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张海珍等:大学语文教学笔谈
【时间:2012/7/13 】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 【作者: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海珍,李秋萍,张文香】 【已经浏览3540 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语文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2004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直接介入并连续发表了有关大学语文教育的文章,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各类分析、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文章不断涌现,各种进行大学语文教改的努力和尝试也在不断深入。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这是前所未有的。接着在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改革研讨会纪要》中也提出建议“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一建议得到了许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大学语文重要性的共识、大学语文课程受到高度关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从很多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些高校仍在削弱,有些学校干脆停开了大学语文课程。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管理者们态度冷淡,认识不到这一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教改热情空前高涨的同时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沉默不语,在教育管理方式和考试方式上依然保留着太多的教条和所谓的“规范”,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举步维艰的处境之一;其次,也和教育管理者们有关,由于他们的决策,使得学校追求功利性办学效果,学校重视学科专业的发展、重视教师科研水平,大学语文和其他人文教育课程受到冷遇;再次,是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危机,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存在模糊认识,缺乏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准确定位,造成学生不重视学,教师不执着于教的尴尬局面。总之,大学语文的处境虽然有所改观,但从深层上看还相当尴尬和无奈。面对如此的境遇,作为站在大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是无力改变“政策方面”的条条框框,那么就不妨反思一下这门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此,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基础教研室的老师进行了一次笔谈,就大学语文课程目标与教学模式的重构进行了探讨,对于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张海珍)


谈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目标

张海珍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内容定位,争论颇多,可以说是各持己见。有些人强调它的工具性,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而另一些人又在强调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认为大学语文重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其实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再看“大学语文”的字面解释:“大学”,在现代语境是对高等学历教育部门的命名,但在古代语境中,它却是一个与传统“小学”(诸如训诂、音韵等工具性专业)相对应的名词,四书首篇《大学》开宗名义就阐明了大学的根本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也就是说,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理解为是行为和形态、方法和技巧。而“语文”顾名思义,有“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等不同的含义。如果从语言文字方面理解,它强调的是以语言为手段,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性特征;如果从语言文学方面理解它又强调的是以语言为材料,塑造形象、表现生活的艺术特征;而语言文化则强调的是以语言为载体,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的特征。因此,“大学”和“语文”的丰富内涵,也就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它不单纯是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或者人文性的特点,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是水乳交融,难于截然划分的。中国语文应“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1]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兼具这样三种功能:一是传播文章学与系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接受表达能力;二是通过大学语文文本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其审美能力;三是大学语文课还应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而这一使命是由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文学本身所积淀的文化内涵所决定的。

    首先,“大学语文”课程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因此它不同于中文系的专业课程。它面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不必强调他们掌握文学理论的高、深、专,而是让学生通过对好文章的解读与鉴赏,提高其语文能力和改善其语文修养。当今大学生的母语水平日衰,一些学生的文章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病句、错词、别字亦不鲜见;特别是以新的媒介形式出现的诸如键盘、手机等以及由此滋生的网络语言,无疑对汉语美的形态也是一个考验。一则《qq上用智能abc聊天的结果》贴子中,有这样的话语: 1、“你最喜欢呆的地方是哪?”“王八(网吧)”。2、很深情的^^^男生对女生:“人生得一只鸡(知己),死而无憾了。”3、“深圳有什么好玩的?”“世界痔疮啊! (世界之窗)”面对这样的语言表述,在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意识到学生对自己的母语缺乏的是热爱之情和敬畏之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修整或者重建大学语文的汉语形象。大学语文要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即语文的实用功能,应注重文体语言的感染和语言能力的使用。教材要选择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本,提供给学生,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由教师对例文做出示范式的鉴赏与分析,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某类文体的高标准,对文章和文体形成以及语言美感,有所理解、体认和感悟,丰富自己的语汇和表达方法,更好地把握汉语的特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母语热爱之情,从而达到使学生具备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的目的。

    其次,当下社会和文化环境都处于变革之中,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均尚未成熟,部分大学生的心灵贫乏,与人相处无话可说或是语言浅率粗俗,精神空虚,缺乏生活的情趣和对美的欣赏能力,部分学生还有着茫然功利短视的一面。大学时代被视为一个人至关重要的“灵魂发育期”。而各类大学语文课本中,有着各种体裁的美文,这些优秀的文本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果,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作者美的意图。学生在接受某一文本的同时,通过感受、理解和建构显现出文本的意义,在阅读中发现隐藏在文本深处的美的内涵,领悟到美的本质。面对一篇优秀的文本,学生一旦进入解读的境界时,会情不自禁地随之吟哦歌咏,甚至“手之舞之”,文本语言对学生的这种影响制约有时往往不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而大学语文正是通过文学的这一介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陶冶,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趣味,让学生在好文章滋养与美的熏陶中提升气质、修养和人格。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应该是一门“审美教育”课程。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土娄,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历代文人千古流芳的作品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从苏轼《前赤壁赋》中,学生可以学习作者的处世态度,正确地对待人生的坎坷;还有屈原放逐而不改变初衷和陆游愿收复中原捷报慰亡灵的爱国主义情操、范仲淹大道存于胸中的人生境界、李清照对正直之士的敬重及对奸诈小人的鄙夷等等,学生通过对文学经典的解读感受生命力的激荡,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生命体验,从而实现精神的超越,提高审美品位,提高精神境界,成为有高度修养、健全人格的人。让大学语文教育成为真正的“审美教育”,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提升人的境界的目的。

    再次,大学语文教育不同于外语教学,语文课本中那些优秀的文本与民族文化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的技能传授,大学语文还担负着使学生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塑造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功用,亦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在“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文本中自然而然地包含着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内涵,没有人会去刻意抽空它。但大学语文也不是人文教育或者说思想启蒙课,不能“越殂代庖”。大学语文课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进行的,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的,要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思想品格和人文素养,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这一功效应该是师生在语文研讨时渗透其中的因素,而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的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大学语文”正是应该用经典作品自身的感情、语言、声律、思想来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明确“大学语文”不是一门思想训导课或者说伦理教育课,要在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性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文性,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加强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


试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李秋萍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际上许多大学乃至大学生并没有因此而重视大学语文的教与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科本身的定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的确立、系列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考核评价体系的制作、教学信息的汇总,教学研究网站的建立等等。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的改革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把改革落到实处,让大学语文走出困境。

    一 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学语文要达到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就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继续为实践所证明了的经典文本的选择为内容的构成方式。教学中要注重的是文本的感染力、审美力及语言交往能力,强调更为广阔的视野。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大都是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学经典,所选的外国篇目也都是人类文明的精粹。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性、能力教育的综合性、审美性等是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因此,教学中应该以文本为中心,“着眼于对‘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把它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根据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引人入胜的学习材料,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由此,教材编写和课堂讲授的内容主体,应该选择具代表性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据悉,从20世纪80年代重开大学语文课程以来,大学语文教材累计达一千四百余种。而影响较大的有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等。这些教材各有特色,都是以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目标定位的,所选编目也都是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所以这些教材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修材料和拓展材料。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上,虽然大学语文课程也受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限制和影响,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灵活自由的,教师发挥的空间很大,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应本着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个目的,再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语文的人文性的特点。教学中应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由教师对这些文体上的例文,做出示范性的赏析,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好文章的真正内涵,领略到好文章的语言美感,从而达到使学生具备高级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的目的。

    二 教学方式的改革

    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还要思考怎样教。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大学语文达到人文素质目的的重要方面,毕竟当今时代,大学生视野更开阔了,单调古板的形式肯定不受欢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要符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

    (一)创设大学语文学习的大环境

    大环境的创设首先是有关领导的重视,才能给师生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我们也应看到大学语文课时一般只有36节,要花较少的时间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课堂上的授课时间,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向课外扩展。教师在备课、授课时就应该树立这种大环境创设的意识,同时有意创设课外与课内衔接的链条。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布置一些通过课外实践才能完成的作业等。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指导语文的学习与运用。这样,既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同时又利于学生把已学的知识变为能力。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教学目标。脱离教学目标而搞搞花样都是无益的,只能说是哗众取宠。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少,争取在较少的时间取到较好的效果是很必要的。

    二是顾及学生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在个体上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充分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逐步充实完善教案与课件,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形象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鼓励师生互动。大学课堂的师生互动一直以来不尽人意,大学语文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运用多种方法。一般大学语文教材都有几十万字,具体篇目将近一百篇。那么课时如何安排讲授呢?这就需要采取一些灵活有效的方法,比如:精读与泛读结合;讲读与自学结合;精讲与梳理结合等等。此外,利用互联网建立师生互动的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等也是很必要的。

    (三)构建新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是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考试的主动权始终在老师手里,这对学生来说,存在着极大的偶然性和不公平性,学生很难通过一张考卷反映出自己真实的语文水平,教师也很难通过一张考卷正确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这种考试形式,不可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更新考试观念。可以尝试综合几种考试方式,如以笔记为主的自助考试的构想。这里的所谓笔记,是集听课、阅读作品、理解作品、课堂讨论述评、课后心得感受、课下练笔习作于一体,是对课程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运用和阐释。这种笔记式的自助考试只有统一要求、没有统一试题、统一标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展示学生个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上题库,供学生随机测验,分值可占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作业也可以是考核的一部分,并且基于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考虑,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进行原创写作,精华帖和原创帖可折算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种规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新形势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走向一个新台阶,为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提高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而不懈努力。


充实教学内容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层次

张文香

    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学模式重复中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延续、补充高中语文,这使得大学语文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要求,甚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学课时限制,大多数教师只能从教材中选取部分篇章进行教授,在教学中只注重强调单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只能通过独立的篇章去感性地体悟,零星而不系统地了解一些人文知识和语文知识,结果是课程结束后,大多学生觉得不过就是多学了十几或几十篇课文而已,总体收获甚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成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层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 把握安排原则,规范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做到人文熏陶和知识传授并重,人文性与知识性结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规范教学内容。

    (一)系统化原则

    作为一门课程,大学语文应该以一定的知识体系贯穿在课文教学中,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在以课文为最小教学单元的教学中,要通过课文间的组合以及课文的向外扩展,综合提炼出几个专题,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完成几个知识板块的教学。

    具体地说,要尽量传授系统的人文知识,最终力求做到让大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文化有个概貌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文本的阅读教学,归纳出一些系统的语文、审美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欣赏方法和一些主要的读写方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就不仅以课文本身感染学生,更以系统的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课程结束后,学生能获得一定的系统化知识,为今后的终身母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会觉得学有所得。

    (二)理论化原则

    为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停留在感性的课文教学上,在教学中应适度进行理论归纳,传授一些理论,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从感性体悟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在分析课文的思想内涵时,可以适度加强理论的阐述;在汇总的人文知识教授中,可以适度增加人文知识的理论介绍。如,在教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综合介绍一些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在语文知识教学方面,对一些读写方法,不只是在课文分析中提及,也可单独介绍理论知识。比如,在比较集中地选讲几首古诗后,由篇章引出理论,讲授一些古典诗歌理论和古诗欣赏方法,这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上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真正习得一种方法。

    (三)深入性原则

    课文的解读应该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分析、探讨,达到对课文内涵的深层次理解。比如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学教学侧重关注它的描写内容和手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更关心其蕴涵的人文精神,通过作品理解受老庄影响的一些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深入性原则还要求大学语文的教学应增加探讨性的内容,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深入研究与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文本性原则

    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以文本教学为主体,否则,大学语文会成为中文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和文学史之类的课程,或成为一般的文化素质课程,这些都是有违语文的性质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以解读课文为重点,将人文知识和语文知识融汇到课文教学中,独立的理论介绍也要联系课文教学,并且注意适量,不能喧宾夺主。

    二 探索具体方法,科学处理教学

    (一)补充课外知识,重组教材课文

    由于教材缺乏理论知识以及课文编排缺乏知识的系统性,要实现人文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教师就应在教学中补充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对教材内容进行组合。

    首先,由于教材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补充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师只有按照计划的知识体系,针对教学中的几个知识板块补充课文分析之外的一些人文和语文的理论知识,然后才能通过自己的知识补充,以一定的知识体系贯穿在课文教学中,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其次,由于选讲的课文较少,如果仍按教材的次序教授,则课文编排将缺乏逻辑性,难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因此,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教学思路适当调整课文次序,重新组合教材内容,使课文的组合能形成一定的知识板块。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通过对课文的组合再现历史延续性和人文知识的系统性,尽量在时间的纵坐标和内容的横坐标两个维度上达到较好的兼顾,通过历史概述与佳作讲析的结合,有选择地完成一些“块状”人文知识的教学,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二)以文本为原点作辐射

    大学语文教学要以文本为学习重点,不能一味地系统教授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学内容具有知识的系统性与理论化,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既立足于课文教授又不局限于课文的解析,而应以课文为原点作辐射,在课文教学中带出相关的内容。

    首先,在授课中可以精讲与泛讲结合,以点带面,通过精讲单篇课文带出多篇泛讲课文,通过多篇课文的组合形成一个知识点。以精讲课文为重点,以泛讲课文为补充,以单篇课文作辐射,既扩展课文讲授的数量,又便于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整合。

    其次,在单篇课文教学中,注意课文自身的系统性。如在单一的篇章中带出作者和相关的读写方法,在篇章中展现时代文化。教材选文所涉及的作家众多,思想流派众多,人文情怀众多,如果在教授每篇课文中能对相关的作家生平、思想流派、人文情怀作充分的联系和介绍,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再次,在课文教学中,注重以研讨为主。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争论性或者可以深入探讨的课题,如《长恨歌》主旨的讨论,对苏轼《前赤壁赋》中表现出来的人生观的评价等等,让学生独立研讨完成。学生在完成课题时需要课外研读大量相关的课外材料,这就拓宽了教学内容的范围。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在讲授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为原点多方发散,科学整合,注意人文知识和语文知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内涵,从而实现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层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国,张剑.大学语文: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N].光明日报, 2007-05-23.

    (责任编辑:李 莉)

  基金项目:海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编号:HSJG0604。

  作者简介:张海珍(1956-),女,陕西子洲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写作学和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李秋萍(1963-),女,海南儋州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写作学和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张文香(1971-),女,广东博罗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写作学和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427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