稿的脂砚斋等人说,“此人后来荣府事败”时“有一番作为”,而且贾府有危难时只有他能挺身而出,“仗义探庵”(靖藏本第二十四回批。有人说就是指营救被监禁的宝玉等人,这不可能。狱神庙称庙,而庵又未必是庙;若宝玉等果真坐牢,小人物如贾芸等又有何能力营救,《红楼梦》不是武侠小说。说“探庵”大概是去探望后来“缁衣乞食”的惜春,倒比较像。又续书中把贾芸写得很不堪,不是作者原意)

可见,曹雪芹毕竟不是流俗的小说家。《红楼梦》是深刻的,它常有引人深思的地方。

 

探春: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①,苔翠盈铺雨后盆②。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③。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④。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⑤。

 

①寒草:秋草。带:连接。重门:重重院门。

②苔翠:青翠的苔色。

③“玉是”二句:以玉和冰雪喻白色的花。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又韵》诗:“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同时,这又是以花拟人,把它比作仙女,因为《庄子·逍遥游》曾说美丽的神人“肌肤若冰雪”。销魂,使人迷恋陶醉。

④倩影:美好的身姿。月有痕:月有影。李商隐《杏花》诗:“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全句说,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丽的身影。

⑤“莫谓”二句:不要说白衣仙女会升天飞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黄昏中吟咏呢。缟,古时一种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白衣。以“缟仙”说花,承前“雪为肌骨”来,道家称成仙或飞升叫“羽化”,意思是如同化为飞鸟,可以上天。末句用唐代刘兼(海棠花》诗意:“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①。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②。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③。

欲偿白帝凭清洁④,不语婷婷日又昏。

 

①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②“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秋阶旁有洗去胭脂的倩影,露砌边招来冰雪的精魂。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显出本色。露砌,带着露水的阶台边沿。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③“愁多”句: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④“欲偿”句:白帝,西方之神,管辖秋事。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凭,程高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①,七节攒成雪满盆②。

出浴太真冰作影③,捧心西子玉为魂④。

晓风不散愁千点⑤,宿雨还添泪一痕⑥。

独倚画栏如有意⑦,清砧怨笛送黄昏⑧。

 

①秋容:指花的容貌。

②七节攒(cuán)成: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攒簇聚。雪:喻花。

③出浴太真:杨贵妃为唐玄宗所宠,曾赐浴华清池。白居易《长恨歌》中写到,说她肤如“凝脂”、“娇无力”。所以借以说海棠花,又比喻兼以玄宗在沉香亭召贵妃事为出典。玄宗曾笑其“鬓乱钗横,不能再拜”的醉态说:“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见宋人释惠洪《冷斋夜话》)太真,即杨贵妃,字玉环,号太真。

④捧心西子:《红楼梦》宝黛初会时曾有赞文:“病如西子胜三分”。是说多病的黛玉美如西施,还胜过她。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越王句践为复国雪耻,将她训练三年后,献给好色的吴王夫差,使受媚惑,以乱其政。相传西施心痛时“捧心而颦( pin频,皱眉)”,样子很好看(见《庄子·天运》)。黛玉因“眉尖若蹙”,宝玉因此送她一表号,叫“颦儿”,也是暗取其意。宋人赋海棠词中时有以杨妃、西施并举的,如辛弃疾《贺新郎》、马庄父《水龙吟》等皆是。

⑤愁千点: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点”。

⑥宿雨:经夜之雨。

⑦独倚画栏:指花。第十八回《怡红快绿》诗中有“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句:海棠如美人凭栏垂下大红色衣袖,芭蕉倚石而植,使山石如被青烟所笼罩。以绛袖喻海棠,如刘说《欧园海棠》诗“玉肤柔薄绛袖寒”;以云烟喻蕉,如徐茂吴《芭蕉》诗“当空炎日障,倚槛碧云流”。

⑧清砧(zhēn)怨笛: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秋笛也与悲感有关。砧,捣衣石。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①,碾冰为土玉为盆②。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③。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④。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①“半卷”句:这句说看花人。“半卷”、“半掩”与末联花的娇羞倦态相呼应。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

②“碾冰”句: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像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来侧面洪染。

③“偷来”二句:意即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得巧妙别致。宋代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雪芹之祖曹寅有“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的诗句,可能都为这一联所借鉴。

④“月窟”二句:谓白海棠如月中仙子穿着自己缝制的素衣,又如闺中少女秋日里心含怨苦,在抹拭着眼泪。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缟袂(mèi),指白绢做成的衣服。苏轼曾用“缟袂”喻花,有《梅花》诗说:“月黑林间逢缟袂。”这里借喻白海棠,并改“逢”为“缝”,亦甚巧妙。袂,衣袖,亦指代衣服。

 

【鉴赏】

结社、赏花、吟咏唱和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是封建贵族阶级的闲情逸致的表现。大观园的公子小姐当然不会例外。这些诗和有关情节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这种生活的画面。如果从这一角度看,诗本身的价值是不大的。但作为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手段、它仍有艺术上的价值。

李纨评黛玉的诗“风流别致”,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可见风格上绝不相混。李纨、探春推崇宝钗,独宝玉偏爱黛玉,评诗的分歧,也都表现各自立场、爱好和思想性格的不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多半都“寄兴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来归宿,也借他们的诗隐约地透露给读者了。

探春的诗中“芳心一点娇无力”,使人联想到她风筝谜中“游丝一断浑无力”,她后来应是江边离别,孤帆远去的(参见其“册子判词”)。“缟仙”“羽化”之喻,很像与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写自己扁舟江上所见所感有纠葛。

宝钗诗深意尤为明显:“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淡极始知花更艳”,宝钗所以“罕言寡语”、“随分从时”,能得人心,受到上下的夸赞。“愁多焉得玉无痕”,话里有刺,总是对宝玉、黛玉这二“玉”的讥讽。

宝玉诗中间二联,可以看作对薛、林的评价和态度:宝钗曾被宝玉比为杨贵妃,则“冰作影”正写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的个性特点。“病如西子”的黛玉,以“玉为魂”,这“玉”指的是谁,自不难猜到(第五回中,众仙子埋怨警幻说:“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清净女儿之境?”谁是“绛珠妹子的生魂”,已经明点了)。“晓风结愁”、“宿雨添泪”,岂不是宝玉一生终不忘黛玉的心事的写照?

黛玉诗中“碾冰为土”一语,评者多欣赏它设想的奇特,若看作是对宝钗讥语的反击,则锋芒毕露。以缟素喻花,无异暗示夭亡,而丧服由仙女缝制,不知是否因为她本是“绛珠仙草”。此外像“秋闺怨女拭啼痕”之类句子,脂评已点出“不脱落自己”,看来也确像她的“眼泪还债”。

凡此种种,要使每一首诗都多方关合,左右逢源,若非作者惨淡经营,匠心独运,是很难臻于完美境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430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