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邹晓丽:读《红楼梦》要从诗词语言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时间:2011/7/7 】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 【作者: 邹晓丽】 【已经浏览3856 次】

(录自《试解其中味——读《红楼梦》要从“语言”入手》第二部分,标题为原小标题)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既能写诗填词,也能写戏曲。有名的《全唐诗》就是清朝皇帝令他负责刊刻的。家庭的熏陶,使曹雪芹有很深的诗词造诣,《红楼梦》中的诗词艺术性极高,都是他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必须从诗词语言入手,才能更好地“解”得“其中味”。试举林、薛二人的《咏白海棠》诗为例,先看林黛玉的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绝不仅仅是一首清新、别致、构思新颖的咏花七律,而且是对孤女林黛玉的身世、处境、思想、感情真实而深刻的写照。

    “半卷湘帘半掩门”,“湘帘”,宝、黛在秋爽斋结诗社、定别号时,探春替黛玉“想了一个极当的美号”——潇湘妃子。探春解释说:“当日娥皇女英洒泪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那竹子想来也是要变成斑竹的。”很明显,这“湘帘”“门”后面的主人——诗中的白海棠,正是林黛玉自己,“半卷”“半掩”,写出了诗人渴望投身于“大自然”(即《葬花辞》中“随风飞到天尽头”),但又顾虑重重、不能直抒胸臆的情状,因而给人沉重的压抑感。联系第三回中,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的心境:“……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寄人篱下的处境,这种不能坦陈情怀的压抑心情,在首联出句中有所暗示和披露。

    “碾冰为土玉为盆”,这是白海棠生存的环境:冰冷严酷、坚硬无情。即《葬花辞》中所说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是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占花名所得的芙蓉的生态环境:冰冷的泥淖。这是首联对句的第一层含意;第二层,对句写出了白海棠在这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冰清玉洁的高贵品格,即《葬花辞》中“质本洁来还洁去”,芙蓉花的出污泥而不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颔联中“偷”“借”用得极好。它们接承起句,把诗人寄人篱下、主宰不了自己命运的那种惴惴不安的受压抑的心态,作了进一步形象的刻画。“梨”,离也。暗示自己是自幼离别(永远的死别)慈爱父母的孤女。古诗中用“一枝梨花春带雨”描写悲泣的女子,所以“梨”给人以悲凉凄苦之感。“蕊”说明悲苦在心中。但这孤女的“魂”(精神)却如寒冬独秀的梅花。这“梅”一则与首联出句的冰土玉盆承接(即冰天雪地的环境),二则揭示他具有不与世俗苟合的高风亮节。总之,承上启下的颔联进一步写出白海棠在严酷现实中具有梅花的精神、品格。

    “月窟仙人缝镐袂”,“月窟仙人”指月里嫦娥。嫦娥独居广寒宫只有玉兔为伴,在月宫无涯的孤独寂寞和冰冷(广寒宫,冰土玉盆)的环境中经受精神虐杀的苦痛。

    “秋闺怨女拭啼痕”“秋”字紧扣诗题,说明花季已过,海棠开在秋天,处于万木凋零的肃煞季节(即曹雪芹书中的“末世”),此时“怨女”(“怨”,字揭示主人公有无涯的深怨)不能不“拭啼痕”。是啊,黛玉的爱哭不同于迎春的性格懦弱,而是不肯苟合于冰冷严酷的末世而引起满腔怨愁的弱女子的反抗形式和发泄方法。颔联把白海棠的不苟合、孤独、哀怨刻画得更加深入、形象。

    “娇羞默默同谁诉”,“娇羞”,深闺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的神态、心理的写照。她纵有万语千言却“同谁诉”?父母双亡、既无姐妹兄弟又无知音,只有深沉无边、无法解脱的孤独和寂寞,只有“默默”的强忍着。这里的“默默”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

    “倦倚西风夜已昏”,“西风”是摧残百花的“风刀霜剑”。在它逼迫下的白海棠已“倦”——奄奄一息。只能“倚西风”——即任肆虐杀人的“西风”施暴而无反抗之力。此时“夜已昏”—黑夜降临,无边的黑暗包围、压迫着她。被严酷生活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白海棠,看不见光明,只有“倦”极和绝望—这就是尾联所表达的诗的主题。这是咏白海棠,也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

    薛宝钗又是怎样咏白海棠的呢?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泪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先看首联出句“珍重芳姿昼掩门”。“芳姿”指女子。“昼掩门”是一位足不出户死守封建闺训的仕女形象。宝钗认为这才是“珍重”自己的身份。

    “自携手瓮灌苔盆”,苦心经营自己的生存环境。这就是她在柳絮词中所说“韶华本无根(没有感情基础),好风凭借力(当权者之力),送我上青云”思想的写照。具体说,她要靠自己的权术登上宝二奶奶的宝座。

    “胭脂洗去秋阶影”,用“胭脂”(女子的美貌)洗去肃煞的秋天带来的阴影。这是指所有妨碍她攫取宝二奶奶桂冠的人(如林、史)。

    “冰雪招来露砌魂”,他的“魂”(精神)是“冰雪”是寒“露”。这就是宝钗占花名为牡丹的谶文“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真正内涵。这株白海棠既冷若冰霜(无清)又“动人”(美貌)。

    “淡极始知花更艳”什么是“淡到极点”?在第五回中曹雪芹这样介绍宝钗:

    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很清楚,这个“淡”就是“无情”、冷漠(她对金训自杀的态度是她冷酷的体现);就是世故,或曰“装愚”。这就是“安”封建闺训之“分”,“随”封建伦理要求之“时”。这正是封建末世对“椒女”的道德规范。“花更艳”指在封建卫道士心目中,象宝钗这种“无情”冷漠的“花”才最艳丽,并因此被贾府选为理想的媳妇。

    “泪多焉得玉无痕。”此句与黛玉针锋相对。封建社会不允许女子有爱情的追求,凡有“闺怨”的青春少女就是白璧有瑕。“泪”是心声的流露,泪多的女子也必被斥为有污“痕”。“焉得”这恶狠狠的质问,活画出宝钗封建卫道士的顽固立场和态度。她的狠毒、冷酷、丑恶跃然纸上。所以这颔联对刻画宝钗笔下的白海棠——即宝钗自己,是极重要的一联。“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主宰百花命运之神,这里当然指主宰女子命运的当权者。宝钗在尾联中急不可待地向贾府的当权者表白:要“偿还”(即报答)你们的青睐,我只有“清洁”,即清心寡欲、“洁”身自好,即三从四德。不言不语(“罕言寡语”)过了一天“又”一天,(注意这个“又”字)。这尾联的表功丑态正是全诗主题。

    很明显,黛钗所吟的白海棠,正是她们的自画象。黛玉笔下的白海棠是一位不苟合封建礼教而倍受迫害摧残却又无力反抗孤苦无告的弱女子;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一个心系青云,冷酷、无情、残忍却志得意满的封建卫道士。这也就是为什么另一个卫道士“稿木死灰”的李纨对宝钗的诗倍加赞赏,说它“含蓄浑厚”“有身分”(当然指封建社会“淑女”的“身分”),并将其定为“榜首”的根本原因。对黛玉的诗,李纨只评论为“风流别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当居第二”。宝玉则不同意她的评论,笑道:“只是蘅湘二首,还要斟酌。”其原因正在于宝、黛在不苟合世俗与追求自由爱情上始终心心相印。宝玉是黛玉的知音。

    对宝玉毫不掩饰公然赞赏黛玉的诗,李纨很不高兴,说:“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多么专制,多么武断,与李纨一贯柔顺的性格多么不协调!其实,这是对作为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的李纨最深刻、最形象的刻画、揭示。

    以上分析,足以说明诗词在曹雪芹笔下已成为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读《红楼梦》也就必须从分析诗词语言入手。

    汉族是个逻辑思维缜密的民族,作诗填词讲究起承转合,分析诗词就要紧紧抓住以下三个方法。

    1.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全诗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之所在。就以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为例:

    ……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时候了,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为《秋窗风雨夕》。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我以为,《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在全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是对“风刀霜剑”的具体写照;是一个信号;是全书进入悲剧高潮承先启后的转折。为何如此说?因为在此词之后,大观园中的女子一个接一个被封建社会摧残迫害而夭折:尤三姐、尤二姐、晴雯、司棋、迎春、元春、黛玉、鸳鸯、凤姐……。《代别离》的“别离”是生离死别。难道这不是“风刀霜剑”摧残下花草(实喻女子)调零的信号吗?这么多活泼拨年轻生命的夭折,这么多令人窒息的殷红的鲜血,不是说明全书已进入悲剧的高潮吗?不是说明《代别离》是信号、是转捩点吗?下面就从题目入手来分析。

    “秋”

    全词20句140个字中,有15个“秋”字贯穿始终。这就是词所反映的时代:“霜降”后秋花惨淡、秋草枯黄的深秋。就是封建社会已行将崩溃的“末世”的写照。诗人反复吟咏以传达“秋”(风刀霜剑)的威压的沉重,读者感受到的是秋风、秋雨、秋夜中喘不过气来的窒息。

    “窗”

    有窗则有人。故词之写景是为写人。所写何人?黛玉是读《乐府杂稿》中《秋闺怨》、《别离怨》“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的,因此,此必为闺中女子。据考证,《乐府杂稿》及二《怨》都是曹雪芹虚拟的书名、篇名。目的仅为引出黛玉“有所感”而借题发挥。作者为什么又要把“闺”改为“窗”?那是因为并非所有女子都有闺房,晴雯、司棋等丫头就不可能有女子有闺房。所以“窗”比“闺”有更广的涵盖面。“窗下人”囊括了一切女子。换句话说,“窗怨”比“闺怨”含有更广博深刻的时代内涵,更浓重的社会色彩。

    “风雨”

    一场秋雨一场寒,风助雨威。助“秋”为虐的急凤寒雨是摧残花草的刽子手。“来何速”“谁家”“何处”把催命风雨来势之迅猛、扫荡范围之广(无一例外、无一幸免)刻画得淋漓尽致。“风雨”是“末世”中恶势力的化身。“不耐”风雨淫威的窗下人只有“梦”“破”后的“凄凉”,只有“愁”“恨”“泣”“泪”,只有生“离”死“别”。

    “夕”

    “夕”是“夜”的先声。“风雨”交加的黄昏之后是黑暗、寒冷、无尽无休的长夜。在这“连宵脉脉复飕飕”的摧残扼杀下,“萧条”“小院”中“竹”已“疏”(无人修剪),“窗”已“虚”(无人居住),一幅人去房空,荒凉、死寂、悲惨的画面。除了时有“滴沥”的秋雨声——风刀雨剑的余威——肆虐横行外,已无任何生命。读到这催人泪下处,谁不深感压抑、窒息、透不过气来?但词人并未就此收笔,而是发出“不知风雨几时休?”这是痛苦无告、绝望的呼号和质问,这是无力自保、无路可走的绝望之问,是无可奈何的悲愤之问。除了眼泪,诗人没有任何生路。故黛玉的哭、黛玉的泪,是她唯一的反抗方式。

    以上分析说明,只要我们从题目入手探颐烛幽,是可从抓住诗词精髓的。

    2.卒章见志

    “起承转合”的“合”就是点出主题。所以古典诗词中多“卒章见志”。把握诗词主题对理解全书至关重要。就从“芦雪庭”“凹晶馆”两处联句看,由于芦雪庭联句的主题不过是卒句“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这毫无生命力的歌功颂德,所以充其量不过是候门公子小姐堆砌词藻取乐消闲的文字游戏,虽在书中占了不少篇幅但没有多大分量,而七十六回凹晶馆湘云黛玉中秋联句就不同了。其主题是卒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连湘云都说“太颓丧了些……过于凄清奇谲”。妙玉在说了“果然太悲凉了”,“过于颓败凄楚”后,更画龙点睛道:“此亦关人之气数”,预示黛玉的悲剧命运。不仅如此,曹雪芹在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中已透露出贾府将败的信息,换句话说,已预示“末世”将崩溃的命运,故“悲寂寞”联句无疑表现了曹雪芹“无力补天”的“辛酸”。应该说,在预示黛玉悲惨命运的同时,也唱出了为“末世”送葬的挽歌。因此虽只一句,在全书思想的表达上却有千钧重量。“联句”尚要“卒章见志”,何况其他诗词?限于篇幅,不再枚举了。

    3.从韵脚入手。

    仍以《秋窗风雨夕》的用韵为例,《秋》诗既是乐府体,自然用的是古韵。全诗用韵共分五组,每四句一组,这也说明每四句在意义上为一气呵成的整体。

    一组:韵脚“黄”“长”“凉”,阳韵。阳韵是昂扬的舒声,用于此,暗示花草入秋前(甚至包括初秋)曾经历过阳光明媚温暖的好时光。虽已涉深秋,尚有回光反照的一丝“生气”。这即曹雪芹所处乾隆时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的地位。

    二组:韵脚“速”“续”“烛”,屋韵。屋,入声韵,古人称入声为“促声”,换句话说,声音由舒转促。促,一是催促,有助于表现风雨对生命的摧残,二是短促,表现对生命短促的惊惧、悲哀、痛惜。

    三组:韵脚“檠”“情”“声”,阳韵。从短促低噎的入声韵转为高昂的阳韵,不仅使全诗声调抑扬起伏,而且使几句质问,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极好地表达了悲愤激越之情及反抗精神。

    四组:韵脚“力”,职韵;“急”“泣”缉韵。职韵、缉韵均为入声韵。以短促的新律表现生命的短促,以压抑低噎的声调表达死亡前的沉重、压抑及泣不成声的硬噎。这促声一直贯穿到诗的结尾。

    五组:韵脚“沥”,锡韵;“湿”,缉韵。均入声韵。表达了受压抑、摧残的饮泣和无奈以及对生命短促、年轻生命被扼杀的痛惜、悲愤。全诗以压抑绝望的促声收尾,更说明在深“秋”(末世)“风雨”(恶势力)摧残下“花”“草”(女子)注定死亡夭折的悲剧命运。

    诗中的遣词、用韵和表情达意真是珠联璧合。

    通过以上对《秋》诗题目和用韵的简要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绝不仅仅是黛玉众多诗词中颇为别致的悲秋之作,而是在全书结构及思想表述中承上启下的千钧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440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