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冯文丽:繁华一梦忽吹散――海棠诗中的谶语
【时间:2011/7/19 】 【来源:本站 】 【作者: 冯文丽】 【已经浏览3786 次】

    理解的重点在诗如其人,详见教参注释。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进一步涉及诗中暗含的谶言。

比如探春诗用“斜阳”二字作为吟咏的开头,暗示了作者那“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命运;作为“原应叹惜”中的第三春,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的女儿,贾宝玉的胞妹。与同样庶出的“二木头”迎春不同,浑名是“玫瑰花”的她美丽但有刺,聪明且能干,是“老鸹窝里飞出的金凤凰”,连王熙凤都这样感叹赵姨娘生的探春。

探春的判词是: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一句写才能。小说第五十五回写“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作为临时代理家政的新管家,她表现得大公无私,五十六回“兴利除宿弊”在大观园搞改革,非同一般的治理才能尽情展现;第二句指探春可惜身为女子,长于腐朽败落的末世。她对家族的败势曾感慨:“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第七十四回);三、四句暗示其结局:清明时节,乘船远嫁海外,终生不归,音迹沓无。判词的画中提及风筝,元宵节探春制灯谜(第二十二回)谜底也是风筝: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此谜以断线风筝暗示探春远嫁不归,有谶语之意,难怪父亲贾政会悲。判词与谜语都提到“清明”,谜面中清明时节是放风筝的佳期,判词寓意那个时节,风筝断线不知所向,暗指探春远去不归,所以“掩面涕泣”。《咏白海棠》诗“芳心一点娇无力”句,使人联想到她风筝谜中“游丝一断浑无力”,她后来应是江边离别、孤帆远去的(蔡义江)。“十二钗”放风筝是象征有去无回,小说特地描写过放走风筝(说是放走“病根儿”)的情节。另象征探春命运的曲是: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拋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曲子气氛十分悲凄。精明才高的三小姐最后如风筝远离。“千里东风一梦遥”,也即天长路远,梦魂难度,不能与家人相见。也是李白诗“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的意思。故远嫁场面非常悲哀凄凉,掩面而泣的探春此嫁等于与前来送行的亲人生离死别了。

所以探春的结局按作者本意应是在清明时节远嫁海外异域,骨肉分离,终于异地。此时,贾府还没有被抄没,但已经接近没落,第二十二回风筝谜后脂批有慨叹:“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至于为什么远嫁,嫁到哪里,老死何处等,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她为“杏元和番”,嫁到海岛小国做了王妃。还有人认为嫁到了真真国,不一而足。不赘。后四十回续作者现认定为“无名氏”的续书则写探春被父亲许配给一位镇海总制的儿子,出嫁后又衣锦荣归回娘家探亲:“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跳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第一一九回),一般学者不取。一不合判词、曲中的悲剧气氛及各情节,二则衣锦荣回,骨肉团圆的人怎会落入“薄命司”里?

 

其二(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1.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2.“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白海棠咏洗尽了胭脂的浮华,招来了冰雪的纯净,所以能在秋阶、露砌之上尽显自己高洁的身影和灵魂。3.“愁多——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就玉说是瘢痕,以人拟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4.“欲偿——白帝,西方之神,管辖秋事。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应使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5.婷婷——美好的样子。 

 

宝钗的《咏白海棠》

正如宝玉看了《桃花行》“便知出自黛玉”(第七十回),这首被李纨评为"含蓄浑厚"的诗出于宝钗手笔。宝钗出身皇商,来自“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小说第四回判完“葫芦案”后她及全家进跓贾府。她“容貌丰美、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孤高自许的黛玉大得人心。从宝玉看去,其形容装束与性格是: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鬢(下面为“赞”)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第八回)

 

这样安静淡雅的神情举止,就是海棠诗开头的“珍重芳姿昼掩门”韵味:那扇终日默闭的门中掩藏着闺中女子被礼教寂灭的七情六欲。第五回写道:

 

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与林黛玉合用一副判词,故有学者认为“钗黛人虽二身,实则一人”的“钗黛合一”说。“可叹停机德”后脂批:“此句薛”。“停机德”典见《后汉书·列女传》:东汉乐羊子远出求学,中道而归,其妻以停下织机割断经线为喻,劝其不要中断学业,以期求取功名。这很符合当时正统的妇德。小说中宝钗经常有规劝宝玉仕途经济的言语:“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第三十三回)宝玉的反应是:

 

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话,所以深敬黛玉。"(第三十六回)

 

这是宝钗婚姻不幸的本源!“金簪雪里埋”是宝钗的结局,是画“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的缩语。脂批:“此皆言生非其地之意。”小说多处以“雪”谐“薛”,所以宝钗的性格、命运也难脱一“冷”字:服食“冷香丸”、居住的蘅芜院(谐音“恨无缘”)如“雪洞”一般,既是“外热内冷”性格的注解,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是也,又为其“任是无情也动人”增添别样意蕴。最后,这股金簪处于冰冷的雪地,非其适宜之所,意寓宝钗结局之冷落与凄苦。其曲写道: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是以宝玉的口吻写宝钗。海棠诗“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后一句对应着“山中高士晶莹雪”、“金簪雪里埋”的命运。“秋阶胭指影”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冰雪露砌魂”则说冷落孤寂(蔡义江)。一般认为,宝钗的结局是:与宝玉结婚,但终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没能享受夫妻之乐,过着冷寂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其一、金玉良姻;小说一开始就暗示,宝玉有玉,宝钗有金锁,而且有一个瘌头和尚给了两句吉籤錾在上面,说将来有玉的才可配为婚姻。金玉相配,暗示了俗世婚姻“金玉良姻”,宝钗也处处留意。其二、宝玉的姐姐、贵妃元春赐物宝玉与宝钗同等,林黛玉与迎春等姊妹们相同。其三,宝玉婚姻决定者母亲夫人是薛宝钗的姨妈。夫人为金钏跳井正抺泪时,她以“姨娘是慈善人”,金钏“也不过是个胡涂人”,还送上衣服相安慰,夫人相当受用。其四,贾府最高权威贾母既百般疼爱自己的外孙女,也说过“从我们家几个女孩儿算起来,都不如宝丫头”的话。所以,慈爱的贾母对黛、钗谁是宝玉的婚姻对象没有偏向。这是婚姻,从爱情说,在前世,宝玉是青梗峰(情根峰)无稽涯下的一块顽石,黛玉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浇灌复雨露滋养而修成的女体,故结有“木石前盟”。宿世的爱情与现实的婚姻,在人世间演绎,理想心念与现实矛盾,激烈碰撞。宝玉的意中人是黛玉,宝玉在曾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第三十六回)所以,贾家为宝玉选定的能上祭祖宗,下继后世的最佳人选是宝钗,与宝玉心念唯系的黛玉,成了尖锐冲突。最终宝玉离金归木,结局故事。

第八回《嘲顽石幻相》有句“好知运败金无彩”,暗示宝钗命中“无彩”,结局不幸。第二十二回宝钗制的谜面: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谜底“更香”,是一种可用以计时的香。夜间打更报时,燃此香以定时。首句指有喜事过后,一无所得之意。“琴边衾里”,指夫妻生活;颔联说人因愁绪而通宵失眠;颈联写煎熬向时间深处延伸;尾说红颜渐老,青春堪惜,世事变幻,心灰意冷,只能听之任之。贾政看完,心内自忖:“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详,皆非永远福寿之辈。”细细体会谜面,字里行间隐喻了宝钗的结局:她在丈夫出家为僧后,过着冷落孤凄、终生愁恨的孀居生活。有人说她因难产而死,最后宝玉娶了史湘云,或后四十回续书中写其得了“贵子”,将来还靠他振兴家业等等,与诗籤谜语的暗示等相忤逆。读者明鉴。

 

黛玉的《咏白海棠》

黛玉的《咏白海棠》“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其诗与宝钗的风格炯然不同,李纨评为“风流别致”,方是巨眼。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且不说花,而说看花的人,庚辰双行夹批:“起得突然别致”。“碾冰为土”设想很奇特,难怪宝玉“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黛玉以异于凡间女子处于众姐妹丛中。她一出场,颦眉泣目,娇喘微微,餐药饮露,弱不胜衣,显出非食人间烟火食之态。“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何等脱俗!“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她是超凡逸品,诗如其人。黛玉受神瑛侍者浇灌而生,报甘露之惠而降世,其来龙去脉非同诸姊妹。第五回说:

 

(仙子)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

 

所以黛玉是“仙子”,海棠诗说“月窟仙人缝缟袂”有了落实但“缟袂”并非吉服,而是素衣,所以海棠诗颈联以缟素喻花,无异暗示作诗人的夭亡。而丧服由仙女缝制,因为她本是“绛珠仙草”。如此黛玉,园居潇湘馆中,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伴紫鹃、雪雁而栖,质本洁来还洁去。春去葬花,秋来吟诗,并以宝玉的情感维系整个生命。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最后泪尽夭亡,完成自己的宿愿,魂归离恨天。其判词“玉带林中挂”,既用谐音又双关,暗示其最后身处远方世界。其曲道: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让人嗟叹情路之艰!宝钗的海棠诗颈联“愁多焉得玉无痕”暗讽黛玉,其实宝钗何知黛玉心意:“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后,饮恨而去。黛玉之泪,是人物塑造的独特所在,也是其生命力的独特象征。海棠诗中像“秋闺怨女拭啼痕”之类的句子,脂评点出“不脱落自己”,看来也确像她的“眼泪还债”。黛玉动辄饮泣:

 

林黛玉心中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第二十六回)

 

(宝玉)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得好不伤感。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第三十二回)

 

(宝玉)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她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哪个?┅┅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虽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出口,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第三十四回)

 

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一时又羡他有母兄;一面又想宝玉虽素日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梢焦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了。(第四十五回)

 

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第四十九回)

 

又多愁多病,无论其出生、入世、进府、命运等,都是被动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与能量。弱柳扶风的她,一阵风大了恐被吹倒,只有还泪是她可主动选择自愿实施的。“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小说第一回一语定下黛玉在人世间生存的基调: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所以一般学者认为黛玉应该是泪尽夭亡(至于死的直接促成因素等,众说纷纭),死于宝玉成婚前,可能是在“明媚鲜妍能几时” 的春天。有《葬花吟》中“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桃花行》中“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唐多令》柳絮词中“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以及《枉凝眉》曲子中“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等为据。俞平伯说:“黛死非关钗嫁,但黛死故钗嫁”,黛玉死于春末夏初。有学者以“玉带林中挂”而谓黛玉上吊而死,太拘泥字面。或有云投水而死,因《枉凝眉》有句“一个是水中月”,犯同样的毛病。或(如周汝昌)云黛玉别号潇湘妃子,黛玉作《五美吟》有“一代倾城逐浪花”之句,再用娥皇、女英投水而死的神话典故作证,也认为黛玉是投水而死。与此说小异的是“沉湖”说,认为黛玉渐趋湖心而死。有学者驳以大观园中有池无湖。但无论如何,《红楼梦》后几回的散佚,给人巨大的想像与发挥空间。续书后四十回描述黛玉在宝玉大婚之夜,呼“宝玉,宝玉,你好!”后含恨而死,固然十分有戏剧性,但还泪之说无从根据了。

宝玉的海棠诗“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前句寓钗,后句指黛,黛、钗并提,故《红楼梦》序曲说“悲金悼玉”。这是宝玉生命中最相关的两个女子;“晓风不散愁千点”,庚辰双行夹批: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因为宝玉生活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然呼息与领会之者,唯有他,所以“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庚辰双行夹批:妙在终不忘黛玉。关键是宝玉在人世继续着与黛玉的“木石前盟”,所以宝黛续前缘,了夙愿。即便黛死,宝玉“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后宝玉与宝钗成就婚姻,“抢上岗位的薛宝钗也被牺牲(王昆仑语),这实在是悲剧走向深刻之所在。

 

史湘云的《咏白海棠》

诗到黛玉,想白海棠已被咏尽,没料到,史湘云后来者居上。来了之后,居然“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内心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先笑着说:‘我却依韵和了两首,好歹我却不知,不过应命而已。’说着递于众人。”待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所以此诗社之名由史湘云“两首定音”,可谓佳作迭出,高潮峰起。

诗落笔新奇:“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其一)脂批:“好!”“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其二)脂批:“更好!”好在借物抒已意,左右逢源。“也宜墙角也宜盆”,正是湘云性格写照。她的生平、性格、命运主要显现在这个曲子里: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她来自金陵世勋史侯家,父母早亡,由叔婶抚养长大。虽生富贵家,但要做许多针线,所以有“幼年坎坷形状”之说。性格有别于黛玉的敏感多愁、宝钗的含蓄稳重,而是“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她大声说笑,大口啖肉,醉眠芍药,豪爽淘气,有魏晋名士豪放不羁、任气率真之风。在大观园中女儿国中,须眉气象出以脂粉精神最明显的,要数她了。这样生命力充盈、诗才敏捷的女子,其判词是:

 

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前两句写幼年情形,后两句示婚姻结局。曲中知道湘云后来“厮配得才貌仙郎”,但“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湘云海棠诗“自是霜娥偏爱冷”一句,脂批:“不脱自己将来形景。” 所谓“将来形景”,就是说史湘云如霜娥处冷,寂寞空闺,夫妻不到终老。在第二首中,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等,皆暗示她和她丈夫后来成了牛郎织女那样的“白首双星”。史湘云到底嫁给谁,并无定论。有学者(如蔡义江)认为她大概就是嫁给卫若兰的。根据是两条脂批,庚辰本有“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等批语;脂砚斋评注提到,史湘云后与一个贵族公子卫若兰(名字曾出现于第十四回)结婚,只是好景不长,可能婚后不久,夫妻就离散了。画中“几缕飞云,一湾逝水”似乎都是喻夫妻生活的短暂。八十回以后的曹雪芹佚稿中,还有卫若兰射圃的情节;还有一说,认为宝钗难产而死,宝玉沦为击柝的乞丐,最后史湘云与宝玉结为夫妻。理由如,史湘云与宝玉亲密,金麒麟为中介物;湘云判词有句“湘江水逝楚云飞”,《乐中悲》曲子有句“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暗用“湘妃”典故。“潇湘妃子”林黛玉与史湘云同有一“湘”字,她们就是“湘妃”,即是尧的女儿娥皇与女英的身份,先后与宝玉发生爱情与婚姻纠葛。两种观点,主要缘于对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双星”的理解不同,但无妻离散则成为共识。至于为什么离散,婚后多久离散等,则是红学之谜,只待学者去众说纷纭。但这位活崩乱跳的史大姑娘,在“无名氏”的后四十回里,却成了一个淡若无人的“影子”,几处极为简略的交代,就算把史湘云“归结”了。(梁归智:《红楼疑案――红楼探佚琐话》,中华书局2008年,P187

湘云海棠诗(其二)以“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结束。“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后代诗词以嫦娥写女子的寂寞孤单。这里是说花向嫦娥诉“幽情”,这种“幽情”定是“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的“难寻偶”等有关。所以仍是对不幸姻缘后的漫漫寂冷的空闺生活一种暗示。

 

以上一束《咏白海棠》,超过了史上任何一位诗人对此花的吟咏,不仅风格各样,还要切合咏者的性情、命运等。凡此种种,要使每一首诗都多方关合、左右逢源,若非作者惨澹经营、匠心独运,是很难臻于完美境地的。一盆洁白的海棠,吟哦间撩开了几个女儿的命运密码,诗句里的谶语埋在细密的字里行间,等在他处伏应,涌潮般聚集成最后的悲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无论黛玉的挚情扬己,还是宝钗的藏情露德,史湘云的豪情爽气,最后都归于寂灭。宁不悲乎?

 

参考书目:

曹雪芹、无名氏:《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2001

梁归智:《红楼疑案――红楼梦探佚琐话》,中华书局2008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949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