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余亮开:大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与研究
【时间:2010/2/19 】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3月 】 【作者: 余亮开】 【已经浏览2822 次】

    [摘要]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先驱和主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未定,性质不明确,处境十分尴尬。笔者对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方略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语文;艰难境况;方略和对策

    近年来,以开设一些课程、搞一些讲座、建一些社团、组织一些活动为标志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正热热闹闹地开展,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和活动的如火如荼,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何使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与改革朝着更加符合当前的文化语境和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热门话题。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先驱和主干课程,有关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在全国此起彼伏,有关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论文日益翻新,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但仔细一想,笔者发现,大学语文教学研究这种热闹非凡的景象,好象只是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单相思”,尽管有很多想法和理念很有参考价值,但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离开了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的积极主动参与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影响,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无法实施。因此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新思维,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一、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艰难境况

    造成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艰难境况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造成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处境艰难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未定论。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做起来当然就更难。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程可以说是作为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开设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要想考上理想的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非同小可,稍有不慎,理想就会破灭。因此,对于这样一门关系到学生前途和命运的课程,自然会引起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语文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高度关注,自然会倾其所有力量给予重点保证。到了大学以后,尽管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该课程的地位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它已经从原来的中心被挤向了边缘。更为重要的是最高教育主管部门对此课程没有明确其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从而造成该课程开设的极大随意性,要么将课时压到最低限度,要么干脆不开。一边是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教改热情空前高涨,一边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沉默不语,形成“单相思”的局面。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举步维艰的处境之一。

    其次,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明确。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地位问题未定,导致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明确。在各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总存在着某种随意性、不稳定性。校、系领导重视,这门课可纳入正常轨道,课时得以保证;校、系领导不重视,这门课的课时随意减少,甚至砍掉直至停开。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法”的规定性。当需要向大学生补基础知识时,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当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时,它又是素质教育课;当国家提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并驾齐驱时,它又成了“大学语文”知识课。大学语文究竟是基础课,素质课还是人文知识课?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亦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定位不明确,这个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经过近些年的探索与研究,多数学者的观点已接近一致:那就是大学语文必须有别于中学语文,必须守正出新,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如果再顺着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路走下去,则会严重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其结果只能会进一步加剧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丧失,进一步被边缘化。大多数学者认为:该课程性质应该定位在人文性上,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

    其三,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凡有中文系的院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想从事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很少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在实用主义、技术至上的今天,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意谓着将会受到更大的重视,其教师今后评硕导、博导比较名正言顺,其待遇可谓差别大矣。而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被认为是“万金油”、没有专业深度,在晋升职称、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将会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所以,这就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一方面是有水平的老师不安心本课程教学,都想拼命挤向专业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是新来的教师又没有太多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其最终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照此下去,大学语文课程能不被边缘化吗?

    其四,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思维。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社会文化已发生了重大转型。西方大众流行文化进入中国,并且从后台走向前台,从边缘走向中心,极大地挤占了中国精英文学和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已不复存在。再加上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文学研究也发生了重大转型。与其它学科一样,文学研究为了生存,也在不断的越界、扩容,拓展自己的空间,学科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十分模糊,文学研究也正在进行着艰难的文化研究转向。一批人文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文学者,正在转移自己的研究视点,投入到日益变化的社会洪流中去,解读和阐释新产生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今,象通俗歌曲、影视文化、激光唱片、时尚服饰、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等都进入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因此,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全面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思维,在“守正出新”的基础上,应当更加在“新”字上做文章,不仅形式要新,而且教法要新,内容要新。只有做到了求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夯实“语文”功能,拓展“大学”意义,开创大学语文教学新的思维模式

    如何扭转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处境,如何让广大大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如何让大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收获得更多、更好,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不断研究与探索适应当前文化语境的大学语文教育新理论和教学新模式,通过多维度、广视角、开放式的研究探索,改革创新,再造大学语文的引力场。

    1.走学科综合化道路,进行语文教材改革。

    由于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语文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在语文教学理念和教材编排体例方面要进行大胆创新。要打破纯语文纯文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现行的“大学语文”改为“综合性大学语文”的新型课程模式。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确定之后,教学方法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大学语文》应当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眼光和品位的养成以及能力的培养。必须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写作和演讲的机会,更要通过这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提高自己口头表达能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让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能力。这样的《大学语文》就不仅是基础语文的延伸,更是基础语文更高一级的提升。

    2.树立“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是学科间关系不断趋向融合、学科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并出现了学科大联合的趋势,许多学科在融合中获得发展,在综合中得到创新。面对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语境,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语文教学观念,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广大学生在“大语文”教学观中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只重一面,而忽视其它,必须对文本作综合整体的关照,这种整体关照要求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而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如:智慧谋略、价值认同、崇拜观念、精神趣味、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信息。所以,在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对薄弱、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的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就肩负起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牢牢握住“文化”这根主线,打破学科间界限森严、各自为政的“独联体”界限,让学科之间、知识之间建立起共融的“共同体”结构关系,以适应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以培养大学生长远的战略眼光、未来意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3.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实行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一体化。

    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如怎样看待大年三十之前,中国人口大移动的交通运输高峰现象?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它反映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内驱力和凝聚力,以及与杜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这一顿饭的力量可谓大矣!它可以强有力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GDP的增长,这是文化的力量,是中国家文化和追求团圆意识的结果。

    4.建立多元化、全方位、开放式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是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评判,这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提问的能力、寻找答案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评价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突破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使评价更富实效。

    尽管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处境艰难,教学现状令人尴尬,但只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能认真审视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先驱和主导地位,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大学语文尴尬处境还是有望并能够得到改善的。

    参考文献:

    [1]温德敏“.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中华读书报》,2003.6.18.
    [2]刘伟清.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适应性教育,让苏高教.2001.2.
    [3]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朱英.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江苏高教.2001.2.
    [5]张冬梅.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6.5.

    (作者单位:长沙,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410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8573 位浏览者