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龙溪虎金鑫周行: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模块教学探析
【时间:2010/2/19 】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第27卷第2期 2008年4月 】 【作者: 龙溪虎,金鑫,周行(南昌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江西南昌330099)】 【已经浏览2795 次】

  摘 要:针对应用型工程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多以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提出了打造模块教学平台,系统整合《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资源,构建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模块教学体系的教改思路,这是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一项有益尝试。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媒体环境;模块教学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财经、外语、艺术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由于《大学语文》具有思想启迪、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受到教育部和各高校的重视,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拟就南昌工程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谈一点想法。

  作为一批近年升本不久的高等院校之一,南昌工程学院在继续做好做强专科教育的同时,正在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致力于建立通识课程平台与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相结合、专业教育内容灵活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以及拓展素质教育的“两平台、N模块、一拓展”的课程体系。作为校重点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以素质教育为基点,对夯实平台基础,丰富N个模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效果和质量并不理想,遇到了一定的尴尬,其焦点是: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因此,走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困境,挖掘和提高其在培养大学生能力和素养中的重要价值,其中一项有益的尝试就是: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整合《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资源,打造模块教学平台,构建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模块教学体系,这既顺应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趋势,又提高了学生素质,表现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较高的写作水平,提升其人文素质。

  一 课程现状分析

  1.课程开设情况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的“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精神,根据学校本专科人才培养规划,目前在文科类、艺术类、财经类和理工科类专业中均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如表1。

             表1 《大学语文》开设情况表
  ——————————————————————————————————————
    所属系别    所授专业    讲课学时   周学时   考核方式
  ——————————————————————————————————————
    人 文    广播电视技术     60       7    考 查
    人 文    影视多媒体技术    32       2    考 查
    艺 术    艺术装潢(本)     48           5       考 试
    艺 术    艺术媒体(本)     48           5    考 试
    艺 术    艺术设计(本)     32           5    考 试
    外 语    商  英       40           3    考 查
    经 济    国贸(本)       48           3    考 试
    机 动    机  械       32           3    考 查
    水 利    水利水电工程(本)   32           3    考 查
    理 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32           3    考 查
  ——————————————————————————————————————
  备注:本表数据来自教务处部分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

  通过表格内容可知,学校正逐步加大大学语文课程在学生培养素质上的渗入,要求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既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又有一定的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2.课程教学状况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从总体上看,还不是很理想。表现在: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如下。

  (1)思想障碍。现在不少大学生在就业与升学的压力下,对自身知识结构没有一个长远的、合理的规划,普遍在思想上存在重外语轻母语,重专业课轻
基础课。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视,无疑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思想障碍。

  (2)教法老套。不少教师在讲授《大学语文》时,不愿花太多心思,没有更新教学方法,与中学教法无太大差异。更重要的是没能结合非中文专业的专业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有着十几年语文学习经历的大学生,好似又回到中学课堂,自然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导致教师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

  (3)教材重复。大多数教材,在选文上通常是选择名家名篇,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复。甚至让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与他(她)们的专业无关,没有学习的必要性。

  为了行之有效地改变现有状况,切实使大学语文教学渗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整合《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资源,打造模块教学平台,构建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模块教学体系”的教改思路,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欣赏理解能力、
逻辑思辨能力、口语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 模块教学构建教学体系

  为了符合应用型工程院校的办学特点,使《大学语文》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不同专业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同需求,拟构建模块教学体系。

  所谓模块教学,就是将完成未来岗位工作所需的能力分解为多个独立的能力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若干学习单元,教学中以能力训练为主[1]。《大学语文》模块教学就是在一定语文知识基础上,实施分块教学的模式,即普通话水平训练模块、汉语口才表达能力训练模块、应用写作训练模块和审美鉴赏训练模块,见表2。

          表2 《大学语文》教学模块设置表
  ——————————————————————————————————
    模块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
    普通话水     介绍普通话的语音常识、掌    提高学生的
    平训练      握普通话测试的重点、难点    普通话水平

    汉语口才     介绍思维方式、表达方式,     提高学生的
    表达训练     对介绍、解说、演讲、辩论、   口头表达能力
             面试等进行实训
             
             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主要介
    应用写      绍日常事务文种、行政公     提高学生的应
    作训练      文、财经类应用文种、司法    用写作水平
             文书、会议类应用文种的写
             作方法

    审美鉴      文学美文、政论美文、应用    提高学生的
    赏训练      美文、古今中外的文学艺     鉴赏水平
             术、美育思想
    ————————————————————————————————

  不同模块相对独立又联系在大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体系中,统一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中,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欣赏理解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模块教学的优点体现如下。

  1.有利于根据专业需要设置课程模块,满足各专业的教学需要

  各专业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分拣其中的几个模块进行针对性教学。如财经类专业可摘取应用写作训练模块进行教与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掌握计划总结、经济合同、审计报告、经济活动分析等写作格式和要领。水工类专业,可摘取审美鉴赏训练模块,通过美学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为今后设计大坝、桥梁等水利工程提供一个美学思考的角度;外语专业也可以通过审美鉴赏训练模块的学习,使其在欣赏理解外国文学名著时提供一个参考模仿的平台,因为战争、爱情、人性等是无国界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广电新闻专业的学生鉴于专业要求,则对上述4个模块均要学习掌握,为以后在传媒行业拍片或做编辑时,打下启迪思想、陶冶心境、写作才情的基础。

  2.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规范教学体系

  目前在对非中文专业的开课安排中,有《财经应用文写作》、《大学写作》、《普通话》、《美学》、《基础写作》等课程,各自为阵,没有一个统一的团队,因此在平时的教研室活动中很少就这些零散课程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阅卷,以及监控、管理和考核,导致教学资源分散,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完成、课程建设水平、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构建《大学语文》模块体系,可以充分有效地整合资源,把上述的这些课程都纳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体系中,凝聚一批师资力量,组建一个以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团队,从而真正落实质量工程。

  3.有利于教学手段的改革,拓展教学空间对不同的模块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现代化教学资源和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培训部分利用学生的方言展示、录音机、光盘、模拟测试等进行教学;汉语口才表达能力训练部分利用录音机、国际华语辩论赛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应用写作训练部分利用录像、光盘、课件等进行教学。

  4.有利于搭建四个“平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建立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其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张力,同时建立一个大学语文网络学习园地,创设一个课外学习、获取资料的平台。第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筑一个实践平台。第四,作业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一个操作平台。每个模块教学必须做到讲练结合,训练与考核结合。系统、规范、经常地训练培养,并不断强化,严格考核,直到熟练掌握该模块的训练要求,最后融汇变通,产生自己的作品。

  三 多媒体环境优化模块教学体系

  多媒体环境是指采用超文本格式或其他多媒体格式,如PowerPoint格式、Web页格式、视频录像等格式,力求做到图、文、声并茂,动画、视频兼备,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真实情境、强调协作学习,它最大优化《大学语文》模块训练的教学环境,提高其教学效率[2]。因此,多媒体优化《大学语文》模块教学环境的首要任务是在每个模块体系下,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多媒体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环境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利用超链接功能,扩大学生的阅读素材量

  每一个模块训练体系,都可利用多媒体环境下的超链接功能,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以教材为基点,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扩充模块体系内的教学素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求知欲,避免因教材重复导致的厌倦感,并为学生语感、写作等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在审美鉴赏训练模块的教学中,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课件,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把一些抽象和不容易理解的文意通俗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有效的提高其鉴赏水平。

  可以按照文学作品原意,通过相关的图片或录像,配以音乐朗读展现情景,视听有效结合,使学生直观体味作品意境,领悟作品内涵,移情入景,提高欣赏能力。比如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古典诗词语言精练,却包涵丰富的情景要素,意境优美。为了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字词浅层面的理解上,可以通过配上古典音乐,展现或姹紫嫣红或金戈铁马的图景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景中,激发想象,唤醒审美意识,产生共鸣,提高鉴赏能力。

  3.利用开放自主的多媒体环境,发展学生素质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性教学方式,从而落实发展学生素质。在多媒体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需求,选择一个或几个模块进行自主化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师生互动:学生存疑、教师解惑、生生交流。多媒体环境有助于在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博客的技术条件,改革写作教与学

  博客(Web Log的中文音译),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基于模板式的日记型网上写作,它以共享精神、交流需求为核心,以网络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为技术特点。博客的特点适应多媒体环境,可以把它应用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应用写作训练模块,进行教学。

  利用博客的技术特点,可为写作教学创造一个网络虚拟环境下真实的习作训练情景。在保障学生写作心理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写作过程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其写作欲望。因势利导,长期坚持,必将有利于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评改方面,利用博客技术也可进行革新。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应充分利用博客的开放性和交流性,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公开、即时的评价,并引导学生互相评改。学生在充分吸取教师、同学的评改意见之后,在初稿的基础上,反复锤炼、修改,最后通53第2期龙溪虎,等: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模块教学探析过博客的编辑功能完成定稿,点击发表。

  总之,通过多媒体环境下的模块体系,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积累语言知识,发展语言、鉴赏、习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过程、方法方面,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探索研究方法,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指导学生在学习交流中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提升文化品位,培养爱国感情和民族精神[3]。

  参考文献:

  [1]王勇军,谢 红.实施模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27.
  [2]肖 谦.论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J].语文教学研究,2005,(12):115.
  [3]高晓玲.大学语文在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圈,2007,(10):136-138.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JXJG-07-18-20)、南昌工程学院教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06-59-41)
  作者简介:龙溪虎(1969-),男,江西永新人,副教授,硕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88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