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马晓东:从《红楼梦》海棠诗谈我国古典诗词“以形传神”的艺术手法
【时间:2011/7/7 】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总64期) 】 【作者: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晓东】 【已经浏览4079 次】

  摘 要:海棠这一美好物象,是《红楼梦》的重要线索和关键意象,这一重要的意象对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甚至揭示人物命运结局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红楼梦》中的海棠诗以形传神,不仅艺术高妙,更是塑造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曹雪芹借鉴了古典诗词中关于海棠意象的描写,才让这一意象气韵生动,蕴涵极深。
    关键词:海棠;意象;以形传神;艺术表现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宏阔与气势,也有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婉约。单说花草植物类,就有237种。可谓佳处繁多,梨花、芭蕉、海棠、荼蘼、杏花、芙蓉、木香、牡丹、芍药、蔷薇、碧桃、玫瑰、梅花……构成了大观园里姹紫嫣红、美仑美奂的境界。这些花草已经远远超出了“物象”本身,既构成了大观园的绚丽与明媚,又是众女儿情感世界的载体,还能引领读者更深地体会其中积淀的民族共同的心理与审美体验。它们与红楼女儿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寓意着众女儿“千红一窟”的悲剧命运。

    在众多花的意象中,海棠这一意象的象征意蕴是最为深广和凝练的。《红楼梦》80回本,共有16回提到了海棠,有的是一笔带过,有的是略加点染,有的是集中笔墨重点渲染。海棠这一美好物象,是《红楼梦》的重要线索和关键意象,这一重要的意象对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甚至揭示人物命运结局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海棠是生长在中国北方的一种花木,春天海棠开花,外面半红半白,内面粉红,非常艳丽,有如美人胭脂。盛开之日,美若云霞。海棠花瓣粉红妩媚,更似美人面色。所以古人常常把海棠和美丽的女性联系起来。唐贾耽《花谱》称海棠为“花中神仙”。

    在《红楼梦》中,海棠是大观园景观的中心,在书中多次出现。第37回,“海棠诗社”结成后,大观园的女儿们正是以吟咏海棠“寄兴寓情”,各言志趣。其中还暗含了人物的命运及归宿。姊妹们深情吟咏的是秋天开花的色素调冷、清爽纯净的盆栽海棠。六首海棠诗各有千秋:“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贾探春)“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薛宝钗)“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贾宝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林黛玉)“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史湘云)“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史湘云)

    李纨评黛玉的诗“风流别致”,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李纨、探春欣赏宝钗的诗,宝玉偏爱黛玉的诗。史湘云的两首也受到大家称赞。海棠诗含蓄地预示了这几位女子的命运归宿,她们各自的美学特征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里亦得到体现。

    “敏”探春志向高远,才干卓越,“雪为肌骨”是她的骨气,“芳心一点娇无力”象征她远嫁海外,像风筝断线一样了无归期;“珍重芳姿”揭示了宝钗这位冷美人作为封建礼教顺从者的悲剧,到头来金簪埋雪,凄清孤寂;宝玉的诗兼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二位女子:“出浴太真”薛宝钗和“捧心西子”林黛玉,暗示了作者“兼美”的创作构思;林黛玉的“借得梅花一缕魂”和“花落人亡两不知”、“冷月葬花魂”一样,都是诗谶,精心演绎了黛玉泪尽而终的悲剧。史湘云诗“自是霜娥偏爱冷”一句,脂评云“不脱自己将来形景”,暗示湘云与丈夫分离。第63回她得的花名签酒令就是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结合其他细节,我们可以知道湘云应是后来的主角,“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最终在颠沛流离中与宝玉重逢。

    海棠这一美好物象,是《红楼梦》中女儿的象征,是美的化身。海棠诗以形传神,寄托着作者深挚的情怀和无限的怅恨。曹雪芹当是借鉴了古典诗词中关于海棠意象的描写,才让这一意象气韵生动,蕴涵极深。纵观中国古典诗词,直到中晚唐之后,海棠才逐渐成为诗词中的审美意象,宋人对之青睐有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他用拟人手法写出海棠之美让人沉醉。在一个清风明月、暗香浮动的夜晚,海棠花影若隐若现,娇羞无比。诗人情不自禁吟出“只恐夜深花睡去”。据宋代释惠洪《冷斋诗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杨贵妃,刚巧贵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贵妃醉颜残妆,鬟乱钗横,不能再拜。唐明皇笑道:“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苏轼化用这一典故,使海棠作为自然景物已经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而且成为感情的寄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把海棠写得灵活而富有情致,赋予它象征意义。“绿肥红瘦”是对世间美好景物终要消逝的一声叹息。

    “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雨。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词描摹连枝海棠的形态,句句关联美人的神态。体物精细,运笔浑成,成功地做到了形神兼备、水乳交融。下片化用白居易《长恨歌》的诗意,使海棠意象内容更为深厚,抒情更为绵远深邃。在诗人笔下,海棠寓意丰富,各具神采: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杨州芍药应羞死。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陆游《海棠歌》)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人取得裁”(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海棠》)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唐伯虎《海棠美人诗》)

    海棠作为一个意象,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美好生命的留恋、对缠绵情感的寄托、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对爱情的陶醉……都蕴涵在这个意象中,从而达到“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

    形象性是诗词的本质特征之一,以形传神是古典诗词创作的原则。“形”即客观物象与生命个体的存在形式。“神”一方面是指客观事物自身的精神。宇宙万物有形也有神,具有可感可见的外部形态,也都具有内在的自身规律。诗词在表现这些客体事物时就不能简单停留在描摹这一层次上,而应当抓住特征以表现出客体独有的个性精神另一方面,“神”指作家生发出的内在的精神思维活动,如感知、意志、想象、情感等。以形传神,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逼真描绘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传递出作者的主观情感。

    古典文论中早就有关于“形神”论的记载。《荀子·天论》说:“形具而神生”,对形神问题有了最早的规定。“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魏晋以后,形神关系成为当时玄学的一个命题,论述更为深入。顾恺之提出“以形传神”的理论,刘勰主张艺术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至唐宋,形神理论长足发展并对各种艺术门类产生了进一步影响。“意得神传,笔精形似”(张九龄《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宋·欧阳修《盘车图》)他们认识到,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空中荡漾,最是词家妙诀。上意本可接入下意,却偏不入,而于其间传神写照,乃愈使下意栩栩欲动,《楚辞》所谓”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也。”(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山水训》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三远”理论是国画理论中关于透视体系的具体论述。观景者的位置分别在山下、山前、近山;观看的方式是“仰”、“窥”、“望”;取景的角度为前仰视(高远)、前窥视(深远)、前正视(平远)。

    画如此,诗尤是。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作家在描写客观事物借以抒情的过程中,只有善于抓住客观事物之“形”的客体独有的个性精神、神韵,才气质俱盛,形传其神,创造出栩栩如生、富有韵味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形神兼备的艺术氛围。

    袁行霈先生的话恰当地说明了“形神”的关系:“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所谓的神,既指客观事物的精神,又指文学家、艺术家主观的精神。客观的事物,有生命的固然各有各的神;没有生命的如山河云海,文学家、艺术家也往往能从中看到他们的精神、性格或气概。文学家、艺术家总是力求达到事物客观的神与自己主观的神相契合。所谓神似,就是二者交融契合的体现。这样的艺术形象,因为表现了文学家、艺术家的生活理想和美学理想,所以就比对形貌的简单模仿更能打动人心,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红楼梦》中的海棠诗就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诗词中的形与神,就像盆景艺术,“形”是盆景外部客观形貌;“神”是指盆景所蕴含的“神韵”及其独特的个性。形是物质基础,形似只是初级阶段,而神似才是诗词追求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 2000. 12.
    〔2〕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华书局, 2001. 10.

    作者简介:马晓东(1968-),女,辽宁西丰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940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