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单青: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重新认识
【时间:2010/2/19 】 【来源:甘肃科技纵横 2008年(第37卷)第2期 】 【作者: 单青(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01)】 【已经浏览3638 次】

  摘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从教学目的定位、教学对象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重构等多个层面探讨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再认识。
  关键词:多元文化 影响 大学语文 再认识

  语文是个复杂的概念,是由语言、文字、文章、文化和言语等多个学科组成的共同体。它是“以文章和文学为基本条件,以文化为内在意蕴和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为基本立场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世界文化格局的显著变化,汉语承载着越来越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新文化。相对国际上一些国家出现的汉语热,国内有些高等院校在校的大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却不容乐观。母语感悟力和汉语表达能力的缺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危机问题。因而,大学语文作为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人文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是国家第一次提到要加强语文教学,来自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无疑会给大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边缘化和弱化的局面带来转机。

  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所处的困境,笔者认为应从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多个层面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重新认识。

  1 对大学语文教学目的重新定位

  大学语文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使学生掌握文史知识、培养综合素质等职责。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学语文课程通常为30个学时左右,这样短暂的教学时段显现出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等诸方面的教学效果,是不够现实的。人文素养的培育更是需要长期的坚持,而非一朝一夕之功。过于沉重求全的教学目标定位,直接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在当下教育新理念的要求下,应该给大学语文课重新定位,应该从大学教育、语文教育、素质教育、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出发,从传统语文教学中纯工具性、操作性的训练层面解脱出来,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全面提升,尝试以大语文观、现代教育思想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育必须遵从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即以经典文本为基础展开的感染力教育活动,从而达到以优秀语言应用篇章为基础,通过对学生语文观念的引导和文章感染力的熏陶,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培养学生充满个性、创造性和发散性的语文思维素养,实现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2 对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的再认识

  明确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复杂、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体制性的转变,这必然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文化作为当代精神生活最具效力的表现形态,无疑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大学生,是在电影、电视、互联网、电子游戏、漫画书、袖珍书等以影像为主的视觉文化中长大的,是深受大众文化的熏陶浸染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更迷恋于图像阅读,而对文字文本觉得生疏和隔膜。当学生们从课堂上的文字文本转入课外的录像文化、视窗文化时,表明了学生接受世界并做出相应反应的方式的转变。

  明确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复杂的心理状态。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接受与排斥共存的特殊心态,一方面从功利的角度看,他们认为语文学习无法产生“实际效用”,而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他们又渴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对于教育者而言,则必须正视这一矛盾性,需要敏锐把握学生的心态、期望与实际水平,积极尝试大学语文教育方式的变革,而不能片面夸大其中的负面因素。从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看,它本来就是以发散性、感染力、多元化、创造力见长的教育活动,当代大学生的此种心态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 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新建构

  3.1应注重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激活

  在任何时代,文学艺术的精神成果都必须依赖这个时代所能提供的传播媒介得以传播,同时文学艺术的精神成果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活动内容。正如雷蒙德(Raymond WILLIAMS,1961)唤起人们注意那样,教育总是一系列的文化选择,一些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另一些人则未意识到。课程总是某个时代各种现实知识的选择和组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实际上是应该努力将课程中知识的选择和组织原则同广阔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

  文化是语言表现的具体内容,语文教育具有历史性、传承性与民族性,负荷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传统的经典作品固然有学习的必要,但它更多具有的应是鉴赏价值。笔者反对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文化的障碍,也不赞成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把传统文化神奇化。其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只是一个时间次序问题,不是空间位置问题。传统文化应该有一个现代的形式,成为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寻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注重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激活是语文教育文化意义之首要。

  3.2要处理好选篇的典范性与时代性的关系

  一般认为选文追求典范性和时代性,事实上,各种版本的教材均注重了典范性,而忽视了时代性。文本(即选篇)是语言应用的物质形态,而语言应用不仅具有历史性(包含了特定文化环境、传统的积淀),也具有现实性(语言会随时代发展不断发生新变)。典范性包含了时代性,典范性作品不只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久负盛名之作,也可以是当代的时文新作。经典作品理当包含时新的作品,时代性必然丰富经典的内涵。在承认经典的流动性的时候,有两个极端是我们应该努力避免的。一个是避免挑选那些与时下社会生活联系过于直接的作品。另一个要避免过于强调所谓“纯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学观念不能太狭隘,不一定非得用形式、文类、审美方面的标准去衡量作品不可,而应该考虑到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以及类型上的宽松灵活性。因此,在以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为功能的教育活动中,经典文本的概念应当是广义的——既需要包括古代作品,也需要包括现代、当代的作品;既需纳入文学经典,也需要纳入非文学性的优秀篇章。

  在当今大众文化迅速发展的包围下,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语文课的核心是情感培养和审美,而大量的语言文字作品正是这种情感培养的依托。只要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的,是体现了个人价值的情感的,都是积极的情感。我们要借助大量的语言文字作品培养学生与自然、与人生、与社会、与人类之间的亲和关系。

  3.3应注重选篇的教学适用性

  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注重了经典性,而对教材的适用性却暂无顾及。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构,是需求引导,也是引导需求的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需求引导是指以学生的需求为中(上接162页)心,重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学生的需求,构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命之源泉,是决定课程内容、视野、教学切入角度和作品评论方法的根本。引导需求,是指课程的内容重构不单单要围绕着可见的学生对文化思想、艺术的需求,而且要引导、拓展学生对世界范围的文化文学的认识和了解,在“环球同此凉热”的格局下,选入教材的作品不是在世界范围内最有价值的,只局限于中国,这也是一种保守主义。因此,选文应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既要有所引导(包括阅读研究上的引导和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质方面的引导),又要照顾到其阅读兴趣和习惯。

  3.4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语文教材内容,主要是指相对稳定的、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其他非文字材料。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指一种动态的教师在教的实践中教材内容的“重构”。教师应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冲破束缚,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个性的同时也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是静态的平面,教师只是被动接受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而应该是在立体化的空间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材。教师还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加大课堂信息量,又能创造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将大学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实际应用和创造性发挥的有机结合,力求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文明、科学、民主、进步的文化品格和人格与感情、人的思维方式与水平、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语文学习实际上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它是一个培养人的思想品质、道德审美、文化品质的过程。要把语文教学从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传承传统文化、交会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进行;要把语文教学从单纯的工具论提高到培养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要把语文教学之声与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之下来进行,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语文既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就应一方面敞开心扉、广纳百川,吸收多民族、多方面的文化资源,使语文课程文化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拥有开放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又当坚守语文课程文化的基质,树立起新时代语文课程文化精神的新境界,使学生真正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修敏.关于语文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2004年4月22日
    [2]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光明日报,2004年2月13日
    [3]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4]佛克马义布斯.俞国强译.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024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