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参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邢福义版)
【时间:2011/6/23 】 【来源:邢福义大学语文教学设计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544 次】

  【教学目的】

  1.从人物的语言、神情、态度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和人生态度,探讨孔子的思想和人格在今天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情态度方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结合孔子的人生经历和人生理想,理解孔子“吾与点也”的喟叹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思路】

  1.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情态度方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善于在对比中分析不同,理解孔子“吾与点也”的喟叹中所包含的深意,对于拓展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操是有好处的。
  2.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198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实用。(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二、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少年时家庭“贫且贱”,常从事各种日常劳动。成人后曾任“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等小官。自幼学无常师,相传从长苌学音乐,从老子学礼,从师襄学琴。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整理《诗》、《书》等文化典籍,删修鲁国史书《春秋》,使之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学说以“仁”为  核心,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这就是他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他又认为孝悌为仁之本,施“仁”要以“礼”为规范,以“克己复  礼”为“仁”,所以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时他又强调“礼”必须从属于“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汇编。

  三、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总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 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  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四、请学生分组讨论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参考: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  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  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恭谨、恬淡、洒脱、性情高雅、与老师心灵相通。

  (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励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五、深度讨论

  告诉学生目前许多教材持此观点,但看问题一定要把它放到历史环境里去。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作出深刻的分析,只是用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要善于在对比中分析不同,要注意细节。思考如下问题:(参考“拓展资料”中刘国平《〈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新析》一文)

  第一,这章之情境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孔子与弟子当时之年龄如何?
  第二,孔子问题之意旨何在?也就是说他所期盼的回答是什么?弟子的答是否符合他所问的,相应不相应?
  第三,子路回答完之后,孔子笑了,他笑什么?笑的程度如何?这个哂字的真正涵意为何?是开怀、愉悦、赞同?还是不屑、冷笑?
  第四,孔子听完曾皙的话,为何叹气,他叹什么?(喟然而叹)
  第五,他说:“吾与点也。”是真赞同?还是“口予心不予”?
  第六,之后孔门师弟间何以默然,连子路亦成沉默之羔羊?听了曾皙的话,夫子之心境转折如何?
  第七,曾皙为何发问?而且等众弟子不在的时候偷偷问,他提问时之心态如何?他该不该问,合不合礼?
  第八,孔子回答曾皙的态度如何?他对之前弟子的答问何以愈加肯定?曾皙是否碰了钉子?

  老师归纳:

  第一,这章的对话情境,当在孔子为鲁中都宰(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17年)后,子路为季氏宰(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20年)之先最为合理。盖其时孔子问弟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才最有意义,一则夫子想知道弟子中有没有与己同怀抱负之人,二则亦符孔子物色人才以自助之意。(归纳时解释参看“拓展资料”并结合学生情况)

  第二,孔子问题之内涵。
  孔子问弟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无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先声明: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稍长,你们就拘谨,且不好意思开口,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们平常说:“没人了解你们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知道你,赏识你,任用你,那么你们能有什么样的作为?很清楚,孔子是问弟子能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能把国家带到怎样的  境地?并且要弟子们畅所欲言,不要客气,孔子这么声明,实在用心良苦。他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盼的是什么?盼的是弟子实问实答的抱负与襟怀。

  第三,子路之对与夫子之哂。
  夫子说完问题后,直来直往的子路最先回答了,他的答案干净利落,没有半点言不及义,亦无任何一点隐瞒,更没有丝毫退缩,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夫子笑了。要知道夫子既言“以吾一日长乎尔,毋无以也”,足见他绝无嘲笑、不屑弟子之意。否则如何期待其他弟子的畅谈平生大志?故夫子之笑,非但不是轻蔑,反倒是含有赞同、鼓励之意。夫子此际为中都宰,正欲大展抱负,且其一生欲行大道于天下,故对弟子时有观志之问,得子路之言,怎能不欢欣鼓舞雀跃开怀呢?
  其后孔子问冉有、问公西华、问曾皙,皆问及而后答,且明言子路之“率尔而对”,于是或以为子路真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了。然则子路之对就算快了些,亦不过不假思索而对,此正可见子路胸中早有成竹,其治千乘之国的能力与志向,早已在胸中酝酿很久了。

  第四,每况愈下的答案。
  孔子何以喟然而叹?这得先从弟子的回答说起。本来孔子为鲁司寇时,虽当时陪臣执国政,大夫僭越,困难横阻,但他真想为国家作一番大事,对子路远大的抱负与充满自信的回答: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满心欢喜,故而哂之。但到了冉求,他才讲了一句“方六七十”,又退缩成“如五六十”;才讲了句“可使足民”,又周旋个“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不只抱  负比子路差远,自我的信心亦有所不足。子路三年可使垂危的千乘之国起  死回生,且可使百姓“有勇且知方也”,而冉有却只能:“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孔子闻此,默不作声,想来弟子志向短小,老人家已有些失望,故径问:“赤,尔何如?”而无任何之表示。没想到公西华回答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这个弟子的志向更小了,更没信心了。他说,不是说他能或他会,而只是愿学而已,而宗庙祭祀、朝聘会同时,他只愿做一个小小的外交部礼宾司的司长。治理国家,学习礼仪固然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当政者之抱负与态度。所以他离子路之志也就更远了。
  按理,夫子问到这里也该结束了,因为曾皙并没有理会夫子。但夫子不死心,听着每况愈下的答案,他想看看这位鼓瑟者可有共平天下之志,所以他问了曾皙,或许寄望爱好弹琴之曾皙至少能如子游之治武城吧。毕竟人各有志,能亦有所不同啊!然而夫子听到的答案是这样的: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皙说出自己的作为之前,先声明他的回答将“异乎二三子之撰”。他之所以作这样的声明,只有三种可能:一是他明白自己“答非所问” 二是怕他自私无为的短志可能遭到耻笑 三是他知道自己所说将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国。夫子见其扭捏,于是以“何伤乎”来安慰他。夫子曰“何伤”者,不就是因为曾点自感答问之不妥吗?
  再从另一面来说,如果曾皙之言是一种自负心态的表示,那么他的“不让”,岂非较子路尤甚,那夫子又何需慰之以“何伤乎?”所以曾皙的声明,只能是前两种可能。而由孔子的“何伤乎”的安慰之言,足征曾皙之学,并无“随处充满,无少欠阙”、“动静之处,从容如此”的气象。他有的只是“没有作为”,只是暮春歌舞的享乐,既没针对问题,又无心对这世界作出一点点的贡献。这就使得前面三人每况愈下之志向,益加突显。而孔子“此时”(只是此时)之心情亦随之跌落谷底,几乎“放弃”素志,“投降”曾皙,同流箕山,故听完曾皙的话,便“喟然长叹”的说:“吾与点也。”(“喟然”,多带有无可奈何之感)

  第五,曾点之问与夫子之答。
  诸弟子对于夫子之喟叹都有感觉,都很明白。唯独曾皙不能了解,无法明白。他对于自己之被夫子称许,仍旧有些沾沾自喜,但又不明夫子因何喟然,因而问者师说:“夫三子者之言如何?”这句话的用意,本是要孔子将三人的话,都好好的评论解析一番。此处子路与诸弟之不言是默契于心,唯独曾皙发问,可见其愚。而孔夫子向来是循循善诱的,观其哂由,可知原本是意气飞扬,兴致高昂的,但此时不同,面对曾皙的问题,他只简单地回了一句:“亦各言其志而已矣。”语态轻描淡写,显得有些不太想  评论三子之言,也不太愿意针对曾皙的提问回答。而言外则见夫子自悔一时失态,口赞曾皙,因而掺杂这不愿再论之意,然既已称许曾皙在先,也  只好回说:“也不过是各言其志罢了(又何必在意?何必计较?)。”盖之前  孔子已回过曾皙一次“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此刻仍是这一句,而句末却改成了“而已矣”三字。不过,到此为止,孔子尚未有责备曾皙之意。只不想对志不同道不合的曾皙再多作一些响应。互乡之人难与沟通,孔子还连童子也接见,相较之下,回过神来面对现实的夫子,对曾皙之不满就可想而知了。曾皙虽然碰了个软钉子,但他奇怪老师既对子路之言开怀而哂,满心欢喜,但最后却认同己见又喟然长叹的疑点,仍未能解,故他再问:“夫子何哂由也?”夫子对曾皙不能了解自己的真正意思,而死抱着“吾与点也”一语,颇感无奈,所以脱口而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本来夫子绝无一丝轻笑子路之意,只不过曾皙既有此问,又不能对子路一切肯定,否则对“吾与点也”就无法解释,故只好如此回答,并借机教育曾皙,为国做人要知礼、让。因为曾皙在孔门有点狂妄,像大家在谈论抱负志向,他偏要在那弹琴,该他发言又不发言,大家都走了,他却要问。以至夫子烦恼不过,逐层驳斥,一直驳到底。

  六、课后作业
  思考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对今天的意义。

  【拓展资料】
  1.伍海霞.论《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人物形象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刘国平.《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新析.研究与动态,200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831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